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预案-009)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知识讲解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船舶进水的原因大部是由于搁浅、触礁、碰撞、船舶老旧、水密失灵、造船缺陷、严重横倾、武器攻击等原因引起。
船体破损进水后,如果进水速度大于本船排水速度,船舶安全会受到威胁。
因此,船舶一旦进水,制止进水的方法就是堵漏,以及与其相应的排水、堵漏及应变过程中的伤员救护。
船舶一旦进水,就应按下列程序应急1.发现船舶漏损进水,应立即发出堵漏警报(警铃或汽笛二短一长,连放一分钟)召集船员,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
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按应急计划分工,携带规定携带的堵漏器材,迅速赶赴现场,做好堵漏准备。
2.立即报告公司指定人员或其替代人及公司船运业务部,并根据所处位置报告附近港口主管机关或水上搜救中心。
3.进水堵漏应急计划中,大副为甲板现场指挥,轮机长为机舱现场指挥。
堵漏工作由水手和轮机员,隔离工作为驾驶员,排水工作由轮机长。
4.现场指挥大副率领堵漏人员和隔离人员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坏情况和进水量等,并立即报告船长确定施救方案,命令各对人员投入施救。
同时,安排轮机员1测量淡水舱、压载舱、污水沟等的水位。
轮机员2等测量各油舱液位。
大副率人测定破洞的位置、破洞大小及进水情况。
5.船舶发生漏损后,船长应通知机舱备车,立即采取停车或减速措施,以减少水流和波浪对船体冲击。
若已查明漏损部位,应用车舵配合将漏损部位置下风侧,以减少进水量。
6.一经发现进水部位,应立即通知机舱排水,机舱应积极响应。
同时,大副率领隔离人员紧闭进水舱四周的水密门和隔舱阀等,使进水舱与其他舱室隔离,考虑临近舱壁强度,必要时予以加固。
7.堵漏人员直接担负堵漏和抢修任务,实施行之有效的堵漏措施。
船长和大副根据漏损情况发展,及时调整部署。
8.轮机长率领排水人员使用所有水泵(包括便携式水泵)合力排水,并根据情况注入、排出和驳移压载水,保持船体平衡。
9.指派轮机员1定时量水(并派专人不断观察和记录首、尾吃水)和干舷高度变化,估计进水量和排水量之差,判断险情的发展和大量进水对船舶稳性及浮力的影响。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船舶在发生进水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防止船舶沉没,保障船员生命安全,降低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在航行、停泊过程中发生的进水事故。
三、职责1. 船长:船舶进水事故的应急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大副:船舶进水事故现场指挥,负责组织、协调各应急小组的救援行动。
3. 轮机长:机舱进水事故现场指挥,负责组织、协调机舱的应急处理。
4. 全体船员:服从指挥,按照岗位职责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5. 公司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指导、资源保障,协助联系外围救援力量。
四、应急原则1. 保障人命安全:优先保障船员生命安全,确保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尽量减少船舶沉没,降低经济损失。
3. 快速响应:接到进水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程序1. 发现船舶进水后,立即向驾驶台或船长报告。
2. 驾驶台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船长报告。
3. 船长接到报告后,迅速了解进水原因,启动应急预案。
4. 各应急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排水:启动排水系统,尽可能将进水排除。
(2)隔离:对漏损部位进行隔离,防止水流扩散。
(3)堵漏:根据漏损部位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
(4)救护:对受伤船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5. 船长通知机舱备车,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减少水流和波浪对船体冲击。
6. 如情况危急,船长有权宣布弃船。
7. 整个救援过程中,各应急小组应密切配合,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六、应急物资与设备1.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泵、排水管等。
2. 隔离设备:包括堵漏板、堵漏塞等。
3. 救护设备:包括急救包、担架等。
4. 应急照明设备:确保夜间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七、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油舱进水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船舶油舱进水事件,确保人员安全、船舶安全及环境保护,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在航行或停泊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油舱进水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
