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

合集下载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基质中加入颗粒、纤维或薄片状增强材料制成的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

1.纳米材料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成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

纳米粒子的添加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例如,纳米粒子的添加可以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热阻性能。

2.高性能增强材料的研发:为了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不断提出新的增强材料。

例如,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二维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

同时,碳纳米管、纳米纤维和陶瓷纤维等增强材料也在不断研发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除了传统的增强材料外,研究人员还在努力研制新型复合材料。

例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形状可逆调变的功能。

此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光敏性能的材料,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光刻功能,从而实现微纳米加工和器件制备。

1.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

他们试图将可持续材料(如生物基材料)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研究人员还探索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技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多功能复合材料。

多功能复合材料可以同时具有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导电性能、热学性能等多种功能。

例如,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在受损后自动修复,延长使用寿命。

3.智能复合材料的研制:智能复合材料是指能够根据环境和外界刺激自主调整性能的复合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设计了具有温度响应性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改变其形状和力学性能,实现智能控制。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成热点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成热点
5 0 元 ;德成 钽铌 和硬 面材料 项 目 ,总投 资 1 0万 亿元 ,主要 变 色 、超 疏水 \超 亲水 、生 物适 应 以及 传感 等方 面 的应用 具有 广泛 的应用 前景 。论文采 用 电化 生产钽 铌材 料 、硬面材 料 ,项 目达产后 将形 成 5 0吨钽 铌和 中表现 出很 好 的特 性 , 4 0吨硬质合 金产 品生产 能力 ,年产值 达 2 元 ,可实 现年 学 阳极氧 化 的方 法制 备二 氧 化钛 纳米 管 结构 ,具 有 简单 方 0 亿
资 60 0 0万元 ,投 产后预 计年 销售 收入 1 亿元 ;鼎 弘合 金新 构 ,在纳 米管 纵 向 引入周 期 结构 ,使 其具 有 独特 的光 学 性
材料 ,总投 资 3 0 0 0万元 ,预计 销售 收入 5 0 元。五 个签 能 。 0 0万 约项 目总 投资 3 6 元 ,全部 达产后 可实 现税 收 2 5 万元 。 .亿 60
的姿态 , 质 的服务 ,吸引 了八 方客 商 ,引进 了一 大批大 项 研 究小 组 提 出的这 种 新型 的纳 米 结构 材料 可 以和 二氧 化钛 优 目、 好项 目, 这些 项 目必 将带 动炎 陵县有 色材料 产业 和 园区 本 身的特 性相 结合 ,在 光 电子 学方 面具有 重要 的应用 前景 。 经 济 建设 的快 速 发展 。他真诚 地 希望 项 目开发企 业 认 真履 行 投资 协议 , 加快 项 目建 设 , 取早 日投产 , 争 并在 炎 陵扎根 、
开花、 果。 结 并要 求全 县相 关单位 、部 门要 牢 固树 立 “ 商 、 亲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成热点
安 商 、富商 ”理 念 ,一 以贯之 抓政 策落实 ,一 流水平 抓协调
导 电性 高分 子复 合材 料一 般 是在 高分 子基 体 中加入 导 服 务 ,一流 标准 抓基础 设施 , 力服务 项 目建设 ,支持企 业 电性介 质 而得 到 的具有 一 定导 电性 能 的复 合材 料 ,具有 基 全

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与吸能结构的研究

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与吸能结构的研究

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与吸能结构的研究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单一材料往往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始出现了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通过合理组合形成具有新的特性和功能的材料。

其中,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和吸能结构是复合材料领域的两个研究热点。

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指在一个复合材料结构中融合各种功能,使其能够同时满足多种要求。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复合材料能够在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以飞机为例,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结构轻量化、防静电、阻燃等多种功能,并且各个功能之间相互协同。

这种技术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上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并且可以为其他领域的复合材料应用提供借鉴。

吸能结构是一种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吸收和消耗能量的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由吸能材料和屈服元件组成。

吸能材料是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并释放吸能的材料,而屈服元件则负责将外力分散和传递到吸能材料上。

吸能结构的研究可以使得复合材料在受外力时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分散能量,从而减少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在汽车领域,吸能结构可以减轻车辆碰撞时对乘员的伤害;在建筑领域,吸能结构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因此,研究吸能结构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和吸能结构的研究都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设计问题。

不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设计出合理的结构。

其次是加工工艺与成本问题。

复合材料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

同时,制作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和吸能结构也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

