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增长与减贫发展的悖论_兼论非洲从贫困化增长到益贫式增长范式的转变

合集下载

非洲贫困与所应进行的经济发展政策

非洲贫困与所应进行的经济发展政策

非洲贫困与所应进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在全球范围内,非洲是目前最贫困的大陆之一。

尽管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天然气,但是大部分的非洲人民还是处于贫困之中。

这种现象不仅仅仅是限于非洲大陆,同时也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现状。

然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困问题最为严重,所以针对非洲的经济发展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非洲贫困的根源。

尽管原因较为复杂,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非洲缺少经济的多元性。

目前许多非洲国家都过于依赖单一的经济来源,例如石油和矿产等。

这种单一性的经济结构将非洲国家的经济和它们的居民置于了不稳定的状态中。

一旦世界市场出现了问题,这些国家将无法维持自己的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经济来源。

有三个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非洲增加自己的经济多元性。

第一个方法是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

例如,咖啡、可可和花卉在全球市场上的需求非常大。

如果非洲国家能够发展出这些高品质的产品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那么它们就有了一份可靠的收入来源。

第二个方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

许多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很缓慢,这意味着它们一直依赖其他国家提供的商品。

这能减少贫困的程度,但是不能改变非洲发展的模式。

如果非洲能够推进本地工业化的进程,发展生产销售本土的商品,那么它们就会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进而自主繁荣。

第三个方法是发展旅游业。

非洲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极佳的旅游地。

如果非洲国家把握好这个机会,那么它们就会迎来大量的游客和收入。

同时,发展旅游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吸引外国资本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同时,我们也需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例如,道路、桥梁和港口等基础设施能够改善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成本。

更高水平的通讯网络能够让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运营更加高效,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前来开展业务并且增加民众的娱乐活动。

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来社会性和经济性的成果,同时带来更多的旅游机会,并提高国家的形象。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与人口增长研究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与人口增长研究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与人口增长研究一、引言非洲地区是当今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其经济发展却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探究非洲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口增长现状,对于深刻理解非洲大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非洲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口增长进行深入研究。

二、非洲经济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模式传统经济模式是非洲大陆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手工操作,生产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只能在本地消费,很难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

由于缺乏技术和知识,传统经济模式遭受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农业和手工业仍然是非洲经济的两个主要领域。

2.政策引导型经济模式随着政府的管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洲大陆采用了政策引导型经济模式。

这个模式下,政府通过政策制定鼓励外商投资,减少贸易限制,鼓励正常的经商活动。

政策引导型经济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由于政府政策缺乏长期规划和可持续性,可能会出现短视行为,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可持续。

3.经济自由化模式为了解决政策引导型经济模式的问题,非洲大陆大部分国家采用了经济自由化模式,即开放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国际合作。

由于这个模式可持续性更高,且能够促进外商投资和当地市场的转型,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非洲人口增长1.人口普查数据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统计,2019年,非洲大陆的人口数量为13.82亿人,相比于2000年的8.69亿人,增长达到60.03%。

非洲人口增长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规模移民和高出生率。

2.城市化背景下的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带来的问题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那么多人的需求。

由于缺少财政资本和技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是无法扩张的。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疾病蔓延以及环境破坏等多种问题。

3.高出生率由于非洲大陆的贫困和营养不良,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都比较高。

因此,为保证生育后代的机会,非洲部分地区的人口的高出生率现象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到非洲的人口增长率。

论非洲贫困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非洲贫困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非洲贫困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殖民统治确立以前,整个非洲处于贫困状态,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发展水平相当落后。

这主要是由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奴隶贸易和西方早期殖民主义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特别是殖民统治时期,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独立没有改变非洲贫困落后的面貌。

特别是在结构调整改革以后,非洲贫困化的状况反而变得更加严峻了。

非洲的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帮助非洲国家摆脱困境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非洲贫困化对策一.造成非洲贫困的原因1. 地理因素的制约。

从地理条件来看,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辽阔的沙漠,面积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几乎与中国的陆地面积一样大,天然地就将非洲人同外部世界割裂开来。

虽然非洲东临印度洋,西靠大西洋,但是由于非洲大陆的海岸线过于平直又较少曲折,缺少港湾和深入内地的半岛平均1000 平方公里只有1公里的海岸线,远远低于其他各洲,极大地限制了它对外交流的机会。

