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对外贸易

合集下载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
一、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工业资产阶级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和不断的斗争,最 后终于使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胜利,具体表现如 图所示。
国际贸易政策
一、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 分工理论的创始者。 亚当· 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 重要条件之一,他认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国际贸易政策
一、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表3-1 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利益
国家 分工前 分工后 交换后 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 2.375 1 1.375 190 1.7 1 酒产量 (单位) 1 1 所需劳动投 入(人/年) 120 80 毛呢产量 (单位) 1 1 2.7 所需劳动投 入(人/年) 70 110 190
国际贸易政策
一、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其理由有三个: (1)分工能使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增进,可以 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使人们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 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3)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 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国际贸易政策
一、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判断对错: 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
的国家有 _______(多选) 英国废除谷物法得到了马克 思的高度赞扬。 A 中国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小问题: 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

经济学说史论文---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经济学说史论文---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托马斯•孟的生平及著作托马斯•孟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贸易差额论(贸易平衡论)的创始人。

托马斯•孟于1621年发表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一书,这本书经过改写,在他死后即1664年由其儿子以《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的书名出版,这是一部重商主义最著名的著作。

托马斯孟出生于伦敦一个手工业兼商人家庭,自幼丧父,继父为一名富商,是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托马斯孟年轻是即入东印度公司的董事。

托马斯孟写作该书是为了驳斥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从事与印度等地的掠夺性贸易,于1600年成立,也是英国对外贸易中最早争得国家商业特许的公司之一。

国家允许该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带出一定数量的金银。

这种特许与早期重商主义原则想抵触,遭到许多人的责难和攻击。

托马斯孟的这本书是针对早期重商主义者谴责东印度公司在对外贸易中输出的大量货币而写的,为了替他的公司辩护,他在书中阐述了他的贸易差额论的原理。

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认为它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有体系的自我脱离,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二、托马斯•孟的主要观点第一,他认为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的手段,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超,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

他把国内贸易看成是财富的相互转让,并不能使国家致富,而对外贸易才有助于财富的增加。

他说:“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也就是说,在对外贸易中要保证贸易顺差,使货币不断流入本国;如果相反,进口超过出口,出现了贸易逆差,货币财富就会外流。

第二,他反对早期早期重商主义的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要求取消货币输出的法令。

他说:“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输出货币恰恰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

他还举例了意大利和法国的例子,说明在这些国家,金币和银币都可以自由出口,但是由于遵守了贸易差额的原则,货币仍然流回了本国。

概括中英国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概括中英国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概括中英国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绝对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英国人需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

而中国不需要英国的任何东西。

这种不对等的贸易对于英国人来说是纯粹的财富流失,英国人需要一种货物来抵消中国对他的贸易顺差,于是选中了鸦片。

鸦片在沿海地区的盛行严重影响了中国民众的健康,而且清政府也对于贸易顺差被抹掉很难以接受,于是授权林则徐在沿海禁烟。

林则徐强行没收了英国商人的鸦片,并统一销毁。

这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报复行动,于是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战败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此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

中英两国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肯定是收益以及利益减少所以我认为还是轻易不要有任何举动好。

国际贸易的书籍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后感

国际贸易的书籍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后感

国际贸易的书籍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后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后感不仅仅是近代,从欧洲开始殖民掠夺时期开始,英国对外贸易对自身,西欧和其他大洲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气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或多或少带有晚期重商主义的特征。

从英国的无敌舰队开始,英国开始由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财富,本来不富饶的一片土地却异常的金碧辉煌。

作者托马斯·孟就是晚期重商主义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东印度的董事长就是托马斯·孟,他还是一个大资本家,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期间给英国创造的巨大的财富。

“贸易差额理论”就是他在当时提出来的。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本书根据内容,大致分成了三个部分。

首先,作者认为在国内进行贸易是不能够让国家富裕起来的,货物财富永远在自己家里面流通消耗,并没有获得更大的价值,这样看来就是自营自亏的一个模式;在内贸易行不通,那对外贸易呢?如果将自己的货物出口到国外销售,自己在国外消费的那些钱就可以得到补充,若想实现盈利,那卖的比买的多不就好了。

那第一步就是要增加出口获得财富,减少进口消耗财富。

作者提出英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劣势,四周环海,极易也只有发展航运;他还提出了一个很创新大胆的想法:为赚取运费关税之类的非贸易收入,再通过对原材料进口的免税制度鼓励国内产业生产参与出口创造财富,发展航运搞物流。

