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读后感作文
诗经蒹葭读后感400字

诗经蒹葭读后感400字诗经蒹葭读后感400字(精选篇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 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
秦风。
蒹葭》。
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
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
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
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
蒹葭读后感作文600字初中

蒹葭读后感作文600字初中
《蒹葭》是古代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是王之涣,属于唐代的文学作品。
这首诗歌以动人的语言,抒发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在阅读《蒹葭》这首诗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中的忧愁和感慨。
作者以深切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让我感到人的一生无论是否有荣华富贵,都将在时光的长河中消逝。
这样的感触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更加感慨时间的匆匆流逝。
《蒹葭》这首诗歌,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
这首诗歌精雕细琢的用词和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使得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这首诗歌还借用了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极具思考深度的人生哲学。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珍惜时间和感受美好的一刻。
《蒹葭》这首古代的诗歌,却以简单有力的语言提醒着我们,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我的读后感中,我想要用一些创新的思考来探讨这个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成功和名利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也在不断地奔波和奋斗。
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有多少人
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呢?有多少人能够跳出这种狭隘的价值观念,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在我的观点中,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一刻都值得我们去留恋和珍惜。
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并非唯一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跳出这种狭隘的价值观念,去感受和欣赏生命的真谛。
通过阅读《蒹葭》这首诗歌,我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和人生感悟。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并为自己寻找到一种更加符合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生活方式。
《蒹葭》读后感

I will greet this day with love in my heart.(页眉可删)《蒹葭》读后感《蒹葭》读后感1“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说实话。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歌呢?不在于歌曲旋律的婉转,而是歌词所营造的意境让当时还是少女的我心神摇荡。
于是,读了一本小说《在水一方》,从此,我便一头栽进了琼瑶阿姨构建的幻境里迷迷瞪瞪了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读《诗经》。
随手一翻,映入眼帘的是一首名为《蒹葭》的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突然之间,我恍然大悟,原来被我当作女神在心中顶礼膜拜多年的琼瑶阿姨,也只不过是个翻译者。
喜欢《蒹葭》,是因为每次读到它总能让我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霜天苇地,秋水伊人。
一个绝美的女子在飒飒秋风中默默伫立在水边。
河对岸的少年痴痴凝望,无奈山高水长,可望却不可及。
虽然诗中的伊人和少年都面目模糊,虽然无从知道最后是否能抱得美人归。
但是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受尽挫折的苦恼和求之不得的懊丧,却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想。
思之如狂,却若即若离,在“得”与“不得”之间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追求。
有人说,少年读《蒹葭》,爱它的婉转美好;青年读《蒹葭》,爱她的憾而不伤;中年读《蒹葭》,爱她的诗意狂放;老年读《蒹葭》,爱它的淡然荼蘼。
这话想来是很有道理的。
我十几岁时读《蒹葭》,满脑子都是媚眼如丝的绝世佳人和鲜衣怒马的翩翩少年,感慨的不过是爱情的高深莫测与颠沛流离。
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再读它,已能感受到其中沉溺而不得的情感,以及人生无处不在的失去与无悔。
正如我们曾经拥有的不懂珍惜,求之不得的,却总是耿耿于怀。
而《蒹葭》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行走在人世间,世事的纷杂也许早已耗尽了我们对理想追求的热情。
是在岁月静好中渐生华发,还是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拼尽全力,用执着为平淡的生命增添一抹亮色?我愿是后者。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歌中,绝世独立的佳人已在水边,等待了千年;河对岸,痴情执着的青葱少年也上下求索,追寻了千年。
读蒹葭有感300字作文

读蒹葭有感300字作文
《蒹葭》这诗啊,真的美得像一幅画。
那芦苇啊,在风中轻轻
摇摆,就像是在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白露都变成了霜,整个画面都
是那种凄美的感觉,就像那美女一样,看起来近,其实又远得要命,让人心里痒痒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两句啊,简单又直接,就像秋天
早上的凉风,一下子就吹到心里去了。
我就好像看到了那大片的芦苇,露水都变成了霜,闪闪发光的,真美!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说的不只是找美女那么简单,更
像是在说人生啊。
我们追求梦想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就是因为有这些挑战,我们才更加珍惜,更加坚持。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个美女啊,好像就在眼前,但
怎么都碰不到。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明明就在身边,却因为各种原因,就是得不到。
不过啊,这种距离感也让这些
美好变得更加珍贵了。
蒹葭读后感500字作文怎么写

