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故事(精选10个)教学文案
10个爱国主题英雄事迹简介

10个爱国主题英雄事迹简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10个爱国主题英雄事迹简介10个爱国主题英雄事迹简介精选如何写好10个爱国主题英雄事迹简介?看看吧。
抗战爱国有故事有代入感文案

抗战爱国有故事有代入感文案1.《无畏的豪杰》:一个普通的年轻农民接受了国家的征召,成为了一名英勇的抗战士兵,他舍弃了家园,为了国家的未来而不断前行。
2.《家国在心》:一个爱国主义青年放下了学业,加入了抗战队伍,他在战场上充满勇气,不畏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家园。
3.《我为中国战斗》:一个外国留学生在抗战爆发时选择留在中国,加入了中国军队,他用着与国人一样的热血和信仰,为中国的抗战斗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烽火连天》:一个身怀绝技的武术家加入了中国军队,他用自己高超的武艺与敌人进行搏斗,踏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
5.《爷爷的战争岁月》:一个老人坚守在家乡,守护着家人和家园,他用隐忍、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默默的贡献。
6.《破日东升》:一个年轻的女兵,在战场上成为了英勇的指挥官,带领着战友们勇往直前,为国家的光明未来而奋斗。
7.《诗意战场》:一个文人被征召入伍,他使用文字和诗歌,向全国传递抗战力量,带给人们信心和勇气。
8.《伟大的决定》:一个富家子弟毅然决定加入抗战队伍,他经历了无数艰辛,体验了真正的生死,最终成长为一个巨人,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9.《战火中的春天》:一个年轻女子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她用自己灵巧的手艺,给战胜与困苦的战士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10.《壮丽的牺牲》:一个年轻的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11.《擎旗人生》:一个年轻的抗战士兵迅速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旗手,他在战场上扛起了胜利的旗帜,为国家注入力量。
12.《勇敢的少年》:一个年幼的孤儿在战争中获得了勇气和力量,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为抗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13.《誓言》:一个少林弟子受到国家的召唤,他用自己独特的武术技巧,在战场上保护了自己家园的安全。
14.《花语弹簧》:一个军车司机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用迅速准确的驾驶技术,将士们从战场上救出来,成为了抗战中的英雄。
15.《希望之光》:一个年长的医生在抗战期间义务医治受伤的战士,他不顾个人的悲伤和痛苦,为国家带来了希望。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二年级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爱国不是从口里说出来的,不仅要时刻心怀祖国,还要从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做起。
请阅读以下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感受爱国之心!第一个小故事——郑成功。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第二个小故事——邓世昌。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
原名永昌,字正卿。
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
1880、1887年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
“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
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
怒海英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
第三个小故事——祖逖。
祖逖,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稚。
祖逖自幼胸怀大志,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与好友刘琨“闻鸡而起舞”。
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于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船舷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
”辞色壮烈,部众莫不慨叹。
英雄的故事(精选10个)

英雄的故事英雄的故事(1):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向坚持战斗到日落。
应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英雄的故事(2):沈星:铁骨男儿的英雄事迹沈星,陕西省西安市人,1981年6月出生,2000年9月入伍,上尉军衔,原第二炮兵士官学校(现为士官学院)训练部函授与实习管理科副营职参谋。
2010年9月至今,在第二炮兵指挥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2年5月13日在山东省青州市营救一落水儿童,后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1岁。
沈星:铁骨男儿的英雄事迹奋不顾身地一跳2012年5月13日,本来是沈星难得的假期,他此次请两天假回家,是为毕业论文收集调研资料,同时也为5岁的女儿提前过生日,他准备5月13日晚上赶回学校,回程的火车票也已买好。
5月13日上午,沈星和妻子及女儿途经当地南阳桥,听到呼救声的沈星,发现一男孩正在水中挣扎。