还可以通过资本的输出获取利润;也就是说倒买倒卖的国际版本,通过自己的航运把世界链接起来,自己从中摄取利润;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卖到欧洲,将印度的香料卖到欧洲等正常贸易行为和将自己掠夺殖民所来的奴隶卖给贵族等见不得人的勾当。

但是从国外买原材料这样的作法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觉得金银从本国用出去就是财富的丧失,托马斯·孟在后面的工作中继续证明对外贸易是对的,不但对商人有利,对贵族有利,对地主也有利。

西班牙的黄金地窟事是个有力的例子其次,“货币差额理论”的提出者托马斯·孟他坚持对外贸易的原因是他认为对外贸易的差额财富的源泉。

英国贸易史

英国贸易史

四、近代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霸主 地位
(一)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具体表现 世界工业、贸易、运输、科技等方面均领先于 世界各国 (二)《谷物法》的废除与英国的自由贸易 谷物法是一道于1815年至1846年强制实施的进 口关税,藉以“保护”英国农民及地主免收来自于 从生产成本较低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它规 定了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程度时方可进 口。其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
三、近代中期英国的殖民地贸易和航海条例
(一)17世纪后半期进入殖民地贸易阶段
大西洋商业体系的建立 烟草、蔗糖、皮毛贸易
(二)旧殖民体系与航海条例
旧殖民体系:用武力夺取殖民地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殖民地贸易, 把宗主国变成殖民地产品的贮存库,并以自己的工业产 品供应殖民地。同时,旧殖民体系只有当宗主国与殖民 地之间的交往是用自己的船只进行时,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旧殖民体系一开始就显示出强烈的排外性。
战争 英西战争
背景
结果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西班牙衰落,荷兰控制 世界;英法崛起 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 导 火 线 : 英 颁 布 《 航 海 失去北美殖民地 条例》 英国插足印度、北美; 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 尖锐 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 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 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航海条例
又译作航海法,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 具体是指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 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 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 的战争。1660、1662、1663年以及70年代续有修订和补 充。 1660年《航海条例》内容 (1)来自殖民地的商品只能用英国或该殖民地的船只运 载; (2)欧洲商品同样只能由英国或该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 载; (3)不允外国船只到英国从事运输或捕鱼活动。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因为上学期与同学一起做了一次关于英国软实力的课间展示,所以查阅了许多与英国相关的资料,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

特别是对17世纪英第一帝国形成时期的历史和发展有比较感兴趣。

因此也特意选择了《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一著作来阅读。

本书是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之一,是一部关于英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学理论专著,全书详细介绍了英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财富的详细过程。

作者托马斯·孟1571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商人的家庭里,让他从小就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因参与了地中海贸易而赢得了金钱和声誉,曾被选为东印度公司董事。

托马斯·孟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得到集中表现。

在书中可看到他把商人置于很高的社会地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商人为“王国财富的管家”。

托马斯·孟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差额论。

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且坚持“我们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的价值要大于我们所消费的外国商品的价值”的准则(虽然这个观点不符合当今的现实,但是在当时对外贸易体制及对外贸易还不是很让国家接受的情况下,使得从商人员和国家宏观调控者重新审视对外贸易的利于弊,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推进起到了很大作用)。

他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是保护关税政策,以奖励输出,限制输入。

他主张,当商品输出时,国家全部或部分地退还资本家原先已纳的税款;同时,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性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当进口商品经过加工重新输出时,国家则应退还这些商品在进口是所纳的关税。

提出了对外贸易是国家之间贸易的唯一手段,阐述了国内贸易是不能使国家整体水平提高,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强于他国的重要手段。

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
与他国的关系)
精选ppt
9
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 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 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 方面的协调工作。
精选ppt
10
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纲要之对外贸易政策
精选ppt
14
• 第二节 积极扩大进口 • 第三节 发展服务贸易 • 第四节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 •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 第一节 引导外商投资方向 • 第二节 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 •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 第一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
精选ppt
16
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
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的利益也予以承认,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 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的目的。
3.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
学的,他把生产力理论同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
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精选ppt
3
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地理环境因素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地理环境因素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地理环境因素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第一篇:地理环境因素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COLLEGE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题目:地理环境因素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姓名:专业:班级:学号:2014 年月日地理环境因素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国际贸易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贸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因为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

任何国家的双边贸易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因而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英文:United Kingdom)或不列颠(英文:Britain),通称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西欧的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主要发展的是工业、农业。

重要工业有采煤、钢铁、机械、炼油、化工、纺织、医药等。

奔宁山两侧煤田附近为旧工业区,伦敦及其周围为新工业区,炼油和石油化工偏重在沿海港口。

重要农畜产品有小麦、大麦、甜菜、马铃薯、蔬菜和牛、猪等。

英格兰东南部为主要耕作区。

重要的大城市和良港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谢菲尔德、利兹、南安普敦和普利茅斯等。

