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导学案专题六:法律救济
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5 专 题 六 法律救济(共计33张PPT)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5.证据——胜诉的砝码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 “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 凭证或根据。 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 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和笔录。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6.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
区别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 李某从甲地乘车去乙地,但车到中途车主便以车坏了
为由而让李某下车,李某被扔在半路并且车主不肯退还车费。 李某气愤之余,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并且要求赔偿损失,但李 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1)案例中的李某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谁担当举证责任? (2)李某为什么会败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答 案
(1)案例一中的民事诉讼, 实行“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 这是由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的。 案例二中的行政 诉讼,实行行政机关举证的原则,原因在于行政诉讼的 核心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不是合法, 这种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的,公民是被动服从, 而且行政机关处于强势地位,公民因处于弱势地位,举 证能力无法与行政机市民周先生被一名执勤交警以逆向行驶违反《道路交 通安全法》为由开出处罚决定书,不容申辩,周先生被罚款 200 元 扣 3 分。交纳了罚款的周先生一纸诉状将交警大队告上法庭,要求 撤销处罚决定书。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周先生的诉讼请求,理由是 “周先生未能提交其他证据,证实自己的行为未违反《道路交通安 全法》的规定”。周先生不服,上诉至市中院。市中院认为,交警 并未提供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现周先生否认存在“逆向 行驶”、交警对此举证不能的情况下,交警所作行政处罚应依法认 定为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据此,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撤销交警大 队作出的《公安交通管理简单程序处罚决定书》的具体行政行为。 (1)同样是诉讼,两案中的举证责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有人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从诉讼角度,如何看 待这句话。
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四框用证据说话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四框用证据说话[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证据——胜诉的砝码1.证据的概念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离不开证据。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2.证据的种类我国的证据种类通常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笔录和电子数据。
知识点二成败在此一“举”1.举证责任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2.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归属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3.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归属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关键一点] 在诉讼中,我们强调“以事实为根据”,而证据又是确认事实的支柱。
[议话题·强认知]2014年5月23日,张先生来到北京某物资有限公司商谈购买小轿车事宜,经与物资公司协商,双方达成了小轿车买卖协议,协议约定物资公司卖给张先生一辆“桑塔纳”轿车,买方付款后七日内提货。
购车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天,张先生向物资公司付了汽车款8万元,物资公司给张先生出具了收据,收据上注明“车未提”字样。
过了两天张先生带着收据去提货,不料该公司却答复车已被其同伙提走,张先生大吃一惊,说:“收据在我这里,谁能提货呢?”为此,张先生多次与该公司交涉,要求提车,或者返还货款。
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张先生只好将物资公司告上法庭。
法庭审理过程中,原告张先生出示了物资公司开具的收据作为证据,并对事实经过进行陈述。
被告物资公司辩称:原告是与他人合伙在我公司买车,我公司已将所购汽车交付给原告,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除此之外,被告未出示其他证据。
法院经审理判决原告胜诉,令物资公司返还张先生购车款8万元,诉讼费用由被告物资公司承担。
原告在本案中胜诉靠的是什么?提示:(1)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七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笔录。
人教版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六 法律救济 专题综合教学课件

