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霉变原因
浅谈浮法玻璃发霉原因及常见处理方法

浅谈浮法玻璃发霉原因及常见处理方法摘要:随着建筑玻璃幕墙技术的发展,玻璃幕墙成为大城市很多建筑的首选,作为原材料的玻璃被大量生产运用,而目前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浮法技术来加工玻璃,玻璃原材料中会加入纯碱,加工好的玻璃原片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空气中水汽、CO2、SO2等的腐蚀,出现发霉现象,因玻璃发霉主要发生在空气面,而玻璃在做深加工时,往往是在玻璃空气面进行处理(如彩釉或镀膜),玻璃发霉无疑会影响外观质量,从而对工厂造成一定损失。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玻璃发霉原因及常见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玻璃深加工企业就玻璃发霉问题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浮法玻璃;发霉;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引言:长期置于空气中的硅酸盐玻璃会受到水汽、CO2、SO2等的腐蚀,出现发霉现象,发霉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表面出现彩虹、霉点等印迹,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因浮法玻璃生产时接触锡液的那一面(通常称为锡面)有一层致密的锡液保护,而对立面(通常称为空气面)没有锡液保护,发霉现象常常发生在玻璃空气面,玻璃在进行深加工时(如彩釉和镀膜),都是在空气面进行处理,霉印严重影响玻璃彩釉或镀膜色差,玻璃在进行深加工过程中因发霉而造成的损失较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浮法玻璃发霉或者对已发霉玻璃进行预处理,将大大提高玻璃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一、浮法玻璃发霉形成原因玻璃抵抗水、气或酸、碱、盐等化学试剂溶液腐蚀破坏的能力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深加工企业使用的玻璃原片出现发霉现象的往往是因水和气腐蚀造成的。
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纯碱作为助熔剂,当玻璃放置在大气中时,空气中的水会吸附在玻璃表面,水中的H+离子和玻璃表层可溶性钠盐中Na+离子进行交换,Si原子周围的桥氧由Si-O-Na+变成了Si-OH,即≡Si-O-Na+H2O→≡Si-OH+ NaOH,而随着水化反应的继续,Si原子四周的桥氧全部成为-OH,形成Si[OH]4,而该产物为极性分子,它的存在能使周围的水分子极化,并吸附在Si[OH]4四周,成为Si[OH]4●nH2O,即Si[OH]4+ nH2O→Si[OH]4●nH2O,通常称为硅氧凝胶。
玻璃变色原理

玻璃变色原理
玻璃变色是通过改变玻璃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实现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玻璃变色原理:
1. 热敏变色原理:某些特殊材料在受热后会发生结构变化,从而改变其吸收或反射光的能力,使玻璃变色。
一种常用的热敏变色玻璃是使用了银离子的硒镉玻璃。
当温度升高时,硒镉玻璃中的银离子会向玻璃表面迁移,从而引起玻璃变为暗色。
2. 电致变色原理:电致变色玻璃利用电场的作用,通过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来实现玻璃的变色。
一种常用的电致变色玻璃是电致变色薄膜玻璃,其中利用一层可进行电子迁移的氧化物薄膜。
当施加电场时,氧化物薄膜中的电子会在玻璃表面形成对光线的吸收,使玻璃变为暗色。
3. 化学变色原理:某些化学物质在受到特定条件的刺激下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实现玻璃的变色。
一种常见的化学变色玻璃是pH敏感玻璃,其中加入了一种特殊的指示剂。
当环境的酸碱度发生改变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导致玻璃变色。
这些变色原理在不同应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热敏变色玻璃可以用于建筑物的节能控制,电致变色玻璃可以用于智能窗户,化学变色玻璃可以用于化学实验室等。
通过改变玻璃的化学或物理性质,玻璃变色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实用的应用和创新的可能性。
玻璃幕墙玻璃、加工不合格原因及治理措施

玻璃幕墙玻璃、加工不合格原因及治理措施玻璃幕墙玻璃、加工不合格原因及治理措施?1、现象(1)幕墙使用的玻璃不是安全玻璃。
(2)玻璃没有磨边、倒棱,有爆边、缺角现象。
(3)玻璃加工几何尺寸超差。
(4)镀膜玻璃有针孔、斑点、脱模现象。
(5)玻璃有霉点、锈迹。
2、原因分析(1)承包商偷工减料,鱼目混珠,未按规范要求选用玻璃。
(2)玻璃加工不合格。