地理环境分布、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形成、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国际贸易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贸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因为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

任何国家的双边贸易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因而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

两大类中的不同因素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尤其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理环境的作用更为明显和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对外贸易英国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强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国是世界上第六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程度高,市场体系成熟,近几年来英国经济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稳增长、低物价、高就业、福利改善的运行态势,实现了过去200年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

第一部分对外贸易形式、特点、体制、及政策一、国际贸易的必要性1、国际贸易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分工私有制就产生了贸易,国际贸易的产生还必须出现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就是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是各国追求比较利益的必然结果。

相对成本的不同,为两国之间的互利的分工和贸易创造了条件,两国都专门生产本国占相对优势的产品,并互相交换,对贸易双方都有利。

各国生产成本不同,各国总能够找出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相对优势,只要正确地利用这种生产上的相对优势,积极地开展对外贸易,就能够增进本国的利益。

3、国际贸易是各国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需要。

在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生产规模扩大,平均生产成本反而降低,这样就形成了规模经济,各国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其所需的原料及机器设备等,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劳动力价值降低。

4、国际贸易是进一步满足各国需求,增进各国福利的需要。

由于各国消费偏好或需求的不同,即使两国的生产能力完全一致,也会使双方的贸易成为必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收入变动引起需求变动,导致国际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成为必然。

二、英国国内经济现状1、英国自然资源情况。

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能源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等。

生物制药、航空是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英国的农业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

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工业的重要性则不断下降,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地、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

2、英国经济发展历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与其他西方经济体一起遭受重创,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自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大幅下挫,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

在采取了扩大货币发行量即定量宽松措施及维持低利率之后,英国金融系统在过去6个月已稳定得多,虽然英国经济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且整体复苏尚需时日,但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有所回升,2009年9月英国工业生产以两年来最快速度增长。

3、英国经济发展现状。

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9年居世界第七,落后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英国经济比上年萎缩5.0%,比第一次发布的下降4.8%下调0.2个百分点,初步统计2年英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3964.74亿英镑,同比名义下降3.6%。

三、英国对外贸易现状1、英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5 %以上,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5 %。

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1)、出口情况。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是英国的前四大类出口商品,2009年占英国出口总额的23.2%、18.6%、11.8%、和1.4%。

英国出口项目占总出口货物比重简表(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英国的出口货物中,制成品占有很大比重,在五年中都是60%以上,但是从趋势上看,这个比重随年份减少。

农业原材料整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在年有所波动。

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都是上下波动,整体呈稳定趋势。

(2)、进口情况。

英国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矿产品,2009年进口1067.1亿美元,604.8亿美元 531.4亿美元和521.7亿美元,占英国进口总额的20.9、11.8%、10.4%、10.2%。

其中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方面、德国均在英国市场上居首位在运输设备市场上更是占到了25.9%的绝对优势。

英国进口项目占总进口货物比重简表(表2)从上表可知,在英国总进口中,制成品的比例依然最大,而且比较稳定,燃料以及矿物和金属呈增长趋势,食品和燃料所占比例较小,而且也比较稳定。

2、英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英国总体贸易情况简表(单位:英镑)(表3)从上表看,英国自2008年到2012年,出口贸易总额呈现增长的趋势,保持贸易逆差,但总体有所缓解;出口货物总额在持续增长,但是贸易逆差也在增大;出口服务贸易总额在增长,在服务贸易上,一直保持贸易顺差,而且贸易顺差在扩大。

3、英国对外贸易地区结构英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美国等,英国前20个贸易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欧盟成员国占9个。

2009年英国对外贸易国家简表(表4)由上表可知,英国对外贸易中,对美国、法国、爱尔兰、都是贸易顺差,而对德国、荷兰、中国则是贸易逆差。

四、英国对外贸易形式与特点1、英国对外贸易形式。

(1)主要贸易形式英国对外贸易分为进口和出口,由表1可知,英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大部分,大概在60%左右,而且都是制成品。

其它的初级产品及原料,比如矿物和金属所占比例较小,约为3.5%。

此外还有其它贸易方式:(2)其他贸易形式:一般贸易(包销、代理、寄售、拍卖、展销、招标、投标),商品期货交易,对销贸易(易货贸易、互购贸易、转手贸易、补偿贸易)。

2、英国对外贸易特点。

英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大,外贸对国内经济有重要影响。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英国提高就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

