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型涂料油墨用助剂的神秘面纱

合集下载

丙烯酸丁酯用途

丙烯酸丁酯用途

丙烯酸丁酯用途1. 介绍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化学式为C8H14O2,主要用于合成丁酸丁酯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丙烯酸丁酯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油墨、涂料、塑料等领域,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优势。

2. 聚合物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原料,可以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制备各种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丁苯橡胶,它是由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丁酯共聚合成的。

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在橡胶制品、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油墨丙烯酸丁酯在油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制备高分子量的树脂,作为油墨的基础材料。

丙烯酸丁酯树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油墨需求,如胶印油墨、丝网印刷油墨、喷墨油墨等。

4. 涂料丙烯酸丁酯在涂料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溶剂型涂料的稀释剂和固化剂,提供涂料的流动性和硬化性。

丙烯酸丁酯还可以和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具有良好耐候性、附着力和柔韧性的涂料。

5. 塑料丙烯酸丁酯作为重要的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

它可以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各种性能优良的塑料材料。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韧性、透明度和耐化学腐蚀性,在汽车零件、家电外壳、包装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6.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几个主要领域,丙烯酸丁酯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应用。

6.1 纺织品丙烯酸丁酯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涂层处理,提高纺织品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柔软性。

6.2 医疗器械丙烯酸丁酯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制备,如人工关节、牙科材料等。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在医疗器械中发挥重要作用。

6.3 化妆品丙烯酸丁酯可以用于化妆品的调理剂和稳定剂,改善化妆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6.4 电子产品丙烯酸丁酯也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如显示器制造中的涂料、印刷电路板等。

结论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纯丙烯酸成膜助剂

纯丙烯酸成膜助剂

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纯丙烯酸成膜助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涂料、油墨、粘合剂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透明的薄膜,改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纯丙烯酸成膜助剂的用途、性能特点以及制备方法等内容。

一、纯丙烯酸成膜助剂的用途纯丙烯酸成膜助剂主要用于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提高其耐磨性、抗腐蚀性和耐热性等指标。

在涂料行业中,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可以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耐候性,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在油墨行业中,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可以提高油墨的光泽度和耐水性,使印刷品具有更好的质感和持久性。

在粘合剂行业中,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可以提高粘合剂的粘合强度和耐化学性,在陶瓷、金属、塑料等各种材料的粘接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纯丙烯酸成膜助剂的特点1. 膜层均匀透明: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透明的薄膜,表面光滑平整,提高材料的质感和外观。

2. 耐磨性强: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在日常使用中不易受到磨损和划伤。

3. 抗腐蚀性好:纯丙烯酸成膜助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抵抗酸碱等化学腐蚀,保护材料表面不受腐蚀。

4. 环保无毒:纯丙烯酸成膜助剂采用环保无毒的原料制备,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环保标准。

5. 使用方便:纯丙烯酸成膜助剂易于操作,可以通过刷涂、喷涂、浸渍等方式施工,适用于各种材料表面处理。

三、纯丙烯酸成膜助剂的制备方法纯丙烯酸成膜助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聚合法、合成法和改性法等几种常见方法。

1. 聚合法:将丙烯酸和其他单体在溶剂中进行自由基或离子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成膜助剂。

这种方法制备的成膜助剂具有高分子量、均一分子结构和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涂料等领域。

2. 合成法:利用丙烯酸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各种有机无机复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成膜助剂,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结构设计和改性调整。

