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摘要】摘要: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液压爬模系统,实现了高层建筑的快速施工和安全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液压爬模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施工流程。

同时分析了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展望了未来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将对建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提高施工效率,为未来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应用、系统组成、原理、施工流程、优势、特点、发展趋势、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对于超高层建筑项目来说,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度通常很高,传统的施工方法难以满足需求,而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可以通过预制整体模块、快速安装和升降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大规模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劳动,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液压爬模系统还能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升降功能,辅助施工人员高空作业,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模、高难度建筑的施工需求,还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定义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高级技术,它利用液压系统实现对模板和支架的自动升降和移动。

液压爬模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来实现支模的自动升降,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成本和施工周期。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核心是液压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站、液压缸、传动机构、控制系统等。

液压泵站通过输送液压油,驱动液压缸伸缩,实现支模的升降。

传动机构通过传动杆和销轴使支模整体平稳升降,保证施工质量。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造超高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特殊施工技术。

它利用了液压爬模装置来实现建筑物的逐层平移、升降和定位,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它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量来完成建筑物的平移和升降。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较大,传统的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非常复杂,而且存在安全风险。

而采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元,逐个完成施工,大大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1. 高度可调节:液压爬模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调节高度,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建筑物。

2. 单元化施工: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上完成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3. 安全可靠:液压爬模装置采用液压系统来传递力量,具有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

施工人员可以在装置上操作,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

1. 设计施工方案:在进行液压爬模施工前,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每个单元的平移和升降的高度和时间等。

2. 安装液压爬模装置:根据施工方案,将液压爬模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的相应位置,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3. 进行施工:通过液压爬模装置的控制系统,将建筑物逐层平移、升降和定位,完成各个单元的施工。

4. 拆除液压爬模装置:在完成施工后,需要及时拆除液压爬模装置,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它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是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液压爬模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的崛起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

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的需求。

液压爬模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液压爬模技术通过高效的机械结构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一、液压爬模技术的定义与优势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建筑模板和支撑体系移动的施工技术。

其主要优势在于灵活性高、效率高和安全可靠。

通过液压爬模技术,施工人员可以随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调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位置和高度,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灵活高效。

液压爬模技术采用了高强度的材料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可靠。

二、液压爬模技术的主要应用液压爬模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桥梁等大型工程的施工中。

通过液压爬模技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隧道支撑、桥梁梁板的施工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1. 液压爬模技术的特点(1)精密控制:液压爬模技术采用精密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模板和支撑体系的精确控制,满足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高度需求。

(2)模块化设计:液压爬模技术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组合和调整,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3)安全可靠:液压爬模技术采用了高强度的材料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可靠,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分为平面式液压爬模和塔式液压爬模两种类型。

平面式液压爬模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模板和支撑体系移动的施工,如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的梁板施工等。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

塔式液压爬模适用于需要悬挑作业和高度变化较大的施工,如超高层建筑的塔楼施工等。

其特点是高度可靠,操作便捷,适用于复杂的施工环境。

1.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世界知名的超高层建筑,其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液压爬模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指利用液压系统和模板结构来实现高层建筑施工的一种技术。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传统的木质模板和脚手架施工难度大,效率低,而且占用空间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而使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液压爬模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液压系统控制模板结构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新的施工层的搭建和拆除。

具体来说,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面上搭建好固定的基础支座,然后将液压缸固定在基础支座上。

接下来,将模板和钢筋等材料组装成一定的模板结构,然后通过起重设备将模板结构安装在液压缸上。

在施工过程中,液压系统会通过控制液压缸的升降来调整模板结构的高度。

施工完成后,再通过起重设备将模板结构拆除,并移至下一层进行搭建,循环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完成整个建筑的施工。

使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一方面是通过模板结构的整体搭建和拆除,减少了现场的组装时间,节省了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是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在一次施工中完成多层的搭建和拆除,增加了施工的速度,提高了整体效率。

而且液压爬模技术可以灵活调整施工高度,适应不同层次建筑的需求,使得施工过程更加便捷和灵活。

除了施工效率的提高,液压爬模技术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相比传统的木质模板和脚手架,液压爬模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占地面积较小,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占用和破坏。

