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一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二1.A“他们能够摆脱低俗”说法绝对,应该是“他们基本能够摆脱低俗”。

2.2.B“很是痛心疾首”不当,对象错位,这不是作者的态度,而是有些人的态度。

3.D “因为这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应该提倡”以偏概全。

4.B 竟:最终5.C此项说的是有功将领的结局,与章邯无关。

6.C“不愚昧的人都知道”应为“无论愚昧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7.(1)这与身伏斧砧受死,妻子儿女被杀戮相比,哪种情况好呢?(得分点:“孰与”1分、“妻子”1分、“为”1分、句意通2分)(2)让长史欣做了上将军,率领秦军作为先行部队。

(得分点:“使”1分、“将”1分、“前行”1分,句意通2分)8.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2分)。

通过西风、长空、鸣雁、霜花、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景物(2分),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壮的画面(2分)。

9.尽管关隘如铁一样坚固,道路漫长而凄冷,但红军依然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并且重新开始新的征程(3分),表现了红军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分)。

10.(1)怅寥廓(2)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4)风萧萧兮易水寒(5)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11.(1)AD(A项,由原文中的“始终没能完成”可知,“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表述错误。

D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可知,“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是鲁迅的有形的对手,另外他还有“绵亘数千年的黑暗”、“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混沌一团的国民性”等无形的对手。

)(2)①“他们”指二三十年代“围剿鲁迅”(咒骂鲁迅)的人。

(3分)②这里以“他们”文章的肤浅来反衬鲁迅文章的深刻和永恒。

(3分)(3)首先,这段话描写了鲁迅的肖像,重点强调了鲁迅的“横眉”照应了文章题目。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1君人:君主。

○2涓人:宦官。

○3安事:何用9.下列选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花费)B.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尚且)C. 涓人对曰(回答)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场)10.与下列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A.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C.焉用亡郑以陪邻D.越国以鄙远四、阅读(18分)夏感梁衡(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流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升腾,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2)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3)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高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精选

高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精选

高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精选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编准备了高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衷心祝愿你们能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生活处处有语文。

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因此希望你们在过节的时候能多观察社会,多接触自然,多与家长、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感悟力不断得到提高。

当然,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贵在坚持。

充分利用假期的闲暇,进行放松的阅读体验应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下学期我们要专门探讨代表我国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还要继续品味《论语》的精华,因此,建议同学们能够早做准备,假期多进行轻松的阅读,以便让自己下学期的学习也变得轻松一些。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目标,希望你能够愉快地达成!
1.阅读《红楼梦》前四十回及《论语》第六至第十篇。

2.做相关的摘抄不少于2019字。

3.分别就《红楼梦》与《论语》各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论文。

4.下学期初接受小测。

内容有:
(1)《论语》六至十篇每篇各出一段,含翻译与思想分析,
每段10分,共50分。

(2)概述《红楼梦》前四十回情节3个,每个情节10分,共30分。

(3)就《红楼梦》或《论语》中的某个片断发表看法,字数不少于300字,20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余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希望你喜爱。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 18 小题,共 4 页,满分为 100 分。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署名笔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和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地点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署名笔作答,答案不可以答在试卷上,应填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地区内相应地点上 ; 如需变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而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禁止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残垣 (yun) 卜筮 (p ǔ) 伶俜 (lng) 血浓于水 (xu)B.否泰 (p ǐ分)外 (fn) 坍圮 (p ǐ挥)斥方遒 (qi)C.偃仰 (y ǎ n)机杼 (zh) 案牍 (d) 翩翩起舞 (z ǎi)D.踟蹰 (ch) 哽咽 (yn) 子衿 (j ī n)煞费苦心 (dn)2.下边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2019 年第二届新浪微博渺小说大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参赛作品要切合穿越小说的特点,且短小干练,形象鲜亮,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和蔼可亲的语言文字。