(3)玻璃运输、保管不当。
3、治理措施(1)玻璃幕墙宜采用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
玻璃的外观质量、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热反射镀膜玻璃,应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镀膜玻璃或在线热喷涂镀膜玻璃。
用于热反射镀膜玻璃的浮法玻璃其外观质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浮法玻璃》(GB11614)中优等品或一等品规定;夹层玻璃,应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干法加工合成夹层玻璃,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夹层玻璃》(GB9962)的有关规定;钢化玻璃,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GB17841)的有关规定。
(2)夹丝玻璃,裁割后玻璃边缘应及时开展修理和防腐处理。
当加工成中空玻璃时,夹丝玻璃应朝向室内一侧。
(3)中空玻璃,其内外层玻璃均应为安全玻璃,边沿应采用双道密封。
明框幕墙的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应采用聚硫密封胶和丁基密封腻子;半隐框和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应采用构造硅酮密封胶和丁基密封腻子。
中空玻璃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空玻璃》(GB11944)的有关规定。
(4)钢化、半钢化和夹丝、夹网玻璃均应按设计尺寸在工厂制作,不允许在现场切割。
钢化、半钢化玻璃的热处理必须在玻璃切割、钻孔、挖槽等加工完毕后开展。
(5)所有幕墙玻璃必须开展倒棱、倒角、磨边等边缘处理,防止因外力和温度变化造成应力集中而产生破裂。
(6)玻璃的切割、开孔、边缘切口不允许有明显的缺陷,其效果必须符合玻璃加工的质量要求。
(7)玻璃运输贮藏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玻璃发霉原因和处理方法

玻璃发霉原因和处理方法玻璃发霉是指玻璃表面或内部出现霉菌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玻璃的美观,还可能对玻璃的使用和保养造成影响。
那么,玻璃发霉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首先,玻璃发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湿度过高。
玻璃表面或内部的湿度过高是霉菌生长的温床,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导致玻璃发霉。
二、长时间不清洁。
长时间不对玻璃进行清洁和保养,灰尘和污垢在玻璃表面积累,也会为霉菌的生长提供条件。
三、玻璃表面有机物堆积。
如果玻璃表面有机物堆积,比如油脂、食物残渣等,也会成为霉菌滋生的营养源。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处理玻璃发霉的方法:一、保持通风。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湿气的积聚,是预防玻璃发霉的有效方法。
二、定期清洁。
定期对玻璃进行清洁,可以有效地去除灰尘和污垢,减少霉菌的滋生。
三、使用除霉剂。
在玻璃表面发现霉菌时,可以使用专门的除霉剂进行清洁,彻底杀灭霉菌。
四、保持干燥。
在潮湿的季节,可以使用除湿剂或空气净化器来保持室内干燥,减少玻璃发霉的可能性。
五、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玻璃表面是否有霉菌的迹象,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避免问题加重。
六、注意饮食卫生。
如果玻璃表面经常接触食物残渣等有机物,要及时清洁,避免霉菌滋生。
七、保持玻璃干燥。
在玻璃表面经常接触水的地方,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滞留导致霉菌滋生。
综上所述,玻璃发霉的原因主要是湿度过高、长时间不清洁和有机物堆积等。
处理玻璃发霉的方法包括保持通风、定期清洁、使用除霉剂、保持干燥、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卫生和保持玻璃干燥等。
只有正确地处理玻璃发霉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保持玻璃的清洁和美观,延长其使用寿命。
中空玻璃发霉缘由分析及避免方法

中空玻璃发霉缘由分析及避免⽅法近⼏年国家对修建节能的需要越来越⾼,修建玻璃的节能功⽤越来越遭到业界重视,⽽中空玻璃由于其良好的隔⾳、隔热、环保功⽤在中国得到快速展开。
跟着中空玻璃的⼴泛推⼴应⽤,在运⽤进程中各种质量疑问也随之发⽣,其间中空玻璃霉变疑问⼀向迷惑着⼯作的展开。
这篇⽂章关于中空玻璃霉变疑问处置难的特征,经过实习事例简明分析了中空玻璃霉变的缘由,并提出相应的避免⽅法。
1 中空玻璃发霉原理 ⽔或潮⽓吸附在玻璃表⾯,在⼀定时间内玻璃表⾯层中的可溶性硅酸盐被⽔解和损坏,构成苛性钠。