从内部环境来看,尽管区内有多条水量充沛的大河,如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奥兰治河等,但是由于非洲各地区间的落差很大,几乎没有一条河流可以全程通航。

因此从地理因素来看,非洲缺乏与外在世界交流的基本条件,这也就限制了非洲可以吸收外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机会。

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主要是降水量的差异)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彼此不同的自然地理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高原荒漠以及地中海型。

这些区域彼此之间相互隔绝,阻隔了非洲社会内部间的交流。

特别是在热带雨林地区,酷热的环境、各种蚊虫的滋扰以及多种致命病菌的繁衍严重地制约了非洲人类的发展。

2. 自然资源和环境恶化。

非洲土地、矿产、石油、天然气、深林、渔业资源丰富,拥有53种重要的矿产,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世界总储量的9.5%和8.0%。

落后的农业技术使土地的产出和人的生产力低;由于腐败,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不能把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或资本;国家经济命脉长期被西方国家控制,没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非洲发展援助的辩论辩题

非洲发展援助的辩论辩题

非洲发展援助的辩论辩题
正方,非洲发展援助是必要的。

非洲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来
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非洲大部分国家面临着贫困、疾病和
教育匮乏等问题,需要国际援助来改善这些状况。

其次,非洲的基
础设施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需要国际援助来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非洲的发展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因为非洲的稳
定和繁荣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和安全。

名人名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说过,“国际社会应该加
大对非洲的援助力度,以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经典案例,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中国
援建的坦赞铁路成为了肯尼亚的经济支柱,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方,非洲发展援助是不必要的。

非洲发展援助的效果并不明显,很多援助资金被浪费在了腐败
和低效的政府机构上,没有真正帮助到普通民众。

此外,援助资金
的注入也可能导致非洲国家失去自主发展的动力,长期依赖援助,无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导致非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加重了其经济负担。

名人名句,美国经济学家威廉·伯恩斯曾说过,“援助并不能解决非洲的发展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和自主发展才能真正改善非洲的状况。

”。

经典案例,津巴布韦长期依赖国际援助,但其政府腐败严重,援助资金大部分被挪用,没有真正帮助到普通民众。

综上所述,非洲发展援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各方利益来进行决策。

正方和反方都有其道理,但应该在援助项目的设计和执行上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援助资金能够真正帮助到非洲的发展。

非洲农村发展与贫困问题分析

非洲农村发展与贫困问题分析

非洲农村发展与贫困问题分析一、引言非洲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和潜力的大陆,然而,在非洲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与贫困问题一直都存在着。

本文将就非洲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导致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

二、非洲农村发展现状非洲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问题。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农民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及缺乏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原因所致。

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农产品流通困难,农民难以将农产品快速、高效地运输到市场,造成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交通不便也是限制非洲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无法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三、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1. 土地问题土地是非洲农村人口生活的基础,然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农民的土地使用规模很小。

同时,土地权属不清晰,农民难以获得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导致他们无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业生产。

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贫困风险。

2. 资金缺乏农村贫困问题还与资金缺乏有关。

由于农民缺乏充分的经济来源和资本积累,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迫使他们只能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

此外,农村信贷机构的覆盖范围较窄,难以为农民提供贷款支持,导致他们无法购买优质农业种子和化肥等农资。

3. 缺乏农业技术和知识农村贫困问题还与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知识有关。

非洲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缺乏农业知识也使得农民无法科学地管理土地,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四、解决方案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非洲农村的发展状况,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这包括修建交通便利的公路、建设可靠的供水和电力系统,以及完善的市场设施等,以便农民更好地销售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促进农业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为了提高非洲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加强农业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提供培训课程,帮助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非洲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

非洲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

非洲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大陆,非洲因其强大的文化、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丰富而备受瞩目。

然而在非洲大陆上,仍存在着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中非洲贫困问题是最为严重的。

本文将分析非洲为什么会陷入贫困,并旨在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促进非洲的经济发展。

一、非洲贫困问题的成因1.历史原因许多非洲国家一直处于殖民统治和不稳定政权的阶段,而其中一些国家的人民仍然在为经济和政治自由而奋斗。

而非洲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往往会阻碍经济发展和援助计划的实施。

2.资源管理问题非洲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却缺乏对它们的适当管理,往往被外国公司以极低的价格购买。

