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种子繁殖和贮藏
药用植物复习题完结版1

复习思考题红色字体为不确定答案、蓝色为备选答案一、名词解释1.纯系品种: 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以选择而育成的个体内基因型同质结合,个体间基因型一致的植物群体。
2.次级基因库: 库内种质资源间的基因转移是可能的,但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不育,必须借助特殊的育种手段才能实现基因转移。
3.引种驯化:是药用植物人工迁移的过程,即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本地区所没有的药用植物,使它在新地区生长发育,以增加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
4.杂种优势:指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5.无融合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不经过雌雄配子结合(受精)或其附属的组织、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而繁衍后代的方式。
6.复交:复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通常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复交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杂种后代。
7.回交育种:回交育种法是采用一次或多次回交,再经自交选择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8.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造出来的某种植物的群体。
9.基因反应规范:指一种基因型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所有表现型。
10.原种:指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或有生产原种的单位生产出来的与该品种原有性状一致的种子。
11.育种目标:药用植物育种目标就是药用植物通过遗传改良后需要达到的目的。
12.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13.一般配合力:一个自交系和品种或一系列其它自交系杂交组合中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的产量平均值。
14.需水临界期:药用植物在一生中(一、二年生植物)或年生育期内(多年生植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15.茬口:植物在轮作中给予后植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植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16.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由特定的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人们的栽培习惯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其药材的品种、栽培技术均比较成熟,药材的质量相对比较稳定。
药用植物栽培学(1)(2)

一、填空1.药用植物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2.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3.药用植物栽培涉及保证‘‘药用植物-环境-措施’‘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各项农艺措施,在研究不同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选地、整地、繁殖、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各种栽培技术措施,满足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要求,提高药用植物质量和产量。
4.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
是一项从保证中药材品质出发,控制中药材生产和品质的各种影响因子,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真实,安全,有效及品质稳定可控的基本原则。
5.春化作用是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一定范围内,植物冬性越强,要求的春化温度越低,春化天数也越长。
6.光周期不仅影响药用植物花芽的分化与开花,同时也影响药用植物器官的形成。