作品一定是原创第 1页 /共 13页作品,禁止剽窃剽窃,广大微博用户有权揭穿非原创作品,主办方有权回收颁发给非原创作者的奖品。

A. 热火朝天B.短小干练C.和蔼可亲D.揭露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 朝鲜艺术家此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遇到了中国观众的热忱欢迎,赐予了很高的评论。

B.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近期有点烦,两件馆藏品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壶和磁州窑白地黑花鼓,被怀疑为假的仿品。

C. x 藏自治区××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 万人。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_2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_2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1(参考答案)1、答案A [A项shì/yì,bânɡ/bìnɡ,jiâ/jí;B项xù,xiàn/chǎn,qÿ/xÿ;C项chì/zhì,shâ/nǎn,juã;D项chà/zhà,bō,jiào/xiào。

2、答案:A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B项中的“桥礅”的“礅”应为“墩”,C项中的“犯而不较”中的“较”应为“校”,D项中的“暗剑难防”中的“剑”应为“箭”。

3、B(A.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

C.“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D.“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意重复,即定语多余)4、【答案】国际语言文化竞争激烈,(3分)要赢得中国软实力就必须加强汉语国际化推广,这也是一项强国战略。

(3分)【解析】此题考查了压缩能力,压缩时要注意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

可先找到语段讨论的问题,本语段谈论的是中国对汉语推广的重视和投入问题,通过和英国、法国的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结合字数要求可适当融入背景。

5、【答案】生态文明“东强西弱”;牺牲传统的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答对一点1分,两点得3分,三点满分)6、 A(A连词,因为;连词,来。

B介词,替、给。

C副词,竟然、却。

D助词,的。

)7、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

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

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

)8、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9、(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

(句子大意对,2分。

重点实词对,每个1分)(2)这样,只怕是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2分)(3)(第二天)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一)1、解析A.bànɡ,ɡònɡ/ɡōnɡ,mó/mú;B.fēi,zhuó/zhuō,qì/qiè;C.xǐnɡ,qiánɡ/qiǎnɡ,sài/sè;D.ruò/nuò,nìnɡ/nínɡ,jiān/jiàn 。

答案D2、解析A项中加点的词分别读作kē、kě、kē、ɡě:B项中加点词分别读作rú、rú、nuò、rú;C项中“赎”读作shú;其他的都读dú;D项中加点的词都读作xuān。

答案D3、解析A中shí/ shè,zhònɡ,qǐ/jī;B中mài,jué/jiáo,pō;C中yè/jié,shū/zhù,mù/mò;D中jiān/qiǎn,jù,rǔ/rù。

答案C4、A项“赈”“鸩”均读作zhèn;诤读zhènɡ “憎”读作zēnɡ;C项“湍”读作tuān;“喘”读作chuǎn,“揣”读作chuǎi,“遄”读作chuán;D项“峋”读作xún,“徇”“驯”“殉”均读作xùn;B项均读juàn。

答案B5、解析A项全读jué;B项xié—jié—xié—xiè —xié;C项“开天辟地”的“辟”读“pì”,其余都读“bì”;D项“炽”读“chì”,其余都读“zhì”。

答案A6、解析A项“弄巧成拙”的“拙”读zhuō,其余读zhuó;C项的“捐赠”的“捐”读juān,其余读juàn;D项的“格外”的“分”读fèn,其余的读fēn。

新课标2021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语文》必修一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21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语文》必修一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21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语文》必修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乡愁”的现代文学起源及其变异陈晓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乡土文学”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关。

“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是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

但它也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现代性”的思潮中,人们才会对“乡土"非常强调,才会试图关怀“乡土”的价值,并且以“乡土”来与城市或“现代"对抗.中国的“乡土文学"有着它的现代起源,那就是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人建构起来的乡土传统(准确地说,是对这些人的叙述建构起来的传统)。

实际上,“乡土文学”最本质的含义应该是“乡愁”,也就是反现代性的怀乡病,那是“离去”与“归乡”的二元想象置换.当然,乡愁也是一种古典经验。

《论语•子路》中的“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是最早的美化家乡的说法。

《列子•天瑞》中的“有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最早的表达关于乡土离别的感情的叙事。

