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冬季鱼塘五项管理措施

的鱼塘 ,干塘后可使用潜式鱼塘清淤机 直接清淤 ,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 、可移 动、 使用方便 、 清淤效率高等优 点。清除
淤泥后 , 还要平整 塘底 , 保 持池底平坦 ,
并 逐 渐 坡 向 出水 口端 。 2 . 池 塘 修 整 。用 池 塘 四周 的淤 泥 堵
体 形正常 , 头小背宽 , 膘肥体壮 , 体表光
治、 水质调控等 内容 , 作为 以后养殖生产
的参考依据。
( 通联 : 2 1 1 6 4 1 ,江 苏省 金 湖 县 涂 沟
水产养殖场 )
瀹紫致富指南 2 0 1 3 — 2 1
—2 9 —
{ 目圆
必须予 以清除。 清除方法是抽干池水 , 让 表层淤 泥中的水分经过 3 — 5 d的 自然蒸 发后 , 开始人工清除淤泥 。 对于面积较大
冰, 应设法破 冰, 尽 量缩短冰封期 。开春 前气温 回升 , 应及时排浅池水 , 提高池水 温度 , 促进池 鱼提早开食 , 延 长生长期 。 认真填写好塘 口记 录 ,详细记载投放品 种及数量 、 天气 状况 、 投饵施肥 、 鱼 病防
坚持全天早 、 晚巡塘 2次 , 注意观察 水质肥瘦 、有无缺氧及鱼类摄食活动情 况, 发现 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当气温 降 到3 - 5 o c n  ̄, 要将池水 加到最高水 位 , 并 检查进 、排水渠道是 否畅通 。若池面结
冬季养殖管理

虫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 子便 从溃烂 处入侵,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 繁殖、蔓延 、扩展,一步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 。菌丝与伤 口 的细胞组织缠结在一起 ,使皮肤溃烂 、组织坏死 。 4 预防 :①越冬 的池塘水体要适当加深 ,以防止水产动 . 物体表冻伤 。② 越冬 的池塘还要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施肥 ,以 保持水体 中有…定的单胞菌数量 ,防止水体偏瘦,为鱼类越 冬提供 良好的生存环境 。③根据越冬鱼类 的摄食 隋况应隔几 天时问增加投喂优质饲料,以提高鱼类 的免疫力。④苗种放 养时,操作要轻 ,用 网具捕捞 时一次性捕捞量不能过大 ,以 防止密度大而造成拥挤 ,继而使体表受损伤 。⑤运输时 ,密 度应根据距离远近而定,路途远则运输密度应稀一些 ,路途
水 霉 病 是这 一 时 期 的 常见 疾 病 ,下 面 就 水霉 病 及 其 防 治 方法 作 一 简要 介 绍 。
、
越 冬 池 塘 的准 备
最 好 选 择无 渗 水 、 背风 向阳 的深 水 池 塘作 越 冬 池 ,新 挖
池塘不 能作越冬池。越冬池塘最好进行于底清整、晒底 、加
高加 固塘 基 、消 毒 和 肥 水 。不 能 让塘 底 晒 得太 硬 ,否 则不 利 于 塘鱼 打 窝 聚群 越 冬 ; 必须 使 用块 状 干 燥 的生 石 灰 , 有效 成 分 为稀 释后 的强 碱 性 生石 灰 水 ,久 置 即会 吸收 二 氧化 碳 而 失
药。
量减少水产动物体表受损伤的程度。⑥在池塘 四周移栽水菖
蒲 ,可 以有 效 地 抑 制 水 霉 病 的 发 生 。 5 治 疗 :水 温 提 高. 2 ℃ 以上 , 结合 使 用 食用 粗 盐 等 , .  ̄ 4 J
北方地区鱼塘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黑龙江地处寒冷的北方地区,冬季冰期长达150-180天,冰的厚度达80-100厘米,因此做好鱼类的安全越冬尤为重要,下面就北方地区鱼塘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方面的技术情况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以期能为广大渔业养殖户提供宝贵信息。
一、调节水质北方地区一般9月下旬停止投饵,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期,池水水色深、透明度低、pH 值下降,溶解氧含量低。
水中存在着大量残饵、鱼类粪便、水生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
池底淤泥增厚、耗氧增大并积累有毒或有害物质,如NH3、H2S 、CO2等,对鱼的毒性增强。
调节水质可以改变池塘的生态环境,防止水质进一步老化。
我们调节水质的主要方法是大换水。
换水时,先排放底层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含量,并带走部分淤泥,排放量占水体的2/3,然后,注入地下水至最高水位。
地下水有机物及有害生物极少,作为鱼类越冬水源较合适。
换水时间最好在10月中旬结束,过早会增加水体越冬期负荷,过晚会冻伤鱼类,甚至冻坏供水设施。
其次可以采用有底质改良的微生物添加剂,可使用活力优水泰,在9月份开始时就使用,为了营造越冬水质,每亩一次使用活力优水泰50克,用红糖或白糖20克加10倍的水浸泡1小时以上再均匀地投入鱼塘中,每10天投放一次,至10月中旬结束,可以显著减少鱼塘氮的总量,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同时大幅度增加有益藻类特别是硅藻的比例,有利于越冬。
二、杀灭浮游动物,减少耗氧因子养殖后期的池水,浮游动物含量较多,因其耗氧速率较快,必须进行杀灭。
我们采取全池泼洒灭虫灵的方法,杀灭浮游动物及寄生虫。
泼洒时,最好选用池水溶解,如果加热水,桶内溶解水温不能超过40℃。
对面积较大、人工泼不均的池塘,需划船泼洒,确保药物分布均匀。
泼洒灭虫灵最好和换水结合起来,在水位最低时用药,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如果使用微生物调水,则杀灭浮游动物或寄生虫的操作必须与使用微生物的操作错开5天操作。
三、施肥与生物增氧这里指冬天的增氧操作管理技术:池塘结冰后,鱼池内溶氧唯一来源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体含氧量与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
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