7.根据药用植物对学分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可划分为:8.旱生植物:芦荟、仙人掌、麻黄、骆驼刺以及景天科植物等;湿生植物:水菖蒲、水蜈蚣、毛茛、半边莲、秋海棠及灯芯草等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泽泻、莲、茨实等属于挺水植物,浮萍、眼子菜、满江红等浮水植物,金鱼藻属沉水植物。
9.种植制度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药用植物等)、种多少、种哪里,及作物布局问题;负重或休闲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等;不同生产季节或不同年份植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及轮种或连作问题等。
10.栽培植物布局的原则:满足需求原则,生态适应原则,可行性原则,生态平衡原则。
11.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①土壤肥力下降;②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③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病虫害加剧。
12.在药用植物栽培上,安排土壤耕作先后顺序时,由于黏土地宜耕期短,应首先保证黏土田地有最合适的宜耕期;壤土的宜耕期比黏土的长,应该在黏土田地之后;砂土地宜耕期最长,可作为搭配安排。
药用植物黄连的采种和繁殖方法介绍

药用植物黄连的采种和繁殖方法介绍
以种子繁殖为主,通常先播种育苗再行移栽,亦可分株繁殖。
1.采种与种子贮藏选用移栽3~4年以后结的种子质量最好。
当蓇葖果变为黄绿色时,应及时采收,避免日晒,干后,搓打出种子。
黄连种子属胚后熟类型,需经历形态后熟与生理后熟两个阶段。
促成种胚发育的温度条件在5~20℃为适宜,种子采收后如放在冰箱(5~10℃)内层积,可在6~9月内完成形态后熟。
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还必须在0~5℃低温下1~3个月完成生理后熟。
完成生理后熟的种子,于翌年春播种整齐出苗。
因此,黄连种子需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打破其休眠而发芽,在生产中种子脱粒后立即进行湿沙层积处理,置于低温条件下贮藏,才能完成胚后熟阶段。
2.播种育苗最好整成宽130~150cm,高15cm的高畦,长10~15m为宜,四周开排水沟。
每畦间沟宽40cm,深15cm。
于10~11月份用经过贮藏的种子播种,由于种子细小,需用种子体积20~30倍的细腐殖质土与种子拌和均匀、撒播于畦面,然后盖0.5~lcm厚干细腐熟牛马粪一层。
播种后一般于翌年2月份出苗。
每667平方米播种2.5~3kg,可育成45万~46万株苗。
第二年春移栽定植,按行株距10cm×l0cm,一般每667平方米栽苗6万株左右。
黄连移栽前,用5~10μl/L2,4-D溶液浸根12h,可提早20天以上生根,且根系增长速度快。
3.分株繁殖 3~4年生的植株,可进行分株,选留根茎长0.5~1cm的连苗作分株苗,栽后当年就有70%植株开花结籽。
分株繁殖,有生长快、质量好的优点。
简述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简述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药用植物栽培是指通过人工方式种植和管理植物,以获取其药用价值的过程。
药用植物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获取药物的重要来源,对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用植物栽培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在药用植物栽培中,为了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精细的管理。
这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苗、优化生长环境、合理施肥和灌溉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植物的疾病虫害防治和药材采收和加工等环节,以保证药用植物的质量和药效。
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药用植物栽培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药用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其生长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药用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和资源来培育和管理。
同时,药用植物通常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对土壤养分和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