2. 应急处置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
(2)人员疏散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护。
(3)堵漏组:负责油舱进水的堵漏工作。
(4)排水组:负责油舱进水的排水工作。
(5)环保组:负责监测和消除油污对环境的影响。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油舱进水(1)船员发现油舱进水后,立即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2)现场指挥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各部门通报情况。
(2)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3. 人员疏散与救护(1)人员疏散组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
4. 堵漏与排水(1)堵漏组根据油舱进水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堵漏。
(2)排水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水。
5. 环保处理(1)环保组对泄漏的油污进行监测,确保油污不扩散。
(2)对泄漏的油污进行收集、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6. 应急结束(1)油舱进水得到控制,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部门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物资与装备1. 堵漏材料:橡胶板、堵漏带、密封胶等。
2. 排水设备:排水泵、排水管等。
3. 救护设备:急救箱、担架、救护车等。
4. 环保设备:油污收集器、油污处理剂等。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公司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油舱进水事件的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船舶进水应急预案

船舶进水应急预案发布日期:2021/03/15实施日期:2021/03/30生效日期:2021/03/30船舶进水应急预案编写:体系办船舶进水应急预案1目的为了防止船舶发生海损事故造成船体破损进水时避免船舶沉没,危及船舶和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体系内船舶。
3应急措施3.1当船员发现船舶进水后,应立即报告驾驶室和船长,值班驾驶员迅速将航速降低,直至停车,并迅速报告船长。
船长及时发出进水警报(警铃或汽笛二长一短,连放一分钟)和抢险命令。
3.2警报发出后,除值班船员外的所有船员应在2分钟内到达现场,按应急部署表分工,抢险人员立即携带堵漏器材、工具到达现场听候指挥;机舱进入备车状态,并保持动力设备正常运转。
3.3大副为甲板部排水、堵漏现场指挥者。
带领有关人员查清损坏程度、原因及准确进水部位和进水速度,报告船长。
船长应会同大副、轮机长研究确定抢救方案。
3.4轮机长为机舱部现场指挥。
根据船长指令通知停车,减速或机舱备车;根据船体进水部位和水量,指挥轮机部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启动污水泵、通用泵、消防泵等进行抢救工作。
3.5船长应根据水流方向和漏洞部位,正确使用车、舵操纵,调整航向,让进水部位处于背受风浪一侧,使船舶尽可能保持与水流的相对静止状态。
3.6大副指派专人迅速关闭漏损舱室四周的水密门窗、隔舱阀;指派专人负责测量进水舱及相邻舱室的液位变化,并定时测量水位,观察并记录艏、艉吃水及干舷高度的变化,随时报告。
3.7大副组织甲板部人员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排水,并用注入、排出、移泊等方法保持船体平衡。
3.8当机舱部位进水时:3.8.1值班轮机员应迅速报告轮机长,轮机长与驾驶台取得联系,船长发出进水警报。
3.8.2轮机部全体人员应迅速进入机舱,由轮机长统一指挥。
3.8.3轮机长与船长协商后根据需要操纵主机。
生效日期:2021/03/30船舶进水应急预案编写:体系办3.8.4根据进水情况开启舱底水系统或应急排水系统排水施救。
船舶漏水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船舶在发生漏水情况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船舶及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在航行、停泊、装卸等过程中发生的漏水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船舶漏水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船舶漏水事故的应急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 技术保障组负责船舶漏水事故的技术处理和现场救援。
4. 船员组负责船舶漏水事故的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和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四、应急响应1. 发生船舶漏水情况时,船员应立即报告船长。
2. 船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3.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4. 技术保障组应迅速查明漏水原因,采取措施控制漏水情况。