苛性钠⼀⽅⾯分别出⼆氧化硅,⼆氧化硅再⽣成硅氧凝胶,在玻璃表⾯构成保护性薄膜,阻遏进⼀步的腐蚀作⽤,另⼀⽅⾯与空⽓中的⼆氧化碳作⽤⽣成碳酸钠,集合在玻璃表⾯,构成表⾯膜中的可溶性盐。
由于它的强吸湿性,吸收⽔分⽽潮解,毕竟构成碱液⼩滴。
当周围的温度、湿度改动时,这些⼩滴的浓度也随之改动。
假设浓缩的碱液⼩滴和玻璃长时间接触时,凝胶状硅氧薄膜可在其间有些地被溶解,⽽使玻璃表⾯发⽣严重的部分腐蚀,构成斑驳。
这是钠离⼦从玻璃本体中搬家出去,与空⽓反应⽣成的⽩⾊富碱离⼦群。
根据上述原理分析,玻璃假设长时间在暗淡、湿润和不通风的环境中,玻璃表⾯就会发⽣发霉表象。
关于中空玻璃发霉表象,假设在储运进程中保管不当,霉变就发⽣在与⼤⽓接触表⾯,假设在出产进程中技能或原材存在质量疑问,霉变就发⽣在中空层内表⾯。
2 分析进程及概况 某公司于2008年出产的⼀批中空玻璃出现发霉表象,⽤户对此事进⾏了投诉,为了找出发⽣此类疑问的缘由并拟定有关处置⽅法,特托付我公司有关技能⼈员对玻璃发霉情况进⾏了现场分析。
从现场取回存在彩虹、霉斑各⼀块中空玻璃进⾏查看,其特征如下: 1.接近分⼦筛邻近却依然是洁净透明,彩虹和霉斑只在中间⼤多数区域存在; 2.对存在彩虹和霉斑的部位,⽤⼩⼑在中空玻璃表⾯⾯轻刮后再⽤丙酮清洗,彩虹和霉斑没有任何改动;在中空玻璃拆开后,对其内表⾯仍按⼀样⽅法处置,彩虹和霉斑不再存在,并马上变得洁净、透明,因此可以判定彩虹和霉斑存在于中空玻璃内表⾯。
玻璃运输防霉隔离措施

玻璃储运过程的防霉措施玻璃生产中由于选用了纯碱为助熔剂,随之而带来的是玻璃制品在一定条件下易风化(俗称发霉),发霉后的玻璃制品表面会失去光泽,失去透明,呈现彩虹、白斑或贴片现象(不易分离)等,玻璃发霉通常发生在浮法玻璃的空气面(上面),这是因为浮法玻璃下表面与锡液接触,表面渗入一层薄锡,对玻璃起了一定保护作用。
目前,防止玻璃发霉的措施主要在玻璃生产线冷端增加离子交换、喷防霉粉和铺防霉纸工序,以利储存和运输。
玻璃防霉粉:是一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硼酸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特殊酸性粉状物,其水溶液呈酸性,是具有一定弹性与硬度的特殊球形树脂与经过表面处理的有机、无机酸性材料以及多种纳米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国内大厂有山东廊坊托普等。
玻璃防霉纸:在造纸原料中加入防霉剂生产而成的,防霉保质期6个月。
其次防霉剂溶液经过喷淋复合在包装原纸上生产的新型玻璃防霉纸,用在玻璃夹层中可以起到杀死或抑制霉菌的生长而起到保护、耐腐蚀、覆盖层和保护膜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玻璃的膜面,防止发霉,并且起到了玻璃间磨擦的衬垫作用。
胎纸和严格配方的防霉药剂是关键。
国产厂家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玻璃、超白浮法、压延太阳能玻璃等,超薄玻璃用国产纸很少。
铺纸成本高。
玻璃运输和存放应达到下列要求:1.玻璃必须在有顶盖的干燥房间内保管,在运输途中和装卸时需有防雨设施。
2.玻璃在贮存、运输、装卸时,箱盖向上,箱子不得平放或斜放。
3.玻璃在运输时,箱子长度方向应平行运输前进方向,并采取措施防止倾倒、滑动。
4.玻璃搁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玻璃面和边缘受到损伤,一般情况下玻璃应搁置在垫木上。
5.当搁置的玻璃受到迎面风压或风吹时,有可能倒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玻璃被风吹倒。
当用人力搬运玻璃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玻璃搬运时,其原有伤痕可能进一步扩大,导致玻璃破损,危及人身安全,为此应避免玻璃在搬运过程中破损。
2.玻璃搬运时,迎风的玻璃受到风力的作用,当玻璃面积较大或风力较强时,搬运者可能因承担不了上述荷载而跌倒或坠落。
超白玻璃易霉变机理及对策研究

表 1 普 通 和 超 白浮 法 、 白压 延 玻 璃 成 分 表 超 样 品 类别
Mg O
38 .4 04 .3 11 .9
A2 3 I 0
07 .6 041 . 2 13 9 .0
F2 e03
00 .9 00 2 .1 6 0o 8 .0 4
K 0 2
02 -8 01 3 .4 O0 4 .2
说明: 以上 玻 璃 成 分是 由格 力 尔公 司从 市 场 收 集 样 品 , 托 第 三 方检 测 的数 据 。 委
. _
超 白压延
昔通浮祛
超白浮法
超白压延
一
l 一 5
A c i e t r l & F n t o a l s № 5 2 1 rh tcu a u c in lG a s 00
1.%,而在 超 白浮法 玻璃 成分 中 , a 1 9 C O与 Mg O之 和 只 占 1 .3 压 延 1.2 , 08 %( 04 %) 二价 金 属氧 化 物减 少 比
于 超 白玻 璃 上 , 显然 是 不 足够 的 , 必须 选 用 防霉 效率
此外 , 有人 认 为l超 白玻璃 低铁 含量 也 易导致 霉 6 一 变, 因为 在 总铁 含量 中 , 约有 3 %的铁 是 以二价 氧化 0 物状态存 在 的。 所有 这些二 价金属 氧化物 压制作 用 的 减弱 , 得高 含 量 的碱金 属 离 子相对 活 跃 , 白玻 璃 使 超 自然 就更 易霉 。 23 热历史 效应 的影 响 .