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风险性。
如生长环境的变化、病虫害的发生等都可能会对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因此,栽培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以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挑战。
总体而言,药用植物栽培是一项复杂而有价值的工作。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技术,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框架和布局方式,它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要点来组织文章结构。
首先,在引言部分之后,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正文部分分为三个要点,分别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介绍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情况,包括栽培对象、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以及栽培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初步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用来治疗许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它也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植物,具有典型的瘦藤、卷须、漆黑色的果实和美丽的叶子。
五味子的繁育和栽培需要一些技巧和知识,下面我们将对五味子的繁育和盆栽造景进行介绍。
一、五味子的繁育1.育苗五味子用种子繁殖。
种子应该在果实成熟后收获,并在温水中浸泡一个晚上。
种子应该在秋季播种,浅埋土中,然后覆盖稀薄的土壤。
然后把种子放在成行的定植盘里,浇透水后放在阴凉处,待苗子完全长出来以后,放在室外定植。
2.定植五味子宜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定植。
应选择较肥沃、疏松的土壤,并保持湿润。
每棵五味子要留出50-70厘米的空间,方便生长和收割。
3.管理五味子的管理关键在于松土、浇水和施肥。
松土时应将在跟部的土壤松散,保持土壤的通气性。
浇水时,只有在土壤变干时才进行。
施肥可以使用复合有机肥料,每月一次。
二、五味子的盆栽造景1.选择盆栽盆栽五味子应选择深度和宽度适宜的盆栽,以便五味子的根系得到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
花盆可以选择陶土花盆,防止土壤湿度过高。
盆栽时可以将五味子埋入1/3的土壤,使其稳定在盆中。
2.管理员工盆栽五味子和室内植物一样,需要经常浇水,松土和施肥。
五味子需要防止干旱,定期松土,保持土壤呈湿润状。
施肥时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料。
3.盆栽造景五味子盆栽可以造景,美化花园或室内环境。
五味子的果实非常漂亮,可以用作装饰,将五味子果实放在花盆中设计出优美的造景。
总之,五味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美丽的庭院和室内装饰。
只要正确地繁育和管理五味子,就可以为您带来健康和美丽的益处。
药用植物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及良种繁育

三、 扦插繁殖
(1) 植物种类和插条的年龄及部位。
1 内在因素
如连翘、菊花等枝插易生根,玉兰等次之,
(山 母2)楂株、年枝酸龄条枣越的根小发插,育则分状易生况成组。活织,生枝活插力不和易再生生根能。力 就越强发,育插充条实的、年营龄养,物以质1年丰生富枝的的插再条生。能力 最强。粗枝短截,细枝长留“的原则。
整理课件
15
一、 种子的采收
种子成熟包括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
应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
例外:当归、白芷等应采适度成熟的种子留种,老熟种子播
种后容易提早抽薹。黄芪、油橄榄等种子老熟后往往硬实增
多或休眠加深,如采后即播,往往采收适度成熟(较嫩)种子。
采收原则
凡种子成熟后不及时脱落的植物可以缓采,待全株的种子完全
2 外因 温度:在0~50℃范围内,每降低5℃,
湿度
寿命可延长1倍。
通风条件。
此外,化学药品如杀虫剂、杀菌剂等都可降低种子寿命。 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整止理课昆件 虫、老鼠及微生物的危害。 18
(三) 种子贮藏方法
二、 种子的寿命与贮藏
普通干藏法:大多数药用植物种子均可采用此法。 低温干藏法:种皮坚硬致密,不易透水透气的种子。 适用于含水量低的种子
