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工业保护论(1)(2)
谈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 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 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适 宜于保护。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 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也不 需要保护。
1
2
3
Page 4
对我国的幼稚产业划分和保护
一、我国幼稚产业的划分 目前,我国的幼稚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电讯服务、金融保险、 汽车、石化领域以及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某些领域。加入WTO后这些 产业将受到很大冲击。因此应调整产业发展战略、确定重点产业发展 方向并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 二、 我国幼稚产业保护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产业部门较为齐全的大国,但许多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 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 国政府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措施,其基本 措施是凭借保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起双重屏障保护幼稚产业成 长,主要非关税壁垒措施包括计划限制、许可证限制、经营限制、 外汇限制、进口审查限制和价格限制等,同时,凭借政府作为国有 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地位,通过直接投资、行政计划和调节等 途径,直接干预和推动幼稚产业的成长,发挥其在幼稚产业成长这 一领域内的资源动员能力和实际组织者的影响。除了上述保护措施 外,我国也通过财税、金融、价格和技术等手段对幼稚产业进行间 接扶持。
6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四)学会驾驭贸易保护的新手段。一些国家配合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 不断创造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各种名目繁多的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 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掌握,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创新。 (五)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生产力理论是李斯特贸易保护理 论的核心和精华。李斯特认为,一国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生产力” 的发展程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工业化的程度。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 总体上还没有改变。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缩短同发达国 家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才能制定出正确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政策,真 正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强大的一员。 (六)努力在探索中完善和发展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由于其缺陷和局限性,在实践中成效不大。发展中国家都很注重对幼稚工 业的保护,但很难准确界定幼稚产业,所以多数都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 付出惨痛代价。所以,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求创新,进一步完善李斯特贸易 保护理论。
简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指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
重交换价值,不注重生产力的发展,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的特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2)保护的对象和时间。
保护对象:①农业不需要保护。
②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③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护。
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
(3)保护手段。
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方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1利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利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由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拉里·利斯特提出的,它强调工业发展应该比较谨慎而受到贸易保护。
利斯特认为,工业化过程需要一个过渡期,国家应该采取保护处理,并在它脆弱时给予支持,免受外部竞争的冲击。
通过税收,禁运,提供补贴等举措,工业发展才能够持续,达到理想的水平。
2利斯特的理论尽管新的技术和运输等因素改变了19世纪的形势,但利斯特仍然坚持自己的保护主义理论。
他的工业保护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和后期,政府应该采取有利的措施,帮助本国的工业发展。
比如,政府可以对外国货物设置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品;政府还可以为本国的制造业者提供补贴,这些补贴可以帮助他们应付国外客户的挑战;政府还可以给予本国工业若干税收的减免,让本国的生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其发展得更实惠。
3利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历史地位利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对市场和政府互动机理的重要贡献,其理论观点与当时现实中大量国家采取保护处理措施,非常吻合。
当时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也决心通过给予保护,帮助本国的工业发展,实现物质和技术的进步。
4影响利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思想对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今天,许多国家都在使用依照利斯特理论的措施来推动本国的工业发展,比如设定进口关税,给予生产企业减税的政策以及政府补贴产业的政策。
(可以增加美国的大量政策)同时,这些政策也对外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给予报复性打击,以维护国内企业的利益。
5结论从拉里·利斯特提出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角度来看,它为政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目标,可以用来持续推动工业化进程和繁荣的发展,把本国政府带入利斯特时期的理性主义文化,从而重塑社会经济结构。
