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合集下载

医院PACS

医院PACS

医院PACS医院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是一种数字化的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用于存储、传输和查看医学影像,如X射线、CT扫描、MRI等。

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医院影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一、系统架构医院PACS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构成:1. 影像采集设备:包括X射线机、CT扫描仪、MRI等医学影像设备,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

2. 影像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医学影像,提供高效的影像检索和访问功能。

3. 影像传输网络:连接影像采集设备和影像存储服务器的网络,用于传输医学影像数据。

4. 影像工作站:医生和技术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终端,用于查看、分析和处理医学影像。

5. 影像存档备份系统:用于备份和恢复医学影像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系统功能1. 影像采集和传输:医学影像设备将患者的医学影像上传至影像存储服务器,通过影像传输网络实现快速、安全的数据传输。

2. 影像存储和管理:影像存储服务器将医学影像存储在可靠的存储介质中,并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功能,如影像检索、归档和删除等。

3. 影像查看和分析:医生和技术人员通过影像工作站查看、分析和处理医学影像,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4. 影像共享和远程访问:医院PACS系统支持影像的共享和远程访问,使不同科室和医院之间能够共享和访问患者的医学影像,便于医生进行会诊和远程诊断。

5. 影像报告生成:医院PACS系统可以与医院的信息系统集成,自动生成医学影像的报告,提供给医生和患者参考。

6. 影像存档备份:影像存档备份系统定期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三、系统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医院PACS系统实现了医学影像的数字化管理,减少了传统胶片的使用和处理时间,提高了医生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2. 提高影像质量:数字化的医学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照度,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院医学影像资料管理

医院医学影像资料管理

医院医学影像资料管理医学影像资料在医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影像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宝贵的医学影像资料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医院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医学影像资料具有大量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史、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效果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另外,医学影像资料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

因此,一个良好的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教学效果非常关键。

二、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的现状目前,大部分医院仍然使用传统的纸质或胶片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系统。

这种管理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资料易丢失、保存成本高以及难以共享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医院已经开始采用数字化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系统。

数字化系统可以将医学影像资料转换为数字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存储和共享效率。

此外,数字化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医院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三、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资料管理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诊断,提高医疗效果和效率。

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分析医学影像资料,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规划。

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整合大量的医学影像资料,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总结医院医学影像资料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加强医学研究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采用数字化系统和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医学影像资料,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未来医学影像资料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医院PACS

医院PACS

医院PACS医院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医学影像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它通过将医学影像数字化,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存储、管理、传输和共享。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PACS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医院PACS是现代医学影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医学影像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医院PACS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胶片影像转化为数字影像,实现了医学影像的电子化管理。

它可以集中存储、管理和传输医学影像,方便医生进行影像诊断和病例研究,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医院PACS的功能特点1. 影像存储和管理:医院PACS可以将医学影像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中,方便医生随时查看和管理。

它支持多种影像格式,包括X光片、CT扫描、MRI等各种医学影像。

2. 影像传输和共享:医院PACS可以实现医学影像的远程传输和共享。

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将影像传输给其他医生进行会诊,也可以将影像共享给患者或其他医疗机构,提高了医学影像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3. 影像诊断和分析:医院PACS提供了强大的影像诊断和分析功能。

医生可以通过PACS系统对影像进行放大、旋转、对比度调节等操作,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4. 影像报告和病历管理:医院PACS可以将医学影像与病历信息进行关联,方便医生编写影像报告和管理病历。

医生可以在PACS系统中查看病历信息,并将影像报告与病历信息一并保存,提高了医学影像和病历的整合性和一致性。

5. 安全和隐私保护:医院PACS具有完善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它可以对医学影像和病历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同时,PACS系统还可以记录和追踪医学影像的访问和操作记录,确保医学影像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医院PACS的应用场景1. 临床影像诊断:医院PACS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影像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院PACS

医院PACS

医院PACS医院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医学影像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它能够将医学影像数据(如X射线、CT扫描、MRI等)进行数字化存储、传输和管理,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影像诊断效率和质量。

医院PACS系统的标准格式文本如下:一、引言医院PACS系统是为了满足医疗机构对于医学影像数字化管理的需求而设计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PACS系统的功能、特点、优势以及应用范围。

二、功能1. 影像存储:医院PACS系统能够将医学影像数据进行数字化存储,实现影像的长期保存和管理。

2. 影像传输:医院PACS系统支持影像数据的远程传输,医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和分析患者的影像数据。