妻子蔡相珍还没反应过来,沈星已快速脱掉外衣,纵身跳入河中。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二年级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二年级1、抗疫英雄小故事如下1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2。
2、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3、小英雄的故事之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
4、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5、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6、位粉丝简短的抗疫英雄小故事如下1“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
7、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度将战火烧到了我国的边境1950年9月,杨根思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同年10月,杨根思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1月17日。
8、位粉丝简短的抗疫英雄小故事如下1“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小故事事迹10篇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小故事事迹10篇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事迹篇1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
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赵一曼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
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赵一曼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
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
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赵一曼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
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事迹篇2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不到14岁的女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少儿英雄简短小故事

少儿英雄简短小故事摘要:一、引言二、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1:雷锋三、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2:刘胡兰四、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3:赖宁五、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4:草原小姐妹六、总结:学习少儿英雄,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正文:一、引言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
其中,不乏一些少儿英雄,他们年纪虽小,却已经具备了崇高的品质和英勇的行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少儿英雄的简短小故事,激发我们向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1:雷锋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他虽然年仅22岁就因公殉职,但他的事迹却影响了无数人。
雷锋自幼失去父母,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勤奋学习,热心助人,无私奉献,成为新中国青年的楷模。
我们应当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努力向前,为人民服务。
三、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2:刘胡兰刘胡兰,一个勇敢的女孩。
在抗日战争时期,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与敌人展开斗争。
被捕后,她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铡刀,英勇就义。
刘胡兰烈士年仅15岁,但她的事迹却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操。
我们应当学习刘胡兰烈士的英勇无畏,捍卫国家尊严。
四、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3:赖宁赖宁,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他生前学习成绩优异,同时还热爱科技发明。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赖宁的事迹鼓励我们要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五、少儿英雄的故事示例4:草原小姐妹草原小姐妹,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组合。
她们在草原上长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用歌声传递着对祖国的热爱。