而且液压爬模技术使用的模板结构一般为钢质,耐用性强,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

液压爬模技术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能够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环境友好和安全性好等优点。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这种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建筑行业中,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施工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构件、烟囱、桥涵等大型工程中。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就是液压爬模技术在核心筒内外墙体上的应用。

该工法采用专业的液压爬模机械,进行平整的板芯墙模板与框架支撑体系的组织,确保了墙体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工法特点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1.工效高:该工法不需要使用脚手架,因此在施工效率上有很高的优势,施工速度可达到每天4-5平方米。

2.施工质量高:该工法基于机械化施工原理,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墙面光洁度等质量指标较高。

3.成本低:该工法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工操作,因此施工成本较低。

4.施工较为安全:该工法不需要使用脚手架,因此在施工时有较低的高空坠落风险。

三、适应范围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适用于建筑中核心筒的外墙体、平面筒内外围墙、穹顶壁、内墙饰面、待抹灰墙体、装饰模板等的施工。

该工法适用于混凝土或砌体结构建筑,适用于房屋、商业、办公等建筑的各种墙体施工。

四、工艺原理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工艺原理是基于在墙体建筑中使用液压爬模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该技术将独立的板芯墙模板(涂刷成脱离剂以防止板芯固着)、框架支撑体系和升降装置组织在一起进行施工。

首先,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制作好独立的板芯墙模板,然后将其固定在墙体表面。

接着,将框架支撑体系按照墙体形状、高度等条件调,以为模板和墙面提供稳定的支撑。

最后,使用液压爬模爬升机进行操作,将模板和框架支撑组织升降到预定高度上,进行施工。

完成施工后,再使用机械将板芯墙模板卸载,清洁模板表面并进行下一次放置。

五、施工工艺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进场备料:施工前可将液压爬模爬升机、模板和框架支撑体系等设备运至施工现场。

2. 安装框架支撑:按照墙体设计要求,安装相应的框架支撑体系,以为模板提供支撑和定位。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将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逐层逐段施工的技术。

液压爬模系统可以通过液压缸实现钢模板和模板支架的爬升和下降,从而实现建筑物的逐层施工。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特点是工期短、效率高、安全可靠。

在传统的施工方法中,搭建脚手架进行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

液压爬模系统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液压爬模系统主要由液压缸、模板支架、跳板、钢模板等组成。

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油来实现起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

模板支架是用来固定和支撑钢模板的,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跳板是工人和材料进出施工区域的通道,需要有足够的宽度和牢固的支撑。

钢模板是施工过程中用来固定混凝土的模板,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液压爬模系统的施工流程一般分为准备工作、浇筑混凝土、爬模施工和拆除模板四个阶段。

在准备工作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设计,确定爬模系统的设置和使用方案。

在浇筑混凝土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及时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

在爬模施工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调节液压缸的移动速度和爬升高度,同时对液压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拆除模板阶段,需要将钢模板逐层拆除,并进行清洗和保养。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由于液压爬模系统采用了液压油来提供动力,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否则可能会出现故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它的应用在未来将会更加广泛,为建筑施工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方案解读

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方案解读

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方案解读一、前言核心筒液压爬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用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施工准备在进行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等。

同时,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

三、核心筒液压爬模操作步骤1. 基础准备在进行核心筒液压爬模前,需先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有序。

同时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安装支撑结构在安装核心筒液压爬模设备之前,需要先搭建支撑结构,确保设备的稳固支撑。

3. 安装液压爬模设备安装液压爬模设备是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的关键步骤。

操作人员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4. 开始液压爬模一旦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始液压爬模施工。

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移动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5. 施工监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液压爬模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关键技术要点1. 设备选择在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液压爬模设备至关重要。

设备应具备稳定性强、精度高等特点。

2. 操作技巧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液压爬模设备的操作技巧,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 安全保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操作人员需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施工安全。

五、总结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了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实际施工中,务必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更需要安全可靠的施工设备。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液压爬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它以其灵活、高效、安全的特点成为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装备。

一、液压爬模技术的发展历程液压爬模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脚手架搭建方式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液压爬模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愈发成熟,逐渐成为了超高层建筑的主流施工方式之一。

液压爬模技术是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爬模机构,实现高空施工作业的一种技术。

液压爬模技术采用高强度的主梁结构,通过液压缸的作用,将整个模板和支撑体系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一种高效、灵活、安全的施工方式。