这样做不仅会导致资产流失和不合理的收益分配,同时也缺乏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国内经济的动力。

3.教育问题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该大陆的教育系统却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经费,特别是对于位于农村地区或贫困地区的人们。

这种现象会削弱人们的生产力和经济贡献,并成为非洲贫困问题的一个因素。

二、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方案1.社会保障在非洲,一些贫困的国家缺乏基本的保障措施,导致许多人无法足够地满足自身的需求。

政府应该通过改善医疗保健、教育、食品安全以及住房等基础设施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2.发展农业非洲的大部分人口都依赖农业生产维持生计,但农业生产的效率依然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提供农业技术援助、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贷款和改善物流和市场分配等手段。

3.改善电信服务在非洲,许多贫困地区仍然没有足够的电信服务,这会影响到人们的沟通、交流、生产和社交活动。

提高电信服务不仅可以促进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会加速经济发展。

4.创造就业机会如何缓解非洲的贫困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好的方法。

政府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包括建立新的企业和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

5.改善治理和反腐败非洲国家的治理不稳定和腐败问题一直困扰该地区,这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的缓解。

政府应通过建立更加透明和负责任的公共管理体系和法律来加强治理和反腐败工作。

非洲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

非洲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

非洲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非洲大陆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焦点之一。

然而,尽管其庞大的自然资源和潜力巨大的市场规模,非洲仍然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

本文将探讨非洲经济发展的挑战和贫困问题的原因,并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经济发展的挑战非洲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往往不够稳定,无法持续。

以下是一些非洲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挑战:1.1 自然资源依赖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矿等。

然而,非洲国家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可持续性。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也经常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

1.2 腐败和不稳定政治腐败是非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许多非洲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够透明,公共资源被挪用和浪费,导致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和投资。

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使得外国投资者对非洲国家的经济前景感到不确定,进一步阻碍了经济发展。

1.3 劳动力短缺和技能不足非洲的劳动力市场一直面临技能短缺和高失业率的问题。

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得大部分劳动力仍然停留在农业和传统产业中,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的需求。

这也限制了非洲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2. 贫困问题的原因2.1 高失业率非洲国家的高失业率是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乏就业机会使得许多人无法脱离贫困,陷入恶性循环。

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这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增长。

2.2 不平等分配和腐败在许多非洲国家,财富和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平等。

少数精英阶层集中掌握着大部分财富和权力,而大多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与腐败现象紧密相关,无法公正分配资源进一步加剧了贫困问题。

2.3 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许多非洲国家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道路、电力、卫生和教育等。

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限制了农民和小企业主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使得他们很难跨越贫困线。

3. 可能的解决办法要解决非洲的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3.1 多元化经济非洲国家需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经济的多元化。

贫困化发展的悖论

贫困化发展的悖论

寒立摄!月底结束的全球扶贫大会,又一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贫困这一经济发展中的沉痼,并引发出人们的思考。

一、发展中的贫困化:一个沉重的话题减少贫困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的伟大理想。

然而直到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以及所谓“数字化生存”的当代,贫困以及减轻贫困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如此大规模的综合性全球扶贫大会的召开,引来了各国政要和各路专家学者,这本身就意味着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正在引起全人类的密切关注;而且事实也证明,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贫困的现实问题,更是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伦理学角度,思考贫困发生的机制和消除贫困的政策。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贫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贫困状况以及反贫困进展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面很好的镜子。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有发展而无增长”的尴尬局面,使人们终于认识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

相对于经济增长("#$增长)而言,人们更加关心经济发展问题,因为经济增长只是表现为一种资源和要素的投入产出过程,经济增长是手段,而谋求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则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所以经济发展可以反映和评价财富与收入的公正分配状况。

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不断消除社会贫困人口。

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而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收入分配恶化以及大量的贫困人口,我们也只能认为这个社会只是发生了经济增长现象,而并没有出现经济发展的结果。

贫困与经济发展的目标相违背,因此可以说贫困化也是发展的悖论。

人们关注和思考贫困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状况的分析,而且也可以引起人们对经济学中许多最重要的理论进行科学的理解。

