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合集下载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八个原则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八个原则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八个原则 我们可以在电影里面清楚地看到,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套路跟中国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赞扬孩子,但绝不溺爱,并且他们会强迫孩子很早走出社会,自力更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是整个社会的,绝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以下是他们主张的教育孩子须遵守的8个原则。

 首先,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的生活很有规律,通常两人是早上5点30分起床,米歇尔是晚上9点30分就寝。

早晨起床后,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会到白宫内的健身房做运动。

米歇尔谈到,一个星期有六天,奥巴马是一定会到健身房去做运动的,不论再忙他也会坚持。

在芝加哥的时候,奥巴马也会抽出时间做一些家务事,奥巴马说那时他主要是每个月付支票、修理房子和汽车、到超市卖菜,有时也会洗衣服,而洗好的衣服折叠的事则由米歇尔来做。

第二,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

奥巴马夫妇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爱,他们手拉手滑旱冰,高兴时击掌庆贺。

萨莎偎依在她父亲的腿上、观看姐姐参加的足球比赛。

奥巴马夫妇对孩子们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萨莎排练舞蹈,或者玛丽娅和她的篮球队友们一起玩耍时,她们的母亲往往在一旁关注她们。

第一夫人在记事本上记录了很多孩子们玩耍的情形,她喜欢参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并且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作为第一夫人,米歇尔说,我已经找到了平衡点,虽然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仍然有时间呆在家里辅导她们的家庭作业。

奥巴马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他竞选美国总统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居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家长会。

即使家人不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保持联络。

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想念和关怀,感受到彼此的心是相连的。

第三,不要溺爱孩。

美国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一、美国的教育理念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

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

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

1、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且尊重孩子大多数孩子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被大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美国的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去做某事,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能做的事情。

如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

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

由此可见,家长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二、美国教育特点:(一)主张家庭教育父母要合力(从妻子怀孕就开始参与胎教,父亲增加教育子女的时间)(二)倡导自由、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民主氛围: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己抓饭吃)(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五)重视家庭理财教育,培养理财品质三、教育特色(一)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

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

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

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经费、师资、设备等也均由学校统一管理。

据了解,美国约有90%以上的5岁幼儿进入了这样的幼儿园。

这对加强幼、小衔接,为儿童入小学作准备,是有利的。

(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举办托幼机构。

从渠道看,办园单位有政府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军队、医院、宗教慈善团体、企业和私人。

从形式看,有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儿园、托儿所、日托中心、保育学校;也有计时制或游戏性质的托儿站;还有一些以艺术训练为主的幼儿艺术学校。

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不管是哪里的家长,作为家长都是一样的目的,就是教育好孩子,外国的家长也是一样的。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希望可以帮到你!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一:自己的事自己做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

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

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

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

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

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二:不吃饭就饿着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

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

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

我心领神会,托比特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

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

美国的家庭教育

美国的家庭教育

美国的家庭教育在美国,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事情。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美国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独立性。

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决策能力。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美国的父母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例如选择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美国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自信心。

他们认为,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美国的父母会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

例如,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父母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孩子没有做得很好。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增强自信心。

再次,美国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责任感。

他们认为,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美国的父母会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出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美国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美国,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美国的父母会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例如参加聚会、参加社区活动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增强人际关系能力。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当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美国家庭教育,我深深地被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所吸引。

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却拥有着不一样的教育氛围和亲子关系。

这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美国家庭教育注重个人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全方位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用包容和理解来接纳孩子的不同。

这种教育模式,让孩子在自由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美国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美国父母怎样教育孩子美国不鼓励家长指导孩子学习,因为美国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的责任不是他们的责任。

他们从小就鼓励孩子为自己负责任,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方法尊重他人1、在美国,个人及其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要教育孩子从小遵从规矩,不至于让一些坏习惯长大后害人害己。

2、孩子从会讲话开始,最重要学的是:“Please”、“Can I”、“May I”,想得到帮助或其他朋友的玩具、与别人一起玩,都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对父母也是这样。