而且,液压爬模技术还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进行灵活的调整,适应不同建筑物的施工需求。

1. 灵活多变:液压爬模技术可以适应不同高度和形状的建筑物,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有利于满足不同施工需求。

2. 施工效率高:相比传统的脚手架搭建方式,液压爬模技术施工效率更高,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3. 安全可靠:液压爬模技术采用高强度的结构设计和液压系统控制,施工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因施工设备导致的安全事故。

4. 节约空间:由于液压爬模技术可以灵活调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占用的空间更小,有利于施工现场的整体布局。

液压爬模技术适用于各种高层建筑的施工,包括住宅楼、商业综合楼、办公大楼等超高层建筑。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积累,液压爬模技术已经开始在地铁、桥梁、隧道等其他工程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它采用了先进的液压爬模技术进行了施工。

在建设过程中,液压爬模技术保障了施工的高效、安全和顺利进行,为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液压爬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摘要: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施工技术集模板、脚手架为一体,由于其施工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广,施工质量佳,安全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技
术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日益
加重,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建设规模逐渐增加,各种高层建筑也呈现姿态各异
的形式。

在超高层建筑筒体结构中,传统结构主要以电梯井为主,一般都设计为
规则的长方形。

在施工现场越来越狭窄、高空作业越来越高、危险性逐步增加的
情况下,传统的模板由于“笨、重、粗”等缺点,已难以满足现代高速施工的需要。

而液压自爬模施工技术是在传统模板工程基础上,结合现代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需
要而产生的新颖施工技术,液压自爬模施工技术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及经济性
上具有较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中。

一、工程概述
某工程工程总占地面积43332m2,总建筑面积140863m2,其中地下室建筑
面积60000m2,地上建筑面积71000m2。

其中标志性塔楼建筑面积30848m2。


志性塔楼的地上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建筑面积3500m2。

工程共设置了一个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核心筒为一个不规则的六边形,南北长度约为20m,东西长
度约为20m。

随着楼层的升高核心筒外墙逐渐向内缩。

4C-A轴线墙从27层开始
变为斜墙,到硐层结束,其间内斜1000mm。

核心筒到顶层变为一类似于三角形。

高度方向布置为地上l层至地上45层及屋顶利屋顶构架。

核心筒标准段层高为
4.6m其中部分层高为4m,模板高度为 4.65m。

拟定采用SKE50自动爬升系统。

二、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2.1爬模装置的安装
(1)施工准备
爬模装置的安装之前需要进行准备,以使用在高层楼房建筑中的液压爬模施
工为例,安装爬模装置之前,应先用线绑扎一个楼层的墙体钢筋,安装门洞模板、预留洞盒子及水电预埋管线,将施工现场的模板和相应的零件进行检查,并仔细
在模板上涂上脱模剂。

(2)模板拼接
准备工作完毕后,进行拼装模板的工作。

先按组装图将平模板、打孔钢模板
和钢背楞拼装成块,模板之间、模板与背楞之间均用相应的螺栓连接,凡对拉螺
栓部位都采用打孔钢模板。

(3)安装提升架
模板拼装完成之后再安装提升架。

按照事先拟好的支撑架设计图,先在立柱
上安装槽钢夹板、活动支腿、伸缩调节丝杠、活动平台连接槽钢。

进行活动支腿
调试,确保松紧度适中,调节灵活。

安装提升架横梁及提升架斜撑,最后安装提
升架立柱上端的滑轮、柱顶连接角钢等,供清理模板时移动立柱用。

提升架先在
地面组装,待模板支完后,用塔吊吊起提升架,插入己支设完毕的模板上。

(4)安装围圈等
接下来进行安装围圈的工作。

围圈由上下弦(固定尺码的槽钢)、斜撑、立
管及对拉螺栓组成。

围圈上下弦用卡铁同提升架立柱上的槽钢夹板相连,斜撑用
螺栓同上下弦连接,对拉螺栓穿在立管中间,用与之前螺栓相对应的螺母相连。

安装活动平台边框和安装外挑梁和外架立柱是模板爬升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
供工作区域的必要步骤。

