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白血病治疗策略 马兴媚
“干白沙”治疗方案与复发难治的白血病

“干白沙”治疗方案与复发难治的白血病对于复发难治的急性白血病(急髓)治疗方案里包括“干白沙方案”,即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2的治疗方案,对此能够达到怎样的疗效呢?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Ps:因为临床上有数据调研表明发现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对复发/难治的套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疗效,那么对于复发难治的AML患者,“干白沙”方案是否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详解治疗方案备注:沙利度胺片起始剂量100mg,每晚睡前服用,若患者可耐受,剂量进而增加至200mg,rh1FN-1b针剂60/皮下注射/隔天一次,每日应用rh1FN-1b前30min给予布洛芬颗粒口服预防rh1FN-1b引起的药物性发热,后期可根据患者对rh1FN-1b耐受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应用退热药物。
IL-2针剂50IU/皮下注射/1次/d。
每四周为1个治疗周期,对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的患者给予索拉非尼400mg两次/d口服。
相关安全性以及结果讨论:病例研究对象结果表示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关节疼痛,便秘,嗜睡,水肿,周围神经毒性等。
均为Ⅰ~Ⅱ级。
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综上治疗方案的运用以及相关调研结果来自一则病例研究,对象是复发难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
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的年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但伴随着抗肿瘤新药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的不断开发改进,以及支持治疗的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
疾病的诱导缓解率及总体生存率已有了显著改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面临诱导治疗失败或复发。
目前国际上对于复发难治性的AML治疗还涉及到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药物雷那度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等药物,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所以必要探索一个符合病友群体状态,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且价格低廉的方案。
白血病论文难治性论文:T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论文难治性论文:T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摘要] 目的观察t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ranll)的疗效。
方法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和依托泊苷(vp16)治疗20例,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thp20一30mg/d静脉滴注,连用3一5d;ara-c100一200mg/d分2次静脉滴注,间隔12小时,连用5一7d;vp16100mg/d静脉滴注,连用3一5d。
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结果第一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4例,第二个疗程后cr5例,总cr9例(45%),部分缓解(pr)5例(25%),总有效率70%。
[关键词] 白血病;难治性;药物疗法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得到明显提高,但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ranll)患者,往往经过多次长期化疗,体质较差,免疫功能低下,且已用过多种化学药物治疗,对化疗药物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选择治疗方案非常困难,2005年10月一2010年10月,我们选用国产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和依托泊苷(vp16)组成的t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ranll)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ranll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一58岁,平均年龄33.5岁。
按fab分型标准[1]。
m12例,m29例,m31例,m43例,m55例.1.2 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参照姚尔固等主编的《新编白血病化疗学》中的难治性白血病标准[2]。
1.3 治疗方法吡柔比星(thp)20-30mg/d静脉滴注,连用3-5d; 阿糖胞苷(ara-c)100-200mg/d分2次静脉滴注,间隔12小时,连用5-7d; 依托泊苷(vp16))100mg/d静脉滴注,连用3-5d。
患者住普通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房间2次,1%过氧化氢漱口,每日3次,每次大便后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一次,防止口腔及肛周感染。
MAH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MAH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
察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生物学异质性较大的恶性肿瘤,
在治疗方面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难治复发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MAH
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包括阿霉素(Ara-c)、米托蒽醌(HMT)、阿替伦(ADR)和依立替康(G-CSF),前三种药物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周期特异性,依立替康可增强白细胞及粒细胞数量,使药物更容
易达到有效治疗水平,同时也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MAH方案较常规治疗
方案能获得更高的缓解率和生存率,但临床上关于其治疗难治复发AML