影响玻璃防霉粉防霉效果的关键因素的研究

技术与检测Һ㊀影响玻璃防霉粉防霉效果的关键因素的研究李㊀忠摘㊀要:在玻璃生产制造过程中,玻璃制造企业通过运用玻璃防霉粉的新型包装技术,不仅可以为了防止玻璃发生霉变,同时降低玻璃的包装成本,提高玻璃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㊂首先,对玻璃防霉粉进行介绍,其次,结合有关试验对影响玻璃防霉粉防霉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㊂关键词:玻璃防霉粉;防霉材料;支撑材料;包装成本一㊁玻璃防霉粉的介绍玻璃发霉主要是玻璃表面的水分和碱金属离子造成,下面对玻璃发霉和玻璃防霉粉进行简单介绍㊂(一)玻璃霉变的原因在玻璃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玻璃制造材料需要使用大量的碱金属,导致玻璃表面的碱金属离子浓度要高于玻璃内部的碱金属离子浓度,玻璃表面有水的一定条件下,碱金属离子会和玻璃结构中的=Si-O基团结合,破坏了玻璃内部的结构,造成了玻璃发生霉变㊂此时玻璃表面的pH值增大,菜用玻璃防霉粉可以隔离水分,有效降低玻璃表面的pH值㊂(二)玻璃防霉粉的组成防霉粉主要由防霉材料和支撑材料组成㊂玻璃发生霉变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玻璃表面有水分;第二,玻璃玻璃表面遇水后pH值大于8.5㊂根据玻璃发生霉变的条件,防霉粉材料的组成主要是有机酸㊁无机酸和酸式盐,通过将防霉粉均匀布置在玻璃表面,有效地隔离了水分,同时将玻璃表面的pH值降到8.5以下㊂支撑材料是作为防霉材料的载体,减少玻璃表面遭受破坏,常用的支撑材料是聚乙烯㊁聚碳酸酯和丙烯酸类聚合物等合成材料㊂二㊁影响玻璃防霉粉防霉效果的关键因素的研究(一)试验部分1.玻璃样品选用某玻璃制造企业生产的太阳能玻璃,依次编号为:A,B,C和D㊂2.防霉隔离粉样品对试验的玻璃防霉粉进行可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试验㊂(二)玻璃的霉变测量及施粉防霉效果评价1.样品准备试验样品共12组,每种配方3组,选用的太阳能玻璃尺寸大小为20mmˑ200mm㊂将玻璃防霉粉均匀洒在太阳能玻璃表面,一组不洒玻璃防霉粉为对照组,将每组捆扎后放进恒温箱中㊂2.样品霉变观察将恒温箱内部设置成温度为60ħ,相对湿度为70%㊂定时观察玻璃的霉变程度,并根据霉变的程度做好记录㊂(三)结果与讨论1.不同配方玻璃的化学成分通过运用X-荧光光谱法,可以测定玻璃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表1)㊂根据表1可以看出MgO和CaO的含量变化较大,SiO和Cl的含量变化不大㊂表1ABCDCaO10.079.669.108.86MgO0.07340.5361.151.88SiO0.00360.00360.00320.0032Cl0.04180.02440.05430.0544㊀㊀2.玻璃化学成分与霉变的关系通过目测对照组玻璃表面发霉程度,结果如表2所示㊂根据表中结果可知,D组玻璃中MgO含量最高,玻璃发霉程度最轻,玻璃中MgO含量对玻璃发霉有抑制作用㊂表2㊀玻璃化学成分与霉变的关系ABCDMgO含量0.07340.5361.152.45续表ABCD第一天未发霉未发霉未发霉未发霉第二天轻度发霉轻度发霉未发霉未发霉第三天中度发霉轻度发霉轻度发霉未发霉㊀㊀3.玻璃霉变前后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通过运用X-荧光光谱法,可以测出玻璃毒变前后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表3)㊂可以看出水溶性大的Cl的霉变前后表面化学成分变化很大,CaO㊁MgO和SiO玻璃霉变前后表面化学成分变化不大㊂表3㊀玻璃毒变前后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A霉变前A霉变后B霉变前B霉变后CaO9.109.398.658.57MgO1.151.182.452.41Cl0.05430.09150.03180.0583SiO0.00320.00360.00300.0031㊀㊀(三)结论玻璃的霉变程度和组成成分有关,MgO的含量高玻璃的霉变程度轻,防霉粉能够有效减缓玻璃发霉㊂三