因此,利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英国经济学史上功德不小,而且一直影响着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思想革新和态度转变。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概述 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历来是各国限制进口,排斥国外竞争者的相对合理的理由。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幼稚产业保护论的争论更加激烈。
因此,我们需要以唯物辨证的世界观重新审视这一理论,认识时代赋予它的新内涵。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Infant Industry Theory)是美国经济学家A.汉密尔顿(Hlexander Hemilton 1757-1804)提出的,一种对某些产业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措施的理论,是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某个国家的一个新兴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
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主要运用关税保护之类手段来实现。
但是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强调以规避竞争为主的保护方式。
但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汇率变动的日趋频繁,对幼稚产业的保护面临着规范保护程序、加强受保护产业的监管、鼓励国内竞争等新问题。
历史起源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于18世纪后半期由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的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加以系统化。
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是决定一国兴衰存亡的关键,而保护民族工业就是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国家和政府需要作为民族工业发展强有力的后盾,而不是禀承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原则。
幼稚产业的界定 在进入对幼稚产业保护的更深一步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幼稚产业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这里指的幼稚产业必须具备以下3个特点: 1. 这种产业是该国尚未发展成熟的新兴产业。
它暂时还没有能力同国外较发达的同类产业竞争。
且该产业具有发展潜力。
2. 该产业具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即该产业和国内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有正的外部效应。
幼稚产业保护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Infant Industry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Alexander Hanmilton)于1791年提出,但是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德国经济学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的论述。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年8月6日-1846年11月30日),德国经济学家。
他被视为经济历史学派的先驱,而他的思想亦被视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人物生平:李斯特的一生串连着一系列的失败和困苦。
1819年,由于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
1820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
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
两年后回国,随即被关押。
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
1825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
1832年,李斯特回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
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
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
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
尽管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
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
法国梯也尔政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
俄国财政部长曾经聘请他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以推行他的“国民体系”,李斯特因为俄国实行专制的沙皇制度而拒绝了。
1841年,李斯特曾经被委任为《莱茵报》主编,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久后马克思担任了这一职务)。
谈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对中国的借鉴作用分析

Page 7
举例分析——我国汽车产业
一、我国对汽车产业实行保护的原因 入世之时, 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成熟显而易见。首先, 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一直未有大提高,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增长较快, 但相比于整体国 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并未显示出支柱产业的力量, 且资金使用效率过低, 长期处于投 资不足的状态。其次, 我国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低。据统计, 2000 年一汽集团 人均产量2. 86辆、东风汽车公司2. 02辆、上汽4. 21 辆、北京汽车公司4 辆、天 津汽车公司2. 3 辆, 而1993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人均产量就已达到克莱斯勒24. 75 辆、福特18. 33 辆、通用10. 38 辆、丰田32. 93 辆以及日产12. 6辆。劳动生产率 过低直接影响了汽车工业的经济效益, 自汽车工业发展以来, 虽然我国汽车产量有 大幅度提高, 但大部分汽车企业都处于低效益运行中。经计算, 2000 年, 我国汽车 工业企业总数2326 家, 其中亏损749家, 亏损面积为32. 2%。此外, 我国汽车工业 整体盈利能力自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逐年下降, 净利润率由1982 年的12. 86%降 低至2000年的3. 82%, 下降近10个百分点。但汽车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重要 作用, 并且完全有希望走向自立和强大。从上个世纪80 年代起, 汽车工业就被圈定 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所谓支柱产业, 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 对整个经济 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 诱导新产业崛起; 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 有深刻而广泛的 影响。尽管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现状距支柱产业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但国家 对于汽车产业的期望以及汽车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此看来, 汽车产业作为中国的幼稚产业在入世之初受到一定支持和保护, 经历一 Page 8 段缓冲和过渡期是完全合情合法的。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PPT18页