回顾庭审
模拟法庭Βιβλιοθήκη 导学单• 活动二、独立思考 • 任务:以上我们同学表演的模拟法庭,呈 现了民事诉讼庭审的哪些程序? • 活动三、同桌互助 • 任务:谈谈法庭判决给你的启示。
我国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简易程序 • 开庭准备
• 开庭准备
↓
• 法庭调查
↓
↓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查
↓ ↓
↓
• 法庭辩论
欢迎来到法律专题三模拟法庭
知晓案情
模拟法庭
导学单
活动一、小组合作
规则:6人一组,选出1位发言人,1位记录员,讨论时 间5分钟。 讨论任务:请你来当法官,根据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环节的相关内容,说说这个案件应如何判决。
发言人: 小组观点:
记录员:
成员:
1、案情:被告张康与原告杨帆于2018年2月14日签订二手车买卖 合同,约定3天后取车并交付款项。2月17日,原告杨帆有事未能 如约取车,并电话告知被告延后2天取车,被告同意。2月18日, 被告张康以更高的价格将车子卖给他人,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因 此,两人产生纠纷。 2、原告诉称:被告行为违约,同时车子已被卖给他人,请求法院 判令被告支付原告20000元违约金。 3、被告辩称:对延后2天取车不知情,原告未按约前往取车并交 付款项,构成违约,合同自行解除,双方权利义务自行终止。故被 告有权将车子转让给他人。 4、争议焦点:被告张康将车辆转让给他人是否构成违约? 5、证据: 原告证据:身份证、车辆买卖合同、电话记录、证人、车辆登记 信息查询记录 被告证据:身份证、银行流水、车辆买卖合同
• 休庭评议 • • 宣判
↓
宣判
证据
诚信
拓学单
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下列两项活动中选择其一, 参与后撰写500-800字左右的活动感悟。 活动1:上“中国庭审公开网”,选择喜欢的题材, 观看相关法庭庭审视频。
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归纳公民的诉讼权利。
1.了解诉讼的含义、种类和诉讼法。
2.把握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知道公民的主要诉讼权利。
一、诉讼的含义、种类和诉讼法1.诉讼的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种类: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3.诉讼法: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探究]1.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81岁生日之际,却遭前女友诉讼,指认“金融大鳄”两次答应送她高级公寓,却两次食言,索要1 000万美元赔偿。
阿德里安娜·费雷埃尔是前巴西肥皂剧明星,在向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递交的诉状中说,她与索罗斯“交往”5年间,索罗斯两次承诺在纽约市送她高级公寓,却始终没有“兑现”。
费雷埃尔指认索罗斯欺诈、感情伤害、人身伤害和殴打。
索罗斯的律师威廉·扎布尔认为,这起诉讼没有依据,他说,“索罗斯先生确实与费雷埃尔小姐有过恋情,断断续续,没有排除第三者。
诉状充斥不实指控,显而易见试图向我的当事人索要钱财。
众所周知,他(索罗斯)很富有”。
结合材料谈谈什么是诉讼。
[提示] 诉讼的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种类: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二、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贯穿着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合议制原则;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原则;回避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以及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等。
选修5专题六法律救济复习1

考点四 证据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 常所说的“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 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 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和笔录。
考点五 律师
1.律师的职责和作用 (1)律师的基本职责是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 义。律师的业务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两 类。这里要注意的是律师在从事不同业务时, 法律规定了不同的称谓,有时称为代理人,有 时称为辩护人。
(2)律师作为辩护人的职能,就是根据事实和法 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 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以维护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使无罪的人不受 刑事追究,罪轻的人不致重判,从而使法律得以 正确实施。这种控诉与辩护两者职能的对抗,起 到“兼听则明”的作用,有助于法官准确查明事 实,正确运用法律,达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 统一。法律援助制度是专门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 设立的,以使他们在减免律师费用的情况下,能 够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这对于保障公平、建设 和谐社会自然也具有积极意义。
当导致渗水,造成楼下江海家天花板破损,江海 以自家房子遭施良损害为由,未按期将其余的 8 000元赔偿款支付给施良。施良一纸诉状告到法 院,要求江海履行调解协议,支付剩余的赔偿 款。法院经过审理,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合法有 效,被告未按约支付第二笔赔偿款显属违约,依 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被告江海要求 在本案中一并处理因原告家渗水造成被告家财产 损失的意见,因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法院 未予采信。经过法官耐心地做工作,被告当庭表 示马上履行协议中的赔偿责任。
部履行协议,造成了实际上的调解失败。因此, 施良可以向法院起诉。②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 合同的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 守。如果一方当事人违背协议,另一方可向法院 起诉。由于江海没有认真履行协议,因此施良可 向法院提起诉讼。
《生活中的法律》选考一轮复习专题六:法律救济-HUI

6、 (2017台州市书生中学)刘启明是某厂工人, 一日因工作与同事宁某发生纠纷动起手来,被 其他人劝止。次日,市中区公安分局根据宁某 举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刘启明殴 打宁某,将宁某打成轻伤为由,作出对其罚款 200元的行政处罚。刘启明认为打架是由宁某 先挑起来的,且自己也被打伤,这些均有证人 证言和自己的医疗记录为证,对公安分局的处 罚不服,随后向市公安局申请( ) A.调解 B.仲裁 C.行政复议 D.起诉
知识详解:
2、仲裁 (3)基本制度:
一、非诉讼手段
A、协议仲裁制度 B、或裁或审原则 C、一裁终局原则 (4)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
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无隶属 关系。各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2、 (2017芙蓉中学)仲裁被看作是不打官司而又 能调解纠纷的好方式。这是因为( ) ①仲裁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而且审理不公 开进行 ②仲裁采用一裁终局制,显得更加便捷、经济, 对外影响也小 ③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相互之间 没有隶属关系 ④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政治选修五专题六 法律救济

专题六:《法律救济》知识梳理【考点展示】【知识结构】【知识梳理】第一框不打官司解决纠纷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也可以称为非诉讼手段。
)一、调解:(1)调解的含义:通过__________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解决纠纷,这种活动就是调解。
(2)调解的类型:调解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诉讼外调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人民调解的作用、机构(★★★):①人民调解是我国是_________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纠纷方式。
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被称作维护社会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与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诉讼相互对应。
②宪法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组织。
(4)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调解原则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仲裁(1)仲裁的含义: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另一种方式。
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____________或其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以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_______________,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
人教版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六 法律救济 3 诉讼的基本程序教学课件共21张PPT