3、美国人对于外人的随意触碰会感到很不舒服,甚至认为是侵犯。

所以小孩子也被教育不可以随意触碰别的小朋友,更不可以推挤别人,不礼貌和有伤别人的话语也是绝对禁止的。

4、未经许可,不能触动别人的东西。

这一点可严格了,父母发现小孩有这倾向立刻严肃制止,“You can’t touch other people’s property !”而且会教孩子请求主人的许可:“Ask nicely.”久之,孩子就习惯了。

父母和老师还不时提醒孩子咳嗽要掩住嘴,打喷嚏要掩鼻子,不得随地扔垃圾,做错事道歉。

谦让分享谦让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美国人特别注重提倡的良好品格,这也需要从小培养。

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和游乐场所,“Share”和“Take turn”是老师和家长常提醒孩子的话。

即使只有两个小朋友,也要排队轮流。

还有,在教室里,老师即使有多余的蜡笔,也不会都分发给小朋友们,而是有意放置有限数量在一张桌子上,让同学们轮流使用,学习分享。

哭闹无效以前孩子一哭,我就忙着满足他们的要求。

可是老师提醒说,这样做孩子就习惯于用哭闹与你交流,而不是心平气和讲道理,在公共场所孩子也会这样闹,你很难堪的。

我常见到父母严肃地对吵闹的孩子说:“You can’t ask by harassing me.”,或“Use your words”之类的话。

外国如何教育孩子

外国如何教育孩子

每个国家的教育方式不同。

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外国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外十大教育儿童方式1、美国教育部推广培训“父母辅导者”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

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

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等。

2、英国社区儿童中心免费提供多样服务英国政府很重视5岁以下孩子的学前早期教育,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务,出生到5岁,宝宝可以加入各个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妈妈也可以参加各种育儿的论坛和培训,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如果3岁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自己付费,一个月大约1000多英镑。

3、法国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法国家长认为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

而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长就会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法国的早教课更像是艺术细胞的培养和激发课程。

他们首先是尊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

4、加拿大不提前教写字和计数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

加拿大的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若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5、日本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从家长到早教学校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你会发现在日本,孩子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导。

中美家庭教育探析

中美家庭教育探析

中美家庭教育探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理念,本文将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角度进行探析。

中国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学业和成绩,以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和知识储备为主要目标。

中国的父母通常会为孩子提供各种辅导和培训,如文化课、艺术、体育等,希望孩子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家庭也十分注重家庭伦理和亲情关系,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美国家庭教育则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发展,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

美国的父母会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如社交、体育、艺术等,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美国家庭也十分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认为这是孩子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美家庭教育在目标和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学术成绩和知识储备,而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发展。

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纪律性,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

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通常会通过各种辅导和培训来提高孩子的学术成绩,而美国家庭教育则更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理念,但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国家和文化的特点,借鉴其优点和经验,为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西方家庭教育思想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西方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历史演变及对现代家庭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

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了。

孩子就抱个布狗熊、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

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

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

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很少缠着父母。

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

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 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

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发。

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

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模黑回家。

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4、教孩子适应环境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

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

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

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

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

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5、进行自我保护训练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得男孩,他带他们上街时,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

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观念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美国家庭有着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他们非常尊重子女的思想和决定,把孩子当做是拥有自主权利的一个独立存在,不会拿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去压迫孩子。

另外,他们教育孩子会注意挖掘孩子独特的个性和优点,不会像一些家长只会把孩子套在条条框框里。

那么我们一起来学学美国优秀教育孩子的经验吧。

经验1:充足的爱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

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
“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

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经验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

南昌数学辅导
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例如扮演一名教师、售票员或足球教练、汽车司机。

两种最好的亲子活动是:一起读书和一起游戏。

所以,最好把看电视的时间节约下来,用来与孩子一起读书和游戏。

还有一点,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东西。

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使他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

要是能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

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
经验3: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

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经验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以作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

除此之外,为人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虽说中国的有些传统观念应该得到延续,但我们同时也要积极吸纳西方先进的思想。

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