草原小姐妹的事迹告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六、总结:学习少儿英雄,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少儿英雄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向他们学习,努力成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发扬少儿英雄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通用10篇)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故事的特点语言富于动性。
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
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
语言富于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爱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间相爱的故事,用故事记录下来,发表在网络或者杂志。
以描写男女爱情为基调,爱情文章探讨爱情意义,描写爱情的形式。
可以用真实的事件做为写作背景,或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通用10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通用10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朴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
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
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
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
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
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
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野场惨案。
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岁的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的故事(精选10个)英雄的故事英雄的故事(1):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向坚持战斗到日落。
应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英雄的故事(2):沈星:铁骨男儿的英雄事迹沈星,陕西省西安市人,1981年6月出生,2000年9月入伍,上尉军衔,原第二炮兵士官学校(现为士官学院)训练部函授与实习管理科副营职参谋。
2010年9月至今,在第二炮兵指挥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2年5月13日在山东省青州市营救一落水儿童,后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1岁。
沈星:铁骨男儿的英雄事迹奋不顾身地一跳2012年5月13日,本来是沈星难得的假期,他此次请两天假回家,是为毕业论文收集调研资料,同时也为5岁的女儿提前过生日,他准备5月13日晚上赶回学校,回程的火车票也已买好。
5月13日上午,沈星和妻子及女儿途经当地南阳桥,听到呼救声的沈星,发现一男孩正在水中挣扎。
妻子蔡相珍还没反应过来,沈星已快速脱掉外衣,纵身跳入河中。
在岸上呼救的男孩崔程淏说,落水者是他12岁的同学王鸿昊。
两人到南阳河畔玩耍,王鸿昊脱鞋试图把脚伸进水里,不慎滑落河中。
沈星10时许入水后,反复向岸边推了王鸿昊好几次,但是因为岸边斜坡上长着青苔,十分滑,孩子也比较重,沈星都没有成功。
一位钓鱼的市民从河对岸看到后,赶过来将孩子拉了上来,而此时的沈星已经力气耗尽,呛了几口水后沉入水中。
11时15分左右,沈星被救上岸,并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终因溺水时间过长壮烈牺牲。
亲眼看着丈夫沉入水中,蔡相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抢救沈星的时候,蔡相珍一向守候在抢救室门口。
她不愿意相信,刚刚还陪在自己和女儿身边的丈夫,随着往河里纵身一跃,再上来已经是天人永隔。
沈星的遗体从急救室送到太平间的路上,她一向跟丈夫说着悄悄话。
她趴在沈星身上,把丈夫的手机塞进他手里,一条一条给他发信息,这一幕令所有在场者落泪。
青州悼念救人英雄2012年5月17日,社会各界人士在山东青州市殡仪馆悼念沈星烈士,来自社会各界的近万名群众为烈士送最后一程。
在南阳桥下的事发地点,很多群众在那里讲述着当时英雄救人的事迹,默默地为英魂祈祷,许多人流下了眼泪。
参与营救沈星的青州市民那凤铎流着眼泪说:“小伙子大约30岁左右,身高有一米八多,身体瘦削,十分英俊,让人看了真是心疼,我此刻无法抑制悲痛的情绪,为英雄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沈星在危难面前没忘掉过一个铁骨男儿应尽的职责,尽管他没有醒来,但是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了人间。
”一位青州市民说。
被救上来的王鸿昊目前已无大碍,他的父亲一向守在医院里,得知恩人牺牲的消息后,王先生哽咽得无法言语。
父老乡亲的眷恋2012年5月17日沈星的家乡西安市阎良区举行大型追悼活动,3000名群众烛光寄哀思。
“我们为沈星骄傲!我们要将爱传递!”前来表达哀思的阎良区市民说,正因为有了沈星这样的人,社会才会变得完美,人们之间才会有爱传递。
下午5点30,阎良区凤凰街道新跃村的沈家门前,3000余名乡亲们纷纷赶来,深情呼唤远离家乡的英雄魂兮归来—沈星,家乡的人民想念你。
看着孙子英姿飒爽的遗像,73岁的沈德道老人老泪纵横:“我娃是个孝顺娃,每年回来,都要到我那里坐坐,陪我说说话。
”不仅仅是亲属们泣不成声,连从小看着沈星长大的邻里乡亲也纷纷抹泪。
“可惜啊,太让人痛心了!”网友为英雄送行2012年5月13日下午,互联网上青州论坛和青州贴吧里,陆续出现了有关英雄跳下南阳河救人牺牲的帖子。
一个名为“青州中年人”的网友说,准备去看望一下英雄的家属。
那个水坝常去,没想到竟然是英雄的牺牲处,对于家属的伤痛,大家也要多关心啊。
网友1234说:好人一生平安,期望在母亲节,不会再有杯具发生。
至上的荣誉为了缅怀沈星,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作出决定,追授沈星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在广大团员青年中集中深入开展向沈星同志学习活动。