最后还需要解决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

在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中,各种功能之间需要具有良好的协同性;在吸能结构中,吸能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决定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聚乳酸 (PLA) 和其他纳米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目前,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体如下:
一、研究现状
1. 材料制备技术:目前,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溶剂热反应、溶胶 - 凝胶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2. 材料性能: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

其中,PLA 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纯 PLA 提高了近10 倍,光学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应用领域: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医学、光学、电子学、环保等领域。

例如,PLA 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材料、光学器件等方面。

二、发展前景
1. 生物医学应用: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PLA 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材料、药物释放系统等。

2. 光学应用: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PLA 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光学器件、太阳能电池等。

3. 电子学应用: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PLA 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等。

4. 环保应用: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环保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PLA 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

总的来说,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与断裂行为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与断裂行为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与断裂行为研究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行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时能够抵抗破坏的能力。

研究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与其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密切相关。

1. 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

强的界面结合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弱的界面结合则会导致材料的疲劳寿命降低。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界面结合方式和工艺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

2. 纤维的分布和取向对强度的影响纤维的分布和取向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均匀的纤维分布能够提高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而不均匀的分布则会导致材料的强度不均匀。

此外,合理的纤维取向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受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了解其断裂行为对于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断裂类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可以分为拉伸断裂、剪切断裂和压缩断裂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断裂类型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机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来深入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断裂的过程。

2. 断裂韧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抵抗破坏时能够吸收的能量。

较高的断裂韧性意味着材料能够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保持稳固,降低破坏的风险。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制备工艺的优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需要精细的控制和调整。

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界面结合的改进界面结合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改进界面结合能够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性能。

复合材料导热性与热管理技术

复合材料导热性与热管理技术

复合材料导热性与热管理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热管理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导热性。

简单来说,导热性就是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对于复合材料而言,其导热性能通常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质、比例、微观结构以及界面特性等因素。

比如说,由金属和陶瓷复合而成的材料,金属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而陶瓷的导热性相对较差。

如果在复合材料中金属的含量较高,那么整体的导热性能可能就会相对较好。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导热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材料内部的结构均匀、致密,热量能够更顺畅地传递,导热性能就会提高;反之,如果存在孔隙、缺陷或者界面结合不良等情况,热量传递的路径就会受到阻碍,导热性能也会相应下降。

此外,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特性也会影响导热性能。

如果界面能够实现良好的热传导匹配,热量就能够更有效地在不同组分之间传递。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关注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热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在许多现代设备和系统中,如电子设备、汽车引擎、航空航天部件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不能有效地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就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出现故障。

而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效的热传导介质,帮助实现有效的热管理。

以电子设备为例,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上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

传统的散热材料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这时候就需要采用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来制作散热片、热界面材料等。

这些复合材料能够快速地将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装置上,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汽车领域,发动机的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需要使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来制造发动机部件和散热系统。

例如,一些汽车发动机采用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活塞和缸套,不仅减轻了重量,还提高了导热性能,有效地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

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

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一、引言阻燃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以降低火灾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

然而,传统的阻燃材料存在耐热性能差、机械性能下降和加工困难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发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介绍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火灾安全方面的应用。

二、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方法1. 添加纳米填料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起到增强材料阻燃性能的作用。

例如,氧化石墨烯、金属氢氧化物和纳米陶瓷颗粒等纳米填料能够形成屏障,阻挡火焰和热量的传播,从而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2. 表面修饰通过改变复合材料表面的特性,可以提高阻燃材料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

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聚合物单体的原位聚合和表面包覆等。

3. 界面改性优化界面相互作用能够提高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采用界面改性技术,如界面胶接和界面涂覆等,可以增强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提高阻燃材料的综合性能。

三、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火灾安全中的应用1. 建筑领域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屋顶和墙体的隔热材料中添加阻燃剂,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利用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制作防火门窗,可以延缓火势蔓延,增加人员疏散时间。

2. 电子领域电子设备中的阻燃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将阻燃材料与导热材料复合,可以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火灾事故。

3. 汽车领域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汽车内饰中添加阻燃材料,可以减少车内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利用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制作车身结构部件,可以提高车辆的耐火性能。

四、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挑战与机遇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复合材料的加工困难、性能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然而,这些挑战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机遇,推动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不断进步。

五、结论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是当前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领域。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结合了高分子
材料和纳米材料的优点,在性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首先,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通过将纳米材料引入高分子
基体中,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强度、刚度和韧性,实现性能的全面提升。

这种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替代传统材料,实现轻量化、高强度的要求。

其次,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阻燃性能。

引入纳米填料后,使得材料的导热性大幅提高,有利于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散热性能。

