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共84页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在现代电力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负荷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控制技术的分类与原理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承受各种内外部干扰下恢复到稳态运行的能力。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为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两个方面。

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负荷变化或故障干扰下恢复到新的稳态工作点的能力。

而动态稳定性则是指电力系统在面对瞬时或持续的外界扰动时,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保持电压和频率稳定。

二、稳定控制技术的分类与原理1. 发电机调节发电机调节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电机调节的目标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机械功率输入和转子转动惯量等参数,实现电力系统负荷与供电之间的平衡。

2. 电压控制技术电压控制技术是保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关键。

电压控制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变压器的变比和无功功率的注入等手段,使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 动态稳定控制技术动态稳定控制技术的目标是保持电力系统的频率和电压幅值在发生扰动后迅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该技术主要包括增加发电机容量、提高发电机响应速度以及增设并网容量等。

三、稳定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稳定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运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网供电质量。

1. 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集中控制和监测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调度与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

2. 直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直流输电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增加输电能力,降低潮流损耗等。

3. 电能储存技术电能储存技术作为一种灵活的电力调度手段,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快速响应和调度支持。

它可以平衡电力供需差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40页 PPT)

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40页 PPT)
网调及各省调应每年编制一次本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方案,网调于每年元十二月份完成并下达各省调。各省调应在于次年二月一月完成方案的编制,并下达到各地区及厂站,要求于三月末完成实施。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的运行管理,低频减负荷装置正常均应投入使用,不得自行退出。若低频减负荷装置因故停运,所在省调应及时向网调汇报。在系统频率降到该装置的启动值时,所在厂站值班人员应手动切除该装置所控制的线路负荷。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历 程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技术
02
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1 硬件基础:电网和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2 软件基础:智能的控制技术,是指诊断电网状态,防止供电中断,改善电能质量扰动的装置和算法。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省调调管范围内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试验、监督和考核工作,由相应省调负责。第33条 全网频率二次调整主要由网调及其直调发电机组负责。西北电网第一调频厂由网调指定,一般由直调水电厂担任,网调其它直调水电厂以及AGC投频率调节模式的火电机组担任第二调频厂。西北电网的AGC控制策略和发电机组的AGC控制模式由网调确定。当网调直调发电机组AGC投入频率调节模式运行时,正常频率主要首先靠AGC来调整。
智能电网的功能
特征
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
激励/包括电力用户
电价不透明,缺少实时定价,选择很少
充分的电价信息,实时定价,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选择
提供发电/储能
中央发电占优,少量分布式发电, 储能或可再生能源
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补助中央发电(节能、环保)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哎呦,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

相信大家都有过停电的经历,那滋味儿真是让人抓狂。

所以,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二是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小干扰后,能够自行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而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大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到新的稳定状态。

是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电流、电压等信号,及时判断出故障,并迅速切断故障部分,以减小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

是自动重合闸。

自动重合闸是一种在电力系统发生短时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断故障部分,并在故障消除后自动合闸的技术。

这样,就可以减小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再来是低频减载。

低频减载是一种在电力系统出现频率下降时,自动切除部分负荷,以保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这个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系统出现频率崩溃,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还有发电机励磁控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等。

这些技术和装置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项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项技术,支持相关的研究和发展,让我们的电力系统更加稳定,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我们下期再见!嘿,朋友们!我们刚才聊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一些基本内容,现在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下。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培训教材PPT课件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培训教材PPT课件

磁路
I
N
电路 +I _E R
基本定律
磁阻
磁感应 强度
安培环路 定律
F Rm
Rm
l
S
Φ
B S
NI HL
0
欧姆定律 电阻
IE R
R l
S
基氏 电流 电压定律 强度
JI S
E U
基氏 电流定律
I
0
4 磁路的分析
励磁电流:在磁路中用来产生磁通的电流
励磁电流
直流 ---- 直流磁路 交流 ---- 交流磁路
B S
B 的单位:特斯拉(Tesla)
1 Tesla = 104 高斯
单位:韦伯
二、磁导率 :表征各种材料导磁能力的物理量 真空中的磁导率( 0 )为常数
0 4 107 (亨/米)
一般材料的磁导率 和真空中的磁导率之比,
称为这种材料的相对磁导率 r
r
0
r 1 ,则称为磁性材料
r 1 ,则称为非磁性材料
注意:
如果气隙中有异物卡住,电磁铁长时间吸不上,线 圈中的电流一直很大,将会导致过热,把线圈烧坏。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培训教材( P P T 1 6 2 页)
磁路小结
直流磁路
I U R
(U不变,I不变)
交流磁路
Φ m
U 4.44
fN
( U不变时,
Φ m
基本不变)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培训教材( P P T 1 6 2 页)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培训教材P P T 课件
第15章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15.1 磁路与变压器 15.2 异步电动机 *15.3 同步电动机 *15.4 直流电动机 *15.5 控制电机 15.6 电气控制技术基础

