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侵略战争史上第一次伟大胜利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的论文800

中国近代史的论文800

中国近代史的论文800清人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意思是想要深刻认识人类社会,一定要先熟读历史。

我认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史实是细胞,历史脉络是骨干,历史规律是灵魂。

我们不光要了解历史史实,更要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规律。

所谓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主要包括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的历史。

在我看来,这个时期的中国,充满了压迫和反抗,动荡与变革,冲突和战争。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从一方面看可以说是乱象丛生,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另外,我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不能仅仅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是以中国为主体,从世界总体格局的角度看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之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大英帝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此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实,我觉得把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因为它对于中国人传统的心理有巨大的冲击,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从此而改变。

要知道,我国封建统治者几千年来都自奉为天朝上国,贵中华贱夷秋。

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把外国人一律视为海外蛮夷,根本无法与泱泱中华相提并论,而鸦片战争的战败使封建统治者开始从迷梦中苏醒,成为我国自上而下从古代走向近代的分水岭。

关于鸦片烽火,人们普遍认为它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普遍真理,以前我也是如此认为。

然而在我具体了解当时清朝国力和战争背景的情况下,我认为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绝不是必然的。

不错,从当时的世界背景来看,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军事技术上都比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先进许多,这些都是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然而,事物不只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其特殊性,历史正是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中向前发展,在具体的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更容易抓住本质。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

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

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起点。

这次反侵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抗日战争在其发展初期就形成了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形成各自的指挥系统。

但从战争的总体上说,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简单的否定,或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它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既恰如其分地评价它在抗战中的贡献和作用,又实事求是地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

这样才能科学地说明这样一场全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同时也有助于正确地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共同维护抗日战争的历史成果。

一、存亡危急之秋的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当时,中共中央通电全国,首先指明了这次事变的严重性质和坚决抗战的必要性。

在日本灭亡中国的威胁下,在全国人民强烈义愤的要求下,国民党开始改变过去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转而采取比较努力抗战的态度。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虽然仍想通过外交谈判的途径力求避免事态扩大,但同时也对事变采取了强硬的立场。

7月9日,蒋介石密令平津前线:“具备必死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滑之惯伎,务期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提出解决卢沟桥事件的四个条件:(1)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2)察冀行政组织,不容许任何不合法之改变;(3)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察冀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4)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人的约束。

他表示中国已临到“最后关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在我国的近代史中,抗日战争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战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抗日战争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抗日战争论文篇一:《论抗日战争阶段是与非》摘要:很久以来,对于国民政府的总裁蒋介石的评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对蒋介石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功过兼具。

对汪精卫完全否定,甚至课本上,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提到他。

蒋介石其过,无非是大搞独裁统治,至于其功,绝大部分人都会说统一军阀二战对亚洲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南京等大城市的建设。

日本金融危机,日本军部转移视线,在军国主义下,放开其侵华的野心。

关键词:蒋介石,日本军部1、中日两国国情抗日战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日本之间全面战争时间持续了整整八年(1937~~1945),中国以大半国土沦陷、伤亡一千八百万人的代价才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日本仅仅损失了二百三十二万人,即便独战中美两大国,悬殊之大令人深思。

其中,我们要详细讨论的就是抗日战争的模式问题。

首先,抗日战争的爆发时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对华野心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命令下未作出大规模的抵抗便退出关外日军迅速占领东北。

可是,此时中国和日本的中央政府却都乱作一团,南京的国民政府未曾想张学良如此迅速丢失东北,正如吴佩孚大骂张学良所言:“国恨不报,家仇也不雪?”而日本,十分可笑,举国都在追问占领东北是谁的命令,罪魁祸首关东军一问三不知,军部和内阁打哑谜,此时日本的裕仁天皇出面支持军部,才压下了内阁的质问。

此为抗日战争的前奏。

1937年卢沟晓月拉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

日军选在1937年发动这场战争实际是无奈之举,因为自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开始了中华民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国民革命军的实力也大大增强,蒋介石派其子蒋纬国赴德留学,学习装甲兵,希特勒也为中央军提供大量的械装备,配备德国军官训练顾问。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

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

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抗战胜利对于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抗战胜利对于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抗战胜利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抗战胜利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伟大胜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且广泛的影响。

首先,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抗战之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往往处于被轻视、被压迫的地位。

但在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巨大的牺牲精神,让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

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这为中国在战后参与国际秩序的重建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抗战胜利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抗战期间,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无论是前线的将士,还是后方的民众,都以各种方式投身于抗战之中。

这种全民参与的抗战局面,使得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大幅提升。

人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才能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发展。

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者,抗战胜利为中国的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变化。

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迅速壮大。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与此同时,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其内部的腐败和专制问题日益暴露。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这使得中国的政治格局逐渐从国民党一党专政向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方向转变,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经济方面来看,抗战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然抗战期间中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在抗战胜利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重建工作。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历史事件回顾有哪些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历史事件回顾有哪些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历史事件回顾有哪些每年的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端。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日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开始了残酷的殖民统治。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1937 年 7 月 7 日。

