常见蒸汽锅炉事故的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蒸汽燃气锅炉事故应急预案

蒸汽燃气锅炉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蒸汽燃气锅炉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蒸汽燃气锅炉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火灾事故;(2)爆炸事故;(3)泄漏事故;(4)中毒事故;(5)触电事故;(6)机械伤害事故;(7)其他事故。

2. 事故分级:(1)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事故;(2)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含)至100万元的事故;(3)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含)至500万元的事故;(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含)以上的事故。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2)负责事故应急演练;(3)负责事故应急处置;(4)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

2.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应急队伍;(2)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3)指挥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4)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队伍应急队伍包括以下小组:(1)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泄漏事故的灭火救援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的医疗救护工作;(3)疏散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疏散人员工作;(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的保障工作;(5)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和发布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锅炉运行常见事故原因与预防处理方法

锅炉运行常见事故原因与预防处理方法

锅炉运行常见事故原因与预防处理方法为减少锅炉机组故障引起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减少故障停用带来的紧张的抢修工作,发电厂的安全监察、锅炉监察、技术监督工作者及全体检修、运行、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反事故措施,提高设备的可用率,防止锅炉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消除事故根源,迅速恢复机组正常运行,满足系统负荷的需要。

在设备确已不具备运行条件时或继续运行对人身,设备有直接危害时,应停炉处理。

下面就几种常见事故予以分析。

一、锅炉运行常见事故原因1.爆炸事故。

在锅炉事故中,锅炉爆炸事故的严重性、破坏性最大。

因为当受压部件遭到破坏,汽水混合物( 带有一定的温度、压力) 在一瞬间因压力突然降低,体积成千倍地膨胀,几乎全部冲出炉外。

汽水混合物冲击力的作用能够将锅炉抛出地面,飞出几十米甚至数百米,同时汽浪的冲击波还能摧毁和震坏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亡。

这种事故在我国还没有杜绝,在锅炉事故总数中占有一定比例,其主要原因如下。

(1)使用单位业主违反安全法规,私自制造土锅炉或购置已报废的锅炉使用,锅炉长期没有定期检验等。

(2)锅炉受压部件损坏后没有及时发现和修理。

(3)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或没有送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校验,以致在锅炉超压时不起保护作用。

(4)司炉工失职或操作失误。

(5)司炉工无证上岗,业主雇用未经培训持证的司炉工。

2.缺水事故。

这是工业锅炉中常见的多发事故,据统计,全国发生的严重缺水事故,约占锅炉事故总数的56%。

锅炉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会使锅炉受压部件大面积变形破坏,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开裂爆炸。

锅炉缺水时,会出现以下现象。

(1)水位表看不见水位,水位表的玻璃管( 板) 发白。

(2)水位报警器发出低水位声光报警讯号。

(3)有过热拐的拐护,过热蒸汽温度上升。

(4)装有流量计的锅炉,汽流量大于给水流量。

(5)严重时,锅炉房闻到烧焦味和冒烟。

锅炉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锅炉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锅炉运行的几起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旋风返料器堵灰(一)典型事故过程1.98年6月4日,夜班,1、2号炉并列运行,2号炉负荷71t/h,其他情况正常。

4:30,监盘司炉发现有断煤现象,立即派人进行处理,发现2、3号给煤机同时断煤,当断煤情况处理完毕后,司炉发现料层差压由8800pa下降至8500pa,床温略显上升,右侧返料温度上升,立即进行检查,发现左侧返料器堵灰,司炉立即进行减风减煤操作,并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处理无效,经请示值长同意后于当日5:05停炉解列。

2.97年10月24日,运行甲班晚班,3号炉单炉运行,因2号给煤机故障,只有1、3号给煤机运行,负荷50t/h,其他较为平稳。

18:00以后,为了适应负荷而加强燃烧,20:00左右,由于给煤机检修,导致2号给煤机转数瞬间升至最大,虽经司炉处理,但床温仍然上升至1060℃。

23:25,司炉发现右侧返料温度缓慢下降,左侧返料温度缓慢上升,床温迅速上升,判断为右侧返料堵灰,遂将1、3号给煤机转数减至300r/min,送风开至60%,引风开至70%,由班长组织人员进行处理,无明显效果。

