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发霉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玻璃的常见问题.

1、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由于普通的磷酸盐、硼酸盐、硅酸盐的化学键键能相当大,由电子激发而引起的本身吸收处于紫外区,在可见光和近红外一般没有光吸收,因此,玻璃没有颜色。
同时,玻璃分子宏观上是均匀的,不存在能引起光散射的微粒,并且玻璃表面是光滑的,也不会导致光的散射,因此玻璃是透明的。
2、浮法玻璃相对于普通玻璃有哪些优势?◆浮法玻璃平整度高,透明度好。
◆浮法玻璃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浮法玻璃质量好,玻璃利用率高。
3、玻璃为什么要退火,退火不好,对玻璃有何影响?◆退火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消除玻璃制品中的残余应力,消除玻璃中的光学均匀和稳定玻璃制品的内部结构。
◆退火不好,玻璃的脆性会增加,容易破裂。
4、如何生产色板玻璃?◆原料中掺入金属色料。
◆改变熔窑中的温度,从而影响原料中元素的化合价,例如使Fe2+变为Fe3+。
5、生产原料中的碎玻璃有什么作用?加入的碎玻璃有什么要求?◆碎玻璃起催化作用,能降低熔窑内所需的生产温度,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加入的碎玻璃只能是未加工过的明板玻璃,不能是色板玻璃、钢化玻璃、镀膜玻璃等深加工玻璃。
6、怎样判断浮法玻璃的优劣?◆平整度◆透明度◆有无色差◆有无杂质、气泡等7、半钢化玻璃的使用范围?◆在建筑物的一些部位不涉及人身安全,但是需要安装钢化玻璃来提高抗风压强度及防爆能力,又不能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
8、钢化炉内充入SO2会不会加快玻璃的自爆?◆不会。
因为充入的SO2即使产生N i S杂质也只会出现在玻璃表面,而玻璃自爆主要是由于N i S杂质位于钢化玻璃中心层的引张应力区,所以钢化炉内充入SO2会不会加快玻璃的自爆。
9、化学钢化主要用在哪些地方?◆主要用在电子元件和飞机窗玻璃上。
10、什么是白雾?应该怎样处理?◆白雾现象:由于以往玻璃钢化的加热方式存在缺陷,钢化炉温度没有设置好,玻璃在炉膛内上下面加热温度不一致,加热不均匀,使得玻璃在翘曲的情况下边运动边加热,翘曲时间太长,玻璃与轨道反复摩擦,就会产生白雾,白雾就是擦伤。
玻璃发霉原因和处理方法

玻璃发霉原因和处理方法玻璃发霉是指玻璃表面或内部出现霉菌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玻璃的美观,还可能对玻璃的使用和保养造成影响。
那么,玻璃发霉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首先,玻璃发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湿度过高。
玻璃表面或内部的湿度过高是霉菌生长的温床,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导致玻璃发霉。
二、长时间不清洁。
长时间不对玻璃进行清洁和保养,灰尘和污垢在玻璃表面积累,也会为霉菌的生长提供条件。
三、玻璃表面有机物堆积。
如果玻璃表面有机物堆积,比如油脂、食物残渣等,也会成为霉菌滋生的营养源。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处理玻璃发霉的方法:一、保持通风。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湿气的积聚,是预防玻璃发霉的有效方法。
二、定期清洁。
定期对玻璃进行清洁,可以有效地去除灰尘和污垢,减少霉菌的滋生。
三、使用除霉剂。
在玻璃表面发现霉菌时,可以使用专门的除霉剂进行清洁,彻底杀灭霉菌。
四、保持干燥。
在潮湿的季节,可以使用除湿剂或空气净化器来保持室内干燥,减少玻璃发霉的可能性。
五、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玻璃表面是否有霉菌的迹象,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避免问题加重。
六、注意饮食卫生。
如果玻璃表面经常接触食物残渣等有机物,要及时清洁,避免霉菌滋生。
七、保持玻璃干燥。
在玻璃表面经常接触水的地方,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滞留导致霉菌滋生。
综上所述,玻璃发霉的原因主要是湿度过高、长时间不清洁和有机物堆积等。
处理玻璃发霉的方法包括保持通风、定期清洁、使用除霉剂、保持干燥、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卫生和保持玻璃干燥等。
只有正确地处理玻璃发霉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保持玻璃的清洁和美观,延长其使用寿命。
幕墙层间阴影盒玻璃起雾霉变问题分析与对策