5. 船员组应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6. 如遇紧急情况,应急指挥中心可启动应急撤离程序。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控制漏水(1)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漏水水源。
(2)使用堵漏材料进行临时堵漏。
(3)如漏水严重,可使用潜水泵进行排水。
2. 人员疏散(1)组织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撤离。
(2)确保人员安全,避免拥挤。
(3)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3. 消防安全(1)检查船舶消防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2)对火灾隐患进行排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3)如发生火灾,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六、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1)查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2. 损失评估(1)评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2)制定赔偿方案。
3. 整改措施(1)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
(2)加强船舶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船舶安全性能。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船员应对船舶漏水事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漏水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消防安全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货船进水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货船在发生进水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货船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进水事故。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行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具体指挥和协调应急行动,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3.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包括人员疏散、救生、医疗救护、消防等,由船员、岸上工作人员组成。
4. 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和应急行动进展,由公司办公室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以及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由公司后勤部门人员组成。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事故后,船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组织船员进行自救。
2.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召开应急指挥部会议,确定救援方案,并通知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3. 应急救援组按照救援方案,立即进行人员疏散、救生、医疗救护、消防等工作。
4. 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和应急行动进展,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报告。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以及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立即组织船员和乘客撤离船舶,确保人员安全。
2. 救生:对于无法撤离的人员,应立即进行救生,包括救生衣、救生筏等。
3.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安排医疗救护人员前往现场。
4. 消防:立即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5. 排水:使用排水泵、潜水泵等设备进行排水,减少船舶进水量。
6. 修复:对船舶破损部位进行修复,防止事故扩大。
六、应急结束1.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结束应急响应。
2. 应急指挥部组织各部门进行善后处理,包括人员安置、财产损失评估、事故调查等。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一、前言船舶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事故和意外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船舶进水堵漏事故。