英国对外贸易现状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进出口商品为机器设备、电机和电气产品、汽车及其零件、石油、珠宝及贵金属、药品、光学仪器、有机化学品、飞机及塑料制品等,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制成品的比例较大,由表1得出。

(2)、对外贸易增长,贸易逆差扩大。

2008年以来,英国对外贸易呈增长的趋势但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由表3就可以得出 2009年以及2011年贸易逆差出现大幅增加。

(3)、欧盟区域内贸易占主导地位,欧盟是英国最主要的贸易区域。

这个结论由表4的数据分析就可以得知。

(4)、贸易关系以美国、欧盟为主。

英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美国等。

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德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主要进口国为:德国、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

英国前20个贸易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欧盟成员国占 9个,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南非和印度。

五、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及体制1、对外贸易政策(1)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A、英国总体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但是不是纯粹的自由贸易政策。

在经济全球化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世界贸易政策主流,但存在正当的贸易保护。

竞争力强的行业倾向自由贸易政策,而竞争力弱的行业倾向保护贸易政策;在同一行业,竞争力强的企业倾向自由贸易政策;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则寻求保护贸易政策;在一个国家,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偏于贸易保护政策,而以国外市场为主的企业倾向自由贸易政策。

由表1就可以得出,英国在制成品中占有较大优势,围在原材料及燃料对外贸易比例就相对小。

B、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就贸易领域来说,由表3可知英国货物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服务贸易;工业部门的自由化程度高于农业;出口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进口贸易自由化。

由表4知,英国主要贸易国是欧盟成员国,可见高级阶段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内部自由化程度高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C、自由贸易政策不时受到干扰。

由表1、表3都可以看出2009年的数据波动明显强于其他年份,这是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对英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在不平衡发展规律作用下,世界经济、各国经济都处于不平衡发展中。

当经济高涨时,自由贸易政策比较盛行;在经济危机下,自由贸易政策被干扰。

(2)英国的保护贸易政策对于开放国内市场,英国政府持积极态度,但也采取适当的非关税措施。

英国政府在此方面的立场是:在考虑到各种宏观因素的同时,也要考虑各行业及个人的利益,以确保有关措施的使用并完全反映英国国家的整体利益。

A、英国进口许可证制度。

欧盟成员国之间大部分货物的进口,不需要进口许可证,但是,某些进口则需向有关部门申请许可证。

在多数情况下,进口受到限制的货物,如已在欧盟内部流通,在进入英国时,则不再需要许可证。

B、英国进口限制。

由英国贸工部进口许可证司实施的进口限制分为两部分-欧盟进口限制及国内进口限制。

欧盟进口限制包括纺织品及成衣、钢铁和其他产品等三个方面;国内进口限制,大部分轻型武器及弹药的进口需要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要求也适用于武器零部件的进口,某些核材料,在进口至英国时,需要相关的进口许可证;制裁:由于外交政策等需要,配合某些国际组织限制同某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具体措施。

C、英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政策。

英国在贸工部内建立了反倾销小组,其主要工作是,从英国的利益出发,做好协调工作。

2、对外贸易管理体制(1)贸工部。

管理全部工业行业和贸易事务。

其中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促进出口和对内投资的政策、以及欧盟内的经济事务。

(2)外交部。

派遣商务外交人员、协同贸工部和国际贸易总局负责国外部分的促进出口工作。

(3)国际贸易总局。

负责研究与开发出口市场,对有关政府部门和出口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能、项目、资金等支持,外派和接待贸易团体及商展,以及促进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等)的基础上正在组建的新部门。

(4)出口信贷担保局。

为企业性质的政府部门,业务受贸工大臣和财政部的管辖,职能是帮助英国公司克服向海外销售和投资的风险,为英国项目和生产资料出口商提供拒付款保险、为对外投资提供政治风险的保险、为英国私营保险公司对出口的保险提供再保险。

(5)国际发展部。

负责制定所有国际发展事务的政策,其中包括以合作成员的身份与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世界组织以及英国国内和国际上的非官方机构,协定各种支持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

通过双边项目、投资和援助来协助贫困国家改善经济、贸易和生活水平,同时帮助英国企业发展海外业务。

(6)海关与货物税务署。

负责对一般进出口货物的具体控制管理、征收货物税(包括增值税VAT)和对外贸易统计。

对特定国家进行进出口的控制管理,比如对从欧盟内某些国家商品的进口管制、对某些国家的贸易制裁或禁运管制等。

HMCE的管制范围较宽,涉及特定动物,肉、鱼的卫生标准,濒危动、植物,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照片、文件、手稿和考古学材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