幕墙层间阴影盒玻璃起雾霉变问题分析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05-18T10:27:15.43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期作者:欧伟强郑胜林[导读] 本文在大量幕墙实际工程案例的基础上,研究了层间阴影盒欧伟强郑胜林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340 摘要本文在大量幕墙实际工程案例的基础上,研究了层间阴影盒玻璃起雾及霉变问题,深层剖析其发生的机理,通过送样测试及模拟试验,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及建议,对幕墙设计,加工,安装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幕墙设计;幕墙阴影盒;幕墙层间;层间玻璃;玻璃发霉;玻璃起雾1 引言玻璃幕墙作为商业建筑和地标性建筑的标配,越来越受建筑师及开发商的青睐。
幕墙外观效果是幕墙设计的一个重点。
幕墙层间阴影盒作为玻璃幕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构造上多了一层保温层背板,而阴影盒又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这就增加了构造设计及加工组装的难度。
据工程数据统计显示,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幕墙工程,有出现阴影盒玻璃背部起雾甚至霉变的现象。
如图1(1)所示,是香港某工程在投入使用后,阴影盒玻璃起雾,从室外看特别明显。
图1(2)所示,是澳门某工程阴影盒起雾照片。
由于起雾严重影响建筑外观效果,根据合同维保责任必须进行更换处理。
如果这些出现问题的玻璃数量较多,就会产生巨大的维保费用,让幕墙分包单位“得不偿失”。
(1)(2)图1: 阴影盒玻璃起雾工程案例2 层间阴影盒玻璃起雾及霉变现象我们对工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起雾的阴影盒玻璃都是单层透明玻璃。
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对这些沾在玻璃面上的“白色物质”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白色物质”的成分不尽相同。
“白色物质”的成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分(或水珠),俗称“起雾”,是一种水分在玻璃表面凝结停留的现象,玻璃擦干后可继续使用;另一种则比较复杂,外观如白色粉末,附着在玻璃表面非常牢固,无法彻底清理干净。
我们将其取样,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玻璃发霉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玻璃发霉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概述用传统的熔融法制备玻璃产品工艺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纯碱为助熔剂,随之而带来的是玻璃制品在一定条件下易风化(俗称发霉)。
玻璃发霉是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霉后的玻璃制品表面会失去光泽,失去透明,呈现彩虹、白斑或贴片现象(不易分离)等。
玻璃发霉通常发生在浮法玻璃的空气面(上面),这是因为浮法玻璃下表面与锡液接触,表面渗入一层薄锡,对玻璃起了保护作用。
二、玻璃发霉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最初,水或潮气吸附在玻璃表面。
2.随后,水或潮气向玻璃内扩散。
3.表面层中的可溶性硅酸盐被水解和破坏。
首先是硅酸钠和硅酸钾等被水解和破坏。
形成的苛性钠(NaOH)并分离出SiO2。
4.分离出来的SiO2生成硅氧凝胶,在玻璃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它阻止了进一步的侵蚀作用。
5.水解形成的苛性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钠,聚集在玻璃表面,构成表面膜中的可溶性盐。
由于它的强吸湿性,吸收水分而潮解,最后形成碱液小滴。
当周围的温度、湿度改变时,这些小滴的浓度也随之变化。
如果浓缩的碱液小滴和玻璃长期接触时,凝胶状硅氧薄膜可在其中部分地被溶解,而使玻璃表面发生严重的局部侵蚀,形成斑点。
这是钠离子从玻璃本体中迁移出去,与空气反应生成的白色富碱离子群。
扫描电镜可观察到白色粒子群。
三、玻璃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四、发霉的识别和检查方法目测外观形貌法是最简洁可行的方法。
既在集中的强光下,将试样放置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中观察玻璃表面有无斑点和雾状物。