船舶进水堵漏是指船舶舱室内或船体表面出现破损,导致海水进入船舶内部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处理,进水堵漏事故很可能会导致船舶沉没,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对于保障船舶安全和防范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任务1. 目的:通过制定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提高船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堵漏、排水,保障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2. 任务:(1)建立船舶进水堵漏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责任人和职责分工;(2)制定进水堵漏的应急预案,并确保船员熟悉掌握;(3)建立船舶进水堵漏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机制,及时追踪事故的发展和处理情况;(4)加强船员的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的合作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三、船舶进水堵漏应急组织机构1. 主管部门:船舶管理部门(或者海事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船舶进水堵漏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主管部门负责设立船舶进水堵漏应急指挥部,负责船舶进水堵漏事故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和相关单位的专家组成。
3. 应急救援队伍:船舶管理部门应编制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队伍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包括船舶堵漏、排水、绳索操作、潜水等。
4. 紧急联络员:船舶管理部门应指定紧急联络员,负责与船舶联系和信息传递。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培训1. 应急预案编制:主管部门根据船舶特点和可能遇到的进水堵漏情况,制定船舶进水堵漏应急处理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进水堵漏的定义、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救援队伍的组织和任务、船舶堵漏措施、人员疏散和救生设备使用、联络通信、事故报告和处理、应急演练等。
2. 培训和演练:船舶管理部门应组织船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提高船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船舶在发生进水事故时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船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通过模拟船舶进水事故,检验船舶应急组织体系的运作效率,提高船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上午9:00-11:00。
三、演练地点XX港码头附近水域。
四、参演人员1. 船长、大副、轮机长、水手长等船舶主要管理人员;2. 全体船员;3. 公司应急小组及相关部门人员。
五、演练内容1. 发现船舶漏损进水:模拟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破洞,导致进水。
2. 发出堵漏警报:通过警铃和汽笛发出警报,召集船员,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
3. 应急响应:全体船员按照应急计划分工,携带堵漏器材,迅速赶到现场。
4. 查明漏损部位:大副率领隔离队和堵漏队的队长,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害情况和进水量等。
5. 报告船长:立即报告船长确定施救方案。
6. 堵漏措施:按照船长指示,采取排水、隔离、堵漏等措施。
7. 救护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确保人命安全。
六、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召开演练动员大会,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模拟船舶进水事故,进行应急响应。
3. 总结阶段: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演练,确保演练效果。
2. 演练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3. 各部门、各岗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八、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船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船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保障船舶及船员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须知】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版号:1 编写:机务主管批准:指定人员文件修改记录[本文件共11页] 1目的本预案旨在船舶进水时,能迅速作出应急反应并采取排水和堵漏措施,防止船舶沉没,或尽可能延长船舶沉没时间以利于实施救助。
