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及收益分析
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与储能技术心得体会

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与储能技术心得体会随着现代科技技术旦益先进,人们的生渍水乎也丕断提高。
虽然短时阅内当前的患力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尚能满足社会的震求,俱考虑到能源枯弱、还境污染、气候恶化等因素,以消耗传统非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发电模式为基础的电力系统必将逐渐被淘汰。
而随着发电模式的改变,相应的输配电系统也必将得到效率更高的发展。
在这种大趋势下,分布式发电和微网这两个概念应运而生,这两个概念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今后电力系统的变革和发展走向。
一、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发电技术(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理想发生,它具有投资小、清洁环保、供电可靠和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并提高绿色能源的竞争力。
可以对未来大电网提供有力补充和有效支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一)分布式发电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发电指为满足终端用户的特殊要求、接在用户侧附近大的小型发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指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装置的联合系统。
它们规模一般不大,通常为几十千瓦至几十兆瓦,所用的能源包括天然气(含煤气层、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小水电等洁净能源或可再生能源;而储能装置主要为蓄电池,还可能采用超级电容、飞轮储能等。
分布式发电直接接入配电系统并网运行较为多见,但也有直接向负荷供电而不与电力系统相联,形成独立供电系统,或形成所谓的孤岛运行方式。
采用并网方式运行,一般不需要储能系统,但采取独立(无电网孤岛)运行方式时,为保持小型供电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稳定,储能系统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二)分布式发电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在我国经济建设处于高度发展的今天,集中式供电网的规模迅速膨胀。
传统集中式供电网固然便于建设管理,但其中隐藏的安全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加之各地经济发展不均,对于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农牧地区和偏远山区,要形成一定规模的、强大的集中式供配电网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很长的时间周期,能源供给严重制约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及案例分析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及案例分析储能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解决电网能源供应的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储能技术还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减少碳排放。
储能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能源供需:电网中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较大,储能技术可以通过储存多余的能源,在需求高峰时释放出来,平衡电网供需,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调峰填谷:电网的负荷在不同时间段有明显的波动,传统的发电方式无法满足需求的变化,储能技术可以储存电网低谷时的能源,高峰期释放出来,实现平峰填谷,减少对传统火电和燃气发电的依赖。
3.频率调节:电网中的功率和频率需要保持稳定,传统的调频方式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发电机组来进行调节,储能技术可以快速响应并释放出合适的能源来平衡电网的功率和频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4.应急备用电源:储能技术可以作为电网的备用电源,在传统电源故障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投入,提供电力保障,减少停电风险。
案例分析: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洋风能储能项目:该项目利用离岸风机将多余的能源储存于空压储能系统中,需要时释放空压储存的能量来提供电力。
这种储能方式可以平衡太阳能和风能带来的波动,并且可以提供24小时的稳定电力供应。
2.德国利曼集团的电阻式储能项目:该项目利用电阻炉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可以通过蒸汽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储能方式可以应对电力需求波动大的情况,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3.中国山东烟台东部新区的储能电厂:该项目采用电池技术,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需要时释放电池储存的能量来平衡电网供需。
这种储能方式可以解决电网电能消纳问题,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引入电网。
综上所述,储能技术在电网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以解决电网能源供应的问题,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储能技术的突破,相信储能技术将在未来的电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储能设备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并在需要时将其重新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调峰填谷和备用电源。
首先,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的一个主要应用是调峰填谷。
太阳能和风能是当前可再生能源中最常见的形式,然而它们都受到气候和时间的限制。
例如,太阳能只能在白天且阳光充足时发电,而风能则受到风速的影响。
因此,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需求时,多余的电力可以通过储能设备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当需要额外的电力时,储能设备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能,以满足需求。
这种调峰填谷的应用可以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其次,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备用电源。