㊁玻璃防霉技术展望我国作为玻璃制造的生产大国,为了提高玻璃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益,对玻璃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防霉处理㊂结合玻璃防霉技术的现状,未来玻璃防霉发展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㊂(一)玻璃防霉粉中选择合适的无机材料代替有机组分㊂例如,根据MgO的含量高玻璃的霉变程度轻的特点,可以在防霉粉中适当添加MgO,提高玻璃防霉的效果㊂(二)优化玻璃防霉粉的组成成分㊂防霉粉选择能够中和玻璃中OH离子的材料,有效提高玻璃防霉的效果,降低玻璃制造方因玻璃发霉所造成的损失㊂(三)优化玻璃防霉技术工艺㊂玻璃制造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玻璃防霉技术,通过隔离粉+防霉液防霉的技术手段,增强对玻璃防霉的效果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玻璃防霉是玻璃储存和运输的重要环节,玻璃制造行业应当结合玻璃的实际组成成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玻璃进行防霉处理㊂根据试验结果,应当将玻璃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并在玻璃表面均匀涂洒玻璃防霉粉,能够有效减缓玻璃发霉,提高玻璃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㊂参考文献:[1]洪敬宇,李勇,干皆康,郑东.玻璃防护材料:玻璃防霉粉的绿色发展[J].玻璃,2018,45(1):13-15.[2]李成存.浅谈防止玻璃发霉的技术和装置[J].中国建材装备,2018(8):22-25.[3]蒋荃,刘元新,温诗雨.影响玻璃防霉粉防霉效果的几个因素的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4):15-18.作者简介:李忠,南京汉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㊂1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玻璃发霉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最初,水或潮气吸附在玻璃表面。
2.随后,水或潮气向玻璃内扩散。
3.表面层中的可溶性硅酸盐被水解和破坏。
首先是硅酸钠和硅酸钾等被水解和破坏。
形成的苛性钠(NaOH)并分离出SiO2。
4.分离出来的SiO2生成硅氧凝胶,在玻璃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它阻止了进一步的侵蚀作用。
5.水解形成的苛性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钠,聚集在玻璃表面,构成表面膜中的可溶性盐。
由于它的强吸湿性,吸收水分而潮解,最后形成碱液小滴。
当周围的温度、湿度改变时,这些小滴的浓度也随之变化。
如果浓缩的碱液小滴和玻璃长期接触时,凝胶状硅氧薄膜可在其中部分地被溶解,而使玻璃表面发生严重的局部侵蚀,形成斑点。
这是钠离子从玻璃本体中迁移出去,与空气反应生成的白色富碱离子群。
扫描电镜可观察到白色粒子群。
二、发霉的识别和检查方法
目测外观形貌法是最简洁可行的方法。
即在集中的强光下,将试样放置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中观察玻璃表面有无斑点和雾状物。
这些斑点和雾状物用布或水擦不掉。
出现上述现象的玻璃,表示试样已经发霉。
如果在集中的强光下,肉眼观察到少数斑点和薄雾状物属轻微发霉。
如果在集中的强光下,肉眼观察到很多斑点和轻雾状物属中等发霉。
如果在没有集中的光束照射下,肉眼观察到一些斑点和雾状物属严重发霉。
发霉也可在自然光下,通过喷雾湿润法观察到。
三、发霉的防止
一方面与玻璃本身的表面特性有关,同时也与浮法玻璃包装前采取的防霉处理措施、包装密封程度、储运条件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