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福建省泉州重点中学高三11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福建省泉州重点中学高三11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1.我国的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获得聚乙烯原料B. “嫦娥四号”使用的SiC―Al材料属于复合材料C. 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D. “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氘、氚与氕互为同位素【答案】C【解析】【详解】A.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生产乙烯,乙烯是制备聚乙烯的原料,故A正确;B. SiC―Al材料是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故B正确;C.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单质Si,故C错误;D. 氕、氘、氚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所以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选C。
2.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 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B. 原子半径比较:甲>乙> SiC. 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CH4D. 推测乙的单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在同一周期,甲元素与B和Al在同一主族,与As同一周期,则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为Ga元素,同理,乙元素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为Ge元素。
A.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在同一周期,甲元素与B和Al在同一主族,与As同一周期,则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A项正确;B.甲元素和乙元素同周期,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甲元素的原子序数小,所以甲元素的半径大于乙元素。
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乙元素与Si同主族,乙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排序为甲>乙>Si,B项正确;C.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越来越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CH4,C项错误;D.乙为Ge元素,同主族上一个元素为硅元素,其处于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 项正确;本题答案选C。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惠州市2020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
1.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正确的是A. 《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人间”,其中“清白”指氢氧化钙B. 《咏煤炭》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木炭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的“碱”是一种盐溶液D. 《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丝”“麻”、“裘”主要成分均属于多糖【答案】C【解析】【详解】A、《石灰吟》中描述的是碳酸钙受热分解,即CaCO3CaO+CO2↑,“清白”指的是CaO,故A错误;B、《咏煤炭》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故B错误;C、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是碳酸钾,K2CO3为盐,故C正确;D、丝、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
2.四氢大麻酚(简称THC),是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质,其结构如图。
下列有关TH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THC难溶于水B. 1mol THC最多可与含3mol溴单质的溴水发生反应C. THC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D. TH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及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出含有的官能团,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分析;【详解】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含有的憎水基团所占比例大,该有机物难溶于水,故A说法正确;B、1mol该有机物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酚羟基,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3mol Br2(1mol Br2和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2mol Br2和酚羟基的邻、对位发生取代反应),故B说法正确;C、THC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说法正确;D、依据电离出H+能力-COOH>H2CO3>酚羟基>HCO3-,含有酚羟基,该有机物能与NaOH、Na2CO3,但不能与NaHCO3发生反应,故D说法错误。
江西省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20届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二)(含解

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理综-化学试题1. 生活离不开化学。
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
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A. 衣紫腰银B. 点石成金C. 铜鸵荆棘D. 铁柞成针【答案】A【解析】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该金属是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生成了Ag2S。
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
A. 衣紫腰银涉及金属银,故A正确;B. 点石成金涉及金属金,故B错误;C. 铜鸵荆棘涉及金属铜,故C错误;D. 铁柞成针涉及金属铁,故D错误;故选A。
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
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 Na2S+2C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mol/L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一定大于4N AB. 1L0.1mol/L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1N AC. 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D. 通常状况下11.2LCO2中含质子的数目为11N A【答案】C【解析】A. 未注明溶液的体积,无法判断1mol/L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故A错误;B. 1L0.1mol/LNa2S溶液中含有0.1molNa2S,硫离子水解生成HS-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1N A,故B错误;C. 根据方程式,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故C正确;D.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故11.2LCO2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D错误;故选C。