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船舶发生进水时的应急反应。
3职责3.1船长是船舶进水时的船上应急总指挥。
3.2大副是船舶进水(除机舱外)时的现场指挥,轮机长是机舱进水时的现场指挥。
3.3全体船员服从指挥,按本岗位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
3.4公司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指导、资源保障,协助联系外围救援力量。
4特征船舶进水(指船体破损进水,或其它情况造成的大量进水)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水域,可能导致船舶沉没。
船体水密存在缺陷,或大风浪袭击,或发生碰撞、搁浅/触礁事故等,可导致船舶进水。
船舶少量进水可能造成货损或机舱不能正常运行,大量进水又不能控制时易发生沉没事故。
5应急原则船舶进水时,应遵循:.1控制进水速度,保持船舶浮态,防止或延缓沉没;.2人命安全第一,注意环境污染,避免或减少损失。
6船舶应急反应6.1船员发现船舶进水后,应立即报告驾驶台或船长。
驾驶台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船长报告。
6.2船长接到报告后立即了解进水原因和程度,并发出全船警报(两长一短,连放一分钟),指挥船员采取适当而有效的应急措施。
航行中,要备车、改自动舵为手动舵。
6.3除值班需要坚守岗位的人员外,所有船员迅速到指定位置或相关岗位,听从指挥,积极投入抢救工作。
二副还应负责通信联络,作好记录。
6.4现场指挥指派船员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坏情况和进水量等,报告船长。
6.5船长在了解船舶进水的实际情况后,会同大副、轮机长并根据破损控制图确定抢救方案,同时应尽快向公司调度报告。
抢救措施通常要考虑:.1阻止或减少进水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堵漏,阻止或减少进水量增加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排水;.2隔离相邻舱室能有效阻止进水的漫延,但应注意舱壁的强度;.3受损部位相邻舱室的水密情况,本船的堵漏器材和排水能力。
.4降低船速能减少船体破洞进水的流量;.5进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时船舶将下沉;.6保持足够的剩余浮力,船舶不易沉没;.7船舶严重横倾时,不但稳性降低而且容易进水;.8货舱进水,货物易受损,并且货物可能影响排水;.9机舱进水,机械设备易受损,排水后可能造成污染;.10进入封闭舱室前,要做好防爆、防窒息和防中毒等准备。
6.6少量进水时的处置措施(如渗漏、事故、甲板上浪等造成的小范围进水)6.6.1根据破损部位、漏洞大小和形状,进行有效的堵漏操作。
.1较小的破口可用木栓、毛毯等堵住;.2对于较大的破洞可采用:●堵漏毯在船体外盖住洞口限制进水量(在毯中插入几根钢管可增加强度);●堵漏板或堵漏箱在船体内堵住破洞,并灌注快速水泥,必要时予以牢固支撑;●需要时对浸水舱舱壁进行补强,防止舱壁破损,和防止波及邻舱。
6.6.2甲板上浪进水,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封舱(如舱盖、人孔盖、通风洞、水密门窗、测量孔等)。
6.6.3排尽舱内积水,排水时要注意做好防止污染水域的相关工作。
6.6.4定时观察或测量浸水舱室及邻近有关舱室的水位,判断堵漏效果及对邻近舱室的影响。
6.6.5人员进入封闭舱室前,要做好防爆、防窒息和防中毒等准备工作。
6.6.6进水已使船舶发生纵倾或横倾,要尽量采用排水或调驳油水的方法调整船体平衡,采用压水方法要权衡利弊,注意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
6.6.7如果堵漏失败,应迅速关闭进水舱室的所有出入口(包括水密门、舱口、测量孔和通风口等),尽力阻止水势漫延,防止事态扩大。
6.7大量进水时的应急措施(如船体破裂、风浪袭击等造成的大面积进水)6.7.1航行中,船长应采取停车或低速航行,根据水流、风浪方向及破损部位调整航向,尽可能将进水部位置于背受风、流、浪的一侧,保持与水流的相对静止,以减少受损部位的水流压力,减缓进水流量。
6.7.2现场指挥组织人员关闭破损部位附近各层甲板及舱室的水密装置,参照6.6.1.2进行有效的堵漏,首先设法阻止大量进水,然后尽力堵住破洞,还应保持防撞舱壁的水密完好。
6.7.3迅速启动所有可用的排水设备(如通用泵、压载泵、污水泵、应急泵、便携式水泵、消防水泵等)合力进行排水,注意及时清理排水的吸入口,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污染。
6.7.4如有可能,合理调整倾斜度,促使船体受损部位的全部或部分露出水面,以减少进水流量,或利于抢险。
否则,应尽量保持船舶正浮(横倾角的存在将使船舶的复原力矩减小、稳性降低,对船舶不利),防止过度横倾,横倾不得超过15度。
6.7.5指派人员定时量测量有关舱室的水位及变化,指派人员不断观察和记录首尾吃水、干舷高度变化,确定进水的速率,判断险情的发展。
6.7.6机舱要保证动力、电力、舵设备的正常使用。
当机舱进水时,要尽量保护好集控室和配电控制箱,避免丧失动力和电力。
6.7.7受风浪袭击海水大量涌入时,要立即调整航向、航速以减缓甲板上浪,并及时进行封舱、排水,要保持甲板排水畅通。
6.7.8发生碰撞后对方撞入我船体,应马上要求对方用慢车顶住(脱开后会大量进水而危及安全),两船共同协商采取措施,在我船确认能控制进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堵漏、排水等)后,才能进行脱离。
在条件许可时,应慢车顶推我船到附近浅滩坐浅。
6.7.9在抢险过程中,船长应根据险情发展(如下沉速度、稳性和剩余浮力的损失程度、横摇角度等),并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潮汐变化,及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及时调整抢险方案,同时做好人员伤亡的预防工作。