3. 影像查阅:医院PACS系统提供便捷的影像查阅功能,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姓名等信息快速找到并查看相关影像。

4. 影像诊断:医院PACS系统提供丰富的影像诊断工具,医生可以对影像进行测量、标注、对照等操作,匡助提高诊断准确性。

5. 影像报告:医院PACS系统能够生成影像报告,将医生的诊断结果和建议与患者的影像数据关联起来,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特点1. 高效性:医院PACS系统能够快速存储、传输和查阅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2. 安全性:医院PACS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技术,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医学影像数据的安全。

3. 可扩展性:医院PACS系统支持多种影像设备的接入,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进行灵便扩展和升级。

4. 互联互通:医院PACS系统能够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如HIS、LIS等)进行无缝集成,实现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四、优势1. 提高医疗效率:医院PACS系统能够快速存储和传输影像数据,减少了医生查阅和诊断的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

2. 提高诊断准确性:医院PACS系统提供丰富的影像诊断工具,匡助医生对影像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医院影像数据的保管和使用

医院影像数据的保管和使用

医院影像数据的保管和使用一、医学影像数据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检查结果。

像X光检查、CT、B超、胃镜肠镜、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影像管理的要求。

采用数字化影像管理方法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即PACS)应运而生。

由于PACS是海量存储,数据量巨大,因此存储是PACS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PACS建设的难点集中体现在后台存储系统的建设上。

就医院每年的存储量而言,保守一点估算,三甲医院一天的存储量是50G~100G,一个月的存储量是1~2T左右,一年的存储量是10~20T。

而且PACS存储要求安全性高、响应速度快。

医院在对PACS存储进行规划时,应该注意其容量大小、可扩展性、易管理性、安全性、读取/传输的速度以及需求/投入的合理性。

二、医学影像数据的存储方案当前市场上在存储方面主要有DAS、NAS和SAN三种不同的存储模式,它们在容量、速度、价格、安全性等方面各有各的优势,使得PACS建设逐渐满足其特殊的要求:大容量存储、高传输速度、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数据迁移。

1、DAS-直接连接存储DAS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

DAS一般适用当服务器在地理上比较分散,很难通过远程连接进行互连时。

这种存储方式只适用于单机版的PACS系统,因为它的缺点比较明显,比如存储量不大并发性不好等,在网络化的大中型PACS系统中一般是不会考虑使用它的。

2、NAS-网络连接存储NAS即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

NAS产品包括存储器件和集成在一起的简易服务器,可用于实现涉及文件存取及管理的所有功能,重点在于帮助工作组和部门级机构解决迅速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

集成在NAS设备中的简易服务器可以将有关存储的功能与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其他功能分隔开。

医院PACS

医院PACS

医院PACS医院PACS(医院图像和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存储和传输医学影像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医院实现数字化的影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关于医院PACS的详细介绍:一、系统概述:医院PACS是一种集成了影像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功能的系统,它可以将医学影像从各种设备(如X光机、CT扫描仪、核磁共振仪等)中获取,并将其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上。

医院的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影像,并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

二、系统组成:1. 影像采集设备:包括X光机、CT扫描仪、核磁共振仪等,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

2. 影像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从各种设备中获取的医学影像,可以根据患者信息进行分类和索引。

3. 影像传输网络:用于将医学影像从影像采集设备传输到影像存储服务器,以及从服务器传输到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站。

4. 影像显示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等,用于显示医学影像,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系统功能:1. 影像采集:医院PACS可以与各种影像采集设备进行集成,实现自动化的影像采集,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繁琐。

2. 影像存储:医院PACS可以将从各种设备中获取的医学影像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上,实现影像的集中管理和长期保存。

3. 影像传输:医院PACS可以通过网络将医学影像从影像采集设备传输到影像存储服务器,以及从服务器传输到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站,实现远程诊断和协同工作。

4. 影像显示:医院PACS可以将医学影像在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站上进行显示,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5. 影像管理:医院PACS可以根据患者信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类和索引,方便医生进行检索和查看,提高影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6. 影像分析:医院PACS可以提供一些影像分析的工具和算法,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系统优势:1. 数字化:医院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数字化管理,取代了传统的胶片和底片,减少了影像的损失和浪费。

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一、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的定义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是指把医学影像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旨在提高医学影像的可视化能力和诊断准确性。

二、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的应用1. 临床诊断: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加强、滤波、分割等操作,从而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病情分析能力。

2. 医学研究: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研究需求对医学影像进行二次分析,从而对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效果等进行探讨和研究。