幼稚工业是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 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
(一)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1、“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2、忽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3、实施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
(二)有关理论内容的阐述
1、生产力论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李斯特说:“一个人可以拥有财富,那就是交换价值。 但是他如果没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 的价值,他将越过越穷。一个人也许很穷,但是他如 果拥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有价值 产品,他就会富裕起来。” 按照比较成本论进行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表而看来 向外国购买廉价商品是要合算一些,但这样做不利于 德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德国将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 国的地位 。
截止到2019年,改革开放进程已进行了30年,中 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成 为出口大国、制造大国、“世界工厂”。中国国内幼 稚产业也逐渐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 一席之地。
三十年来,国内幼稚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 了较强的竞争力。对于一些制造行业,例如电子制造 业等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 供给者。这些幼稚行业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就,与 政府所采用的的扶植政策密不可分,因而对于改革开 放期间扶植政策的分析,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中国幼稚产业保护现状
在我国幼稚产业一般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 业,如汽车、计算机、通讯设备等。因为资金和技术 的缺乏,以及以往恶劣的外部环境等原因在改革开放 初期,我国总体经济环境恶劣,物资缺乏,国内生产 企业一方面不能满足正常的物资需求,同时也因为供 给不足而滋生走私现象严重,对国内生产企业冲击严 重。因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府对国内幼稚生产 企业采取了扶植政策。
幼稚工业保护论-李斯特

幼稚工业保护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是著名的李斯特提出的。
幼稚工业保护论影响了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影响了20世纪的日本,使他们都能在保护主义的篱笆后面成长,强大之后又转而推行自由贸易。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修补与解释已经适用于现今的社会。
(一)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代表人物
李斯特(1789-1846)德国人
(二)产生背景
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
该书着重分析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贸易保护的思想。
在李斯特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德国最终实现了工业化,跃进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三)理论前提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四)基本观点
1、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且能够通
过暂时的贸易保护来实现这种比较优势。
2、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3、通过一定的政府保护国内产业可以逐步降低成本,提
高竞争力。
(五)政策主张
1、保护目的:促进和保护国内民族生产力的发展。
2、保护对象和期限
1》保护对象:幼稚工业不是所有工业,它要有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
2》保护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
3、保护手段:关税和配额
(六)简评
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理论意义: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两大学派----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贸易学派的完全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于1791年12月在其《制 造业报告》中提出:为使美国经济自立,应当保护美 国的幼稚工业,其主要方式是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受 其启发,德国人李斯特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提出。
▪ 穆勒标准(Mill’s Test): ▪ 强调被保护产业未来的成本优势。 ▪ 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 Test): ▪ 被保护产业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应大于保护成本。 ▪ 坎普标准(Kemp’s Test): ▪ 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被保护产业应能够产生
▪ 3、保护的手段 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但关税的征收应因时间、产业而异。并 主张逐步提高关税税率。因为突然征收过高的关税会割断原来存在的与各国 的商业联系,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反而对本国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 4、保护的程度
对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对奢侈消费品,只需征收很低的保 护关税。这类产品进口总值不大,影响较小,征收过高反而刺激走私。 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其建立和经营需要大量 资本、技术、人力投入,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对国内不能生 产的各类复杂的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征收很低的关税,对这类产品的 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五阶段说: 原期始(未保开护化,时美期、—德—)畜—牧—业农时工期商—时—期农(业自时由期,(英自国由),。葡萄牙)——农工业时
在不同的时期应当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 ①处于农业时期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引入工业品,刺激国内工业
的建立。 ②处于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工业刚刚建立,缺乏竞争力,应当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 ③处于农工商时期的国家,工商业十分发达,具备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应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李斯特认为英国处于农工商时期,因此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德国处