这些斑点和雾状物用布或水擦不掉。
出现上述现象的玻璃,表示试样已经发霉。
如果在集中的强光下,肉眼观察到少数斑点和薄雾状物属轻微发霉。
如果在集中的强光下,肉眼观察到很多斑点和轻雾状物属中等发霉。
如果在没有集中的光束照射下,肉眼观察到一些斑点和雾状物属严重发霉。
发霉也可在自然光下,通过喷雾湿润法观察到。
五、轻微的发霉的处理六、发霉的防止一方面与玻璃本身的表面特性有关,同时也与浮法玻璃包装前采取的防霉处理措施、包装密封程度、储运条件有密切关系。
浅谈浮法玻璃发霉原因及常见处理方法70

浅谈浮法玻璃发霉原因及常见处理方法摘要:随着建筑玻璃幕墙技术的发展,玻璃幕墙成为大城市很多建筑的首选,作为原材料的玻璃被大量生产运用,而目前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浮法技术来加工玻璃,玻璃原材料中会加入纯碱,加工好的玻璃原片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空气中水汽、CO2、SO2等的腐蚀,出现发霉现象,因玻璃发霉主要发生在空气面,而玻璃在做深加工时,往往是在玻璃空气面进行处理(如彩釉或镀膜),玻璃发霉无疑会影响外观质量,从而对工厂造成一定损失。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玻璃发霉原因及常见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玻璃深加工企业就玻璃发霉问题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浮法玻璃;发霉;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引言:长期置于空气中的硅酸盐玻璃会受到水汽、CO2、SO2等的腐蚀,出现发霉现象,发霉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表面出现彩虹、霉点等印迹,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因浮法玻璃生产时接触锡液的那一面(通常称为锡面)有一层致密的锡液保护,而对立面(通常称为空气面)没有锡液保护,发霉现象常常发生在玻璃空气面,玻璃在进行深加工时(如彩釉和镀膜),都是在空气面进行处理,霉印严重影响玻璃彩釉或镀膜色差,玻璃在进行深加工过程中因发霉而造成的损失较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浮法玻璃发霉或者对已发霉玻璃进行预处理,将大大提高玻璃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一、浮法玻璃发霉形成原因玻璃抵抗水、气或酸、碱、盐等化学试剂溶液腐蚀破坏的能力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深加工企业使用的玻璃原片出现发霉现象的往往是因水和气腐蚀造成的。
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纯碱作为助熔剂,当玻璃放置在大气中时,空气中的水会吸附在玻璃表面,水中的H+离子和玻璃表层可溶性钠盐中Na+离子进行交换,Si原子周围的桥氧由Si-O-Na+变成了Si-OH,即≡Si-O-Na+H2O→≡Si-OH+ NaOH,而随着水化反应的继续,Si原子四周的桥氧全部成为-OH,形成Si[OH]4,而该产物为极性分子,它的存在能使周围的水分子极化,并吸附在Si[OH]4四周,成为Si[OH]4●nH2O,即Si[OH]4+ nH2O→Si[OH]4●nH2O,通常称为硅氧凝胶。
杯子发霉的清洗方法

杯子发霉的清洗方法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器之一,但由于其内部湿润和暗藏的水分,容易滋生霉菌。
如果不及时清洗杯子发霉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使用体验,还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清洗杯子发霉的有效方法。
1.酸性物质清洗法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清洁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杯子上的霉菌。
首先,将杯子内的水倒掉,然后填满温水。
接下来,加入1-2勺柠檬汁或白醋,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然后用清水冲洗杯子,发霉的地方可以轻轻擦拭,直至干净为止。
2.漂白粉清洗法漂白粉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漂白功效,可以有效去除杯子上的霉菌。
在清洗杯子前,先将杯子里的水倒掉,然后将一茶勺漂白粉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
将杯子浸泡在漂白水中约30分钟至1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杯子,直至霉菌消失为止。