因此,%&’&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舒尔茨教授,就明确指出,“世界上的人大多数非常贫穷,倘若我们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会理解经济学中许多真正重要的问题。

”二、有成功的反贫困案例,但是没有统一的反贫困模式本次全球扶贫大会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地区和各国之间交流减贫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和广泛传播有效的减贫模式,扩大减贫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亚非洲 编辑部版权所有论!坛非洲经济增长与减贫发展的悖论∀∀∀兼论非洲从贫困化增长到益贫式增长范式的转变安春英!!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经济呈现中速增长态势,但增长的质量不高,贫困化并未缓减,反而有所加强。

这主要源于非洲经济增长具有的资源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投资拉动、农业增长低质量、不适于穷人分享增长的低度经济结构等内在特性。

当然,它还与制约非洲减贫的长期结构性因素密切相关。

益贫式增长范式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受益性,强调经济增长不仅要减少贫困,而且要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

从长远看,非洲国家若要使总体经济增长有益于减少社会贫困,需向益贫式增长范式转变。

关键词!非洲经济!增长范式!减贫!益贫式增长作者简介!安春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编审(北京!100007)。

!!从近些年非洲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自1996年开始,非洲经济走出低谷,复苏趋势明显,至2008年一直保持中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7~200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值为5 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 7%。

#但在此期间,非洲的贫困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约50%),贫困群体有增无减。

按照人均日收入低于1 25美元的新国际贫困线标准衡量,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人口数量反而由1996年的3 5亿增至2005年的3 8亿。

∃可以说,非洲这种增长并非是对穷人友善的经济增长,而是贫困性经济增长。

那么,在认同非洲经济增长与减贫发展的悖论背后,我们需要反思与追问:非洲经济增长是何种模式?它缘何未成为国家减贫的%推手&?非洲经济增长的未来之路何在?本文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以期与同行探讨。

非洲经济增长的型式发展中国家减贫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增长是减贫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可以构筑国家减贫的经济基础。

但对于大多数非洲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没有得到广泛分享。

这与非洲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模式有较强的相关性。

(一)资源开发和出口需求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型单一经济结构筑就了非洲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并使之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对外贸易已成为20 #∃I M F ,R e g ional E cono m ic Ou tlook :Su b -Saharan Africa ,April 2009,pp 66-68 Shaohua Chen and M arti n Ravalli on ,The D e ve l op i ng W orl d is Poor t han W e Th ough t ,Bu tNo L ess Successfu l i n t h e F i gh t aga i n stPovert y ,Developm ent Research Group,W orl d B ank ,August 2008,p 34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200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总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0 8%,其中约有1/3的国家超过50%。

#显然,当前非洲国家仍处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核心和基础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

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短缺经济时期和资源型产品国际交易价格处于高位的历史条件下,会带来经济数量的扩张及经济规模的扩大,亦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掩盖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事实。

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过多依赖的局限还在于,业已形成的资源开发型产业结构在事实上造成一种产业框架。

基于产业发展惯性,若要另行构建国家新的产业结构,则会遇到既成产业结构的障碍。

而在这种资源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资源开发优势无法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自然资源开发不当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这就使非洲国家处于两难处境:不开发自然资源至少在目前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得不到增长,环境也得不到有效治理;而如果一味地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虽然短时间内会得到所需要的经济收入,却又会加剧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造成更严重的恶果,当然经济增长也会难以为继。

对于广大非洲贫困人口来说,他们的生计严重依赖于环境和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同时他们也是环境和资源退化的受害者,会陷入%环境∀贫困恶性循环&∃的陷阱。

(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投资规模适度扩大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扩大生产能力和投资所引起的需求增加来实现的。

对于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非洲国家来说,作为新增资本存量的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而且,这种投资主要来自于外部,即国际跨国公司对非洲矿产资源的开发。

外资流入的刺激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2005年乍得经济增长率由2004年的30 4%骤降至5 5%,∋其主要原因在于乍得∀∀∀喀麦隆石油管道的建设工作趋于尾声,外资流入萎缩所致。

可以说,投资既可能是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大起的%热源&,也可能是导致大落的%冷源&。

这种投资型经济增长并未给非洲国家带来相应的巨大发展。

一方面,伴随着投资增长,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未实现同步增长,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效率未获显著提高。