微电网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力系统,必须具备自主供电的能力。
储能设备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持续供电。
例如,当传统电网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储能设备可以立即接管供电,并保证微电网的正常运行。
此外,储能设备还可以用于降低配电线路的负载,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进一步提高微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储能设备还可以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来提高微电网的电能质量。
微电网中常常出现电压波动和电频偏离的问题,这可能会对电力设备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储能设备可以通过存储和释放电能来调节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保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储能设备在微电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调峰填谷和备用电源,储能设备可以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储能设备还可以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高微电网的电力质量。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设备的应用前景将变得更加广泛。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储能设备的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以提高微电网的能效和经济性。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及收益分析

第三章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及收益分析分布式发电及微网日益成为能源领域的应用热点之一,按照国家能源规划,到2020年,分布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 11%。
储能作为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的关键支撑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现状1.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现状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出的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系统。
微网可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离网型微电网两大类,其中并网型微电网既可并入大电网运行,也可以在外部电网故障情况下,转为独立运行模式继续为微网内重要负荷供电;离网型微电网不和常规电网相连,利用自身的分布式电源满足微网内负荷的需求。
CNESA的项目库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已经成为储能最热点的应用领域之一,美国、中国及欧洲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美国在项目数量及装机容量方面都占据世界领先,中国位列第二。
就目前已开展的项目来看,包含储能系统的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项目主要应用于社区、工业、商业、户用、偏远地区,军方等领域。
其中,社区类的项目数量是最多的,占所有项目数量的 50%,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日本。
其次是海岛和偏远地区类储能项目,分别占总项目数量的12%和9%,主要在中国和美国。
由此可见,储能在解决居民用电安全以及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
在应用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是在这一领域应用最多的技术。
其中,锂离子电池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50%,是近年来被认为应用领域最广且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铅酸电池,由于其便宜的价格,相对成熟的技术,在预算不高或早期建设的微网系统中成为最佳选择,现有市场份额占总容量的27%。
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在这一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装机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8%。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及收益分析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及收益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和微网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些系统中,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并提供能源可靠性。
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和微网中的主要应用包括能量储备、电网稳定和频率调节、电网逆变控制及备用电源。
首先,储能技术用于能量储备,可以平衡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
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微网能够通过储能技术在能源供应过剩时储存多余的能量,以供给供电不足时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可靠性,避免供电中断。
其次,储能技术可以用于电网稳定和频率调节。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微网可能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和频率造成一定影响。
通过储能技术,系统可以调整能量的输出和消耗,使得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保持稳定。
这对于维持电网的平衡非常重要,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储能技术还可以用于电网逆变控制。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可以将直流能源转换为交流能源,并将其输送到电网中。
储能技术可以通过电网逆变控制,将储存的能量转换为适用于电网供电的电能,从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最后,储能技术还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使用。
在分布式发电和微网系统中,储能技术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电网供电中断或故障时提供电能。