法律救济
诉讼的基本程序
安吉县高级中学
马 丹
法律小课堂
老王的那些烦心事……
烦心事儿一:
老王和老李是好朋友,老王住在西城区,老 李住在东城区。2016年12月1日,老李问老王借 了2万元急用,约定一年后还钱,并写了借条。 到期限后,老李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钱。 为了这事,一对好朋友 反目成仇。实在没办法,老 王想着:我能不能去法院告 老李呢?
开庭准备
法庭调查
作为开庭审理的核心,各方“当 事人”在“书记员”的主持下相 互进行辩论;
法庭辩论
出示各种证据后;由 当事人进行陈述;宣 读鉴定意见;“审判 长”进行归纳总结。
“审判长” 当庭公开 宣告判决。
休庭评议
法庭辩论结束后 ,合议庭当庭进 行了评议。
宣判
老王继续烦恼中……
关键的证据——借条找不到了。 证据不足,法院驳回了老王的诉讼 请求。
老王不服法院的判决,怎么办?
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
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没有有力的新证据,二审判决老 王仍然败诉! 这时候的老王还能再上诉吗?为什么?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二审裁判就是终 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
法律知识速递
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可以向 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人员发现已经 生效的裁判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 也可以主动启动再审程序。
法律知识速递 法院的管辖 地域管辖
民事诉讼: 多采取“原告就被告” 行政诉讼: 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 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
儿子住在西城区,拒发营业执照的工商局在东城 区,小王又该去哪个法院起诉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导学案
专题六:法律救济
【本课概览】
【考纲导学】
第一框不打官司解决纠纷
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仲裁和。
1、调解
(1)调解的含义:通过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的种类
①诉讼调解:法院主持
②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
(3)人民调解
1)人民调解的机构:委员会。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组织。
2)人民调解的作用:
①是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解决方式
②在国际上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在国内被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防线”,与“最后一道防线”的相互对立。
3)人民调解的原则:
①在当事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②不违背、法规和国家政策。
③尊重当事人的,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2、仲裁
(1)仲裁的含义: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可以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2)仲裁的特点:
①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而且审理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影响更小。
②仲裁裁决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仲裁的基本制度:
①仲裁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决都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
②制度,当事人在仲裁和诉讼之间只能选择其一;
③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仲裁机构:委员会,是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
它不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的,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按照不同专业设立仲裁员名册,这些仲裁员一般为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律师、法官、教授等。
3、行政复议
(1)含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2)实质:行政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法,是一种以的方式审理特定行政争议的行政行为。
(3)原则: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4)特点:与诉讼相比,行政复议属于一种方便、的机制,并且行政复议不收取任何费用。
(注意:公民、法人之间的民事关系,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只是公民、法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而提出的。
)
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
1、诉讼与诉讼权利
(1)诉讼的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3)诉讼的法律依据:
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法。
对应的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诉讼的法律基础:
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我国宪法明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1)诉讼的基本原则:①司法机关依法______行使职权的原则;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③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__________原则;④合议制原则;⑤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原则;⑥回避
原则;⑦公开审判原则;⑧两审终审原则;⑨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⑩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等。
等等。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①委托________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
②申请回避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③有______的权利。
(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
注意: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要求上级法院对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事项进行重新审理,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
第三框诉讼的基本程序
1、管辖
(1)法院的受案范围
1)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之间、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
因关系和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因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权、人身权、离婚、继承以及侵权等纠纷提起的诉讼都属于这一范围。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法院的管辖
1)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我国的法院分为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和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海事法院、军事法院等法院。
2)管辖的含义: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和的活动称为管辖。
管辖的分类:管辖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之分。
级别管辖主要是在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地域管辖则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法院来管辖。
3)刑事诉讼的立案管辖:主要解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刑事案件方面的权限和职责划分。
2、诉讼的基本程序:起诉——受理----开庭审理
(1)起诉:在诉讼和诉讼中,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这种行为称为起诉,俗称“告状”。
起诉是迈向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2)受理
1)案件受理条件:①案件是否属于法院管辖范围;②原告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③有没有明确的被告;④是否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案件受理程序:①如果符合条件,人民法院即可在7日内立案,接受起诉,这种活动称为受理。
从这时起,诉讼即告成立,指控的一方称为,被指控的一方相应称为,诉讼进入了第一审程序。
②法院受理后,会把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应诉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