于农工业时期,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 1、保护的目的 保护的目的只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 2、保护的对象 李斯特并不主张对所有的工业都实施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处于发展初期 而又面临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此外,他还提出农业不需 要保护。
外部经济效应。
1.他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点是推行所谓的“世界主义”,而忽 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
“比较优势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的目的在于 以此来强调德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主张德国不要推行英法式 的自由贸易政策,而应针对国情实施保护贸易政策。
2.他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了各国追求当前的最大利 益,却没有考虑各国和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 展。
他把政治经济学归结于国民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忽 视了经济生产客观规律的普遍意义,过分强调了国家 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理论是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他认为,生 产力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本国 的工业将越来越弱。
李斯特认为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目的是发 展本国的生产力。只有这样,发展对外贸易才会有利于该国的 经济发展。而比较利益理论宣扬的是贸易参与国均会获取贸易 利益的观点,只着眼于眼前的使用价值的增加,而没有考虑落 后国家的发展。
弗学腾为克税不里家堡图福制得德,雷宾成度不里历特根立的离希史 林 大 了 开德·李学 根 学 目 德国斯派 一 教 的 国工特的 个 授 在 ,商(先 富 , 于 移业F驱 裕 讲 取 居协rie者的授消美会dr,制经德国。ich德鞋济意。18Li国匠学志在2s5t,保家和各美年17护庭政邦国,89关,治之,他—税就学间他因18政学。的受抨46策于关到1击)8的图税经1时:9首宾,济年政德倡根实学由遭国者 。 行 家他容资。 全 汉1倡克产8出 德 密1议贵阶7生 保 尔在年族级于 护 顿法被迫经符 关 的兰聘害济, 著作和美国保护关税制度实践的影响,加深了他的保护主义的信念。 他策1大治中8在原纲经提46美则济出》年国的的了(11曾 观 系1国月8印 点 统民2370行 。 的统)日国 保1一、自8民 护》3《杀2时 幼(年政身报稚1,治死8并产他经4。6在业以济他)报理美学的。上论国的主其不。驻国中要断莱民经,发比体济在表锡系著《文领》作政章事(有治,身1经《8阐份4济美1述回学国)关到的政、于德国治《贸国民经德易。体济国政系学政》
▪ 5、保护的期限
对国内某项工业的保护不能永久持续下去,保护只能在一定期限内进行。 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发展起来,能够与国外竞争 时,就不再需要保护。他认为,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最长不能超过30年。 在此期限内仍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政府不应继续对其给予保护。
D2a0v世ids纪on8)0年的代生初产,厂由商于,进主口要的生冲产击活美塞国排机气车量行超业过仅10剩00下立一方家厘名米为的哈中里型-戴机维车森,(进H口a的rle是y排气量较小的机车,且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急剧上涨,1982年,哈里-戴维森向美国国 际贸易委员会(USITC)请求进口保护。USITC的调查小组证实进口确实严重损害了哈里戴 期 并 自维5打己年斯算的的的引生关利进产税益一计,。条划U从新,SIT的 从1C9允小 其83许型 引年提机进起高车的,保生(在护产小原水线型有平(机的的车8配0原)0额-1因新之00之生外0c一产,c)是线开,:来始U哈看以SI里,较TC-哈高想戴里的给维-税厂斯戴率商计维对一划斯进个提确口机高实产会生具品让产备征他率了收实,幼为施 稚产业的特征。
[资料来源:Dennis R.Appleyard,Alfred J.Field Jr,International Economics(3rd Edition)]
▪合理性和进步性
▪对德国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 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 的过渡。 ▪其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外贸政策的 制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李斯特的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特殊规律的思想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李斯特的生产力论包括非物质因素,这是西方经济理 论的一大创新。
征收新的关税以后,进口产品在美国机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从80年代的60%-70%跌到 了 尽 尽 全 国1管管性的9国如有出84内此了口年生,明在的产显813901有的8年%7,了提代-1哈9增 高中9里1长 ,期年-, 美的戴间但国就维以美厂业森每国商和自年消生产身37费产出开%者的还始的却运是转比为输有换例每货了管高辆物很理速机的大战增车实的略长估际增,。计价长致当支值,力然付估1于出9了计8削口7上4减-的109升0成增9-63了本长0年07和也美,5%提要元由。高部的于此产分成机外品归本车,质结。安美量于。 美元的贬值。直到1997年,哈里-戴维森依然获利颇丰。
▪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对汽车等工业部门采取了较高的进口关税保 护政策,从而也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太片面。
他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是按一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 位和作用来划分的,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为国民经 济部门的变迁,而撇开了生产关系这个根本因素,因 此不能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真实情况。
第二组
保
护
重商主义
贸
易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
论
超保护贸易理论
与
政
保护贸易新论
策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 命,而美国和德国刚刚开始工业革命。英国的产 品物美价廉,非德、美产品可以竞争。随着《谷 物法》的废除,英国主张采用自由贸易政策,并 以自由贸易理论为依托,主张贸易自由化。如若 让英国的产品自由进入德、美市场,那么美、德 经济必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其工业化就无法顺 利实现。为避免这一冲突,美、德要对其相应产 业加以保护,此时需要相应的理论来支撑起贸易 保护行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就是顺应这一背景 而出现的。
李斯特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建立本国工业的过程中虽然会 暂时付出较高的代价,去开发一些本国暂时并不具优势的产品, 从而会失去一些眼前利益,但这是值得的,会对国家的长远利 益带来好处。
3.他认为古典学派片面夸大了自由竞争的作用,否定了国家干预 经济过程的积极作用。
核心——生产力理论 经济发展阶段论
保护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