因为石油开发产值仅仅限于石油开采和运输,非洲国家石油提炼能力较弱,产业链条短,未得到资源加工增值的收益;另一方面,当前非洲的石油控制权大多掌握在法、英、意、美等国的跨国公司手中,非洲国家只得到一部分石油开采的收益。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属资本密集型行业,这对就业的吸纳量有限。

(三)农业增长低质量农业在非洲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非洲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

因此,非洲国家只有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大规模减贫。

事实上,在非洲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下,农业却增长有限,且波动性较大。

非洲农业增长的源泉在于耕作面积的扩大,而很少源于农业率的提高。

)这导致农业亩产量和总产量低而不稳,致使农业能够形成的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很少;低积累导致低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很低;而这又限制了集约化经营,从而使增加土地投入和劳动投入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

而频繁、剧烈的农业波动将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户推入绝对贫困状态,扩大了贫困人口数量。

同时,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低要求,这种低要求决定了农村社会和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也低,不利于农村人口教育水平的提升。

粗放农业经营21 非洲经济增长与减贫发展的悖论!#∃∋()I M F ,op ci t ,p 80 即环境资源被用来满足贫困人口生存或经济发展之需,而这种生存的抗争却因对环境资源的过分开发而变得更加严峻。

I M F ,op cit ,p 68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农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值的55%,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60%~90%。

See O li Brown and Alec C raw ford,C li m ate Chang e and S ec u rit y i n Africa ,In t ernational In stit u te for Sustai nab le Developm ent ,M arch 2009,p 12See J orge Arb ache ,D el fi n S Go ,and John Page ,%Is Africa ∗s Econo my at a Tu rning Poi n t ?&,i n Delfi n S Go ,and J ohn Page edited ,Afric a a t a Turn i ng P oi n t ?,TheW orl d Bank,W as h i ngton ,D C ,2008,p 73模式还导致农业经济效益差,尤其非洲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受到营养不良和饥馑的威胁。

#此外,农业积累水平低,农业剩余对工业资本形成的贡献很小,使农业工业化发展迟缓,阻碍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民也无法拓展非农经营和就业的空间。

总之,农业发展经济不发达加大了政府用于农村减贫的边际成本,从而大大拖延减贫的步伐。

(四)不适于穷人分享增长的经济结构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

尽管非洲国家多年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经济多样化,但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尤其工业化水平低。

从第二产业发展来看,资源禀赋促进了非洲国家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采掘工业为主导的特征。

但是从整个工业产业结构看,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油气能源矿产及固体矿产开采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而以劳动密集型和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制造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9%,且长期发展缓慢。

非洲国家的制造业结构不完善,当然也大量耗费政府财政支出。

从就业情况看,大多数非洲国家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总量的比例偏高,因此,农业的低产出必然导致他们的低收入。

这是他们人均收入低、投资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也制约了他们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综上,非洲经济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不是由正规经济的扩张驱动的。

目前经济情况的好转,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坚挺、加上外资流入刺激所激发的。

其经济活力是存在的,但对减贫(尤其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居民收入、就业、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释放的效应却有限。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而为什么减贫成就却十分有限的问题。

贫困化增长背后的多元因素非洲国家长期处于贫困化状况,不仅与上述经济增长类型与模式息息相关,而且应将贫困现象的持续存在置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多维视野来分析。

(一)经济因素1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对于广大发展中的非洲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来源主要包括内、外两部分。

从内部因素看,国内储蓄常常被视为资金形成的稳定渠道,可以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

政府储蓄只有在财政收支获得顺差时才能获得。

一般说来,出口产品赚取的外汇是许多非洲国家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国际初级产品交易价格受控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出口产品收益波动性较大。

况且,由于非洲国家每年都需偿还到期债务,加上用于雇员薪金、日常固定支出等,财政收支常处于紧张性平衡或赤字状态。

对于企业储蓄来说,当前,非洲国家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渴求,中小企业融资相当困难。

企业借贷不足导致低投入,低投入导致低产出,这又使低储蓄成为必然。

在居民储蓄方面,非洲国家普遍人均收入低,人们绝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生活消费支出,而很少用于储蓄,加之非洲国家大多数家庭通常没有形成常规的储蓄习惯,导致非洲国家普通居民储蓄水平较低,这影响了非洲国内投资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