2 不定芽的形成 不定芽在根、茎、叶上都可能分化发生,但大多数在根上发生。 年幼根--不定芽产生于中柱鞘靠近维管束形成层的地方; 老年根--不定芽产生于伤口面或切断的根伤口处的愈伤组织里。
3 极性
在扦插的再生作用中,器官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极性现象。
在扦插时注意不要倒插。 整理课件
6
(二)影响扦插生根成活的因素
整理课件
13
(五) 嫁接方法
药用植物盘龙参种子形态、萌发及贮藏的初步研究

H .9 乳 腺 癌 细胞 MC -、 T2 、 F7 胃癌 细胞 S C70 、 G -9 1 白血
病 细胞 K 5 2和 肾癌 细 胞 A 4 8有 一 定 毒 性 ] Ln 6 9 1 ;i 2
种 子形态 结 构 、 发 和贮 藏 条件 方面 的研究 未 见报 道 , 萌 本试 验对 其 种子 的外 部 形 态结 构 、 自然发 芽 和贮 藏 条 件 进行 了研 究 , 为盘 龙参 利 用 种 子 繁 殖提 供 理 论 依 据 和技术参 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 料
肺 癌 细 胞 A 5 9 肝 癌 细 胞 B L2 4 2 食 管 癌 细 胞 4 、 E 7 0 、
mm、 胚宽 0 0 9— .5 m; . 3 0 0 6m 种子 萌发 时首先形成类原球 茎, 在
其表面 附有茵丝 ; 再分化 芽与根 , 上具有根毛 ; 根 由种子 萌发到
3片叶子 小苗, 需要 约 4 ; 同贮藏温度对种子萌发率影响存 0d 不 在差异 , 4o C下有利于保持新鲜种子的萌发。 关键词 : 盘龙参 ;种子形态 ; 萌发特性 ; 贮藏
盘龙参 干 燥 全 草 入 药 , 为药 材 最 早 记 载 于 《 作 滇
南本草 》 称其“ 昧甘 、 性温。入肺 、 肝、肾三经。滋阴 补虚 , 治腰 脊 痛 、 精 、 虚百 损 ”具 有 滋 阴益 气 、 遗 诸 , 凉
血解 毒 、润 肺 止 咳 的 功 效 。 在 民 间被 用 作 治 疗 糖 尿 病、 呼吸 系统 疾 病 ( 肺 炎 及 咽 喉 肿 痛 ) 以及 抗 病 毒 如 、 ( 乙肝 和带状 疱疹 )抗肿 瘤等 j 如 、 。 化学 研 究 表 明 : 盘龙 参 中主 要 含有 二 氢 菲 类 、黄 酮类 、 丙 素类 、甾醇类 、三 萜 类 和 脂 肪 酸等 多 种 化 苯
药用植物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

药用植物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
有哪些?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包括:
1、萌发繁殖:根据芽的发芽条件特性,选择合适的发芽温度和水分方式,把药用植物种子进行萌发,并且继续培育后代。
2、植株分株繁殖:根指植物的茎、根等外生器官分枝分裂,形成一定数量的植株,然后栽培,便可获得一定的后代植株。
3、扦插繁殖:根据雌雄异株的特性,选择雌株的可扦插部位,将雄性植株的芽或茎插入雌株的可扦插部位,利用幼苗继续培育药用植物的后代。
4、瓣贴繁殖:根据花粉以及吸管特性,从雄性花粉中选择非子房尖端的花粉,将其瓣贴在雌性花序上,经受萌发后,种子继续养育,形成后代植株。
5、穗分化繁殖:根据植物的芽分化度,选择芽的特征,将其分化出来,利用穗部或顶端的茎继续长势培育,形成后代植株。
6、无性繁殖:根据药用植物的特性,选择某一器官进行培育,如花药、芽、茎、皮肤等,能够分化出一定数量的后代植株,将其萌发出来,继续养育形成后代植
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颠茄(浆果)
桔梗(蒴果)
决明(荚果) 党参(蒴果)
栝楼(果实贮藏) 丝瓜(果实贮藏)
枸杞(果实贮藏)
二、种子寿命与贮藏
(一)种子寿命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 种胚具有的生命力。生活力在贮藏期间逐渐 降低,最后完全丧失。 种子寿命:种子从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 的时间。
1、内因 主要影响因素有种皮(或果皮)结构、种
子贮藏物、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成熟度等。 (1)种皮(或果皮)结构
如莲子、山茱萸等,种皮坚硬致密、不易 透水透气,有利于生命力的保存,而当归、 白芷种皮薄,又不致密,故寿命短。
(2)种子贮藏物
种子贮藏物种类也会影响种子寿命,一般含 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寿 命长。其原因是脂肪、蛋白质在呼吸作用中 分解所需时间比淀粉长,放出的能量比淀粉 高。少量脂肪、蛋白质放出的能量就能满足 种子微弱呼吸的需要,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 物质比淀粉少,故能维持种子生命力的时间 相对长。
种子寿命因药用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顽拗性种子(可可、芒果、肉桂等)既不耐 脱水干燥,也不耐零上低温,寿命很短(几 天或几周)。大多数正常种子(黄芪、甘草 等)能耐脱水和低温(零上和零下低温), 寿命较长。
根据寿命长段,种子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短命种子(<3y);中命种子(3-15y);长命种 子(>15y)