6.7.10进水严重且无法控制,危险程度在继续恶化,如经评估沉没已不可避免,或已无法坚持到目的地,应考虑择地抢滩、请求援助,并设法驶往浅水区。
无论如何都不应放弃堵漏和排水等抢救船舶的努力,尽力延缓船舶沉没,为后续的抢险工作,或等待救助赢得宝贵时间。
6.7.11经抢救无效,船舶面临沉没,附近又没有合适的抢滩地点时,船长应果断宣布弃船,及时命令把救生艇放出舷外,以免危急时船舶倾斜不易放艇。
6.8船舶进水已得到控制(漏洞已被堵住,进水量被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后,船长应组织船员做好恢复工作,重点对主副机、排水系统、防污染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落实预防措施,使船舶能安全抵达目的地进行驳卸或修理,并将详细情况记载到《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中。
6.9对船舶进水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按(程序-007)《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险情处理程序》规定进行报告。
7岸基应急反应7.1公司调度接到船舶进水报告后,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并保持与船舶不间断的联系(提醒船上集中保管个人通讯工具,保证与外界联系通畅)。
7.2总指挥根据船舶进水的类型、严重程度、船舶自救能力和当时的海况、气象条件等,宣布进入应急反应的等级。
如当时海况、气象条件许可、且船舶有能力在短时间(6小时)内控制进水,可进行二级反应(一般紧急情况),至少通知机务主管和海务主管到位,查询船舶进水原因、海况和气象情况及已采取的措施等,提供船舶堵漏和排水的技术指导,直到进水被控制后应急反应结束。
7.3总指挥启动一级反应时(重大紧急情况),或紧急情况由二级上升到一级时,应指示公司调度通知全体应急小组成员到位。
7.4应急小组就位后,立即进入反应状态。
.1海务主管负责提供海图和资料、与最近港口或合适抢滩地点的距离,气象、海况,海事机构、搜救中心、保险公司电话,该船货载、航行计划等。
提供堵漏、航行、操纵的具体指导和建议,负责联系海上救助。
.2机务主管负责提供该船有关的技术图纸和资料,提供查明进水部位、排水、及保障动力电力、应急抢修等具体的技术指导。
7.5应急小组通过查询进一步了解以下信息情况:●进水原因、部位、程度和受损情况,相邻舱室的水密情况;●机器、设施受损情况及操纵能力受限的程度;●船上的堵漏和排水能力,气象、海况、潮汐、稳性、吃水等情况;●有否发生倾斜,有否人员伤亡,及可能导致其它突发事件的情况;●附近能提供援助的船舶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达到的效果。
7.6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海务主管对船上的堵漏能力、气象海况可能对船舶造成的危险进行评估,机务主管对船上的排水能力、可能出现设施设备的损坏进行评估,判断得出船舶自行堵漏自救的可能性,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供总指挥决策。
7.7总指挥根据船舶险情的发展,和海务主管、机务主管的判断,决定要采取的抢险措施(自救、抢滩、求助、弃船等),指定机务主管负责制定抢险方案,必要时可聘请或咨询有关专家。
7.8抢险方案经总指挥批准后,公司调度(或机务主管)立即向船长传达,要求船上不能放弃自救的努力,并随时报告最新进展。
7.9总指挥应根据规定指示海务主管向有关海事部门、上级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报告。
7.10应急小组要保持与船舶的联系,了解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及时提供以下具体的技术指导。
当船舶情况紧急需要救助时,立即联系救助单位。
●破损、进水位置的查找;●为减缓进水流量所要进行的船舶操纵,尤其是大风浪中航行时;●堵漏措施和方法(包括有效的隔离),特别是需要进行舷外堵漏时;●排水泵的调配和使用 (包括吸入口的清理),及防污染措施;●进水后浮态的相关计算,稳性要求必须为正值,必要时可不惜消耗储备浮力以换取稳性来赢得时间,以便做好必要的抢救和脱险工作;●进水得到控制后,采取的恢复工作、预防措施;●船舶坐滩和抢滩方法;●外力救助、施放救生艇时的注意事项;7.11船舶进水已得到控制,总指挥布置落实可能要进行的驳卸、修理等工作后,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7.12公司调度对应急反应的全过程进行记录,由应急总指挥审核签字后归档,同时保存好有关通讯如电报、传真、电传等原稿。
8发生人员伤亡,应同时实施《船员伤亡及急病应急预案》。
发生结构损坏,应同时实施《船舶结构损坏应急预案》发生污染事件,应同时实施《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进水后无法控制要弃船,实施《弃船应急预案》。
9附件一《查找和判断进水部位的方法》附件二《船舶进水后险情评估指南》附件一查找和判断进水部位的方法1从事故的发生部位判断;若与他船碰撞,破洞多在水线附近或水线以上。
若船舶发生搁浅或触礁,则应立即测量各双层底、尖舱、污水沟,可据其水位变化来判断有无漏损。
对双层底以上的货舱进水,可以打开舱盖进舱察看破洞位置。
2根据船舶横、纵倾状况,估计破洞概略位置(前部、中部、后部、左侧、右侧);3如破洞在舱内水位以下,可从水流、气泡判断破洞的位置及大小;4观察船旁水面有无气泡,并记下冒泡的肋骨号,气泡泛出附近的水中可能就是破损位置;5在舱内以听声或目视进一步查清渗漏部位并尽可能查清漏洞的大小和形状;6敲击隔墙,由发出的声音判断邻舱是否进水;7测量液位、倾听空气管内的水声和排气声;8检查淡水舱和燃油舱有无海水,如有怀疑,可对其进行取样检查;9检查舱室隔墙的接缝和填料函及其他不水密的地方有无渗漏;10必要时可以在隔墙的下部钻孔或来确定相邻舱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