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

合集下载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必背500个成语及词汇(精品)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必背500个成语及词汇(精品)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必背490个成语及词汇(精品)1、追亡逐北:北:战败逃跑的敌人。

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

也说“追奔逐北”。

2、不齿于人:齿:提起。

被人轻视,不被人家当作人。

3. 毁家纾shu1难nan4:毁家,分散家财;纾,缓解,缓和。

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4. 厚此薄彼: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这个。

形容不平等相待。

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个。

5. 河清海晏yan4:河,黄河;晏,平静。

比喻天下太平。

6. 含糊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

7. 疾首蹙额cu4:疾首,头疼;蹙额,皱眉头。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8. 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种羽毛。

比喻残余仅存的古代文物。

9. 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

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

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

10. 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

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责备。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高频词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高频词

选词填空历年词汇统计(2020版)一蹴而就(真题词频:25次):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通常用于否定句。

层出不穷(真题词频:24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司空见惯(真题词频:22次):指某事物十分常见,不足为奇。

南辕北辙(真题词频:21次):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日新月异(真题词频:19次):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独树一帜(真题词频:18次):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历久弥新(真题词频:17次):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相得益彰(真题词频:17次):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褒义词。

大相径庭(真题词频:17次):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潜移默化(真题词频:16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根深蒂固(真题词频:16次):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中性词。

未雨绸缪(真题词频:16次):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毋庸置疑(真题词频:15次):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

有目共睹(真题词频:15次):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比比皆是(真题词频:15次):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一成不变(真题词频:15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般用于否定句,极少用于肯定句。

水到渠成(真题词频:15次):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

和“瓜熟蒂落”相近。

相辅相成(真题词频:15次):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背道而驰(真题词频:14次):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有的放矢(真题词频:14次):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

不言而喻(真题词频:14次):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此起彼伏(真题词频:14次):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实词辨析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实词辨析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实词辨析行测科目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目的常用实词汇总辨析如下:A 1 [哀怜爱怜爱恋] 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 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 “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 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 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 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 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9 [把持操纵] 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成语部分: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高频词汇整理(二)

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高频词汇整理(二)

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高频词汇整理(二)本文档旨在整理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题中的高频词汇,以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一、高频词汇列表以下为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题中常见的高频词汇:1. 事实2. 需要3. 解决4. 方法5. 提供6. 影响7. 原因8. 重要9. 目的10. 改变11. 理由12. 选择13. 结果14. 发展15. 优点16. 缺点17. 建议18. 表示19. 解释20. 形式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高频词汇,实际考试中可能会有其他词汇出现。

二、使用技巧在解答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题时,考生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主谓关系、修饰关系等,帮助确定答案的位置和选择合适的词汇。

2. 上下文推断:通过前后文的暗示和语境信息,推测出空格处应填入的词汇。

3. 排除干扰选项:通常选项中会出现一些干扰性的词汇,考生要善于排除这些选项,集中精力选择正确答案。

三、练建议为了更好地掌握高频词汇的应用和解题技巧,考生可以进行以下练:1. 刷题训练:选择一些真题或模拟题进行刷题,重点关注实词填空题,多分析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

2. 积累词汇:除了高频词汇外,还可以积累其他常见词汇和短语,扩大词汇量,提高答题准确性。

3. 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进行定时模拟考试,培养解题速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四、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整理,考生可以熟悉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题中的高频词汇,掌握解题技巧并进行相关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加油!。

公务员国考省考选词填空易混词

公务员国考省考选词填空易混词

怒放,花开得很盛的样子。

绽放,指花朵开放一刹那。

寂静:沉寂,没有声音,多指环境。

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恬静:闲适安静。

一般指很美好的安静,或者安详等。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

"光明正大"与"光明磊落"都有胸怀坦白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指做事光明、正派,后者多指人格,品质伪造证据,捏造罪名、谣言合计:盘算,商量;合在一起计算。

我们来合算一下这事咋办。

核计:核算成本等春天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灿烂!它把冬天()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

储藏:(1) 把一样东西长久的保管起来。

(2)把…积聚收藏起来。

(3)蕴藏而未发掘。

例:储藏量;铁矿储藏丰富。

珍藏是珍重地收藏。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贮藏指储藏物,根据后面的“尽情的发挥出来”以及冬天的特点,可知此处应填入蕴藏。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应用”常与理论、技术等搭配;“采用”常与方法等搭配艰涩:(文辞)晦涩,不流畅,不易理解。

艰深:(道理、文辞)深奥难懂“不免”强调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很自然地会出现一种结果,是一种比较客观的陈述。

“难免”强调的是某种结果不容易避免。

多用于规律性的情况或有一种解释或宽慰的语气,后者暗含没什么,事情不太严重的意思。

取得:强调主动去争取而得到。

适用范围较窄,对象多是抽象的、积极的、中性的。

获得:强调努力而有所收获。

对象多是积极的、所需要的,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1.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2.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3.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4.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选词填空