这一天,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

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30 万。

这是一段永远不能被遗忘的历史,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7 年 9 月25 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 115 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评述抗日战争

评述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由于钓鱼岛事件,日本在中国成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本来想避开这个话题谈其它,可见到这个话题又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决定站在理性的角度谈谈我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各族各界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辉煌篇章。

【1】日本对中国残暴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日本在台湾设立总督府。

主要官员由日本人担任。

他们建立了一整套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掌握着台湾人民的生杀予夺之权。

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中国政府在日军扶植下建立“满州国”政权,该政权在“日满共同防卫”的借口下,确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东北三省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前后,日本加紧诱降活动。

1940年,投向日本的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在关内占领区,日本军国主义者允许“中华民国”国国号存在,但实质上这些地区都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首先,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一些小规模的屠杀暂且不及,仅仅“南京大屠杀”就导致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30万人命丧黄泉,其残忍地杀人方式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对中国国民实行“三光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在冀鲁豫,山东,苏皖等七个根据地,中国国民被杀戮者即达318万人,房屋被焚烧达1952万间。

此外,日军还悍然实行细菌战,毒气战,掳掠残害中国劳工,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反侵略战争史上第一次伟大胜利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侵略种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
战争。

它以自己的庄严和辉煌,永远镌刻在中国和世界史上。

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部血泪史,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成长的辉煌史!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衰落向重新崛起的起点。

中国在走了千余年的下坡路之后终于彻底反弹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最伟大的,最壮烈的,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超脱。

从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致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

在国难当头的时刻,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积极抗战,就此全民抗日的序幕拉开。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八年的抗战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战场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相互牵制日军的进攻,粉碎了地热妄图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与此同时,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全民族抗日。

中国人民的八年的抗日战争,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但却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顽强斗争精神。

无论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表现得非常充分。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

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从抗战一开始便表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顽强战斗精神。

当日军对卢沟桥发动进攻时,中国守军立即予以坚决还击。

在北平南苑战斗、忻口会战中,双方激战21天,我军士兵伤亡达10万之多。

淞沪会战,我军与日军血战三个月,战斗之惨烈,牺牲之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在台儿庄战役中我军更是愤激抵抗首获大捷。

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人数达80万之多,消灭敌人44万多,使日军损失飞机780多架,舰船百余艘,消耗军费92亿多日元,彻底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企图在三个月内打败中国的侵略计划。

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纵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广大指战员,以落后的装备,奋不顾身地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在山林、平原、湖泊浴血奋战,以耿耿爱国之心,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战争第一阶段,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深入敌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大大牵制和削弱了敌人的兵力。

正面战场的几次胜利,都与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的配合与支持分不开。

战争第二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抗击着60%的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赵一曼在日寇面前,坚强
不屈,英勇就义;八位女战士抗击敌人到最后,为了民族的尊严,投江而死;狼牙山五壮士战斗到最后,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纵身跳下悬崖;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他们,高风亮节,表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气节。

在全民族奋起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少数民族也同汉族一样,不管是下层还是上层,都纷纷拿起武器,积极投入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斗争之中,在我党领导下,先后成立了多支抗日游击队和抗日爱国组织。

抗日游击队中的各民族战士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在白山黑水之间、林海雪原之中、黄土高原之上、南国的密林深处,同日寇拼死搏斗,牵制日军兵力,扰乱敌人后方,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有力地配合了内地的抗日斗争。

8 v- C' k" F& G) D7 v' w/ z
7 t身在异国他乡的广大爱国华侨,也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抗战,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炽热的爱国情怀。

他们不仅建立各种抗日救亡组织,积极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和进行各种形式的对日斗争,积极配合祖国的抗战,而且在财力、物力与人力等方面,给予祖国抗战以巨大的支持。

他们纷纷回国参军参战,这些热血儿女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在中国的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占四分之三;爪畦归国女青年李林,在晋绥边区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为全国同胞所敬仰。

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光荣史册上……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所进行的
一次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无数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用血与泪铺就成功的道路。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奋起抗击才能取得自由和解放。

一个民族精神的伟大性在这场战争中熠熠生辉。

历史证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它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全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辱的伟大胜利,它显示出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如果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全民族同心协力地团结抗战,就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究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形成了中华民族顽强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召唤下,形成了一股炽烈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爱国主义潮流。

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连接着你、我、他,共同构成抗日战争的坚不可摧的坚强防线。

爱国主义激发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以饱满的斗争热情投入到抗日战争前线,成为抗战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现了巨大的升华,因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全国四万万同胞坚持抗战的精神支柱。

抗日战争的精神具有时代额先进性,不论时代在如何改变,抗日战争的精髓依然熠熠闪光,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冶炼出社会进步的
强大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进一步学习和发扬伟大的抗日精神,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当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战争的岁月已成为回忆,但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享受和平年代幸福的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努力奋斗,使中华名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