这样可以提供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确保持续供电,减少电力中断对用户的影响。
对于分布式发电和微网系统来说,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多项收益。
首先,储能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通过储存多余的能源,系统可以在低负荷时使用储能技术来供电,而不必从电网或传统的能源供应商中购买昂贵的能源。
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通过电网逆变控制来降低能源的转换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储能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能源可靠性。
储能技术可以储存多余的能量,在电网故障或供电不足时提供补充能源,确保系统持续供电。
对于那些对电力供应稳定性有高要求的行业,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供应。
电力系统中微网和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中微网和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力系统中微网和储能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微网是指由分布式发电设施、储能系统和其他配电设备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能够与主电网相连接或者独立运行。
储能技术则是指将电能从一定的时间段储存起来,以满足之后的能量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微网和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其优势、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微网的优势】微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微网是由多个分布式发电设施组成的,一旦主电网发生故障,微网可以独立运行,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微网能够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分布。
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微网可以将分布式发电设施与可再生能源有效结合,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微网可以降低能源损耗。
由于分布式发电设施相对于传统的中央发电站更接近负荷,能够减少输电损耗和传输线路的需求,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微网的应用场景】微网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地区。
城市地区存在较大的能源需求,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传统的中央发电站往往难以满足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微网可以通过分布式发电设施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二是偏远地区。
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存在困难,传统的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较高。
而微网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提供独立的电力系统,实现离网运行,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三是重要场所。
对于一些重要场所,如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微网可以在这些场所建立起独立的电力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提高生活和工作的稳定性。
【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池储能技术。
电池储能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长周期寿命的特点。
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新技术应用!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严俊"赵立飞#东南大学"江苏南京$%&&’()摘要*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蓄电池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在其中的应用"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关键词*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飞轮储能-蓄电池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文章编号*%&&12’%3%#$&&()%&2&&%(2&456789:;<=8>97?=8@A B<8A C D<7EF7678><A=6G H IJ K I"L M H NO P2Q R P#S N K T M R H U T V I P W R X U P T Y"Z H I[P I\$%&&’("]M P I H)^C B<8>_<*.M P U‘H‘R X P I T X N a K b R U T M R‘X R U R I T U T H T K U N Q a P U T X P c K T R a\R I R X H T P N I#d e)H I aH I H f Y g R U T M R R Q Q R b T N Q R I R X\YU T N X H\R P IT M R Q P R f aN Q a P U T X P c K T R a\R I R X H T P N I h.M RH‘‘f P b H T P N IN Q U N i RR I R X\YU T N X H\RT R b M I N f N\YH X R ‘X R U R I T R a R i‘M H T P b H f f Y"U K b M H UQ f Y j M R R f UU T N X H\R"U K‘R X b N I a K b T P W Ri H\I R T P bR I R X\Y U T N X H\R#S/k S)"c H T T R X YU T N X H\RH I aU K‘R X b H‘H b P T N XU T N X H\R"T M R P XT R b M I P b H f N K T f N N l"H a W H I T H\R UH I aa P U H a W H I T H\R UP UH f U N a P U b K U U R aP IT M R‘H‘R X hm7:n=8E B*a P U T X P c K T R a\R I R X H T P N I#d e)-R I R X\YU T N X H\R-Q f Y j M R R f UU T N X H\R-c H T T R X YU T N X H\R-U K‘R X b N I a K b T P W R i H\I R T P b R I R X\YU T N X H\R#S/k S)-U K‘R X b H‘H b P T N X U T N X H\R当今社会对能源和电力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电网供电方式由于自身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在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中"局部事故易扩散"而且集中式大电网不能灵活跟踪电力负荷的变化+目前"大电网与分布式发电#a