肉桂(玩拗性种子)
1、短命种子
短命药用植物种子多是一些原产热带、亚 热带的药用植物以及一些春花夏熟的种子。 如可可、古柯等,只有几天或几周的寿命,采 收后必须迅速播种。春花夏熟的种子如白头 翁、辽细辛、芫花等寿命也很短。
按种子贮藏的生理特性,“短命”种子可分 为 耐干藏种子(杨、榆等)和忌干藏种子 (柑橘、古柯、肉桂、荔枝等)两类。
2、中命种子:3~15y 如大黄、丝瓜、南瓜以及桃、杏、核桃、 郁李等木本药用植物种子和黄芪、甘草、 皂角等具有硬实特性的种子,其发芽年限 为5~10年。
3、长命种子:15~100y或更长。 长命种子以豆科植物居多,其次是锦葵科 植物。如豆科的多对野决明种子寿命超过 158年。
郁李(中命种子) 大黄(中命种子)
当归(适度成熟)
白芷(适度成熟)
油橄榄(适度成熟) 朱砂根(一次采收)
白芥(分批采收) 穿心莲(分批采收)
北沙参(分批采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脂(分批采收)
新种子处理
新采集种子(带果皮) 要及时脱粒处理。颠茄 等浆果类将果实浸入水中,待吸胀时用棍棒 捣拌使果肉与种子分离,然后淘洗,漂选, 风干;易开裂的蒴果(桔梗、党参等)和荚 果(决明、黄芪等)类可放在阳光下至果皮 裂开,木棒敲打使种子脱出。
种子成熟包括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生理成 熟是种子发育到一定大小,种子内部干物质 积累到一定数量,种胚已具有发芽能力。形 态成熟就是种子中营养物质停止了积累,含 水量减少,种皮坚硬致密,种仁饱满,具有 成熟时的颜色。
大多药用植物种子是经过生理成熟再到形态 成熟。但有些种子形态成熟在先而生理成熟 在后。如:刺五加、人参、山杏等(见图)。 即果实达到形态成熟时,种胚发育没有完成, 种子采收后需要经过贮藏和处理,种胚再继 续发育成熟。也有一些种子的形态成熟与生 理成熟基本一致,如泡桐等(见图)。
如南酸枣、木瓜等成熟时,果皮由绿色变为 黄色;龙葵、土麦冬、女贞、樟树等果实变 为黑色。四叶参、甘草、黄芪等蒴果和荚果 果皮由绿色变为褐色,且自然裂开 。油松、 侧柏等球果类果皮由青绿色变成黄褐色,鳞 片微微裂开。
南酸枣(黄色)
木瓜(黄色)
土麦冬(黑色) 龙葵(黑色)
樟树(黑色) 女贞(黑色)
通常成熟种子应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两 个方面。
刺五加(生理后熟)
人参(生理后熟)
山杏(生理后熟)
泡桐(形态与生理成熟一致)
生产中多根据种子形态成熟时的特征判断。 成熟的种子干物质停止积累,含水量降低, 硬度和透明度提高,种皮的颜色由浅变深, 呈现品种的固有色泽。但实际采种时,还要 考虑到果皮颜色变化。
白头翁
辽细辛
芫花
古柯
(1)耐干藏种子
这类短命种子迅速失去生活力的决定因素是 高温高湿。杨树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藏,寿 命只有30~40 d,干燥后保存在低温、密闭、 干燥条件下,1年后发芽率仍在80%左右。
(2)忌干藏种子
这类种子保持寿命的基本条件是防止失水。 要求保持一定含水量、接近冰点的温度和最 低限度的通气条件。如荔枝种子含水量为 40%以下贮藏时,活力很快丧失,高于40% 时可延长寿命。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的寿命以达到50%以 上发芽率的贮藏时间为衡量标准。一个群 体发芽率降到50%时,称该群体的寿命, 或称该种子的半活期。
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应根据药用植物的不 同区别对待。有的药用植物即使是新鲜种 子,发芽率也不高,如白芷、柴胡等,种 子标准不能过高。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药用植物种子繁殖和贮藏
种子繁殖具有简便、经济、繁殖系数大,是 药用植物栽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繁殖方法。
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植株称实生苗。其后 代容易发生变异,开花结实较迟,尤其木本 药用植物生长、成熟年限较长。
一、种子的采收
药用植物种子的成熟期随植物种类、生长环 境差异较大。适期采种对保证质量十分重要。
(3)种子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直接影响呼吸作用强度。干燥 种子含水量低,绝大部分以束缚水状态存在, 原生质呈凝胶状态,代谢水平低,有利于种 子生命力的保存。
四叶参(绿-褐色)
甘草(绿-褐色)
黄芪(绿-褐色)
侧柏(青绿-黄褐)
油松(青绿-黄褐)
种子成熟度对发芽率、幼苗长势、种子耐藏性均有 影响,应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但当归、白芷等应 采适度成熟种子,老熟种子播后容易提早抽薹。黄 芪、油橄榄等老熟种子硬实增多,或休眠加深。
种子成熟后不即时脱落的可以缓采,待全株种子成 熟时一次采收。如朱砂根。否则,宜分批采收,或 待大部分种子成熟后将果梗割下,后熟脱粒,如穿 心莲、白芥子、北沙参、补骨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