活动平台边框采用单根角钢,用边框压铁紧固在活动平
台连接槽钢或外挑梁槽钢上。

上下各2根外挑梁安装在外架立柱及提升架立柱外侧,用螺栓紧固。

外架斜撑上端用2块斜撑连接板同外架立柱相连,下端与提升
架立柱上的槽钢夹板对穿螺栓连接。

将平台铺板安装在平台框上,采用合适的平
台铺板安装在提升架立柱上边和下边的连接槽钢或外挑梁槽钢上。

活动平台铺板
多采用竹胶合板卡在活动平台边框上。

外平台铺板多采用木板安装在上层外挑梁上,吊平台铺板安装在下层外挑梁上,中间平台也多为木板,设在中间一组的槽
钢夹板上,供操作人员调节上部活动支腿及脱模丝杠用。

(5)爬升动力液压系统的安装
最后要安装提供爬升动力的液压系统,采用合适的干斤顶,一般每榀提升架
安装一台。

干斤顶上设限位器,在支承杆上设限位卡。

每个干斤顶上安装一只针
形阀。

液压油路中主油管直径应与工程量相符合,沿通长槽钢或通长横梁布置,
每个环形油路一般有两根主油管同控制台相连通。

控制台一般安装在中间电梯井内。

2.2爬模施工
爬模的施工从第一层开始进行。

绑扎墙体钢筋是爬模施工的一个步骤,然后
从墙体有门洞的位置开始,按照门洞边的走向架设模板,最后架设房顶底模和支
撑板,全部模板架设完毕后,按照房屋设计图将预留的电路面板盒子安装好,并
且埋设相应的管线。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架设完的模板进行校正,以确保
爬模的位置与楼体走向一致,避免偏移。

进行校准后,就可以按照一股浇筑墙体
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量达到模板围合的标准后,停止浇筑。

为了
保证顺利脱模,应当等到混凝土干燥达到相应的强度后再开始脱模。

第一层混凝
土浇筑后,可以通过支撑点和施工台进行第二层的模板架设前的布置,边爬升边
绑扎墙体钢筋,然后仍旧按照门洞边的走向首先架设门边模板,一次架设房顶底
模和支撑板、按照房屋设计图将预留的电路面板盒子安装好,并且埋设相应的管线。

2.3操作要点和特殊部位处理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要点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几点,除了爬模本身要选用
那些质量好、成型坚固、配套设备齐全的之外,还应严格遵守先绑扎墙体内钢筋,然后假设门洞和窗口的模板,再安装墙体和爬模装置的过程,遇到有突出的横梁
或竖柱的位置,一样采用爬模的方法;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保证每个浇筑
层的高度在1米左右,需要分层浇筑并进行振捣,确保一面墙体浇筑混凝土的过
程是同步的,并且均匀,能够有效方式模板偏移;在拆除模板时,应确保混凝土
己经凝固,并且凝固达到能保证其表面不会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有所损失;脱模
时应按照安装模板的过程分步进行拆卸,在保证整片模板不偏移的情况下,用支
腿的后退带动模板的移动;脱模后,模板的爬升与第二层的墙体钢筋绑定、门窗
洞口模板固定和室内水电预设等应同时进行,此时需要施工人员密切、有序的配合;在每一层爬模之后、浇筑混凝土之前,都应该对模板迸行校准,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进行模板与混凝土接面的清力,进行涂刷脱模剂的工作。

在液压爬模施工中,防止模板偏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支
承杆标高、限位卡底部标高、千斤顶顶面标高的方法,使支撑杆、限位卡和干斤
顶的标高时刻保持水平,才能做到绝对的同步爬升。

同时,操作平台上的载重点应分布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支撑杆的平衡与稳定。

纠正爬模的整体偏离可以采用钢丝绳和手动葫芦进行,而局部的墙体偏差纠正则可以通过调节支架和模板截面进行。

面对一些有倾斜角度的墙面,如果倾斜角度不是很大,可以将有角度的墙面进行单独爬模的方式实现斜体的混凝土浇筑,在爬模的过程中,按照图纸的角度倾斜的安装模板即可;有些建筑中还会出现需要预留钢筋混凝土梁板钢筋的情况,可以先将墙体钢筋绑扎,然后弯曲丰乳模板内,脱模后再凿出即可。

结束语:
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难点,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和节点细部做法,顺利地解决了施工中难题,在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的同事,较大幅度得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任海波;李桐;张海峰;液压爬模组合钢模板与传统木模翻模结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2年08期
[2]王斌;冯涛;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1年0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