P U T X P c K T R a\R I R X H T P N I"d e)相结合被世界上很多能源电力专家公认为是能够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主要方法"是$%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o%p+分布式发电是指直接布置在配电网或分布在负荷附近的配置较小的发电机组"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要或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分布式发电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池和风力发电等+基于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分布式发电系统要存储一定数量的电能"用以应付突发事件+随着电力电子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现代储能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分布式发电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作用储能在分布式发电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1个方面*#%)改善电能质量"维持系统稳定+在风力发电中"风速的变化会使原动机输出机械功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发电机输出功率产生波动而使电能质量下降+应用储能装置是改善发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分布式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时的可靠性o$p o(p o3p+可靠的分布式发电单元与储能装置的结合是解决诸如电压跌落,涌流和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o1p+#$)在分布式发电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向用户提供电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太阳能发电的夜间"风力发电无风时"储能装置能够起到过渡的作用"持续向用户供电+#1)提高分布式发电单元拥有者的经济效益+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分布式发电单元与电网并网运行"有了足够的储存电力"分布式发电单元(%华北电力技术Z q r.s]s t Z u k O k].r t]v q wk r Z N h%&$&&( 万方数据成为可调度的机组单元!发电单元拥有者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向电力公司卖电!提供调峰和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各种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储能方式!主要分为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化学储能主要有蓄电池储能和电容器储能!物理储能方式主要有飞轮储能$扬水蓄能$超导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早在#(世纪)(年代就有人提出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来储存能量!并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构想"由于飞轮材料和轴承问题等关键技术一直没有解决而停滞不前!#(世纪*(年代以来!由于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低损耗磁悬浮轴承$电力电子学三方面技术的发展!飞轮储能器才得以重提!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图.是飞轮储能的原理图+.,-!外部输入的电能通过电力电子装置驱动电动机旋转!电动机带动飞轮旋转!飞轮将电能储存为机械能/当外部负载需要能量时!飞轮带动发电机旋转!将动能变换为电能!并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对输出电能进行频率$电压的变换!满足负载的需求"实际的飞轮储能系统012334基本结构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6 0.4飞轮转子!一般采用高强度复合纤维材料组成"0#4轴承!用来支承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子" 074电动8发电机!一般采用直流永磁无刷电动8发电互逆式双向电机"0,4电力转换器!这是将输入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供给电机!将输出电能进行调频$整流后供给负载的部件"054真空室!为了减小损耗!同时防止高速旋转的飞轮发生事故!飞轮系统必须放置于高真空密封保护套筒内"另外在飞轮储能装置中还必须加入监测系统!监测飞轮的位置$振动和转速$真空度$电机参数等运行参数"图.飞轮储能原理图考虑到飞轮储能具有效率高$建设周期短$寿命长$高储能量等优点!加之其充电快捷!充放电次数无限!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国内外对其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进行了不少研究"在风力发电中!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关键问题!是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源保持频率$电压的恒定"将飞轮电池并联于风力发电系统直流侧!利用飞轮电池吸收或发出有功和无功功率!能够改善输出电能的质量+#-"文献+.#-利用飞轮储能电池取代传统的柴油发电机和蓄电池来充当孤岛型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电能调节器和储存器!建立了系统的电流前馈控制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改善电能质量!解决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载吸收的功率相匹配的问题"目前在国外用飞轮储能系统来进行电力调峰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德国和美国都研制出了用于电力调峰的大型飞轮储能系统+5-"此外!作为一种蓄能供电系统!飞轮储能在太阳能发电$潮汐$地热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飞轮储能技术正在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超导储能技术超导储能系统039234利用由超导线制成的线圈!将电网供电励磁产生的磁场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送回电网或作它用"早在.*..年!荷兰物理学家:;;<=就观察到了超导体!进入#(世纪)(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应用超导中心的>&?<@<A=B;和C&D B B E发明了一个超导电感线圈和三相F G8H G格里茨桥路组成的电能储存系统并获得了专利!由此开始了3923电力应用的研究与开发阶段"超导储能系统通常包括置于真空绝热冷却容器中的超导线圈$深冷和真空汞系统以及作为控制用的电力电子装置"电流在由超导线圈构成的闭合电感中不断循环!