后来由于风量煤量反复的调整,造成左侧返料器堵灰,流化床燃烧恶化,床温降至700℃以下,流化床实际已经灭火,于当日23:50停炉解列。

(二)常见事故现象从返料器观察孔观察,颜色黑暗,不见灰的流动。

堵灰侧返料负压降至零。

堵灰侧返料温度变化迟缓,略成降势,未堵灰侧返料温度上升。

流化床温度上升。

主蒸汽流量等参数下降。

风室风压、料层差压不明显的下降。

炉膛出口烟温下降。

烟气含氧量增大。

炉膛负压增大。

(三)常见事故原因返料系统设备异常,中心筒歪斜或者坠落,导致分离效果异常。

返料系统有耐火砼或耐火砖等异物落至返料方盒内,阻塞返料通道。

因调整原因或煤质原因,返料灰有时超过其变形温度,日积月累,返料灰黏着在返料腿内壁,造成返料腿工作面积减少引起堵灰。

操作原因,风煤配比不当,导致进入返料器的灰量过大。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一、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

然而,由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燃烧燃料以产生热能,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

锅炉火灾事故不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锅炉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有助于总结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案例一:某化工厂锅炉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某化工厂设备一台蒸汽锅炉,在连续运行了5年后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锅炉正在运行,突然发出异常的噪音,随后锅炉房传出浓烟,工人立即报警并疏散现场工人。

经过消防人员紧急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但锅炉设备受损严重。

2. 事故原因(1)设备老化:事故锅炉已使用5年,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热力传导不均匀,使得锅炉内部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热能难以控制。

(2)操作不当:锅炉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忽略了锅炉内部的异响声和烟雾,导致事故的发生。

(3)设备维护不到位:锅炉在连续运行5年后未进行大规模维护,导致设备损耗严重,无法正常运行。

3. 教训和改进(1)加强设备维护:对蒸汽锅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检查设备的磨损、腐蚀等情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2)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加强设备监控: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案例二:某热电厂锅炉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某热电厂的一台大型燃煤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锅炉房内部冒出大量浓烟,在工人报警后,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但锅炉设备受损严重。

2. 事故原因(1)燃煤质量问题:锅炉使用的燃煤质量不合格,含有较高的硫分和灰分,易堵塞锅炉内部管道并形成沉积物,导致火灾事故。

(2)缺乏监测和保养:锅炉内部管道和热交换器长期未进行清洗和保养,导致沉积物积累,热能难以正常传导。

锅炉运行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锅炉运行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锅炉运行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

为削减锅炉机组故障引起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削减故障停用带来的紧急的抢修工作,发电厂的平安监察、锅炉监察、技术监督工作者及全体检修、运行、管理人员,必需仔细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反事故措施,提高设备的可用率,防止锅炉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后应马上实行一切可行的方法,消退事故根源,快速恢复机组正常运行,满意系统负荷的需要。

在设备确已不具备运行条件时或连续运行对人身,设备有直接危害时,应停炉处理。

下面就几种常见事故予以分析。

1锅炉承压部件水冷壁管的损坏
1.1水冷壁损坏的现象:
1.1.1水位下降,蒸汽压力和给水压力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1.1.2稍微泄漏时,有蒸汽喷出的响声,爆破时,有显著的响声。

1.1.3各段烟温下降,灰渣斗内有湿灰,严峻时,向外漏水。

1.1.4炉内负压减小,严峻时变正,炉门、人孔不严密处向外喷汽和冒烟。

1.1.5燃烧不稳或造成灭火
1.2水冷壁损坏的缘由:
1.2.1炉水品质不合格,长期运行未按规定进行排污,使管内腐蚀或结垢。

1.2.2升火方式不正确,排污门泄漏或炉内结焦,管壁受热不均,使局部水循环不良。

1.2.3严峻缺水时,错误地大量进水,导致爆管。

1.2.4喷燃器四周水冷壁管爱护不好,磨损严峻。

1.2.5吹灰器、喷口或吹灰管安装不当,操作有错误,管子被汽、水吹坏。

1.2.6长期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行,大焦块掉落砸坏管子、管壁被打焦棍磨损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