丙烯酸树脂在油墨中的应用

丙烯酸树脂在油墨中的应用
Pg 7
ROHM AND HAAS
ASIA PACIFIC REGION PERFORMANCE POLYMERS, FUNCTIONAL COATINGS
Paraloid®丙烯酸树脂应用于印刷油墨
Paraloid
单体组成
Tg(oC)
分子量
供应形式
A11 – 100%
MMA
100
125,000
Powder
ROHM AND HAAS
ASIA PACIFIC REGION PERFORMANCE POLYMERS, COATINGS
Paraloid®丙烯酸树脂应用于印刷油墨
initial/date
ROHM AND HAAS
ASIA PACIFIC REGION PERFORMANCE POLYMERS, FUNCTIONAL COATINGS
特殊性能
DM-55 最通用的树脂--相容于所有的其它油墨用树脂,溶于乙醇,酯, 烷烃类, 酮类。
B-99 溶于除脂肪烃和乙醇外绝大多数溶剂,相容于绝大多数油墨用树脂。
DM-80 低成本--溶于乙醇和酮类;部分溶于烷烃类。
B-67
相比上面的树脂,分散性较弱,但溶于乙醇和烷烃类----可以与 B-38 树脂混合使用(B-38/B-67;80/20),在调漆中作为分散剂使用。
原材料
重量比
研磨色浆
酞菁蓝
15.0
Paraloid® DM-55 @50%异丙醇溶液
10.0
异丙醇
75.0
调稀
Paraloid® B-38 @40%异丙醇溶液 异丙醇
25.25 2.55
127.80
固含量 颜料/粘接料固体份
23.0%

丙烯酸涂料成膜原理

丙烯酸涂料成膜原理

丙烯酸涂料成膜原理丙烯酸涂料成膜原理丙烯酸涂料是一种常用的装饰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以及工业领域。

了解丙烯酸涂料成膜的原理对于设计师、装饰工程师和消费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丙烯酸涂料成膜的原理,包括其基本成分、反应机理以及成膜过程的影响因素。

一、丙烯酸涂料的基本成分丙烯酸涂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丙烯酸树脂、颜料、助剂和溶剂。

丙烯酸树脂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它能够通过反应形成坚硬的膜层。

颜料用于给涂料着色,使其具有丰富的色彩。

助剂则用于改善涂料的流变性能和耐候性能。

溶剂则用于稀释丙烯酸树脂以便于涂刷施工。

二、丙烯酸涂料的反应机理丙烯酸涂料的成膜过程主要是通过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反应完成的。

丙烯酸树脂中的丙烯酸单体在存在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链状结构。

这些高分子链之间通过交联作用力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使得涂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聚合反应一般需要活性物质的存在来引发。

丙烯酸涂料中常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钒、过氧化氢以及有机过氧化物等。

这些引发剂能够通过提供自由基来引发聚合反应。

一旦聚合反应开始,丙烯酸单体之间就会形成共价键,最终形成一个坚固的聚合体。

三、丙烯酸涂料的成膜过程丙烯酸涂料的成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涂刷施工、溶剂挥发、聚合反应和固化。

1. 涂刷施工:丙烯酸涂料在施工时会被均匀地涂刷在基材表面。

涂刷的过程中,涂料会形成一个较薄的涂膜,其中溶剂和丙烯酸树脂均匀分布。

2. 溶剂挥发:施工完成后,涂膜中的溶剂会逐渐挥发。

溶剂的挥发会导致涂膜厚度的减少,涂膜变得更加致密。

3. 聚合反应:溶剂挥发后,丙烯酸涂料开始发生聚合反应。

引发剂提供的自由基与丙烯酸单体发生反应,使其逐渐形成聚合体。

4. 固化:聚合反应完成后,丙烯酸涂料中的聚合体开始逐渐固化。

固化过程是一个化学交联的过程,使得涂膜形成牢固的纳米结构。

四、影响丙烯酸涂料成膜的因素丙烯酸涂料的成膜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和基材特性等。