不会消失"超导储能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60.4由于可以长期无损耗储存能量!能量返回效率很高/0#4能量的释放速度快!通常只需几秒钟/074采用3923可使电网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容易调节+I-"高温超导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超导储能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世纪*(年代已被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3923快速的功率吞吐能力和较为灵活的四象限调节能力!使得它可以有效地跟踪电气量的波动!提高系统的阻尼"文献+J-提出使用超导储能单元使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压和频率稳定!3923单元接于异步发电机的母线上!3923的有功控).K B&.(#((J华北电力技术K:C L>G>M K F2N2G L C M G?:O2C 万方数据制器采用异步发电机的转速偏差量作为控制信号!文献"#$针对经常出现的联络线短路故障和风电场的风速扰动%提出采用电压偏差作为&’(&有功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的策略!各种研究表明%&’(&装置在改善风电场稳定性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目前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储能单元常用于孤岛型的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随着风力发电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及装置成本的降低%&’(&也会在并网型风电系统中大量应用!超导储能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变流器和控制策略%降低损耗和提高稳定性%开发高温超导线材+,-&.%失超保护技术等!/01蓄电池储能技术蓄电池储能系统+2(&&.由电池)直3交逆变器)控制装置和辅助设备+安全)环境保护设备.等组成%目前在小型分布式发电中应用最为广泛!根据所使用化学物质的不同%蓄电池可以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传统的蓄电池储能存在着初次投资高)寿命短)对环境有污染等诸多问题!值得注意的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高能量二次电池%由日本的索尼公司在4556年率先推出!以其工作电压高)体积小)储能密度高+7889:88;<=>?7.)无污染)循环寿命长+每次放电不超过储能的@8A时可充7888次.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此外%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转化率高达58A以上%这比抽水蓄能电站的转化率高%也比氢燃料电池的发电率+@8A.高!目前分布式发电采用蓄电池储能时较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铅酸电池%种种优点使得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分布式发电储能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开发的其他新型蓄电池还有B C&电池)D E F G电池等"48$!除了应用于分布式发电以外%蓄电池储能在电力系统中还用来调峰和频率控制!为了提高电网抵御停电事故的能力%美国阿拉斯加电网安装了4台可提供峰值达6H0#’<电力的在线蓄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耗资7888万美元%可使系统大停电的可能性减小H8A以上!/0I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J K L M N C K C N O P Q M.是68世纪H89#8年代率先在美国出现%并在@8年代逐渐走向市场的一种新兴的储能器件!由于使用特殊材料制作电极和电解质%这种电容器的存储容量是普通电容器的6894888倍%同时又保持了传统电容器释放能量速度快的特点!根据储能原理的不同%可以把超级电容器分为两类*双电层电容器+R F S.和电化学电容器+(S."44$!超级电容器与传统的蓄电池比较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循环寿命长%能量储存寿命长等特点!与飞轮储能和超导储能相比%它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运动部件%维护工作极少%相应的可靠性非常高!这样的特点使得它在应用于小型的分布式发电装置中有一定优势!在边远的缺电地区%太阳能和风能是最方便的能源%作为这两种电能的储能系统%蓄电池有使用寿命短%有污染的弱点%超导储能和飞轮储能成本太高%超级电容器成为较为理想的储能装置!目前%超级电容器已经不断应用于诸如高山气象台)边防哨所等的电源供应场合!/0T其它储能形式除了上述的几种储能方式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多的储能方式还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抽水蓄能在现代电网中大多用来调峰%在集中式发电中应用较多!压缩空气储能不是像蓄电池储能那样的简单储能系统%它是一种调峰用燃气轮机发电厂%对于同样的电力输出%它所消耗的燃气要比常规燃气轮机少:8A"48$!这些储能方式在分布式发电中应用不多!表4是各种储能方式的性能比较"48$"47$!表U不同储能技术的性能比较储能方式能量密度>+;<=V?37.功率密度>+;<V?37.效率+6:=.>A最小单位容量>+;<V=34.寿命>C低速飞轮系统6@60##8H0#584878高速飞轮系统:6:4#H H0@@5:78超导储能#04W78@#W8878锂离子电池7889:887889:88@@W#铅酸电池#80#48H5680W@超级碳极电容器W74#H0#X4875:4787结语本文综述了各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以及它们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成本过高是限制很多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大量@4华北电力技术B Y E-,S,Z B G(F(S-E Z S[Y<(E B Q048688H 万方数据推广应用的共同问题之一!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今后储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随着分布式发电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储能技术的发展进步!储能技术将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梁有伟!胡志坚!陈允平&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电网技术!())*!(+,$(-#(%陈习坤!汤双清!刘刚&飞轮储能电池在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机械与电子!()).,*-#*%韩英铎!严干贵&信息电力与/0123及4/0123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5,$6-#5%7899:;<=’>&/<=?@::<2:A @B C <C D =E F G H 9!F ;:H :B 9!($H 91:B 9I ;=F ;C J :A 9H #’%&K L L L 0:;C H M G A :G B N L <:A 9;C B 8A H 3=H 9:O H PG D G Q 8B :!$66R !