3.果酸清洗法许多水果中含有天然的果酸,具有很好的清洁能力。
取一颗柠檬或其他柑橘类水果,将果皮去除,将果肉搅拌成糊状。
然后将糊状物涂抹在发霉的杯子上,静置15-30分钟,以达到去除霉菌的效果。
最后用清水冲洗杯子,确保无果酸残留。
4.盐清洗法盐具有良好的杀菌和去除异味的作用。
将适量的盐撒在杯子内部,并用湿抹布擦拭。
这样可以去除杯子内的水渍和霉菌,使杯子恢复干燥清洁。
最后用清水冲洗杯子,确保无盐残留。
5.热水煮沸法煮沸可以有效地杀死杯子中的细菌和霉菌。
将杯子充满水,放入煮沸的水中煮沸10-15分钟。
煮沸后,将杯子取出,倒掉水,然后用清洁刷蘸取一些洗洁剂,彻底清洗杯子的内外壁,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常规的清洗注意事项:-干燥杯子。
杯子发霉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湿度过高。
每次用完杯子后,尽量及时倒空并晾干。
-定期清洗。
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杯子,尤其是有使用茶叶或咖啡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进行清洗。
-阳光曝晒。
阳光有杀菌和消毒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清洗过的杯子晾晒在阳光下,能够更好地去除杯子内的湿气和霉菌。
总的来说,定期清洗杯子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湿润的环境下容易滋生霉菌。
窗周结露透寒发霉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窗周结露透寒发霉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作者:夏济洪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北方住宅小区窗周结露透寒3年的维修总结,分析原因,阐述处理办法。
关键词:窗周结露;透寒;发霉;原因分析;处理办法墙体结露、透寒、霉变是北方住宅最常见最不易治理的质量通病之一。
它极易发生,治理后又年年重复发作,不易根治。
特别是发霉,发霉实际是一种或多种真菌,真菌孢子在室内飞落会对人体引起呼吸系统发炎等各种疾病,是必须治理的质量通病。
为此我们以北方一城市2006年至2013年楼盘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楼盘共三期,包含多层、小高层、高层,形式涵盖飘窗、角窗、普通窗,墙体保温包含复合墙和苯板外保温两种形式,居住为3—8年,试验三年,采集样本共计100余户,根据各类数据结果下面对窗周透寒、发霉进行分析阐述。
(墙体发霉通常由漏水和透寒结露两种原因引起,本文只对冬季透寒、结露现象进行阐述分析)。
1窗周结露透寒霉变现象霉变大多数发生在飘窗,严重者整窗全部霉变,轻者呈明显规律霉变,易发生在飘窗顶部、侧面底部。
并且窗体玻璃上满是结露水珠,严重者底部结冰。
窗台下部墙体结露发霉,贴瓷砖的洗衣间、厨房砖上有水珠。
部分外苯板保温标准窗也发生窗周结露、霉变。
2窗周结露透寒霉变原因分析发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潮湿的环境,二是有营养基,三是适宜的温度。
北方住宅冬季室内温度多在20℃左右,墙体上有乳胶漆、大白富含纤维素等的营养基,此两个条件不易改变,却均适合霉菌生长。
区分墙体发霉与否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墙体是否结露潮湿。
墙体是否结露根据湿空气焓湿图数据表,我们知道,结露只与三个条件有关(空气湿度、温度和物体表面温度),相同室温情况下,室内空气湿度越高,物体表面结露临界温度越高,越易结露。
为此我们对100多户已居住及少数未居住住宅进行温度、湿度数据采样。
数据如下:2.1数据统计主要结论:(1)发生墙体窗周发霉现象的,室内湿度均超过45%,基本在45%--70%之间。
超白玻璃易霉变机理及对策研究

表 1 普 通 和 超 白浮 法 、 白压 延 玻 璃 成 分 表 超 样 品 类别
Mg O
38 .4 04 .3 11 .9
A2 3 I 0
07 .6 041 . 2 13 9 .0
F2 e03
00 .9 00 2 .1 6 0o 8 .0 4
K 0 2
02 -8 01 3 .4 O0 4 .2
说明: 以上 玻 璃 成 分是 由格 力 尔公 司从 市 场 收 集 样 品 , 托 第 三 方检 测 的数 据 。 委
. _
超 白压延
昔通浮祛
超白浮法
超白压延
一
l 一 5
A c i e t r l & F n t o a l s № 5 2 1 rh tcu a u c in lG a s 00
1.%,而在 超 白浮法 玻璃 成分 中 , a 1 9 C O与 Mg O之 和 只 占 1 .3 压 延 1.2 , 08 %( 04 %) 二价 金 属氧 化 物减 少 比
于 超 白玻 璃 上 , 显然 是 不 足够 的 , 必须 选 用 防霉 效率