中国古曲诗词中关于怀乡的表达不胜枚举,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妇孺皆知,但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令李白不敢题诗,不是李白诗不逮,而是他怀乡病重.古代的怀乡是单向度的,那是一种对故土和家人本真的单纯的怀念.现代的怀乡则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是与当下经验对立的怀旧态度,或者是与城市生存对抗的乡村想象。

回望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是一种素朴的存在,是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例如,鲁迅对乡村困境的切身体验,沈从文那种抹不去的怀旧和诗情,或者废名的那些玄妙的生存事实。

这并不是说,乡土叙事就一定要沿革现代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

如此评价显然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

然而,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叙事"中,看不到那么浓郁或深重的怀乡病。

高一普高语文寒假作业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基础知识检测

高一普高语文寒假作业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基础知识检测

高一普高期末作业1名著阅读《红楼梦》:基础知识1.薛宝钗和薛宝琴的关系是()A.亲姐妹B.表姐妹C.堂姐妹D.无血缘关系2.《红楼梦》中海棠社的社长是()A.李纨B.林黛玉C.湘云D.迎春3.在传统社会中,同一宗族的人不按年龄而按辈分高低来确定人伦秩序,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的情形。

下列是祖孙关系的一组是()A.贾赦和贾蓉B.贾代儒和贾芸C.贾珍和贾兰D.贾敬和贾琩4.以下关于《红楼梦》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中秋之日,元春归宁省亲,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度,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最后正式赐名为“大观园”。

大观园楼阁中,贾元春极爱潇湘馆和蘅芜苑,次爱怡红院和稻香村。

B.曹雪芹借门子抄给贾雨村“护官符”一事,为我们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彼时的兴盛之势。

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其中,“珍珠如土金如铁”和“白玉为堂金作马”两句分别形容的是宝钗所在的薛家、宝玉所在的贾家。

C.《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位女性,分别为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秦可卿、香菱,其中年龄最小的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惜春。

D.《红楼梦》以“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的故事开篇,这两个神话传说为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面纱,文中还多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引读者阅读。

5.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妙玉()A.李纨、史湘云、香菱B.贾巧姐、平儿、史湘云C.贾巧姐、李纨、史湘云D.袭人、李纨、史湘云6.下列不是《红楼梦》别名的一项是()A.《情僧录》B.《风月宝鉴》C.《金玉良缘》D.《石头记》7.下列对《红楼梦》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因而成了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青荇.(xìng)咒.语 (zhòu) 冰屑.(xiè)百舸.(gě)B.寥.廓(liáo)悄.悄 (qiào) 浪遏.(è)方遒.(qiú)C.窗扉.(fēi)跫.音(qóng)颓圮.(pǐ)幽燕. (yàn)D.漫溯.(shù)逶迤. (yí) 河畔.(pàn)长篙.(gāo)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啜泣激浊扬清磅礴风华正茂B.寥落含蓄隐诲竟相清澈晶莹C.急燥荆棘丛生惺忪长歌挡哭D.通辑峥嵘岁月彳亍苦闷诅丧3. 下面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他写稿子常常文不加点....,字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B.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C. 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D. 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4.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的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战国策》是汉代刘向所著,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D. 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对我是非常熟悉的,我早就能背诵。

B.从大量的观测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C.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D.戴望舒的《雨巷》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 分)理想的能源——氢化石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以铀为基本燃料的核能等,其资源有限,终将枯竭。

同时,这些能源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能源。

氢能是新能源中比较理想的。

实质上,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可从各种能源中转换而来。

它燃烧后只生成水,且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

随着制氢和氢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的新型制氢技术,将主要考虑:硫化氢制氢、低电耗电解水制氢、生物化学制氢、等离子化学制氢、太阳能和原子能制氢。