蒹葭读后感500字作文怎么写《蒹葭》读后感《蒹葭》是一首出自《诗经》的古文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文化传承方式,不仅被广泛地传诵,而且成为了文艺创作不可或缺的源泉。
作为一名读者,我也于其中探寻到了诗歌的奥妙,下面便谈谈我的体验感受以及对于该篇文章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
首先,对于这首诗歌,我的第一感受莫过于它的简洁明了和典雅清新。
从它选择的主题上就可以一窥其深邃的道理,诗人以蒹葭这一草木之物作为载体,表达了他对于生命之短暂的思考和理解,让人无限想象。
而简洁的语言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如同蒹葭的轻盈摇曳,和风细雨下的奔跑;如同挫折和困境中的努力前行,以绽放的美丽诉说自己的生命。
这些意象,凝练而有力地抒情于茫茫众生之上,令人心旷神怡。
其次,也对于我个人而言,《蒹葭》这首古文诗还有一种低吟的温情,叫做对于历史文化的缅怀,又称为文化之风。
未曾感受到古代诗歌的磅礴之气,这篇文章便似乎打开了一扇门,引导我穿越时空,感悟那种旷古的感情。
而随着对古代诗歌的探索,我也能够看到自己和古人热爱自然,悲喜人生,瞥见可贵的人情世态,对于文学赏析,美的感受力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接下来,谈及文章或者书籍的重要性,我想说灵魂是文化的血脉,文化是民族发展的传承。
在当代,虽然我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瞬息万变的快捷时效,但我们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剩,文化浸淫不深,而缺乏真正的内在财富。
而古代诗歌中的智慧,正是滋养我们灵魂的重要参照,启迪我们美好心灵的源泉。
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承,赋予祖辈留下来的遗产以新的血液,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和升华。
最后,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到了一些创新的思考和观点,我认为我们要将古代诗歌拓展至现代文学,留意古人留下来的贡献,还可以像《诗经》这样,综合各种经典和现实创作,为当代的文学贡献更多美好的力量。
并且,如何让更多人获得文化传承的能力,保护和传播优秀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倍感身心愉悦而又受益良多,挚爱古代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蕴藏巨大的文化价值,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能够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我始终保持对于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充满热情的原因。
蒹葭读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蒹葭读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蒹葭》读后感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篇“国风”,全篇抒发了家国之难,
民不聊生之痛。
这篇文章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同时也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眼前浮现出茂盛的蒹葭和深情的爱情。
词婉转动听,描绘着那个充满爱情的时代,仿佛触手可及。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共情了诗中人物的感情,展现出爱情的深沉和付出,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些情感瞬间触动了我,使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一个陌生人?或者有时候爱情和家国之间的选择是那么的艰难和无奈?
文章或书籍的重要性
《蒹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经典,它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是一部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宝贵资料,是我们了解我们祖先的历程和生活的教材。
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部重要文化财富。
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汇编,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蒹葭》这部作品中的爱情和祖国之情对
于现代人来说也同样有着更为深刻的启示。
我们要珍惜对于家国和爱情的执着,这两者之间可以守护和促进人民的内心,让我们能够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笔者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爱情和家国。
同时它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不仅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看到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被繁琐的琐事所消磨掉了爱情和国家之情,但我们要始终相信,这两种情感在我们心中是永不抹灭的。
相信我们可以用最好的自己去守护它们,并且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价值!。
读《蒹葭》有感_读后感作文

读《蒹葭》有感
今天,我读了《蒹葭》这一首诗,这一首诗讲的内容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路阻且长,朔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一首诗翻译过来便是,蒹葭十分繁茂,水露在蒹葭上结一片霜,一个美人,好像在水的另一边,沿着河流往上,遇到很多困难险阻,沿着河流往上走,美人好像在水中央。
说一个人要不停的坚持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不忘初心,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希望和喜欢的事物,我们便会去不停的追求这一个美好的事物。
就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从而踏上征程。
但是我们所喜欢所希望的事物往往不是在我们的面前,而是在很远的地方,就像诗中写的一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者所希望的美好事物,好像在水的另外一边。
我们要去追求这样的一个美好的事物,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困难,就像诗中“溯洄从之,路阻且长”在我们去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美好的事物的时候,只要我们克服困难,便很有可能成功,即使到了最后没有成功心中有美好的东西的境界也是很好的,让人高兴的。
我们要不停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怕困难,不放弃。
像革命先辈一样,坚韧不拔,英勇前进,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像我们在生活中做事的时候,如果我们放弃了,不敢面对困难,忘记初心,一会做这一会做那,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只有不忘初心,不怕困难,才可以做好一件事,半途而废只有造成唯一的结果—失败。
读了《蒹葭》这一首诗之后,再想想之前先辈们所留下来的经验,我知道了要做好一件事,要不忘初心,坚持下去并勇于面对困难,我们才可以把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蒹葭读后感500字【三篇】