1.2.7检修或安装时,管子被杂物堵塞,致使水循环不良造成管子过热损坏。

蒸汽锅炉事故种类及处理的方法

蒸汽锅炉事故种类及处理的方法

蒸汽锅炉事故种类及处理的方法
1、锅炉超压的现象
(1)汽压急剧上升,超过许可工作压力,压力表指针超红线平安阀动作后压力仍在上升。

(2)超压联锁爱护装置动作时,应发出超压报警信号,停止送风、引风、给煤。

(3)蒸汽温度上升而蒸汽流量削减。

2、锅炉超压的处理
(1)快速减弱燃烧,手动开启平安阀或放气阀。

(2)加大给水,同时在下汽包加强排污(此时应留意保持锅炉正常水位),以降低锅水温度,从而降低锅炉汽包压力。

(3)如平安阀失灵或全部压力表损坏,应紧急停炉,待平安阀和压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压运行。

(4)锅炉发生超压而危及平安运行时,应实行降压措施,但严禁降压速度过快。

(5)锅炉严峻超压消退后,要停炉对锅炉进行内、外部检验,要消退因超压造成的变形、渗漏等,并检修不合格的平安附件。

- 1 -。

蒸汽锅炉操作规程及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

蒸汽锅炉操作规程及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

蒸汽锅炉操作规程及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注意事项一、锅炉附件及仪表三大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

1.1安全阀的作用:安全阀是一种泄压报警装置。

是为了防止锅炉运行时超过工作压力的保护装置。

(就是把锅炉的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1.2压力表的作用:压力表是一种测量压力大小的仪表,可用来测量锅炉内实际的压力值,压力表指针的变化,可以反映燃烧及负荷的变化。

1。

3水位表的作用:水位表是一种反映液位的测量仪表,是用来指示锅炉内水位高低的装置。

二、锅炉的排污装置2.1排污的作用:保证锅炉水的质量,排除锅炉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

三、锅炉的保护装置3。

1水位报警器的作用:当锅炉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或低于最低安全水位时,自动发出报警声和光信号,提醒司炉人员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3.2超压报警器的作用:当锅炉出现超压时,发出报警并通过连锁装置控制燃烧,使司炉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锅炉超压爆炸事故.四、锅炉运行前的必备条件4。

1锅炉运行前的首备条件:4.1。

1要有锅、容、管特安全监察科发的使用登记证;4。

1.2要有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4。

1.3持证人员(管理人员、司炉工、水处理工)司炉工操作类别相符:1。

6MPa—三类,1。

6—2.5MPa二类;4。

1。

4有合格的水质化验设备;4.2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4。

2.1八项制度:4。

2。

1。

1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及任务要求;4.2。

1。

2操作规程:严格操作,杜绝违章;4.2。

1。

3交接班制度:应明确交接班要求,检查内容、交班手续;4.2.1.4水质管理制度:明确定时化验,合格要求化验项目;4.2。

1。

5巡回检查制度:明确定时检查的内容、路线及记录项目;4。

2.1。

6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周期、内容要求;4.2.1。

7清洁卫生制度:要求卫生整洁,房内不能有杂物,工具摆放应整齐;4。

2.1。

8安全保卫制度: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更不能胡乱操作;4。

2.2六项记录:4。

蒸汽锅炉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

蒸汽锅炉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

蒸汽锅炉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1危险性分析锅炉中的主要受压部件有:锅筒、锅壳、联箱、炉胆、管板等,内部容纳的水汽介质较多,一旦发生破裂,水汽瞬时膨胀,释放大量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导致厂房设备损坏并造成人员伤亡,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1.1锅炉爆炸的原因通常有:(1)锅炉属于特种设备。

如果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不符合相关规定,就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在锅炉运行中会发生爆炸事故。

(2)由于锅炉附件中的安全阀、压力表不齐全、损坏或操作失误,造成超压爆炸危险,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3)锅炉在使用中虽未超过额定压力,但由于锅炉主要元件出现裂纹、腐蚀、变形等,而使其丧失承压能力,可能突然引发爆裂的危险。