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MAH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难治复发AML患者,采用顺序法治疗,先行免疫化疗,IAN、VP-16、DNR等三种以上方案治疗失败患者,再接受MAH方
案治疗,治疗方案为:阿霉素1.5g/m2/d,第1-5天静脉滴注;米托蒽醌10mg/m2/d,第1-3天静脉滴注;阿替伦60mg/m2/d,第1-3天静脉滴注;依立替康5ug/kg/d,第4-15天皮下注射。
评估患者的主要疗效指标为总缓解率,包括完全缓解(CR)、CR未恢复血象、部分缓解(PR)和缓解不足(NR);次要疗效指标为不良反应和生存率。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通过对MAH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患者的疗效观察,可以进一步
探讨MAH方案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预计MAH方案可以获得较好
的总缓解率,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提高生存率。
研究结果
对于临床残余病变的处理和治疗这类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HI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急 性 髓 系 白血 病 ( a c u t e m y e l o i d l e u k e m i a , A M L ) 已逐 渐 成为 一种 常见 的血 液 系 统恶 性 肿 瘤 , 在 成 人 白血 病 中 占 8 0 % ~9 0 % 。A M L除 急 性 早 幼 粒 细胞 白血 病 ( A P L ) 外, 经 典 诱 导方 案是 蒽 环 类 药 物 加 阿 糖胞 苷 。 经 标 准 诱 导 方 案 化 疗 后 的 完 全 缓 解 率 ( C R) 在 低危 组 中 8 0 % ~9 0 %, 高危组 4 0 % ~6 0 %,
疗效。
1 病 例 介绍
量 明显减 少 , 原粒 占2 %。于 2 0 1 2年 5月 2 5日再 次
予 H I A ( H o m 2 a r g d l 一 5 , I D A 1 0 ag r d l 一 3 , A m—C 1 5 0 a r g
病例 1 患者 , 男, 2 3岁 , 于5 年余前因面色苍 白伴发热 , 至 当地 医院检查 提示血象 降低 , 予抗感 染、 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 , 症状无 明显改善。后至
浙 江实用 医学 2 0 1 3 年6 月第 1 8 卷第 3 期Z h e j i a n g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J u n e , 2 0 1 3 , V o 1 . 1 8 , N o . 3
・2 2 7 ・
・
病例 报 告 ・
而在 C R患者 中仍有 5 0 % 一8 0 %复发 , 5 年存活率
只有 4 o % ~5 0 % 。初 治 难治 率 1 0 % ~2 0 %, 难 治 复 发 的总生 存 率 ( O S )<1 0 %- 1 J 。再 次 诱 导 治 疗 的 目
M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M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目的:以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作为诱导,对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疗效的分析。
方法:对20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联合化疗。
结果: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达70%。
结论:在强力支持治疗的基础上,M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标签: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使得治疗棘手且风险性很大[1]。
目前DA方案作为常规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治疗方案,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使其限制了使用范围。
其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时间短,化疗后出现的长时间抑制骨髓恢复,造成治疗效果差。
这也是当前此方案的治疗难点。
本院采用米托蒽醌(MTZ)与阿糖胞苷(Ara-C)的双重作用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20例入住本院的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诊断标准采用1986年9月20日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提出的诊断标准[2],男11例、女9例,年龄55~62岁。
对患者进行FAB分类:1例M1、8例M2、4例M4、7例M5。
血象:血红蛋白40~75 g/L,白细胞(0.8~3.0)×109/L,血小板(15~70)×109/L。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低下7例,增生活跃10例,明显活跃1例。
20例患者心、肝、脾、肠胃均无功能性障碍。
1.2 治疗方法(1)米托蒽醌4~6 mg/m2、d1~3;阿糖胞苷100~150 mg/m2、d1~7;在化疗结束时查骨髓象,如增生活跃,则延长阿糖胞苷2~3 d;甲氨蝶呤20~30 mg/d静脉滴注,连用2 d;足叶乙甙100 mg/d静脉滴注,连用7 d。
视患者年龄和体表面积调整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用量。
5-难治性白血病治疗

2005
25
25.9m
(3.7~61.2m)
Claxton DF.
2005
16
FLU CTX
8.6m
(1.2~34.4m)
Long-term Survival in 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fter Sequential Treatment With Chemotherapy and Reduced-intensity Conditioning for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产生
耐药
正常造血干细胞功能衰竭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常用的方法
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
中、大剂量化疗
临床试验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使用耐药逆转剂 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或生物治疗
难治性AML患者的治疗选择
大剂量Ara-C再诱导治疗
ALL: VP16 15mg/kg ×2d
CTX 50-60mg/kg ×2d TBI 6-8Gy 为主
GVHD预防
CSA+MMF±短程 MTX 无关供者或半相合移植者加用ATG
治疗结果
2 例 ALL 患者在移植后 21 天内死亡,不可
评估。
5例植入失败,其中
1例自身造血恢复(CML慢性期) 1例STR-PCR检测骨髓细胞完全供者植入
作者 时间 病例数 预处理 方 案 FLU ATG BU AraC FLU TBI 随访时间 结果
Gurman G.