$*#.%蒋书运!卫海岗!沈祖培&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太阳能学报!()))!,5-E 5(+S5**#T %陈星莺!刘孟觉!单渊达&超导储能单元在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吴俊玲!吴畏!周双喜&超导储能改善并网风电场稳定性的研究#’%&电工电能新技术!())5!(*,*-#R %周晓兰!韩居华!辛玲&超导储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电力情报!$666,$-#6%杨林&中U 日U 韩三国锂离子蓄电池发展概况#’%&电源技术!())5!(R ,(-E $)$S$)*#$)%程时杰!文劲宇!孙海顺&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应用!()).!(5,5-#$$%张熙贵!王涛!夏保佳&一种优秀的储能器件VV 超级电容器#’%&世界产品与技术!())*,R -#$(%W 1G ;N :B G H !W F :B G !’1<G ;:&1C B 9;C <H 9;G 9:D =X C ;M C ?:;H O C C 9@8B DY :A 9C ;A C B 9;C <<:N8B N I A 98C BO G A @8B :G B NX <=?@::<#’%&L <:A 9;C B 8A H Z :99:;H!()))!*T ,R -#$*%程华!徐政&分布式发电中的储能技术#’%&高压电器!())*!*6,*-#$5%赵旭升!沈国良&飞轮储能电池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5,T -收稿日期E ())T [)T [)+作者简介E 严俊,$6R (V-!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配网自动化\\\\\\\\\\\\\\\\\\\\\\\\\\\\\\\\\\\\\\\\\\\\\\\",上接第$$页-参考文献#$%0<:H H G B N ;C /;G B A C !1<G I N 8C 1G H G ;C H G &]B H C O :M :;H M :A 98Y :H X C ;8B A ;:G H 8B D 9@::X X 8A 8:B A =C XA C O ^8B :N A =A <:M C ?:;M <G B 9H &0M M <8:N2@:;O G <L B D 8B ::;8B D !())(!((E $.)$_$.$R#(%焦树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北京E 机械工业出版社!()))#*%蔡睿贤&补燃对常规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工程热物理学报!$66*!$5,*-#5%蔡睿贤&典型联合循环的性能简明示式&工程热物理学报!$66.!$T ,(-#.%刘长和!吉桂明&燃气轮机技术和应用的展望&燃气轮机发电技术!()))!(,*_5-E *+S5*#T %何语平&燃用天然气的*.)P‘级联合循环机组的效率优化和机组选型&燃气轮机技术&())*!$T ,(-E 6S$5#+%杜善毅译&先进联合循环方案的比较评估&燃气轮机技术!$665!+,$-E T *S+(#R %W C ^:;93?G B :a G O M &b H :;H D ;C I M 9C M I ^<8H @D I 8N :<8B :HX C ;C M :;G 98C B !O G 8B 9:B G B A :C X c W 3>H &F C ?:;!d C <&$5T !e C&+!())(#6%黄文波!林汝谋!肖运汉!蔡睿贤&联合循环中余热锅炉及其热力特性分析&燃气轮机技术!$66T !6,5-收稿日期E ())T [)5[()作者简介E 吕太,$6.+_-!男!教授!长期从事新能源与洁净煤发电技术研究工作\\\\\\\\\\\\\\\\\\\\\\\\\\\\\\\\\\\\\\\\\\\\\\\"f 消息f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R 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晋东南_南阳_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奠基仪式在山西长治举行!标志着工程进入启动建设阶段!填补了我国百万伏级电压等级空白"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北起山西长治!经河南南阳!南至湖北荆门!跨越黄河U 汉江两大河流!全长约T .*&R a O !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国家电网公司作为项目法人!以自有资金出资建设"根据规划!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北可以延伸至g 山西U 陕西U 蒙西h 煤电基地!向东南可以延伸至武汉!向东北可以延伸至首都北京!距离在$)))S()))a O 之内!能够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U 长距离U 低损耗输电和节约土地资源的优势!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所6$e C&$)())T 华北电力技术e ]W 2c 1c K e 0L Z L 12W K 1F ]‘L W万方数据。
分布式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现状分析

分布式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储能技术经济性的不断提升,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储能技术的建设与应用。
根据接入方式及应用场景的不同,储能系统的应用主要包含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种形式。
集中式应用的储能系统一般在同一并网点集中接入,目前,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电网辅助服务等方面主要采用此形式,具有功率大(数兆瓦到百兆瓦级)、持续放电时间长(分钟级至小时级)等特点。
分布式应用的储能系统接入位置灵活,目前多在中低压电力系统、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用户侧应用。
分布式储能的功率、容量的规模相对较小。
关键词分布式储能;电力系统;应用及现状前言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
1 分布式储能类别及其特点分布式储能的方式多种多样,各种储能方式都有其适宜的应用领域。
储能形式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这三大类。
机械储能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磁储能包括超导储能、电容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
另外,根据充放电的外部特性,分布式储能又可以分为功率型和能量型两种,前者功率密度大,适合提供快速的功率响应,例如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后者能量密度大,适合提供长时间的能量支撑,例如压缩空气储能、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
目前,各种分布式储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成本也有明显差异,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效率及环保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铅酸电池凭借其技术成熟、价格低廉等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功率密度小,充电时间长,循环寿命短,對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成本低廉,也不能成为今后电池发展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及收益分析分布式发电及微网日益成为能源领域的应用热点之一,按照国家能源规划,到2020年,分布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11%。