(4)由于严重缺水,未按规定立即停炉,而匆忙上水引起爆裂的危险。

(5)锅炉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被烧塌;管子胀口渗漏以致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

处理不当时可能导致锅炉爆炸。

(6)锅炉满水(溢水)时,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

降低蒸汽品质,损害、甚至破坏过热器。

(7)如果锅炉发生叫水,说明锅炉水位已经下降到不可见的程度,如不及时处理,锅炉就会发生缺水,继而烧塌锅炉,甚至发生锅炉爆炸。

(8)如果锅水品质太差、负荷增加或压力降低过快、长期不正确排污,都可能使锅炉发生水汽共腾,发生水汽共腾时,水位表内出现泡沫,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线难以分清;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及水击振动,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1.2锅炉运行中还可能发生以下一些重大危险事故:(1)缺水事故,即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

(2)水击事故,水在管道内流动时,因流量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的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并沿管道传播。

此时,管道承受的压力骤然升高,发生猛烈振动并发出巨大声响,常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损坏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蒸汽锅炉事故的分析及处理摘要:蒸汽锅炉具有工作压力大,介质温度高,运行工况复杂等特点,其事故种类呈现出多种多样形式,蒸汽锅炉事故主要有超压事故、缺水事故、满水事故、汽水共腾事故、爆管事故、过热器管和省煤器管爆破事故、空气预热器管损坏事故、水锤事故、受热面变形事故等几大类。

本文就常见的蒸汽锅炉超压、缺水、满水、汽水共腾事故的现象及原因作详细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蒸汽锅炉;事故;处理措施一、锅炉超压事故在锅炉运行中,锅炉内的压力超过最高许可工作压力而危及安全运行的现象,称为超压事故。

这个最高许可压力可以是锅炉的设计压力也可以是锅炉经检验发现缺陷,使强度降低而定的允许工作压力。

总之,锅炉超压的危险性比较大,常常是锅炉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1.锅炉超压的现象⑴汽压急剧上升,超过许可工作压力。

⑵发出超压报警信号,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动作使锅炉停止送风、给煤和引风。

⑶蒸汽温度升高而蒸汽流量减少。

2. 锅炉超压的原因⑴用汽单位突然停止用汽,使汽压急骤升高。

⑵司炉人员没有监视压力表,当负荷降低时没有相应减弱燃烧。

⑶安全阀失灵,阀芯与阀座粘连,不能开启,安全阀入口处连接有盲板,安全阀排汽能力不足。

⑷压力表管堵塞、冻结,压力表超过校验期而失效,压力表损坏、指针指示压力不正确,没有反映锅炉真正压力。

⑸超压报警器失灵,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失效。

⑹经检验降压使用的锅炉,如果安全阀口径没做相应变化( 锅炉降压使用时,安全阀口径应增大), 使安全阀的排汽能力不足,汽压得不到控制而超压。

3.锅炉超压的处理⑴迅速减弱燃烧,手动开启安全阀或放气阀。

⑵加大给水,同时使汽包加强排污( 此时应注意保持锅炉正常水位), 以降低锅水温度,从而降低锅炉汽包压力。

⑶如安全阀失灵或全部压力表损坏,应紧急停炉,待安全阀和压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压运行。

⑷锅炉发生超压而危及安全运行时,应采取降压措施,但严禁降压速度过快。

⑸锅炉严重超压消除后,要停炉对锅炉进行内、外部检验,要消除因超压造成的变形、渗漏等,并检修不合格的安全附件。

二、锅炉缺水事故在锅炉运行中,锅炉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而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现象,称为缺水事故。

缺水事故可分为轻微缺水和严重缺水两种。

如水位在最低安全水位线以下,但还能看见,或虽然已看不见水位,但对允许采用“ 叫水法“ 的锅炉进行“ 叫水“后水位很快出现时,属于轻微缺水。

如水位已看不见,用“ 叫水法“ 也不能出现时,属于严重缺水。

锅炉缺水事故,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如果在锅炉严重缺水的情况下进水,就会导致锅炉爆炸。