3. 教学培训: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将医学影像转化为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更直观的图像呈现方式,从而提高医学教育的效果和培训水平。

4. 医学管理: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存储、管理和传输,从而实现医疗信息化。

三、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的技术1. 图像预处理:对医学影像进行降噪、增强、滤波等处理,从而减少噪声干扰和提高影像质量。

2. 特征提取:对医学影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为疾病诊断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 分割和重建:对医学影像进行分割和重建操作,从而得到更具体的图像信息和三维模型。

4. 可视化呈现:将数字化处理后的医学影像通过虚拟现实、实时渲染等技术呈现,从而提高可视化能力和认知效果。

四、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的挑战和展望1. 数据量巨大:医学影像数据量庞大,数字化处理需要大量的存储、计算资源,对计算机的性能有较高要求。

2. 数据安全:医学影像的数据涉及患者隐私,数字化处理需要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3. 数据标准化:医学影像数据来源多样,格式不一,数字化处理需要进行标准化,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4. 人才培养: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支持,人才培养需要各类机构的支持和推动。

未来,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大大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可视化能力,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康复健康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与分析

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与分析

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与分析医学影像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病理情况的影像学表现。

在医学影像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下,数字化存储与分析技术成为医生们的利器,为医生们更准确快速地作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从数字化存储与分析技术、医学影像传输及标准和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数字化存储与分析技术数字化存储与分析技术是医学影像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节。

数字化存储技术可以将医学影像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记录和存储。

这些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CD-ROM等介质进行传输和共享,使得医学影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变得更加快捷。

同时,数字化存储技术也可以将影像数据与现有的患者数据进行关联,为综合医疗服务提供了平台。

数字化存储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减少病例记录中的人为误差。

传统模式下,医生需要将患者的影像资料手动记录在病历中。

一些难以量化的数据,例如病人自述,病历和症状的描述,这些数据都必须直接记录在病例中。

数字化存储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同步返回到数字脑图像解决方案中,从而减少了人为误差,并降低了人工干预的次数。

数字化存储技术还可以将庞杂的医疗档案转化成清晰、统一的系统,使得医生们可以快速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记录。

数字化分析技术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快速地诊断疾病。

例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分析患者的影像数据,并量化患者疾病的程度,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数字化分析技术甚至可以提供3D重建、虚拟手术等功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更好地治疗患者。

二、医学影像传输及标准医学影像的传输和标准化也是数字化存储技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医学影像传输和标准化的常见方式:1. DICOM:DICOM(数字影像与通信在医学上)是广泛使用的医学影像传输标准。

DICOM可以将医学影像数据进行数字传输和网络共享,从而使得医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患者的医学影像数据。

DICOM还可以将医学影像数据与患者信息相结合,从而为医生们提供更加直观、便于使用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大多依靠影像技术保存医学资料。

影像资料是利用图像和视音频方式,保存相关资料。

部分单位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了影像资料。

但在数字化管理中,存在格式类型复杂,载体种类繁多,储存管理难度较大,导致影像资料管理、储存存在一些缺陷。

针对医学影像资料,实施数字化管理,可有效解决影像资料使用、管理问题。

标签: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
[Abstract] Nearer in the last years,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of the calculator technique,network technique,manage process at the hospital in,mostly depend on an image technique conservancy medical science data.The image data is to make use of a picture and see an audio frequency method,retain related data.After nearer in the last years development,parts of units are in the work,continuously backlog image data.But turn a management in the number in,exist format type complications,carry body category numerous,store to manage a difficulty bigger,cause image data management,storage exist some blemishes.Aim at a medical science image data,carry out a number to turn a management,can effectively work out an image data use,management problem.
[Key words] Medical science;Image data;The number turns;Manage
隨着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哪个领域、何种行业,信息化无处不在。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准。

而信息技术的变革标志即数字化。

目前,在科技、军事等领域,均渗透了数字化。

在影像领域,数字化技术,主要是用于素材拍摄和声像制作,及信号传输、资料储存。

数字化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便捷度,还带延长了储存寿命,提高了视频信号质量,提高了信息共享度,保障了高性能服务。

针对医学影像资料保存,具有载体类型较多,格式种类复杂,数据容量较大等特点,对储存管理要求较高。

现报道如下。

1 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化管理不断发展、积累,部分医院已保存了大量病例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有数字格式、模拟格式,在影像资料管理比较混乱,存在一些缺陷。