储能作为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的关键支撑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现状1.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现状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出的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系统。
微网可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离网型微电网两大类,其中并网型微电网既可并入大电网运行,也可以在外部电网故障情况下,转为独立运行模式继续为微网内重要负荷供电;离网型微电网不和常规电网相连,利用自身的分布式电源满足微网内负荷的需求。
CNESA的项目库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已经成为储能最热点的应用领域之一,美国、中国及欧洲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美国在项目数量及装机容量方面都占据世界领先,中国位列第二。
就目前已开展的项目来看,包含储能系统的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项目主要应用于社区、工业、商业、户用、偏远地区,军方等领域。
其中,社区类的项目数量是最多的,占所有项目数量的50%,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日本。
其次是海岛和偏远地区类储能项目,分别占总项目数量的12%和9%,主要在中国和美国。
由此可见,储能在解决居民用电安全以及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
在应用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是在这一领域应用最多的技术。
其中,锂离子电池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50%,是近年来被认为应用领域最广且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铅酸电池,由于其便宜的价格,相对成熟的技术,在预算不高或早期建设的微网系统中成为最佳选择,现有市场份额占总容量的27%。
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在这一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装机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8%。
2. 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主要应用储能是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的关键支撑技术,尤其是在包含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作用可概括为3个方面。
稳定系统输出使用储能解决分布式电源中电压脉冲、涌流、电压跌落和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对系统起稳定作用;通过由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所需的平均负荷、储能提供短时峰值负荷的方式,平滑用户负荷曲线。
备用电源适量的储能可以在分布式发电单元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起备用作用。
如在分布式太阳能系统不能发电的夜间,分布式风电系统在无风的情况下,或者其他类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检修的情况下等,储能可以起到备用的作用。
提高调度灵活性储能能够使得不可调度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作为可调度机组运行,实现与大电网的并网运行,并在必要时向大电网提供削峰、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
储能的容量越大,系统的调度就更加自由化,但须在调度自由化获取的利益与成本之间找到经济平衡点。
另外,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应用还能提高现有发输配用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用户的用电费用等。
结合储能能发挥的具体作用,工、商、民用、无电人口、海岛等领域,成为了目前最为热点的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储能应用领域。
其中,德国、日本在工、商、民用领域的应用较多,中国和美国分别在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解决和海岛微网方面关注度较高,社区储能在日本和美国应用较多,军方储能在美国也有不少应用。
本文将对储能在普通居民、工商业用户并网分布式及微网中的应用、以及储能在离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并对两种模式的经济收益进行探讨,以期为储能在这些前景较好的应用领域中快速实现商业化应用提供借鉴。
二、现有政策和电价机制对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储能的影响分布式能源系统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由于其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出台鼓励政策,使得分布式能源系统在这些国家得到长足发展。
2012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鼓励企业、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和包括个人在内的各类电力用户投资、建设、经营分布式发电项目,并对用户给予一定补贴,分布式能源市场在我国也迎来发展机遇。
为促进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的发展,中国出台的相关政策有:2012年2月,国家能源局,《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2012年4月,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分布式发电并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3年7月,财政部,《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国开行,《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支持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3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除以上分布式发电相关政策外,各省市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量补贴政策,阶梯电价、峰谷电价、两部制电价等电价政策也可对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储能在该领域应用的预期。