丙烯酸酯胶粘剂简介

丙烯酸酯胶粘剂简介
需要加入阻聚剂及金属离子螯合剂,既保证贮存稳定 性,又不影响固化速度。
2020/8/3
23
Part 1 紫外线固化胶粘剂
吴小霞
紫外线胶粘剂优缺点
优点
缺点
▪ 快速固化
▪ 设备投资
▪ 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 能量损耗较低
▪ 材料必须透紫外光 ▪ 深层固化有限制
▪ 适合全自动化生产
▪ 合乎健康及环境法律要求
▪ 粘接范围广,金属玻璃塑料等
2020/8/3
2
内容介绍
➢ 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的介绍 ➢ 紫外线光谱简介 ➢ UV胶的固化机理 ➢ UV胶的组成 ➢ UV胶配方设计的要点
固化物颜色综合考虑,往往需要2种以上的光引发 剂配伍使用,才能达到满意的使用效果。
➢ 其他助剂
还可根据需要添加多种助剂改善体系的性能,如流 平剂、触变剂、附着力促进剂、阻聚剂等。
2020/8/3
11
2020/8/3
12
表面氧阻聚
氧的存在对自由基聚合有阻聚作用,表现在:氧分 子捕捉自由基,生成过氧化自由基,使链反应终止。
2020/8/3
3
丙烯酸酯单体种类繁多:通式CH2=CR1COOR2 ,其中R1 为-H或-CH3,R2是一个烷基,如甲基、乙基、丁基 等等,随取代基不同,物性也相差很大。
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EOEOEA)
2—苯氧乙基丙烯酸酯(PHEA)
丙烯酸十二酯(LA) 异冰片丙烯酸酯(IBOA)
2020/8/3
15
➢ 光穿过吸光物质时其强度会发生衰减,光衰减 程度遵循Beer-Lambert定律。 ➢合理设计配方,采用分子量高、固化速度较快 的低聚物; 可酌量添加双官能度单体以提高固化速 度; 选择合适的光引发体系,比如光引发活性高、 吸收波长在 400nm附近的光引发剂 ,比如TPO、 819。 ➢选用高强度的紫外光源,增加辐照时间。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起着粘合的作用。

丙烯酸酯是一种具有高度粘附性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将两个不同材料牢固地黏合在一起。

丙烯酸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可以形成坚固的结构,并在接触面上形成丰富而密集的分子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扩散到被粘合的物体表面,并与其表面形成强力吸附。

丙烯酸酯还可以通过与材料表面上的官能团结合,形成化学键,增加粘合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丙烯酸酯还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涂散性,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被粘合物体的表面上,填充微小的孔隙和不规则表面,进一步提高粘合力。

总的来说,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强力吸附和化学键,将被粘合物体紧密粘合在一起,并提供持久性和耐久性。

丙烯酸叔丁酯用途

丙烯酸叔丁酯用途

丙烯酸叔丁酯用途
1.涂料和油墨生产:丙烯酸叔丁酯常用作涂料和油墨的稀释剂和增塑剂。

它可作为有机溶剂,有助于涂料和油墨的液态化和流动性,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2.塑料和橡胶添加剂:丙烯酸叔丁酯在聚合物工业中广泛用作单体和增塑剂。

它可以与丙烯酸酯类共聚,形成具有良好柔韧性和抗拉力的高分子聚合物。

此外,丙烯酸叔丁酯还可增加橡胶制品的韧性和弹性,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和耐久性。

3.味精生产:丙烯酸叔丁酯是用于味精(谷氨酸钠)的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

它可以与谷氨酸反应生成丙烯酸叔丁酯谷氨酸盐,然后通过水解和分离得到纯的谷氨酸钠。

4.助溶剂:丙烯酸叔丁酯在化学合成中常用作助溶剂,尤其对于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可用于溶解,反应和分离不同物质,并提供一定的反应条件和环境。

5.香料和香精:丙烯酸叔丁酯作为香水和香精的成分,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气味和稳定性。

它可以与其他香料成分相互作用,创造出各种芳香的香水和香精。

6.化学中间体:丙烯酸叔丁酯可以通过酯交换反应或加氢反应转化为其他有机化合物。

例如,它可以与甲基丙烯酸酯反应生成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该共聚物常用于涂层,胶粘剂和密封剂等领域。

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丙烯酸叔丁酯具有许多优点和特性,使其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叔丁酯是一种易燃液体,需要在使用和储存时注意安全措施。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
它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指南。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更优的WA R 连接料