同时,加入特定的纳米填料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增强材料的耐火性,从而扩大其在建筑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此外,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纳米级填料的加入
可以调控复合材料的透明度、抗紫外性能和光学波长等参数,使得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光学镜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同时,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学性能方面也有很大优势,能够应用于柔性电子、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力学性能、导热性能、
阻燃性能、光学电学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将在未来发展中展现出更多的潜力,为各个领域的应用带来创新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组元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组元的缺陷。

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根据基体种类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炭基复合材料等,按增强(韧)相可分为颗粒增强、晶须增强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建筑、体育器材、医疗器械等领域,近几年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包括颗粒、晶须、纤维增强金属基体的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兼具金属与非金属的综合性能,材料的强韧性、耐磨性、耐热性、导电导热性及耐候性能适应广泛的工程要求,且比强度、比模量及耐热性超过基体金属,对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该类材料中,所用基体金属包括轻合金(铝、镁、钛)、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以及钢、铜、锌、铅等;增强纤维包括炭(石墨)、碳化硅、硼、氧化铝、不锈钢及钨等纤维;增强颗粒包括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硼化钛、碳化钛、碳化硼等;增强晶须包括碳化硅、氧化硅、硼酸铝、钛酸钾等。

以上各种基体和增强体可组成大量金属基复合材料,但目前多数处于研发阶段,只有少数得到应用。

如硼、石墨纤维增强铝(镁)用于卫星、航天飞机结构、空间望远镜部件,碳化硅纤维与颗粒增强钛合金用于大推比飞机压气机部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及汽车、电子领域。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最具发展潜力。

该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磨性、阻尼性及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

其主要应用领域一是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二是汽车、电子信息和高速机械等民用领域。

发展目标是代替铝合金、钛合金、钢等用于制造高性能的构件,减重并提高性能和仪器精度。

美国已从Ф455mm圆坯中挤压出182kg重的SiCp/Al型材,并轧制出尺寸为3050mm×1320mm×3mm的板材,制造了火箭发动机、导弹和卫星上的零件。

加拿大Cer-cast公司试制了PRA材料飞机用光学底座、万向支架等精密铸件及液压管、压气机涡壳和卫星反动轮,代替铝合金,减重并提高了使用性能。

美国DWA公司用SiC颗粒增强6092铝基复合材料代替铝合金,大规模用于F16战斗机的垂直尾翼,提高寿命17倍;代替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B777和C-17GlobemasterⅢ的P&W4000发动机风扇出口导流叶片,大幅提高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33%。

美国DWA公司和英国AMC公司将SiC/Al批量用于EC-120和EC-135直升机旋翼系统,大幅提高构件刚度和寿命。

这些关键结构件的成功应用说明美国和英国对这种材料的应用研究已相当成熟。

研究发展电子器件封装用高导热、低热膨胀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之一。

美国已研制成功了SiCp/Al、Sip/Al、C/Al等高性能电子封装用复合材料,用于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密度的电子器件,成为解决电子器件迅速传热、散热问题的关键材料。

针对正迅速发展的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的需求,最近研究发展的电子封装复合材料有: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含量为60%~75%);超高模量、高导热性沥青石墨纤维(k1100)增强铝基、铜基复合材料及银基复合材料。

这些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20~630W/(m·k),热膨胀系数0.5~8×10-6K-1。

电子器件用金属基复合材料使用性能要求高、用量大,将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汽车、高速列车和高速机械用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当前及今后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铝基复合材料(如SiCp/Al)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好和耐磨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刹车盘、活塞、连杆材料,成为汽车及高速列车轻量化的关键新材料。

美国Ford公司已研制成SiCp/Al复合材料刹车盘,批量用于高级轿车Lincoln Town Car上。

德国一家公司成功研制了高速列车制动盘,运用在地铁和城郊列车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生产出SiCp或B4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自行车,并在市场上销售。

综观国际上PRA的研究与开发,不难看出,PRA的大规模生产已经获得成功,只要进一步降低这种新材料的成本,提高性能、价格比,则这种复合材料不但将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而且大规模商业应用也指日可待。

2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增韧材料主要有碳纤维(CF)、碳化硅纤维(SiCf)、玻璃纤维、氧化物纤维,以及碳化物和氧化物颗粒等,基体材料主要有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和氮化物陶瓷等。

CMC种类繁多,由于其“耐高温和低密度”特性优于金属和金属间化合物,因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把CMC列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重点,而连续纤维增韧的CMC是重中之重。