2020届五岳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线上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20届五岳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线上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K 39 Mn 55 Zn 65 Se 79 I 127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B. NaCl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可用来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C. 捕获工业排放的CO2D. 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SO作抗氧化剂,可使酒保持良好品质2【答案】B【详解】A. 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烯,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故A正确;B. 氯化钠虽然不能使蛋白质变性,但有防腐功能,故B错误;C. 利用CO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2C正确;作抗氧化剂,故D正确;D. 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SO2故答案为B。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验证NH极易溶于水3B. 用50mL量筒量取10mol·L-1硫酸2mL,加水稀释至20mL,配制1mol·L-1稀硫酸C. 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D. 用装置乙制取无水FeCl3【答案】A【详解】A. 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若氨气极易溶于则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会鼓起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加入水中,且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B错误;C. 氯水中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值,故C错误;D. 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加热促进水解,而且盐酸易挥发,所以蒸干最终得到氢氧化铁而不是氯化铁,故D错误;故答案为A。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4)硫酸铜溶液含有一定的硫酸,呈酸性,加入适量NH3·H2O调节溶液pH,产生浅蓝色沉淀,已知其成分为Cu2(OH)2SO4,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5)继续滴加NH3·H2O,会转化成深蓝色溶液。从深蓝色溶液中析出深蓝色晶体的简便实验是滴加____________。
①Fe3O4(s)+4C(s)=3Fe(s)+4CO(g)ΔH1=+678kJ·mol-1②CO(g)+ O2(g)=CO2(g)ΔH2=-283kJ·mol-1
③C(s) + O2(g)=CO(g)ΔH3=-110kJ·mol-1④Fe3O4(s)+4CO(g)⇌3Fe(s)+4CO2(g)ΔH4
A.图像中,m=5,V0=20
B.若将c(BaCl2)从0.1 mol· L-1变为0.2 mol· L-1,m值将减小
C.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a+)>c(Ba2+)>c(OH-)
D.向b点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 ≥30时将生成BaCO3
8.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46]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常温下该物质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制备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回答相关问题:
III.产品纯度的测定
(6)精确称取m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然后逐滴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氨全部蒸出,用V1mL0.200mol·L-1的盐酸完全吸收。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2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产品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四川省绵阳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有答案)(精校版)

秘密★启用前绵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Ba 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B. 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饮用C. 把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D. 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8.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聚氯乙烯可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D.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只有2种能发生酯化反应9. 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仪器a中的溶液滴入b中,根据c中所盛溶液,预测其中现象正确的是10. 从薄荷中提取的薄荷醇可制成医药。
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薄荷醇分子式为C 10H 20O ,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B. 薄荷醇的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 薄荷醇在Cu 或Ag 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被O 2氧化为醛D. 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11. 用FeS 2纳米材料制成的高容量锂电池,电极分别是二硫化亚铁和金属锂,电解液是含锂盐的有机溶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锂作电池的负极 B. 电池正极反应为FeS 2+4Li ++4e -==Fe +2Li 2SC. 放电时,Li +向负极迁移D. 电池总反应为FeS 2+4Li ==Fe +2Li 2S12. 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SiO 2、Al 2O 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矾(FeSO 4·7H 2O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浓盐酸 KMnO 4FeCl 2溶液 溶液变棕黄色 B 稀硫酸 Na 2S 2O 3溴水 产生浅黄色沉淀 C 硼酸 Na 2CO 3 Na 2SiO 3溶液 析出白色沉淀D 浓硝酸铁片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烧渣 滤渣a滤液A 滤渣b滤液B 绿矾 酸浸 试剂X 用NaOH 溶液调pH OHA.酸浸时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为铁粉B.滤渣a主要含SiO2,滤渣b主要含Al(OH)3C.从滤液B得到绿矾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试剂X若为过量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结晶分离也可得绿矾13. 常温下,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全国I卷)理综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C. 《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涉及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 李商隐的《无题》诗句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答案』A『详解』A.香,体现了物质的挥发性,说明物质的沸点低,易挥发,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不能体现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错误;B.由“蒸令气上”可知,与混合物沸点有关,蒸馏分离混合物,故B正确;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 加热Hg+S,此为分解反应;积变又还成了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此为化合反应,故C正确;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答案选A。
