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提高练习 中华书局版

合集下载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课件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课件

特征:为市场而生产,有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
资本主义性质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 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 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 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 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近代早期欧洲社会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 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 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 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 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 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 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 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 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限时训练)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限时训练)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1.(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A.雇佣关系的形成B.社会分工的扩大C.社会经济的发展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

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工场C.现代工厂D.手工业作坊3.(2023·陕西西安·校考三模)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表现是()A.租地农场出现得最典型、最早的国家是意大利B.农村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C.城市出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D.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地位不断削弱4.(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1306—130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

这一现象反映出西欧()A.城市的自由风气B.城市人口的增加C.庄园经济的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5.(2023·江苏宿迁·校联考三模)“农奴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兴起;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上述内容反映的主题是()A.封君封臣制的确立与完善B.庄园经济的兴起C.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与自治D.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2023·湖北黄冈·统考二模)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自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

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土甚至借高利贷,却又因为经营不善而经常无法偿还。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

2.手工工场形成: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者逐渐脱 离农业,更多地 为市场而生产
13世纪,分工 细化,小型手 工作坊发展
为缴纳赋税, 农村出现分散 的手工工场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 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贰:手工业变化 —集中的手工工场
提供原料和统一的 生产工具、工资
分工合作、完全出 卖劳动力获取工资 3.手工工场中的特点
,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5世纪
中世纪
11世纪
15世纪
• 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知道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 解的过程和影响。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 特点。 2、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中世纪后期的庄园制度衰落 14世纪中叶以后 租地农场主、雇工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销往市场
生产规模
土地分散 资本与管理分离
土地集中
生产关系
依附关系
资本与劳动分离
雇佣关系
(农民、农奴必须在领主自营
(租地农场主提供生产工具等,雇
地与佃户份地上耕种)
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性质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生产关系
时间 11世纪以后 开垦土地
林地、荒地、沼泽
垦殖者 领主、农民 土地归属
垦殖者
结果 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壹:农业的变化 —租地农场
2.垦殖运动
【材料分析】为何11世纪以后,欧洲的农村会出现垦殖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汇总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土地关系的变化(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背景:①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②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2)发展: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3)形式: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结果: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2、手工业的发展(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背景: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2)发展: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3)形式: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结果: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1、富裕农民: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级: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课件

3. [2021·黄冈预测] 10 世纪起,西欧城市开始复兴。13 世纪,西欧许 多城市取得了自由和自治的特权。西欧城市的兴起和自治最伟大的意
义是( D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2020·南京联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巴黎与同一时期的宋朝东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因 素。
因素:西欧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 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 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封建枷锁。
(2)阅读材料,概括西欧市民拥有“自由”的表现。
材料二:琅城居民继续坚持斗争,直到 1128 年,路易六世不得不 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1)读材料一回答:琅城人民为争取自治先后采用了哪些斗争手 段?1112 年琅城人民举行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琅城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 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
自由城市( A )
A.实现了相对的自治 B.完全摆脱了国王和贵族的控制 C.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D.主要以武力手段取得自治地位
知识点 城市居民的身份
5. [2020·岳阳期末]中世纪的城市居民一般由周围农村的农民转
变而来,主要包括( A )
A.手工工匠、商人
B.领主、奴隶
C.传教士、商人
D.领主、商人
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D )
A.城市的兴起
B.庄园的兴起
C.市镇的兴起
D.大学的兴起
8. [2020·昆明月考]中世纪西欧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下列

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5、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美国 C.英国 D. 印度
C
D

6、关于手工工场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雇佣劳动 B.分工协作 C.产品面向市场 D.与农业相结合

7、手工工场出现后,学你漫步西欧城市,你能发现新的社会阶层有 ( )
C
A、地主、农民
B|手工工场主、农民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 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 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 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 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 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 入的比是1:10。
特征:为市场而生产,有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
资本主义性质:?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 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 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 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 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 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 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农业资本家
资本主义性质:剥削关系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

3、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工业资本家
一、手工工场的出现
2、组织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 分散的手工工场(家庭包工制)
一、手工工场的出现
3、条件: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梳毛工的工钱先减少,多给两个便士也不饶。 要让他们相信生意不太好,谁管他们活不了。 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 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 再找纺工把账算:叫他们纺了两磅再加半。 只要他们分量减一点,那就扣发三便士的钱。 各行工匠排成行,为了那点工资把活扛, 他们劳动我发财,受到咒骂又何妨? —— 17世纪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

《新航路的开辟》(历史九年级上册)

《新航路的开辟》(历史九年级上册)

(C )
A.郑和下西洋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航运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这种转移是
( B) A.由欧洲西部转移到阿拉伯半岛
B.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阿拉伯半岛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新航路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 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中华书局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新航路开辟的原 因是什么?
中华书局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需求的增长 ,黄金越来越成为西欧各国商人和封建 主狂热追求的对象。《马可.波罗游记 》对东方一些夸张的描述引起了他们对 东方的向往,但与东方的贸易却操纵在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手中,传统的陆路 通商困难,这就迫使他们设法开辟一条 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第三单元 · 近代早期的西欧
新航路的开辟
中华书局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中华书局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人物路线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新航路开辟一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 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等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条件中关于罗盘等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讲解,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课 堂之中,激发关于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哥伦布等航海探险家经历及冒 险精神的学习,形成积极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中华书局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哥伦布首航美洲
中华书局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哥伦布在《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陛下可以统 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 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 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 库中。”

历史九年级上册《目录与课程标准》2022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目录与课程标准》2022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时间: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见地图)背景(原因)+条件+航海家+航线+影响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时间:15-19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掠夺方式+殖民国家+殖民影响。三角贸易:地图+影响。
知识补充:掠夺方式: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劫掠式贸易、开发种植园、黑奴贸易影响:①加速物种、商品和文化交流;②促进世界市场逐渐形成;③有助于国家资本原始积累;④造成殖民地国家落后与贫穷。“野蛮性”:无视生命的珍贵,将人作为商品出卖。“残酷性”:持续时间长,后果严重。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封君封臣制度:特点+扩展
第8课 西欧庄园
庄园:时间+特点+居民+土地+庄园法庭(作用+惩罚手段)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城市:背景+时间+斗争方式+影响大学:时间+美誉+自治地位+课程设置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程标准2022: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时间:14-17世纪
文艺复兴:背景+时间+代表人物+代表作+核心+影响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见课件)
课程标准2022: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成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到大企业的演变。

你认为出现这种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2. 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三角贸易的盛行
3.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4.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5.每一种文明都有特有的地域特色。

下列说法符合哪一古代文明的特征()
①农业为经济基础②富足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③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
A.古典时代的雅典
B.古代阿拉伯国家
C.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D.东汉后期的中国
二、材料题
材料一十字军东征(1096—— 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

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地过程。

....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一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这不仅因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在还由于欧洲人
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欧“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带来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由手工工场时代向大工厂时代过渡,故选B。

2.【答案】 B
【解析】14世纪,最早在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中,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3.【答案】D
【解析】贵族从中世纪欧洲就已经存在。

4.【答案】B
【解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5.【答案】C
【分析】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发家的商人巨贾又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他们也模仿大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其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
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材料题
【答案】(1)经济方面的表现: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

政治方面的表现:市民阶级不断扩大政治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进而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2)主要流向:由亚洲流向欧洲。

原因:欧洲的经济远没有亚洲发达:亚洲的中国小农经济发达,手工业发达;旧的商路畅通。

丝织业、制瓷业发达,印度的棉纺织业发达(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