【导语】书是⼈类获取知识的源泉,提⾼⼈们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的摇篮。
读书的妙处可谓⽆穷,书⾹更是浸⼈⼼脾,引⼈⼊境不能⾃拔。
以下“蒹葭读后感500字【三篇】”由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篇⼀】 【篇⼀】 我⼜梦回了三千年前那潺潺的溪⽔旁。
那时东⽅刚刚破晓,清晨的雾⽓呵,把那⼀丛丛的芦苇笼罩在了⼀⽚诗情画意之中。
夜游的蛐蛐还未离去,歌着那似乎永远也唱不完的曲⼉。
偶尔飞过⼀两只鸟⼉,那明朗的叫声,让我的⼼,也随着溪⽔荡漾了起来。
三千年的时光荏苒,竟如⽩驹过隙⼀般短暂,三千年的红尘翻滚,三千年的世事⽆常,⽽这⾥的景致,竟丝毫未改。
我带着三千年前你赠予我的折扇,漫步在⽔之湄,看着这风光旖旎,看着这岚烟缥缈。
我低声讴吟,回味那“蒹葭苍苍,⽩露为霜”的凄美。
远处那连绵的青⼭,犹如羲之那刚劲有⼒的波磔⼀般,伫⽴在这雾⽓霏微的天空下。
⽔、雾、⼭、岸,何处才有你的影⼦呢? 三千年前的你,盛装綝縭,袅袅婷婷地朝我⾛来。
在清晨的雾霭中婆娑起舞,曼声歌唱。
嫳屑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你就那样翩然⽽⾄了。
我深情款款地瞩望,看你开花的裙裾在风⾥轻飘,⼼情,仿佛你腰间的琅玕⼀般清澈、⽆羁。
可你,却始终不肯让我⾛近。
当天⾊晗晗,雾⽓将散之时,你却蓦然⼀笑,随着雾⽓,消失在了我的事业当中。
如流星,似浮沤…… 三千年了,我苦苦寻觅。
你发际间的芳泽还萦绕在我的⿐尖,你眼神⾥暌离的伤感依旧在我眼前浮现。
不相信你我就这样失之眉睫,跨越了三千年的历史长河,我前来寻你;漫步了三千年的悠长岁⽉,我前来寻你;飞过了三千年的浩瀚星河,我前来寻你。
如今,场景依旧却不见当⽇姽婳的你。
少了你,天空,也显得岑寂……【篇⼆】 【篇⼆】 晚秋的早晨,⽩雾飘渺,笼罩着⼤地,放眼望去天地相接与⼀起,河边芦苇上的露⽔像美⼈的眼泪⼀样晶莹。
诗⼈站在河边,看着远⽅河⾯上升起的⽩雾,以及那隐隐约约可见的⽔鸟,想起了⾃⼰⼼中的“伊⼈”他的伊⼈,他如此想念,以⾄于让⾃⼰产⽣幻觉,认为她就在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初中生读后感高中生读后感观后感
读完《蒹葭》,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迭迭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
作文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蒹葭》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蒹葭》读后感作文一
江南,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韵,而西北地区,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狂风吹,尘石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美丽的女人像是静立在水面上,而离她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渐渐弥漫,似雾非雾,牵起缕缕遐想。
又有谁能想到如此缠绵的诗句,竟是出自《诗经·秦风》,所以,当我发现这一点时,惊讶到像强迫症一样反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看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种隔离似远似近,若隐若现,笼罩着一切,意境空灵而幽渺,一派秋的景象。
这里的秋不是满田的金黄与枯黄的落叶,而是水波渺渺,天地空旷。
这种天地的空旷是适合相思的,相思就如天地一样的旷、远,而又有水,那是相思的稠,与纯净。
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
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
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这种美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
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这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
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
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是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朦胧而又伤怀,肠断之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美丽空旷的境界里,情者在歌唱他的相思之情,在守候他的相逢。
《蒹葭》读后感作文二
《蒹葭》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突显的意境美和朦胧美。
意境美在于诗人营造了多重的意境,这几重意境相互交织,重迭,构成了绚烂无比的世界。
第一重,诗人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与苍苍的蒹葭,烟雾迷离的景色交融为一体。
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的梦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伊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仿佛还在,但寻觅是却之无踪影,这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境界浑然为一。
如果不是仿佛还在,则诗人不会不断追求,也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
“溯洄”、“溯游”二词的连续出现,表现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
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
相成。
朦胧美是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在此诗中诗人未平铺直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中苍苍的蒹葭、茫茫的秋水来烘托寂寥、感伤的气氛,借此抒发自己失望惆怅的心情。
诗中也从未写自己的信念,却从“道阻且长”还要“溯游从之”看出了诗人苦苦追求的决心。
诗中许多意象都具有朦胧美。
首先,“秋水”这一在诗中出现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胧凄迷的。
再者,“伊人”也是一个朦胧不清的意象,其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在诗文中并没有描写,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出来的。
读完《蒹葭》,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迭迭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
于是将心中所想与所得叙述出来,日后便会时时刻刻将坚持二字铭记在心。
《蒹葭》读后感作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