云南电网调度管理规程(doc73页).doc

云南电网调度管理规程(doc73页).doc

云南电网调度管理规程云南电网调度管理规程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8月批准:廖泽龙云南电网调度规程修编审核小组:王文、黄家业、张叶、高孟平、杨强、洪贵平、蔡建章、张建文、赵晋昆、赵明、胡劲松云南电网调度规程修编参加编写人员:李文云、况华、沈龙、王凯、刘长春、蔡保锐、翟海燕、蔡华祥、周俐俐、刘玲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网调度管理第一节电网调度管理的任务 3第二节调度管辖范围的划分原则 7第三节调度管理制度 8第四节运行方式的编制和管理 12第五节水库调度管理 16第六节设备检修管理 18第七节负荷管理 22第八节新设备投运管理 23第九节电网频率及省际联络线潮流调整 26第十节电网电压调整和无功管理 28第十一节电网稳定管理 31第十二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 34第十三节调度自动化管理 41第十四节系统关口电能计量管理 47第十五节调度通信管理 48第三章运行操作第一节操作制度 53第二节基本操作 59第四章事故处理第一节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和规定 67第二节系统频率异常及事故的处理 69第三节系统电压异常及事故的处理 71第四节线路事故处理 72第五节母线事故处理 75第六节系统解列事故处理 77第七节系统振荡事故处理 78第八节发电机事故处理 80第九节变压器事故处理 81第十节断路器异常处理 82第十一节通讯中断的事故处理 83第十二节电力系统黑启动 84附录:附录一云南电网调度术语 86附录二电网运行情况汇报制度 97附录三调度系统培训制度 99附录四新设备投产应报送的技术资料内容 100附录五云南电网申请管理 103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电网调度管理,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结合电力生产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云南电网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2条云南电网系指由云南省境内并入中国南方电网的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受电设施和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电力通信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等构成的整体。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pt 74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pt 74页)

阻抗支路末端的功率为
U1、S1
S1'
S & 2 ' S & 2S & y2P 2 'jQ 2 '
阻抗支路中损耗的功率为
Y
S y1
2
S & Z (U S 2 '2)2ZP 2 '2 U 2 2 Q 2 '2R jP 2 '2 U 2 2 Q 2 '2X
Z
S
' 2
S2、U 2 2
S y2
Y 2
2.1电力线路上的功率损耗
2.1电力线路电压降落的分析和讨论
对于高压输电网(R<<X),有
UQ2X UP2X
U2
U2
线路两端电压幅值差,主要是由输送的无功功率产生的 (元件两端存在幅值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无功 功率从电压高的节点流向电压低的节点。
线路两端电压相角差,主要是由输送的有功功率产生的 (电压相角差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有功功率从电 压相位超前节点流向相位滞后节点。
49.5×10-6西 1
L
2
T3
3.电力网潮流计算模型
电力网的数学模型 潮流算法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牛顿-拉夫逊法 PQ分解法
潮流算法的要求
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收敛性 计算速度快和内存需求小 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3 电力网潮流计算模型
潮流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电力网的等效电路 电力网的数学模型 节点导纳矩阵 节点阻抗矩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内容综述
概述 简单网络的实用潮流计算
开式网
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网络建模 建立方程 求解方程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特点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目录1. 引言 (2)1 原始资料: (2)1.1 设计任务 (2)1.2.1 技术参数 (3)1.2.2 数据及有关要求 (3)2.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2.1.1系统最大负荷: (4)2.1.2系统最小负荷: (4)2.1.3 拟定依据: (5)2.4初步潮流分布计算结果比较各种接线方案 (7)2.5 电压等级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发电厂A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变电所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确定发电厂变压器容量及损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确定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及损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较好)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较好)
详细描述
自动发电控制技术通过收集系统各节点的实时信息和负荷变化情况,自动计算并 下达指令给相关发电机组,调整其出力以实现系统功率的平衡。这种技术能够提 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行风险。
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技术
总结词
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无功补偿设备和电压调节设备的投切, 实现系统电压的稳定。
电力系统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 行状态下,受到扰动后能够自动恢复 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在较小扰动 下能够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 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电力系统 设计和运行的重要指标。
电力系统稳定的分类
根据扰动大小和持续时间,电力系统稳定可分为暂态稳定、 中期稳定和长期稳定。
求侧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优化电力负荷分配,减轻电力负荷对电力系
统稳定性的压力。
05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对电 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高效处理,预测 和识别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提高稳 定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 果。
提高供电质量
稳定的电力系统能够保证电压、频 率等参数在允许范围内波动,从而 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降低运行成本
电力系统不稳定会增加运行成本, 如需投入更多的备用电源和修复设 备,而稳定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 这些成本。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早期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主要依靠发 电机的调节能力和人工操作,缺乏自 动化和智能化手段。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有重 要影响,如负荷水平、发电机的出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