1 功 能 单 体 改 性
WI 中通 常 引入 功 能 单 体 作 为 连 接 料 的共 聚 改 性剂 , 如 引入 交 联 单体 可 使 共 聚物 分 子 链 上含 有 可
交 联 的基 团 , 使WI 在 成膜 过 程 中通 过 分子 内或分 子 间 的交 联 反 应 , 形成 立 体 网状 结 构 的 聚合 物 _ 5 ] , 从 而 使 油 墨 具 有 良好 的耐 水 性 、附着 性 和 常 温 固 化 能
关键词 : 水性油墨 ; 丙烯 酸 酯树 脂 ; 连接料 ; 改 性
中图分类号 : T Q 4 3 3 . 4 3 6 : T S 8 0 2 . 3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8 4 9 ( 2 0 1 3 ) 0 3 - 0 0 5 3 — 0 5
能 单体 , 采 用 预 乳 化半 连 续 种子 乳 液 聚 合法 合 成 了 WA R,引入 的AD H交联 剂 可与 D A AM一起 构成 室 温 自交联体 系 。研 究结果表 明 : 当m( A D H) : m( D A A M) = ( 1 . 0 ~ 1 . 2 ) : 1 时 ,相应 乳 液及 其胶 膜 的综 合 性能 相 对
2 0 1 3年 3月 第 2 2卷 第 3期
Vo 1 . 2 2 No . 3. M E a r , 2 0 1 3
中 国 胶 粘 剂
CHI NA ADI - [ E ES F VES
水性油墨用丙烯 酸酯树脂 的改性研究进展
周 婷 婷 ,张英 强 ,吴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上海
予 墨膜 良好 的 自然干 燥性 和优 异 的成膜 特 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酸酯型涂料油墨用助剂的神秘面纱作者简介:johnson 上海泰格聚合物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一直以来,从事涂料配方研发的技术人员在选用助剂方面过于简单,多数会听从供应商的推荐,但这并不是最好的。

希望通过这个话题,使得我们在选助剂上不会盲目,会选得更快更好。

当然,首先条件是要懂得这些助剂起作用的机理。

就从这里开个头吧:技术人员差不多都接触过丙烯酸树脂,但是有多少人清楚,为什么有的适合作涂料的基料,而有些则适合作助剂,到底在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结构、官能团等等方面有什么不同?类似结构的助剂有一个系列,这些不同的品种有多大区别,从结构上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应用助剂的人来说有些难度,如果生产开发助剂的人来讲讲那肯定非常好的。

对于一提起助剂,厂家对它的结构,分子量等都是比较保密确实如此,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增加了助剂的神秘感。

这里先从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谈起,看看做树脂基料和不同种类助剂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在结构上面有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丙烯酸类树脂既可以用作涂料的树脂,也可以做流平剂或消泡剂。

在丙烯酸酯树脂里面加入丙烯酸酯流平剂,丙烯酸酯消泡剂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可见同样是丙烯酸类树脂,区别是很大的。

从原理角度来讲,决定一个化合物在给定体系里面到底能否用作助剂,是流平剂还是消泡剂,决定的因素还是与体系的相容性和表面张力两个因素。

在表面张力低于所用体系的情况下,如果是有限不相容的,适合做流平剂,如果相容性更差一些,就只能用作消泡剂。

同样是丙烯酸酯化合物,到底适合做树脂还是助剂,适合做哪种助剂归根到底看参与聚合的单体和分子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结构对其表面张力和相容性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分子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涂料中所用的丙烯酸树脂一般可以写成如下结构式如下(在这里为了写结构式讨论方便,不区分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区别,实际体系中,这两类单体是共存的):—(CH2CHC00Rmx—(CH2CHC00Rfy―,其中Rm一般是C1-C4的基团混合物,其中短碳链部分含量相对高一些,Rf 一般是官能基,在一般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当中,Rf是羟乙基或者羟丙基。

分子量一般是一万到几万不等。

常见的丙烯酸酯流平剂结构式如下:一(CH2CHC00RIX—,在这里Rl主要是C4-C8的基团的混合物,分子量一般小于一万。

常见的丙烯酸酯消泡剂结构式如下:一(CH2CHC00F f dx —在这里Rd主要是C10-C18的基团混合物,分子量一般是一万到几万不等。

从上面的结构式可以看出来,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用作树脂,还是用作流平剂或消泡剂,它所使用的单体的种类大不一样。

从树脂到流平剂再到消泡剂,所使用单体的碳链是增长的趋势。

从分子结构角度来讲,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侧碳链越长,其表面张力就越低,相应的极性和溶度参数也就变得越小。

当用作流平剂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与用作树脂的比较,流平剂的侧碳链(C4-C8更长,表面张力低于树脂的聚丙烯酸酯,且由于极性的明显差别,两者是不相容的,正是满足了这两点,当流平剂用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在丙烯酸树脂里面可以起到流平的作用。