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选词填空

演化;演进、变化的意思演变:变化发展充足:指多到能够满足需要充分:是指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态势:指状态和形势侧目:指因恐惧而不敢看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映衬:映托;衬托,并列相反的事物,以收相得益彰之效的修辞格。

衬托:用另外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以形成对照,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

冲撞:冲击碰撞、冒犯,触犯,引申为破坏。

冲击:冲犯攻击,冲撞碰击或指精神上的刺激,肉体上的伤害,比喻大的触动。

(“冲击”用于一方对另一方)相对:指一个物质或一个整体和另一个物质或另一个整体相互比较。

相应:相互呼应;应和;相符合。

更强调了做出的回应。

制订:创制拟订,其中含有没有完全定下来的意思。

制定:定出(法律、章程、计划等),其含有过程的完成。

感受: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感触:指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优化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发展”,“消除贫困”。

相对:相比较而言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把译文和原文比较一下比较是经过对比之后做出的选择谋取:设谋攻取,设法取得。

牟取:尤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

兑现:比喻实现诺言说。

实现:成为事实。

修正(偏差)“执行”常与“任务”“命令”等搭配。

“履行”常与“契约”“职责”“使命”等搭配。

“逐渐”多用于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

“逐步”多用于人为的变化,表示行为或变化有阶段性且持续不断,相当于“一步一步地”。

“激发活力,彰显内涵,展示价值公平(裁判)书法(精湛)功绩(卓著)和(卓越)拓展文化背景,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感,提升精神境界正视(现实)反思(严重问题)克服(问题)呈现(形象)“严正交涉”“恪守声明”都是外交术语,固定搭配“流逝”主要指时间消逝。

“流失”主要指有用的物质或美好的东西散失掉。

开拓∶强调从小到大。

(航线)开辟∶强调从无到有。

清静:多指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再三”一般用在中性和积极性的词语前面,“一再”不受这个限制人民币走幅升值的情况下,会打击出口;人民币贬值,会刺激出口。

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模块的高频词汇集锦(1)

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模块的高频词汇集锦(1)

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模块的高频词汇集锦(1)上一期我们讲了言语理解四大类型的解题思路,今天我们讲讲言语理解模块中选词填空中词义易混淆的考试高频词汇,词汇是基础,公务员写文沟通注重言语的得体、到位,因此词汇要用准。

高频词汇集锦:(1)良莠不齐:指品质有高低参差不齐:指水平、大小、长短、高低不一致(2)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指正直的意思。

(3)目无全牛:指技艺十分纯熟。

庖丁解牛:指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

鞭打快牛:指枪打出头鸟。

(4)石破天惊:指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

(6)如履薄冰:指主观上的小心谨慎,非客观原因导致。

(7)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

缘木求鱼:指方法不对或方向不对。

大相径庭:指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8)鳞次栉比:指形容房屋建筑密集。

(9)身体力行:指不仅在口头上说行,更体现在行动上。

(10)方兴未艾:指形容事物正在发展,未有止境。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11)暴虎冯河:指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12)李代桃僵:指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此代彼受过。

(13)数典忘祖:指比喻忘本,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14)惨淡经营:指费尽心思辛苦筹划。

经营惨淡:指经营得不景气。

苦心经营: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筚路蓝缕:指费心费力,多用在皇帝和科学家等伟大的先驱,程度较深是褒义。

(15)因人成事:指凭借他人办成事情。

(16)考查:指用一定标准检查衡量人的行为。

考察:指查看观察,多用于目的性不强的场合。

(17)流传:指事迹、作品传下来或传播开,强调流传的广泛性。

留传:指物品遗留下来给后代,强调留传的遗传性。

(未完待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成语部分一、望文生义的掌握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二、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三、褒贬颠倒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四、语境不合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4.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6.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

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形影相吊---形影不离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不拘一格----无拘无束乐不思蜀---乐不可支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首当其冲---当务之急间不容发---亲密无间刮目相看---绘声绘色首当其冲---首屈一指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匪夷所思---不可思议五、词语重复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

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泛指一场美梦。

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

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 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

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

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

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16.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

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8.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

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

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

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众所周知:周,普遍、全。

大家都知道。

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1.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

22 不虞之誉:虞,预料。

出乎意料的称赞。

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3.日理万机:理,处理,机也作“几” 事务。

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

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4.无地自容:容,容下。

没有地方可以藏身。

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25.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

悟,明白,觉醒。

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

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任重道远:任,负担。

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27.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

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

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

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 艾,停止。

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势头并未停止。

不能用作“正-”。

30.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

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

原为佛教语。

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

不能用作“众多的” 31.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

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

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32.感激涕零:涕,泪,零,落。

感激得流下了眼泪。

形容非常感激。

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3.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

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

34.刻骨铭心:铭,镂刻,记载。

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

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

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

六、谦敬错位(一)谦辞1、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 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2、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3、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4、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5、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6、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 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7、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8、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9、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10、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11、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12、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3、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

提到一个,漏掉上万。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14、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15、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6、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17、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18、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9、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20、一得之遇: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21、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22、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23、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24、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25、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26、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27、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也作“愚者一得”。

28、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