『点睛』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指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积变又还成了丹砂--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
2.化合物1,1二环丙基乙烯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 其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C. 一氯代物有4种D.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答案』D『详解』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两个三元环,环上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呈四面体,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12,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 n H2n-6,不符合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故B错误;C.该分子中存在三种等效氢,故一氯代物有三种,,故C错误;D.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
2020届福建省莆田市3月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本草》和《本草图经》中记载:“绛矾,本来绿色,……正如瑁璃烧之赤色”“取此物(绛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A. FeSO4·7H2OB. SC. Fe2O3D. H2SO4【答案】B【解析】【详解】由信息可知,绿矾为硫酸亚铁的结晶水合物,即FeSO4·7H2O,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铁为红色,则“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故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三氧化硫与水结合可生成硫酸,不涉及的物质是S,答案选B。
【点睛】硫为淡黄色固体,在题目中并未涉及,做本题时要关注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长期与空气接触会失效B. 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盐酸)同时使用C. 1L0.2mol/LNaClO溶液含有0.2molClO-D. 0.1molNaClO起消毒作用时转移0.2mole-【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长期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导致消毒液失效,故A正确;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洁厕剂”通常含盐酸,二者同时使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而失效,不能同时使用,故B正确;C.1L0.2mol/LNaClO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ClO-水解生成HClO,导致溶液中ClO-的物质的量小于0.2mol,故C错误;D.NaClO具有氧化性,起消毒作用时Cl元素化合价降低,由+1价变为-1价,则0.1molNaClO转移0.2mole-,故D正确;答案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三押题信息卷理科综合(二)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Mg 24 Ca 40 Cu 64 Ce 1407.我国是最早掌握炼锌的国家,《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以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3)和烟煤为原料的炼锌罐剖面图。
已知:锌的沸点为907 °C,金属锌蒸气遇热空气或CO2易生成ZnO。
下列冶炼锌过程中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提纯锌利用了结晶法C.尾气可用燃烧法除去D.泥封的目的是防止锌氧化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B.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可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可用灼烧方法鉴别蚕丝织品和棉织品D.正戊烷分子中5个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直线上9.氮化硅(Si3N4 )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性质稳定,在1300~1400°C时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某实验小组利用SiCl4( 易挥发的无色液体,极易水解)和氨气在1400°C条件下制取少量Si3N4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烧杯盛有热水,目的是使SiCl4蒸气进入装置D中B.装置A中的(NH4)2CO3可用NH4HCO3代替C.反应过程中锥形瓶内可能会出现无色液体和白烟D.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装置A,后停止加热装置D10.液态有机物MMA()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MMA的单体。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MMA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共面B.PMMA不能被热的NaOH溶液浸蚀C. MMA属于羧酸类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MMA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1.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原子半径大小为W<Z<Y<X;W、X、Z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有黄色浑浊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X、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W、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W的某种同素异形体可阻挡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B.常压下,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C.电解Y的氯化物的水溶液可制取Y的单质D.X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12.以食盐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可制备盐酸和NaOH。