另外,流平剂需要有一个比较快速地迁移到表面而起作用的过程,所以不能把分子量做得太大,一般小于一万。

如果加入更长的侧碳链如C10-C18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那么可以预测,它的表面张力比树脂用C1-C 4的聚丙烯酸酯更低,相容性更差,这样C10-C18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在丙烯酸酯树脂体系里面可以当消泡剂使用。

从消泡能力的角度,因为分子量越大与体系的相容性越不好,消泡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聚丙烯酸酯消泡剂的分子量一般都不小。

当然,由于侧碳链对于表面张力和相容性的影响是渐变的过程,所以某些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同时扮演流平剂和消泡剂的角色,比如8个碳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它介于流平剂和消泡剂的边界位置,同时具备两者的性能。

以上就是不同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有不同用途的一些基本原理。

因为从树脂到流平剂到消泡剂是一个系列,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

另外,作为聚丙烯酸酯分散剂的结构与他们又有区别。

丙烯酸树脂合成做过几年,但是还不知道丙烯酸酯助剂也是通过丙烯酸合成过来的,看了上面的内容觉得区别是不是就是Rm 的碳链长度,一般丙烯酸树脂的酯长度最多的也就是 4 个碳,也就是丙丁酯类,是不是助剂用的单体确实有区别?上面为了描述聚丙烯酸酯在不同用途最基本的变化趋势,结构简式都是最基本的结构,实际的结构相对会更多一些,当然丙烯酸树脂的碳链的长度是影响丙烯酸树脂用途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它因素如功能基团的种类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用来改进润湿性,相容性等等其他性能。

一般来说,助剂里面特别是流平剂会用一些特殊结构的单体。

至于说应用,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用作涂料的树脂和助剂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有很大差别。

单从用途的角度来看(消泡与流平),聚氨酯和有机硅看来也类同了,只不过分子结构中换成特征性的氨酯基或硅氧结构。

不知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可以这样理解,总的原则就是在一个基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分子结构来改变表面张力和极性,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助剂。

看完上面的回答,眼界有开阔了许多,至少消泡剂与流平剂的本质不像以前那么神秘了。

现在的认识就是,消泡与流平的本质或者作用原理就是低的表面张力与相容性的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自由发挥,不知对否?那么再往前一步,怎样判断自己选的消泡剂和流平剂是最合适的或者是更合理的?除了价格因素,当然还有一些效果评判外,换句话说,许多人说他的东西很好,但是否为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呢?从原理上讲,消泡剂与流平剂的本质就是对表面张力和相容性的控制程度不同,在这个基础上,肯定可以自由发挥。

但是我们刚才讨论的基准是以涂料用丙烯酸酯树脂为标杆的,表面张力比它低一些,相容性差一些就是流平剂,再低,再差就是消泡剂。

如果换成其他树脂,又会有不同,比如说原来在丙烯酸树脂体系里面可以做流平剂的物质,如果放到极性比丙烯酸树脂大得多的树脂体系如环氧体系,那么可能流平剂的表面张力就会比环氧体系要低得多,相容性也差得多,于是在环氧体系,这个物质就成了一个消泡剂了。

很多时候助剂的使用是灵活的,并不是说明书说它是流平剂,它就只能做流平剂来用。

流平与消泡的转变是相对你所使用的树脂体系的极性来看的。

要是对这个助剂的极性范围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样助剂用起来就灵活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由发挥了。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助剂商对所提供的助剂产品的化学成分上面的信息是严格保密的,这样以来工程师就无法利用理论对助剂的使用进行预测了,只能全凭供应商的介绍和推荐,如果碰上供应商对情况也不太了解的话,就会做很多无用功了。

要想要最合适的性价比最高的助剂,可能要相对费点精力多做试验了,选出适用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最便宜的一种就行了。