2001
13
3m (0~20m)
难治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的护理

难治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的护理
宫超;孙潇飒;李莉莉
【期刊名称】《临床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3(008)001
【摘要】@@ 大剂量化疗主要用于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或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强化治疗.如何作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现将其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宫超;孙潇飒;李莉莉
【作者单位】071000,河北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血液科;071000,河北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血液科;071000,河北保定,保定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
【相关文献】
1.难治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的护理策略 [J], 江雪梅;蒋天秀;陈以宽;罗凤莲;王淑华
2.大剂量化疗加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护理 [J], 温伟英;黄少芳
3.大剂量化疗和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J], 张天弼;许红雁;温伟英;黄少芳;彭金秀;哈德俊
4.大剂量化疗加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护理 [J], 温伟英;黄少芳
5.大剂量化疗药物对难治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J], 石丽华;伊恕嵘;范立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白沙”方案治疗难治复发及高危AML患者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短篇报道?“干白沙”方案治疗难治/复发及高危AML患者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米瑞华,陈 琳,魏旭东,艾 昊,尹青松"ITI"regimeninthetreatmentofrefractory/relapsedandhigh-riskAMLpatients:ThreecasesreportandliteraturereviewMIRuihua,CHENLin,WEIXudong,AIHao,YINQingsongTheAffiliatedCancer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HenanCancerHospital,HenanZhengzhou450008,China.【Keywords】leukemia,myeloid,acute,interferon,interleukin-2,thalidomide,long-termsurvivalModernOncology2020,28(24):4343-4346【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沙利度胺;长生存【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20.24.029【文章编号】1672-4992-(2020)24-4343-04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种遗传基因高度异质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发育紊乱的疾病,其起病急,进展迅速,一般自然病程仅数周或数月。
随着预后评估指标的完善,化疗方案(药物及剂量)的优化、分子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使得AML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sponse,CR)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复发难治及尚难以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高危AML患者化疗效果差。
而目前针对AML患者,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目前尚没有定论,我们团队前期应用干扰素α-1b、白细胞介素-2联合沙利度胺(简称“干白沙”方案)不管是治疗难治复发AML[1]还是干预治疗微小残留病阳性的AML[2],均得到了可观的近期疗效,现将我科“干白沙”方案治疗难治/复发及高危AML长生存超过5年患者的资料进行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白血病治疗策略马兴媚
【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90-01
目前约 60% ~ 80% 的成人急性白血病(含 AML 和 ALL)或诱导治疗无效,或获得缓解后早晚仍要复发,最终难免死亡,这类病例称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1、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1.1 难治性 AML:
1.1.1 Hiddemaann 等(1990):① 诱导缓解治疗无效;② 首次CR(CR1)6 ~ 12 个月内复发;③ CR6 ~ 12 个月内复发,原诱导方案再治无效;④ 两次或两次以上复发。
1.1.2 Estey 等(1996):① 诱导治疗 2 个疗程不缓解;② 首次CR1 期小于 12 个月;③两次以上复发,再诱导治疗无效。
1.1.3 GIMEMA-EORTC 协作组(1996):①绝对耐药(absolute resistance):诱导治疗第 1 疗程的第 28 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仍超过诊断时的 50%;② 低增生性耐药(hypoplastic blastic resistanve):化疗后骨髓抑制,但恢复时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诊断时的 50%;③ 髓外白血病案持续存在;④诱导化疗第 1 个疗程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小于诊断时的50%,但第 2 个疗程后仍不缓解。