这是因为锅炉缺水后,一方面钢板被干烧而过热,甚至烧红,使强度大为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过热后的钢板温度与给水的温度相差极大,钢板先接触水的部位因遇冷急剧收缩而龟裂,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龟裂处随即撕成大的破口,汽水从破口喷射出来,即造成爆炸事故。

1.锅炉缺水的现象⑴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或看不见水位,水位表玻璃管( 板) 上呈白色。

⑵双色水位计呈全部气相指示颜色。

⑶高低水位警报器发生低水位警报信号。

⑷低水位联锁装置使送风机、引风机、炉排减速器电机停止运行。

⑸过热器汽温急剧上升,高于正常出口汽温。

⑹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⑺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若因炉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时,则出现相反现象。

⑻缺水严重时,可嗅到焦味。

⑼缺水严重时,从炉门可见到烧红的水冷壁管。

⑽缺水严重时,炉管可能破裂,这时可昕到有爆破声,蒸汽和烟气将从炉门、看火门处喷出。

2.锅炉缺水的原因⑴司炉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判断与操作错误或违反岗位责任制,擅离职守。

⑵司炉人员或维修人员冲洗水位表或维修水位表时,误将汽、水旋塞关闭,造成假水位。

⑶司炉人员冲洗水位表不及时,使水位表水连管堵塞,造成假水位。

⑷给水设备发生故障,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或水源中断,停止供水。

⑸给水管路设计不合理。

⑹并列运行的锅炉的司炉人员相互联系不够,邻炉工况变动时,本炉未能及时调整给水。

⑺给水管道被污垢堵塞或破裂,给水系统的阀门关闭或损坏。

⑻排污阀泄漏或忘记关闭。

⑼炉管或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破裂。

⑽高低水位报警器失灵,不发出铃声和光信号。

3.锅炉缺水的处理当锅炉水位表见不到水位时,首先用冲洗水位表的方法判断缺水还是满水。

如果判断为缺水,对于水位表的水连管低于最高火界的锅炉,应立即紧急停炉,降低炉膛温度,关闭主汽阀和给水阀。

对于水容量较大,并且水连管高于锅炉最高火界的锅炉,可用“ 叫水“ 法判断缺水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叫水”, 判断缺水不严重时,可以继续向锅炉给水,恢复正常水位后,可启动燃烧设备逐渐升温、升压投入运行。

通过“叫水”, 判为严重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严禁盲目向锅炉给水。

决不允许有侥幸心理,企图掩盖造成锅炉缺水的责任而盲目给水。

这种错误的做法往往酿成大祸,扩大事故,甚至造成锅炉爆炸而炉毁人亡。

“叫水”的方法是:⑴开启水位表的放水旋塞。

⑵关闭汽旋塞。

⑶关闭水旋塞。

⑷再关闭放水旋塞。

⑸然后开启水旋塞,看是否有水从水连管冲出。

如有水冲出,则是轻微缺水,如无水位出现,证明是严重缺水。

“叫水”过程可反复几次但不得拖延太久,以免扩大事故。

“叫水”操作的原理是: 当开启放水旋塞后,再关闭汽、水连管与水位表之间的旋塞时,使水位表与大汽相通,水位表中的压力为零。

这时再关闭放水旋塞,开启水连管与水位表之间的水旋塞,因锅筒内压力高于水位表内压力,如果锅筒水位正处于水连管附近时水将被汽流带入水位表中,这说明缺水程度还不严重。

如果“叫水”后水位表中始终不见水位,则认为缺水较严重。

三、锅炉满水事故在锅炉运行中,锅炉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而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现象,称为满水事故。

满水事故可分为轻微满水和严重满水两种。

如水位超过最高许可水位线,但低于水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或水位虽超过水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但在开启水位表的放水旋塞后,能很快见到水位下降时,均属于轻微满水。

如水位超过水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当打开放水旋塞后,在水位表内看不到水位下降时,属于严重满水。

发生满水与缺水事故时,在水位表内几乎都看不见水位,但满水事故可从水位表放水管放出炉水,而缺水事故不能从水位表放水管放出炉水。

锅炉满水事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蒸汽大量带水,从而可能使蒸汽管道发生水锤现象,降低蒸汽品质,影响正常供汽,严重时会使过热器管积垢,损坏用汽设备。