这其中,直接的补贴政策以及电价政策更是与储能在该领域应用时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
三、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储能应用的收益分析1.收益点分析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系统中主要有四个收益点:分时电价电费管理,容量费用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提高电能质量。
分时电价电费管理在电价较低时向电池充电,在电价高峰时,电池向本地负荷放电,通过低买高卖(用)套利或者减少本地电费的支出。
影响收益的主要因素是峰谷电价,另外储能系统的效率、放电时间及相关补贴也会直接影响收益的多少。
基本电费管理基本电费按照用户的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即一月中每15 分钟或30 分钟平均负荷的最大值)作为计算电价的依据,每月固定收取,不以实际耗电数量为转移。
基本电费管理中,储能的收益通过在容量费低的时段保存电量,在容量费率高的时段使用,从而降低用户用电功率,降低容量费用来实现。
基本电费管理主要面向工业用户。
影响收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容量/需量费率,储能系统容量、放电时间等。
提高供电可靠性在发生停电故障时,储能为用户供电,避免故障修复过程中的电能中断,以保证供电可靠性。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降低断电事故,减少损失是储能给用户带来的主要获益点。
提高电能质量部署在负荷端的储能在短期故障的情况下,减少电压波动、频率波动、功率因数、谐波以及秒级到分钟级的负荷扰动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投入储能所获得的收益,可以通过计算电能质量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即价值)来量化。
影响收益的主要因素有:电能质量不合格事件的次数、低质量的电力服务给用户造成的损失程度、配备的储能系统的容量指标等。
除了上述四种收益点外,储能还可以优化微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运行、降低电力损失和排放等,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储能应用的收益分析普通居民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储能应用的收益分析目前所指的户用储能系统,一般是配合太阳能屋顶工程承建,存储中午多余电量用于夜间使用。
这种储能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大面积屋顶,解决电网供电高峰压力,提高电力自给自足程度,提高用电安全性。
户用储能的规模在5kwh~20kwh,可以应用于家用屋顶,农舍屋顶。
(1)中国案例分析假设北京市郊区的一个四口之家,每天耗电8.5度,配置5kw光伏,5kwh 的储能装置。
根据北京市居民阶梯电价标准,并考虑国家分布式光伏电量补贴电价,通过计算,该光伏+储能系统全年可为用户节约电费约1642元。
如果该家庭执行居民峰谷电价标准,根据2006年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居民分户电采暖电价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计算所得采暖期储能系统可为用户节约电费约383元。
由此可见,目前的电价标准下,相对于系统的安装成本,光伏储能系统只能为普通居民用户带来少量的收益,不足以吸引大量用户投资自建光伏储能系统。
(2)德国应用分析储能在德国普通居民用户领域的发展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该国不断升高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起助推作用的各种法规制度(例如可再生能源法、择优排序发电规则)、居民侧高电价、针对光伏的电价补贴机制FIT 逐年下降等都不断刺激并促进了德国普通居民应用储能设施。
2013年,德国光伏储能补贴政策正式确立,该政策将提供相当户用储能设备成本的30%的补贴,并通过德国发展银行RfW 对购买光伏储能设备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低息贷款。
在这一补贴政策下,以一个新安装的、总成本为19500EUR 的、配备有3.3kWh锂离子电池系统的5kWp的光伏系统为例,计算可得储能系统可获得的总补贴为3000EUR,补贴额度可观。
德国光伏储能市场将在这一政策下,获得大的发展。
工商业用户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储能应用的收益分析工商业配置储能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电费管理,其中包括容量电费管理以及分时电价管理。
国内,工商业用户容量电费高,且分时电价体系的进一步应用,为储能技术在工商业用户端进行分时电价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1)中国案例分析2012 年4 月,金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厂区“金风智能微网工程”完成建设,项目包含风力发电25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503kW,储能电池540kWh,感应电机300kW,微型燃气轮机130kW。
微网系统目前主要为厂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电,储能系统主要起到控制联络线功率的长期波动以及进行瞬时功率调节的作用。
另外,微网还将考虑进行电动汽车相关的实证。
计算表明,目前微电网的运行,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电费约134万元,每年向电网售电可获得收益40多万。
另外该项目还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果不安装新能源发电设施,仅靠储能电池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充放电操作,假设位于江苏的某工业用户安装一套8MWh、效率为70%的储能电池系统,在当地的电价条件下,通过计算表明,每年可节约电量电费130万,容量费用48万。
(2)美国应用分析美国商用和工业用电计费包含两部分:常规电费,即根据用电总量计算的费用;高峰需量电费,即在计费周期里的企业自身用电高峰时段的需量电费(demand charge)。
这样的电价机制以及用电负荷需求就为储能在电网低谷时段储电、高峰时段放电,且在设备启动时稳定用电电压、降低最大容量需求,以达到电费管理的目的而提供了市场机会。
美国加州Gills洋葱加工厂是一个通过储能设施降低用电费用的典型例子。
2012年4月,Gill 工厂引入普能公司600kW/3.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通过负荷低谷充电,峰段放电的方式,为工厂节约电费。
项目运行后,可帮助工厂节约数十万美元的电费(包括常规电费和需量电费)。
另外,该项目还获得了加州SGIP 激励计划120万美元的资助。
3. 离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储能在应用的收益分析偏远地区离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中储能应用的收益分析(1)中国案例分析内地偏远地区,如西藏自治区,目前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用上电,而这部分群众大部分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山区,传统的电网很难覆盖到该地区,但当地的风光资源丰富,风力等级比较高且持续时间长,日照时间长且太阳辐照度较高,非常适合建立风光互补微网发电来解决当地群众的用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