1.1.4 Vioani 等(199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再诱导治疗后无效。
1.2 难治性 ALL:
1.2.1 难治性 ALL 诊断标准为具备下列诸项之 1 项或多项:①高白细胞性 ALL,诊断时外周血白血病计数> 100x109/L;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标准方案诱导化疗 2 个疗程未获得完全缓解(CR);③完全缓解后 6 个月复发,复发后经正规诱导化疗失败;④多次复发。
1.2.2 常规一线化疗方案(以 VCR、Pred 为基础)治疗,不能达到 CR。
1.2.3 一线方案治疗第 14 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诊断时的50%。
2.白血病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根本原因(就是白血病细胞本身而言)是白血病细胞耐药。
急性白血病耐药大概分两类,既药理学耐药(通常称多耐药)和生物学耐药(通常称再生耐药)。
2.1 药理学耐药:多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是白血病细胞对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产生广泛的交叉耐药。
2.1.1 多耐药的机制:
① 药物转运:主要涉及P糖蛋白(P-gp)、多耐药相关蛋白(MRP)、非耐药相关蛋白(LRP)。
② 药物代谢:与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s)有关。
③ 药物靶:拓扑异构酶,尤其是 Topo II。
2.1.2 主要耐药逆转剂:多为高度脂溶性、非细胞毒性药物,通过与细胞毒药物竞争 P-gp 结合点位,是细胞内细胞毒药物浓度提高。
2.1.3 CSA 和 PSC883(CSD)类似物:目前确实有效的逆转剂。
2.1.4 其他克服耐药途径:
① 新蒽环类药 Molfomycin:细胞对药物的摄入增加、排泄减少,与其防治 P-gp 泵功能发生,提高细胞通透性有关。
② 脂质体的使用:达到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降低毒性。
2.2 再生耐药:
2.2.1 肿瘤细胞再生耐药的特点:
① 对化疗药物敏感,可被大量杀死,达到骨髓抑制。
② 增值速度快。
③ 处于增值状态的比例高。
2.2.2 克服再生耐药的方法:
① 个体化、大量化疗。
② 在两个疗程中间使用非细胞毒性药物,以减慢肿瘤细胞的再生速度:13- 顺式维甲酸和α- 干扰素。
③ 传统的频繁的化疗方法,不太成功。
3.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
3.1 难治性 AML 的治疗:
3.1.1 非交叉耐药化疗方案的应用:
非 Ara C 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主要有 MTZ+ VP16,HHT、卡铂等单药治疗,一般 CR 率 20% ~50%,中位缓解期 4-9 个月,为早期所用方案,可以进一步探索、改进。
3.1.2 造血生长因子和化疗药物的序贯应用:
造血生长因子(如 GM、G-CSF)可以诱导 AML 细胞增殖,增加S 期细胞比例,从而增强细
胞对周期特异性药物的敏感性,造血生长因子和化疗药物序贯应用的目的,在于刺激白血病
克隆,促使耐药的静止期细胞进入敏感的细胞周期,使之对化疗更敏感,增强化疗药物的抗
白血病作用。
3.1.3 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多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3.1.4 免疫调节治疗:
① IL-2:由活化的T 细胞分泌,促进LAK 细胞、NK 细胞生成,并增强其细胞毒作用。
用法:8-18 IU/ ㎡ /d 连续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5 天 / 周,连用 4 疗程。
IL-2 更适用于难治性 AML,
骨髓幼稚细胞<30% 者,少数患者可获得 CR。
② 单克隆抗体:主要是 CD13 和 CD45 抗原。
CD33 > 90% 的AML,表达CD33,而正常造血
干细胞无表达,用于清除MRD,M3更适宜。
可使难治、复发AM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下降,并与耐药逆转剂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
③ 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3.2 难治性 ALL:
3.2.1 HD-MTX:从 200mg/ ㎡开始,于数周内增至 6g/ ㎡,以四氢叶酸钙或 L-ASP 解救,CRHD-Ara C。
3.2.2 以 HD-Ara C 为基础的方案:HD-Ara C 用药一般为 12 小时,共 4-12 个剂量,每疗程累积剂量 12-36 g/ ㎡.单用 Ara C 治疗难治性 ALL,CR 率 20% ~ 60%,中位 CR 期< 6 个月。
3.2.3 以 HD-CTX 为基础的方案:HD-CTX、HD-Ara C 加VCR、MTZ、Prend、MTX 治疗难治复发ALL,CR 率 74%,总的中位生存期 5.7 个月,2 年生存率 25%,CR 者中位 DFS
4.6 月,2 年预计DSF25%。
3.2.4 VDA 方案:毒副作用轻,易耐受。
3.2.5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J)第 3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52 ~ 191.
[2] gura E,Cooper B,Holmes H,et al.Report of phasre II study of clofarabineand cytarabine in de novo and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AML patients andin selected elderly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anthracycline toxicity [J].TheOncologi,2011,16(2):19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