1. 锅炉满水的现象⑴水位高于最高许可线,或看不见水位,水位表玻璃管( 板) 内颜色发暗。

⑵双色水位计呈全部水相指示颜色。

⑶高低水位警报器发生高水位警报信号。

⑷过热蒸汽温度明显下降。

⑸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⑹分汽缸大量存水,疏水器剧烈动作。

⑺严重时蒸汽大量带水,含盐量增加,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声,连接法兰处向外冒汽滴水。

2.锅炉满水的原因⑴司炉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判断与操作错误,或违反岗位责任制,擅离职守。

⑵水位表安装位置不合理。

⑶汽水连管堵塞,形成假水位。

⑷水位表的放水旋塞漏水,造成水位表中水位显示低于实际水位,形成假水位。

⑸水位表的照明不良,看不清水位表。

双色水位计失灵,颜色显示错误。

⑹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司炉人员不注意监视水位,而依赖自动调节器。

⑺高低水位报警失灵,不发出铃声和光信号。

⑻给水压力突然增加,进水速度加快,司炉人员疏忽未发现。

3.锅炉满水的处理⑴冲洗水位表,检查是否有假水位,确定是轻满微水还是严重满水。

⑵如果是轻微满水,应减弱燃烧,将给水自动调节器改为手动,部分或全部关闭给水阀门,减少或停止给水,打开省煤器再循环管阀门或旁通烟道。

必要时可开启排污阀,放出少量锅水,同时开启蒸汽管道和过热器上的疏水阀门,加速疏水,待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线后,再恢复正常运行。

⑶如果是严重满水,应做紧急停炉处理,停止给水,迅速放水,加速疏水,待水位恢复正常,管道、阀门等经检查可以使用,在查清原因并消除后,可恢复运行。

四、锅炉汽水共腾事故在锅炉运行中,锅炉锅水和蒸汽共同升腾产生泡沫,使锅水和蒸汽界限模糊不清,水位波动剧烈,蒸汽大量带水而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现象,称为汽水共腾事故。

汽水共腾事故发生时,难于监视水位,由于蒸汽中带有大量水分,使蒸汽品质下降,如有过热器,则会使过热器积垢过热,严重时发生爆管事故。

1.锅炉汽水共腾的现象⑴水位表内水位上下急剧波动,水位线模糊不清。

⑵锅水碱度、含盐量严重超标。

⑶蒸汽大量带水,蒸汽品质下降,过热器出口汽温下降。

⑷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法兰连接处发生漏汽漏水。

2.锅炉汽水共腾的原因⑴锅水质量不符合水质标准、碱度、含盐量严重超标,给水中含有大量油污和悬浮物,造成锅水质量严重恶化。

⑵排污操作不当,连续排污不开或开度太小,定期排污不进行或排污间隔时间过长,总之排污量过小。

⑶并炉时锅炉汽压高于蒸汽母管汽压,开启主汽阀时速度太快,使锅炉压力急剧下降,造成汽水共腾。

⑷严重超负荷运行,或升负荷太急。

3.锅炉汽水共腾的处理⑴减弱燃烧,关小主汽阀,减少锅炉蒸发量,降低负荷并保持稳定。

⑵完全开启上锅筒的表面排污阀( 连续排污阀), 并适当进行锅筒下部的定期排污。

同时加大给水量,以降低锅水碱度和含盐量,此时应注意锅炉水位的控制。

⑶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锅炉,应停止加药。

⑷开启过热器、蒸汽管道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阀。

⑸维持锅炉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⑹通知水处理人员采取措施保证供给合格的软化水。

增加锅水取样化验次数,直至锅水合格后才可转人正常运行。

⑺在锅炉水质未改善前,严禁增大锅炉负荷。

事故消除后,应及时冲洗水位表。

结束语:总之,在锅炉的整个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事故的发生,但不管发生什么类型的事故,我们首先应冷静,然后认真分析事故的现象及原因,最后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1]: 鹿道智.工业锅炉司炉教程.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4[2]:李正华.工业锅炉检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杂志社.20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