Cf/SiC、SiCf/SiC和SiCf/Al2O3等连续纤维增韧的CMC具有耐高温、密度低、耐腐蚀、类似金属的断裂行为、对裂纹不敏感和没有灾难性损毁的特点。

美国NASA Lewis研究中心制定高温发动机材料计划(HITEMP)明确发展连续纤维增韧的CMC,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

目前,Cf/SiC、SiCf/SiC和SiCf/Al2O3等连续纤维增韧的CMC已在推重比9~10一级的多种型号军用发动机和民用发动机中等载荷静止件上试验成功,主要试验应用的部位有燃烧室、燃烧室浮壁、涡轮外环、火焰稳定器和尾喷管(矢量喷管)调节片等。

实践表明,航空发动机采用CMC构件大大节约了冷却气量,提高了工作温度,降低了结构重量并提高了使用寿命。

美国、英国和法国在推重比5~20发动机的研制中,CMC更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应用部位显著增加,目前已进行了大批试验和应用。

在CMC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还是一种新型制动材料。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高速列车、装甲车、重载卡车、高级轿车等安全行驶的需求,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开始进行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于制动领域的研究,现已经成为高性能制动材料的一个重要方向。

2001年波尔舍汽车公司生产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制动盘,与金属制动材料相比质量减轻了50%,而有效摩擦力提高了25%。

英国SAB Wabco公司已经研制出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动闸瓦,试用于法国TGV-NG高速列车。

日本新干线正在试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动闸瓦。

2003年,美国国防部授权发表的《面向21世纪国防需求的材料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CMC的性能最有潜力获得20%~25%的大幅提升,被列为优先发展的材料。

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材料(PMC)是以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和另外不同组成、不同性质的短切的或连续纤维及其织物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常用的增强纤维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等。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减振性能好,模量高和热膨胀系数低,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

美国A V-8B垂直起降飞机和F-18战斗机均采用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与采用传统材料相比,它们的质量分别减轻了27%和10%。

波音777飞机上采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用量达到9900kg,占结构总质量的1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可显著减轻汽车自重,降低油耗,提高汽车安全舒适性,降低汽车的制造与使用综合成本。

另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交通、建筑、环保、体育用品等方面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已占复合材料用量的90%以上。

在民用领域,某些功能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防静电、抗菌除臭的效果,市场上出现的抗菌冰箱,无菌塑料餐具等便是这种技术的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和纳料材料得到飞速发展,科学家将具有纳米尺寸(小于100nm)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采用填充、共混、增强等技术分布于聚合物基体中,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及量子效应引起的一系列特异的声、光、热、电等性能,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能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减少反射和散射,用于隐形飞机、隐形军舰等其他需要电磁波屏蔽场所的涂敷。

美国F-117A先进战术隐身战斗机、A-12先进战斗机和最新的F-22战机,均采用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隐身材料。

世界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超音速歼击机,机体结构采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翼身融合体和吸波涂层,配合电磁波吸收涂料和电磁、屏蔽涂料的使用,使其真正具有了隐身功能。

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新一代导弹正朝着轻质、宽频带吸波、具有空气动力学和热稳定性良好的聚合物基隐身材料方向发展。

4炭/炭复合材料炭/炭(C/C)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增强炭基体的复合材料,其使用温度高达2000℃以上,密度低于2.0g/cm3,比强度是高温合金的5倍,是一种优秀的轻质高温结构材料。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NASA的Apollo登月计划实施以来,C/C复合材料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热结构材料当今,无论是火箭发动机喷管、导弹的再入防护还是航空刹车副,C/C复合材料都是首选材料。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C/C复合材料的存在,世界航空航天事业能否会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

C/C复合材料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成功用于航天飞机的鼻锥帽和机翼前缘,满足了航天飞机多次往返飞行的需求。

C/C复合材料在高温非结构方面因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种苛刻技术要求而崭露头角,其应用正向多个方向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对象有:①火箭喷管,如美国和法国的直径为3.0~3.2m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喉径接近1m;俄罗斯的潜地导弹发动机的喷管延伸锥是采用直径为2.5m的薄壁C/C 件;②导弹鼻锥(端头帽),如美国MX和侏儒导弹就是采用三维细编穿剌C/C鼻锥。

更具有挑战性的应用是在多次重复的高温氧化环境下长期工作的初级或次级承力结构,这是当前C/C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C/C复合材料还是一种优异的航空刹车材料它不仅重量轻(仅为金属基的1/4左右)、寿命长(是金属基的5~7倍)、热容大,而且工作更加可靠。

因此,国内外新一代的飞机(无论是民航机还是军用机),其刹车副已大多采用C/C复合材料它代表了新型航空刹车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