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联追授沈星同志“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认真组织开展向沈星同志学习活动。
为弘扬社会正气,共青团西安市委追授沈星同志“西安市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沈星走了,留给当代青年的,是崇高的使命与无尽的鼓励,正如网友的缅怀:之前我不认识你,之后我会永远记得你。
英雄的故事(3):文天祥:王朝覆灭,英雄横空一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蒙古兵排山倒海般南压,南宋危如累卵。
拉着四岁的宋恭帝垂帘听政的谢太后连忙鼻子一把眼泪一把地下“哀痛诏”,急命各地方官招兵“勤王”,抗敌保“国”。
谁知“满朝朱紫贵”,真正领兵“勤王”的只有六人,文天祥是其中之一。
文天祥:王朝覆灭,英雄横空文天祥毁家纾难,捐资充当军费,招募兵丁三万人赴临安救难。
途中,他接到命令,任平江府知府,领兵救援常州。
可怜这位平江府知府还没来得及踏上平江的土地,只是领了个虚名,就带着他的破烂“消防车”去常州“救火”。
这支没来得及训练的“蚁军”有点乌合之众的味儿,一碰上强大的蒙古军铁骑,立刻化为齑粉,一战下来,仅余六人。
文天祥死里逃生。
一个文天祥纵使有三头六臂或有分身之术,也难以抵挡蒙古军滚滚南下的洪流。
1275年,临安,元军兵临城下。
谢太后已决心投降,派人去元军大营谈判,然而却遇到两个棘手问题。
一是“大宋”对蒙古怎样称呼的问题。
谢太后先派人前往伯颜营中,主动提出称侄或侄孙并纳币的屈辱条件,请求元朝罢兵议和,当即遭到伯颜拒绝。
伯颜大帅不要这个“侄子”,更不要这个“侄孙”。
谢太后继而又派人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又是答应给钱又是许诺给物,仍遭到伯颜大帅的怒斥。
太皇太后无奈,只得用小皇帝赵显的名义向元“百拜奉表”,主动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派监察御史杨应奎带着宋朝传国玉玺三去伯颜营中,拱手送上尚存的全部河山。
宋朝彻底玩完。
第二个问题是谈判的人选问题。
谢太后先派了柳岳等普通大臣前往伯颜营中谈判,称侄称孙都不行,原因是柳岳的级别太低了。
再改派监察御史刘观杰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仍不行,级别低。
伯颜要和丞相谈。
岂知右丞相陈宜中是个贪生怕死的软蛋,一听此事,脚底抹油溜了,一向逃到隔山隔水的温州躲起来。
太皇太后呼天抢地一番后,临时擢升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人马知临安府,与伯颜议和。
文天祥被伯颜扣住。
二但是,客观地说,是元兴宋灭,才成全了文天祥的历史美名。
否则便没有历史上的文天祥。
他甚至和丞相之类的高官无缘。
文天祥是江西庐陵人,少有大志,科考顺风顺水,19岁考乡校第一,20岁连中三元:中选吉州贡士,临安应进士试,在殿试中,宋理宗亲拔为状元。
他作的“御试策”切中时弊,拟改革方案,述政治抱负,高出一筹。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眼看文天祥就要仕途通达,灰黄腾达了,几天后,文天祥的父亲竟不幸病故,文天祥按例归家守丧三年。
刚一瞥京城风华,又不得不黯然退回,这是一种预兆吗?守丧之后,文天祥十几年里大都在一些地方官的职位上转悠。
宁都判官,刑部侍郎,江西提刑,赣州知府等,或半年,或月余,疲于奔命,无所建树。
总结其为官特点,如果不是恰巧碰上亡国乱局,文天祥一生好点儿的结局,仕途时断时续,终老南山,如辛弃疾,陆游;不济点儿的,或发配,或丧命,如岳飞,都有可能。
开庆元年(1259年),元军多路齐攻江南,江南危急,临安危急,朝廷一片混乱。
宦官董宋臣请宋理宗迁都避敌,朝中有附和之声,民心浮动。
正在守丧的文天祥仅以进士身份建言:杀董宋臣,以振民心,并献御敌之策。
可惜,文天祥的一片忠心被懒懒地晾在了临安宫墙外的大街上,没人理睬。
文天祥生性耿直,不会拉帮结派,只知忠于朝廷。
这在官场是大道,也是小道。
成在那里,也会败在那里。
中进士后,权奸贾似道拉他作门生,谁知文天祥不领情,他对贾似道的荒淫无耻、威福自专的行为极为不满,多次予以讥评和嘲讽。
贾似道一怒之下,罢免了文天祥的官职。
此后,如果不是国运维艰,文天祥能东山再起得到重用吗?三更严重的打击到来了。
正当文天祥在元军统帅伯颜帐中斗智斗勇之际,朝廷却偷偷地宣布解散文天祥的军队。
以便为投降灭国扫清路障。
一个元帅失去了军队。
他的潜力不会高于一个普通的士兵多少。
伯颜果断下令扣押了文天祥。
与此同时,谢太后带着皇帝赵显奉表投降,做了元帝国的阶下囚。
一个忠臣,一个统帅,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一个王朝,如此对待“战”与“和”,如此对待军队和统帅,焉有不亡之理?赵构无后,皇位由赵光义的血脉再传给赵匡胤一脉,传统说法叫归了“正统”。
但是,从治国理念来说,赵家统治血脉是相承的,没有换血,更新,更没有断流。
秦桧可恶,贾似道该死,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小树而已,如果没有宋王朝主降苟安的土壤,他们只会枯死,更谈不上枝柯柱天,浓荫匝地了。
反大臣,更重要的是反皇帝。
文天祥和降帝、降太后及一班降臣由元军押解,猪群一样北进。
不敢北伐,终得北进。
行至镇江的时候,文天祥由义士相助,成功逃脱敌营,又九死一生,历惊涛骇浪,辗转到达福建。
宋朝还有没被逮尽的男人和皇族子弟。
投降皇帝宋恭帝被押往元大都的同时,逃生的大臣陆秀夫、张世杰拥立宋恭帝漏网的七岁弟弟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
一帮子不愿为奴的遗臣最后找到了一位血脉还算纯正的主子去侍奉。
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文天祥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继续抗元。
同年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宋朝君臣失去了最后可供立身的巴掌大的土地,苟延残喘于波涛之间,并冠以一个好听的名字——“行朝”。
然而,在这个国已不国的危艰时候,内部仍争斗不绝。
因对“微型朝廷”的实权派张世杰专权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七月,文天祥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指挥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