此外 , 有人 认 为l超 白玻璃 低铁 含量 也 易导致 霉 6 一 变, 因为 在 总铁 含量 中 , 约有 3 %的铁 是 以二价 氧化 0 物状态存 在 的。 所有 这些二 价金属 氧化物 压制作 用 的 减弱 , 得高 含 量 的碱金 属 离 子相对 活 跃 , 白玻 璃 使 超 自然 就更 易霉 。 23 热历史 效应 的影 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发霉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概述
用传统的熔融法制备玻璃产品工艺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纯碱为助熔剂,随之而带来的是玻璃制品在一定条件下易风化(俗称发霉)。
玻璃发霉是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霉后的玻璃制品表面会失去光泽,失去透明,呈现彩虹、白斑或贴片现象(不易分离)等。
玻璃发霉通常发生在浮法玻璃的空气面(上面),这是因为浮法玻璃下表面与锡液接触,表面渗入一层薄锡,对玻璃起了保护作用。
二、玻璃发霉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最初,水或潮气吸附在玻璃表面。
2.随后,水或潮气向玻璃内扩散。
3.表面层中的可溶性硅酸盐被水解和破坏。
首先是硅酸钠和硅酸钾等被水解和破坏。
形成的苛性钠(NaOH)并分离出SiO2。
4.分离出来的SiO2生成硅氧凝胶,在玻璃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它阻止了进一步的侵蚀作用。
5.水解形成的苛性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钠,聚集在玻璃表面,构成表面膜中的可溶性盐。
由于它的强吸湿性,吸收水分而潮解,最后形成碱液小滴。
当周围的温度、湿度改变时,这些小滴的浓度也随之变化。
如果浓缩的碱液小滴和玻璃长期接触时,凝胶状硅氧薄膜可在其中部分地被溶解,而使玻璃表面发生严重的局部侵蚀,形成斑点。
这是钠离子从玻璃本体中迁移出去,与空气反应生成的白色富碱离子群。
扫描电镜可观察到白色粒子群。
三、玻璃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发霉的识别和检查方法
目测外观形貌法是最简洁可行的方法。
既在集中的强光下,将试样放置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中观察玻璃表面有无斑点和雾状物。
这些斑点和雾状物用布或水擦不掉。
出现上述现象的玻璃,表示试样已经发霉。
如果在集中的强光下,肉眼观察到少数斑点和薄雾状物属轻微发霉。
如果在集中的强光下,肉眼观察到很多斑点和轻雾状物属中等发霉。
如果在没有集中的光束照射下,肉眼观察到一些斑点和雾状物属严重发霉。
发霉也可在自然光下,通过喷雾湿润法观察到。
五、轻微的发霉的处理
六、发霉的防止
一方面与玻璃本身的表面特性有关,同时也与浮法玻璃包装前采取的防霉处理措施、包装密封程度、储运条件有密切关系。
当浮法玻璃成型、退火后,一般均采取在线包装,此时玻璃的温度约为50~100℃。
包装好的玻璃须经库存、运输后才到用户,时间有时很长。
如果遇到高温、高湿季节,储运又不当,成箱玻璃会出现发霉。
发霉出现在浮法玻璃的空气面,因为玻璃的锡面(下表面)是因为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的机理玻璃自身缺陷、原片包装
发霉的过程P45
在室温或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新鲜的玻璃表面将从周围环境中吸附水分及油脂,吸附水的OH-基的形式与Si4+相结合,影响玻璃表面的结构。
由于OH- 离子能形成氢链,并吸附其它物质,因此清洁的玻璃表面能被水、乙醇或硫酸表面本来是亲水性的,只是由于附着了其它物质,才变成了疏水性的。
玻璃表面有以下特征:①在退火过程中,碱离子向玻璃表面移动;②表面容易与O2、SO2、H2O及HCL等反应;③表面强度低,容易产生Griffith裂纹;
④在玻璃表面上容易进行离子交换;⑤表面上的玻璃态的Sio2可以被水解,使Si-O键断裂;⑥表面组分容易蒸发及分解;⑦表面容易析晶;⑧表面具有润温性等。
玻璃的表面缺陷:
①玻璃表面存在有微孔或空隙
主要是由于表面组成的挥发而形成,由于碱的挥发,在表面形成定位,电镜扫描观察,浮法玻璃上表面比下表面(锡面)有较多的凸起和凹陷。
玻璃表面的多孔性使玻璃便于表面的离子交换,并使表面容易与O2、SO2、H2O及HCL等进行反应。
由此浮法玻璃的上表面易于发霉、易于进行表面着色等。
②玻璃表面存在有裂纹:
这些裂纹不是机械损伤,而是与内部结构有关:表面强度低,容易产生Griffith 裂纹。
③储运过程中的发霉:
硅酸盐玻璃
玻璃发霉现象主要发生在包装后的储存或运输过程中,这与包装、储存和运输有关。
包装可以在热状态、冷状态下进行包装填料有纸张或防霉粉等,
①通常储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
②不允许将玻璃箱直接放在仓库内潮湿的地面上;
③不允许在户外及阳光直照下存放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