氢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掺氢汽车,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贮氢材料,利用汽车发动机的余热,可使贮氢材料释放氢气;还有一种全氢汽车,这两种汽车均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在飞机上试用氢燃料也已获得成功。

此外,氢燃料电池应用于航天器、潜艇和其他运输工具也是很方便的。

大型燃料电池发电站已开始商业化。

由于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电解制氢的逆反应,制氢与燃料电池可与大型电厂、水电站共同组成储能与共同负荷相补的供电系统,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供给燃料电池发电,这将是今后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

此外,在民用能源,如炊事、供暖、空调等方面,氢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人们认为氢能比较理想,是因为()A.它是清洁而持久的能源。

B.它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C.它便于制取和贮存。

D.它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7.掺氢汽车在燃料的使用上,其特点是()A.既可燃烧汽油,又可燃烧氢气。

B.既可贮存氢气,又可燃烧氢气。

C.可同时燃烧汽油和氢气。

D.它解决了贮氢与释放氢的难题。

8.“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指的是()A.制氢厂与氢燃料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B.制氢、燃料电池厂与大型电厂、水电站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C.制氢厂与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D.电解制氢厂与发电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6分,每小题3 分)千金市骨古之君人○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2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3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1君人:君主。

○2涓人:宦官。

○3安事:何用9.下列选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花费) B.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尚且)C. 涓人对.曰(回答)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场)10.与下列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A.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越国以.鄙远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8分)夏感梁衡(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流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升腾,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2)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4)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1. 文章第1自然段是一段景物描写,从全文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4分)答:。

12. 用一句话概括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4分)答:。

13. 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答:。

14. 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写道:“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呢?请你阐明理由。

(6分)答:。

五、(12分)15.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2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2分)(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分)(3)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2分)16. ①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②今又重阳,。

(《采桑子•重阳》)③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④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⑤,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⑥今者项庄把剑舞,。

(《鸿门宴》)六.作文(40分)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

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你在这方面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会? 或者你对上面一段话有自己的新看法,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1.A(B 悄qiāo ;C燕 yān ;D溯sù;)2.A (B诲—晦竟—竞 C燥—躁挡—当 D辑—缉诅—沮)3.B(A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B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C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应为不翼而飞。

D 前仆后继:常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前进。

)4.D(A“国别史”改为“编年体”;B“所著”不妥,应为“整理”;C“编年体”改为“国别体”。

)5.D( A.主客颠倒。

应为:“我对……是非常熟悉的”。

B .缺主语去掉“从、中”。

C.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二、6. A(第一段列举了其他能源的两大弊端——有限和破坏环境,而氢能“比较理想”的原因也正在于“持久”和“清洁”B、C两项不是氢能的本质特征D项太笼统。

)7. C(“掺氢”意味着使用汽油的同时,又利用“余热”使贮氢材料释放出氢气作为汽车的又一“能源”。

)8. D(根据第五段最后所述“……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发电……”,可见“制氢厂”必须用“电”,所以选D。

至于发电厂可以是多种能源:水力、火力等,符合原文中的“诸能与共,负荷相补”的意思。

)三、9.D(“市”作动词,译成“买”)10.B(A项,“以”是“认为” B项,“以”译为“用”C项,“以”为连词D项,“以”译为“把”)四、11.铺叙夏季的来临,为赞美夏季做铺垫。

12.夏天是收获之已有希望还未尽、生命交替的旺季。

13.突出“人们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或突出夏天的生活紧张的特点。

14.因为人们在这个浸在苦涩汗水的季节里收获着希望,又播种着新的希望。

五、15.(1)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领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是不会到达今天的地步。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3)译: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

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来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

16. ①挥斥方遒②战地黄花分外香③大礼不辞小让④在星辉斑斓里放歌⑤风萧萧兮易水寒⑥其意常在沛公也六、略。

【参考译文】古代的国君,有一个想用千金买千里马的,(寻求)了三年也没有得到。

(一个)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让我去寻求千里马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