这样试验的助剂品种可能较多,但是由于仔细区分各种情况与应用体系,选出的东西最不浪费。

对于丙烯酸类分散剂,主要侧重点应该是官能团了,同时考虑到不同颜料的表面特性,表面的酸碱性,表面的活性部位,还有表面的电位情况等等。

关于这些方面如何理解的?所有的分散剂从结构上讲,都属于是两亲型分子,有一头亲颜料,另一头亲介质。

小分子的分散剂就是我们常见的各种表面活性剂,而高分子型分散剂在结构上有其特点,可以讨论的内容很多。

丙烯酸酯类分散剂从使用角度分两大类,一类是常见的水性体系的丙烯酸酯胺盐,钠盐类的分散剂,这类分散剂很早就已经出现并广泛运用到了水性涂料的生产当中,这类助剂结构简单明确,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

另外一类就是丙烯酸类的高分子型分散剂,准确地说是具备锚固基团与溶剂化链段组合的分散剂,这类分散剂目前在一些高档涂料当中有广泛的应用。

丙烯酸酯类分散剂的结构也非常多变,源于丙烯酸酯单体种类的日益丰富,为了简化结构,我们选择最基本的结构来做一说明,以下结构可以看做最基本的丙烯酸酯高分子型分散剂的结构—(CH2CHCOO)R a—( CH2CHCOOCH2CH2N(CH)3)2b—( CH2CH2COO)H c—(CH2CHCOOCH2CH2CH2(OCH2CH2)nCd—,其中R基团是烷基或者为了提高润湿效果部分采用含氟烷基, a 链段主要为了调整整个分散剂的溶解性, a 链段越少,极性越高,逐渐会从油溶性转向水溶性, b 链段是锚固基团,丙烯酸二甲基乙醇胺酯是丙烯酸酯超分散剂里面常用的锚固基团单体,该锚固基团对于碳黑以及其他有机颜料均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当然,对于不同的颜料,也有其他的含氮单体可以选择, c 链段也是锚固基团,主要用于对无机颜料的锚固,d链段含有长链的聚醚链段,很明显,该链段是作为溶剂化链段,长的聚醚链在体系当中伸展开来,可以阻止不同粒子之间相互靠近,从而达到稳定颜料的作用,同时聚醚链段里面单体的调整也是调整整个分散剂极性的一种手段,决定了该分散剂适用于何种极性的体系。

一般来说,分散剂里面的氨类锚固基团都是以叔氨基或者季胺盐为主,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用于PU体系的时候与固化剂反应,含伯氨基的分散剂很少用于PU体系。

除了氨基,还有一种锚固基团就是芳香环类(比如苯环,萘环等等),这类锚固基团主要通过P电子云共轭效应与颜料粒子进行锚固,很多通用色浆的分散剂都含有此类基团。

但是这一类锚固基团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和氨基相比较,他们对无机颜料没有任何亲和力,一般只适合分散有机颜料。

很多时候为了增加分散剂的通用性,还是要共聚少量的氨类基团我这里更想了解的是用于单组分PU体系的较为理想的分散剂。

其实叔胺类对PU也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分散剂单用或者合用能基本满足普通的各种需求。

之前找到了一类分散剂,分子链中以部分醚键和叔胺为主,但没有验证过实际效果。

不知你对这方面的看法如何?对于你的体系,个人认为以芳香环为锚固基团的分散剂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另外如果锚固基团是季胺盐,其催化作用也不是很强,可以使用,建议试一下Solseperse-27000。

对于颜料的润湿性问题,非丙烯酸类树脂如用量很大的醇酸树脂,从理论上分析其结构上除了羟基、羧基等官能团,还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对润湿有多大影响,有没有一个较为确定的规律?醇酸树脂对颜料良好的润湿性能一般认为是由于醇酸树脂含有大量的长链饱和脂肪烃或者不饱和脂肪烃基团,由于这类基团的存在,醇酸树脂相比一般的聚酯树脂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从而有更好的润湿能力。

当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对于润湿也很有帮助,另外一点,就是醇酸树脂合成的反应,最终产物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组分,这类低分子量组分具有更好的润湿颜料的能力。

通常的热塑性丙烯酸体系对颜料的润湿分散性很差,最主要的原因,在一般人认为是因为缺少极性基团,那么这样的体系的表面张力如何呢?一般也认为其表面张力是要小于醇酸类的,为什么润湿性如此差?润湿首先是一个动态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