“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溶液温度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室和III室为产品室,X膜为阳膜B.电解一段时间后IV室中硫酸的浓度不变C.电解过程中II室溶液的pH逐渐减小D.理论上d口逸出1 mol气体,II室溶质减少4 mol13.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26. (15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测定20°C 、101 kPa下气体摩尔体积(Vm),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I.按上图所示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II.加入药品调整压强:向气体发生器中加入约10 mL水并加入m g经打磨过的镁条,然后利用注射器从加料口抽出一部分空气,直到品红储液瓶内液面与导管液面相平;III.加酸反应产生氢气;用注射器吸取10 mL 3mol·L -1 H2SO4溶液,从加料口注人气体发生器中,并迅速拔出注射器针头;IV.记录数据数据处理:当不再有品红进人液体量瓶时,测温探头显示温度为20°C时,读出进入液体量瓶中品红的体积为V1 mL,用注射器从加料口抽气,直到品红储液瓶内液面与导管液面相平,记录抽出的气体体积为V2mlL.。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双手捂住气体发生器下部,若看到品红储液瓶中出现_____(填现象),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步骤II中,抽出部分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I中,实验时硫酸要稍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注人硫酸后迅速拔出注射器针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步骤IV ,本次实验氢气的体积V=_____ (用含V 1、V 2的代数式表示)mL,常温(20°C )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V m =____L · mol - 1(用含V 和m 的代数式表示)。
(5)误差分析:下列情况会导致V m 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镁带中含有金属铝杂质b.镁带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尽c.硫酸的量不足d.装置气密性较差(6)若测定CO 2的气体摩尔体积(气体发生器中加人的是纯碳酸钠和稀硫酸),则将储液瓶中的品红换成饱和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更有利于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27. (14分)铈元素(Ce)是重要的稀土元素.二氧化铈(CeO)广泛用于原子能、电子管等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
(1)Ce(OH)CO 3中Ce 化合价为________,其与O 2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eO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 3)制备CeO 2的流程如下图所示:①下列有关上述流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 填字母)。
a,“酸浸”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铈元素的浸出 b.“氧化焙烧”时不能使用陶瓷设备 c.将氟碳铈矿粉碎,可加快反应速率②“酸浸”的目的是将反应生成的CeO 2转化为硫酸铈[Cer 2(SO 4)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萃取剂HT 与Ce 3+发生如下转化:Ce 3+ (水层)+3HT(有机物)ƒ CeT 3(有机层)+3H + (水层),据此分析流程图中的“试剂R ”可能是___________(填“NaOH 溶液”或“H2 SO 4溶液”)。
④常温下,向c(Ce 3+ )=0.02 mol ·L -1的水溶液中加碱调pH= 10,Ce 3+是否沉淀完全?试列式 计算:____________ 。
已知Ksp[Ce(OH)3]=5×10-20.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 L -1可视为沉淀完全)(3)取上述流程制得的CeO 2产品0. 4500 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 mol ·L -1 的FeSO 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铈被还原为Ce 3+ ,其他杂质不反应)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00 mL 。
该产品中CeO 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结果保 留两位小数)。
28. (14分)氨和肼(N 2 H 4 )均为高能量氢化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1)F ·Haber 法合成氨:N 2(g)+3H 2(g)ƒ2NH 3(g) △H=-93.0 kJ ·mol -1光催化法合成氨和肼:N 2(g) +3H 2O(l )2(hv TiO Fe-===光能) 2NH 3(g)+ 32O 2(g) △H=+ 765 kJ . mol -1 N 2(g)+2H 2O(l )2(hv TiO Fe -===光能)N 2H 4(g)+ O 2(g) ∆H=+ 223.0 kJ ·mol -1①与F ·Haber 法合成氨相比,光催化法合成氨的优点是_____,氢气的燃烧热△H=___kJ ·mol -1。
②在密闭容器充入1molN 2和3molH 2,在恒温和标准压强下利用F ·Haber 法合成氨,若N 2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F ·Haber 法合成氨的标准平衡常數K 0=30220203(/)____(/)(/)NH N H p P P P P P =⨯(P NH3、P N2、P H2为分压,p 0为标准压强,用含α的计算式表示)。
(2)氨气催化氧化法制硝酸是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形式,其中反应:2NO(g) +O 2(g) ƒ2NO 2(g)△H<0,是合成硝酸的关键步骤,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正=k 正c 2 (NO)·c(O 2)、v 逆=k 逆c 2(NO 2)。
①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
②若在1 L 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 和1 mol O 2,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O 2的转化率为50%,则=k k 逆正________ (3)间接法从含银废液中提取银的主要步骤是利用氨水把AgCl 转化为[ Ag(NH 3)2]+,发生的反应为AgCl(s) + 2NH 3 (aq)ƒ[Ag(NH 3)2]+ (aq)+Cl - (aq) K=2. 0×10-3,然后利用肼将[Ag(NH 3)2]+ (aq)还原为银单质。
①N 2H 4的性质类似于氨气,写出肼的水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现用 1 Lc mol ·L -1氨水完全溶解0. 1 mol AgCl(s).则c 的最小值为______mol ·L -1(55=2.24)。
③获得1.5mol 银单质,理论上需要肼的质量为_____g(肼的氧化产物为N 2)。
35.[化学一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我国在西汉年间,已经懂得利用铜和镍制造合金鋈(即“白铜”)。
回答下列问题;(1)在酒精灯外焰灼烧氯化铜时,发出绿色火焰,电子从基态跃迁到______,焰色反应的光谱属于光谱;基态镍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Ni(CO)4的熔点为253. 7 K,沸点为315. 1 K, 难溶于水,易溶于CCl 4。
(NiCO)4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Ni(CO)4难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NaBH 4为硼源,NH 4Cl 为氨源可制备氨硼烷(NH 3BH 3)。
在镍基纳米催化剂下氨硼烷可水解制备氢气。
氨硼烷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硼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NaBH 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4)Cu 、Ca 合金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该合金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该合金具有储氢功能,储氢后形成CaCu 5H 4.5合金,则氢在合金中密度为______g.cm -3(已知储氢后上述正六棱柱的体积为9.0×10 -23 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 - 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