①管理模式落后。

我们身处数字化时代,医学影像资料早已实现数字化管理。

但是部分医学声像资料管理模式比较滞后,某些医院还采取传统纸质登记造册管理,不仅占据大量物理空间,增加了人财物浪费量。

针对数字格式影像资料,部分医院直接选择“电脑文件夹”方式管理,将数字影像资料在电脑文件夹中分别保存和统一管理,使得影像资料管理比较混乱,并未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管理。

②历史资料流失较为严重。

部分医院未实施数字化管理,大量未数字化模拟格式影像资料占据了大库容,选择纸质图片、数据光盘和录像带保存,部分照片、录像带历史悠久。

然而数据光盘和录像带界定了使用寿命,若超过使用寿命,就不能使用承载影像资料,而纸质图像资料因保管不合理,随着时间延长,影像资料开始消褪,颜色发黄或斑点现象,增加了历史资料的流失率。

③影像资料检索便捷度不高。

对于纸质影像资料,在查询方面较为繁琐,必须翻阅登记册后,才能找到录像带,采用录像机播放,才能找到所需素材,经过声像采集后,方可编辑使用,检索过程所耗时间过长,素材检索速度较慢,降低了影像工作效率。

对于电脑文件夹数字影像资料,由于编目标准不够规范,某些资料保存在电脑里,但无法检索。

同时,不同工作人员,资料编目习惯也存在区别,存在一人存放资料,其他人员不能找到资料的现象,增加了影像资料检索难度。

2 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
①数字化管理重要性。

对于医学影像资料,实施数字化管理,是传统历史资料保存、储存需求,对纸质图片、数据光盘的模式格式进行转换,管理影像资源库后,可挽救珍贵素材。

同时,实现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是快捷高效查询的需求,医学影像资料作为影像素材,可以再次使用。

而纸质登记影像素材在上传和查询方面,程序较为繁琐,电脑文件夹管理因分类不统一和编目不规范,对后期查询使用造成影像。

实现数字化管理,可实现编目存储细致化,利用编目信息,可快捷高效查询医学影像资料。

②制定数字化管理的整体规划。

对于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必须协调每个科室工作。

针对技术问题,大多数时候能够解决。

然而,人为方面则需协调,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转变经验管理理念。

若未明确自身管理理念,难以实现高效率工作。

因此,在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中,必须制定整体规划,作出科学评价,明确“哪些资料需要保存,保存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保存”等内容,同时,在数字化管理规划中,要确保整体规划与医院资金状况、实际情况相符合。

建立医学影像资料的识别与筛选相关标准,制定数据采集相关规范,构建了元数据库。

对医学科技成果、文献、资料等进行检索、查阅,可获取大量信息资源。

通过制定整体规划标准,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整体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③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在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数字化专业人才是重要基础。

立足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而言,数字化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管理能力。

同时,还需具备良好医学背景。

因信息化建设责任较大,所需人才需具备较强综合实力。

然而,大多数医院缺乏数字化专业人才。

针对这种状况,国家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学院开设医学信息專业,通过院校渠道,培养医学数字化管理人才。

同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供良好工作待遇,吸引综合性能强的人才,在医院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

同时,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必须考虑专业数字化技术队伍,无论是哪一个医院,必须拥有一个技术过硬、医疗业务熟悉,了解医疗流程的工程队伍。

因此,注重数字化专业人才建设,是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④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针对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是立足数字化媒体管理系统。

按照实际工作需求,国家要大力研发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促进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通过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提高影像资料保存的安全、可靠、灵活和经济性能。

通过自主系统研发,提高医学影像资料保存和管理的针对性,使影像资料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功能完善度、经济性和实用性,促进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升级,提高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维护便捷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影像资料类型逐渐增多,资料格式日益复杂,且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医学影像资料的使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所以,建立媒体管理系统,是解决医学影像资料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明确数字化管理重要性,制定整体规划,引进先进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解决管理模式落后、历史资料流失、影像资料检索等问题,提高医学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瑞莲,余朝文.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306-1307.
[2] 赵伟江,陈立新.医院影像科数字化管理的探索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663-664.
[3] 蓝健君,区津,黎坤境,等.基层医院医学影像信息化管理的体会[J].放射学实践,2002,17(6):555.
[4] 刘仲明,王放,郑小林.医院影像归档与存储系统中影像数据长期存储问题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11):1123-1126.
[5] 王红,杨星卫.GIS图形数字化采集与编辑软件MapToolsforMSWindows (V1.0)系统概述[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5(2):65-68.
[6] 张健,池峰,高新波,等.基于DICOM标准的大型医学影像分布式存储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4):85-87.
(收稿日期:2015-0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