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鱼塘养殖“七大要诀”主要指把好清塘消毒关,严防敌害;把好并塘操作关,严防受伤;把好科学放养关,严防隐患;把好水质调节关,严防缺氧;把好饲料投喂关,严防体弱;把好日常管理关,严防冻伤;把好疾病防控关,严防病害,具体的小编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讲解。
一、把好清塘消毒关,严防敌害1、冬季池塘选址不当、消毒不及时或不彻底,都会影响鱼健康生长。
2、池塘要选择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任何污染的静水池塘,鱼塘面积和水深都应偏大,利于晴天采光保温。
3、要求池塘池底淤泥厚度不宜超过20cm。
4、鱼种进入越冬池之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可选择晴天,按按每亩施生石灰75~100kg全池泼洒。
二、把好并塘操作关,严防受伤1、鱼种并塘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一般在水温为10度、鱼类基本停止摄食时为宜。
2、鱼种并塘时,要选择晴好无风的天气和水温稳定时并塘。
3、并塘时,要小心的进行捕捞或运输,以免鱼体受伤,从而诱发某些疾病。
三、把好科学放养关,严防隐患1、根据越冬池面积、鱼种种类及大小、水质条件等情况,合理调整饲养密度。
2、条件好的越冬池,每亩可放养10cm左右的鱼种2~3万尾,或成鱼500~600kg。
3、放养的鱼类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最好是同品种饲养。
4、放养时尽量放大规格鱼种,并塘和进池操作要小心谨慎,以免使鱼体受伤致病。
5、鱼类进入越冬池前,鱼塘要施入有机肥,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促进光合作用保温抗寒。
同时还要对鱼体进行消毒,入池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四、把好水质调节关,严防缺氧1、冬季水质变化较频繁,一般应采取“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及时处理”的措施。
2、每隔7天测量一次溶氧,使水体中的溶氧保持在3mg/L以上。
当溶氧不足时,及时补水。
3、定期换水,每隔20-30天换水一次,换水时要选择晴好天气,每次换水1/3~1/4。
广东地区冬季养鱼池塘管理技术

广东地区冬季养鱼池塘管理技术
内容概要:时下临近冬季,由于气候的变化,广东地区养鱼进入了问题多发期,大家要时刻注意天气及水质变化,加强各项管理措施,减少各类事故的
发生。
1、科学开启增氧机。
平时开增氧机,不仅是为了增氧,更重要的作用
是搅动塘水,减少分层,避免池塘“氧债”,即减少耗氧有机物的沉积,促进有机物分解;但是冷空气时如果鱼不浮头尽量不要开。
2、畜禽粪便尽可能发酵入池。
在鱼猪(禽)立体养殖塘,畜禽粪便是池
塘第一大耗氧源。
冬季由于细菌分解能力下降,生鲜粪便易大量沉积
塘底。
其一是加剧塘底还原反应,产生大量如甲烷、硫化氢、氨氮等
有害化合物;其二是造成池塘“氧债”,一旦随塘水对流泛起,会短
时大量消耗溶氧,引起鱼急性缺氧死亡。
畜禽粪便发酵后入池,可大
幅减少耗氧,提高养鱼安全性。
3、强化微生态调水产品的应用。
如汇海调水产品1#,2#、3#,4#,
5#,6#,7#,8#等,能加速水体有机质、有害化合物的分解或转化,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藻类和有害细菌生长、繁殖,减少疾病发生。
4、加强喂养管理。
在冬季,喂养管理工作不能松懈,一是“养好水”,即培育池塘优良的藻相和优良的菌相,保持水质相应的肥度,做到肥、活、嫩、爽,这样既可有效降低有害化合物含量,又可稳定水温;二是科学、合理投喂,要随时了解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水温变化趋势,以及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投喂量,减少饲料浪费,保障鱼的正常生长和安全越
冬。
5、做好保温防寒措施:增加池塘水深(2-3米);打深井连续抽取地下水注入鱼塘;在鱼塘北面做好挡风措施,清除南面遮挡物增加阳光照射;
或搭薄膜保温棚。
冬季养鱼注意事项

冬季养鱼注意事项
冬季气温下降,水产养殖各方面环境因素变化大,养殖环境管理较难,需要注意以下三大注意事项,保持冬季养鱼环境的一个平衡。
一、防浅水
越冬池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对鱼生长不利。
水位下降后,鱼群密度相应增大,容易造成缺氧而使鱼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因此,冬季鱼池应保持正常水位。
二、防缺氧
在正常情况下,缺氧泛塘大都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冬季少见。
但在肥水鱼塘、深潭死水鱼塘以及网箱养殖条件下,冬季也会发生缺氧死鱼。
在上述水域,随着气温降低,表层水温度下降、密度增加而下沉,底层缺氧和无氧的水上浮,会造成上层水体严重缺氧。
另外,冬季光照时间短,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量减少,也会造成养殖水体溶氧量不足。
因此,在这些水域冬季要适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泛塘死鱼。
三、防冷害
寒冷的冬天越冬鱼种易遭受冷害,可采取以下措施避寒增温:
1.设障避寒,在鱼塘北边打桩,围上编织袋或草帘作屏障,减轻寒流侵袭。
2.施粪升温,每667㎡池塘施腐熟畜禽粪肥500kg左右,利用肥料发酵释放出的热量来升高水温。
3.烟熏制暖,冬季白天北风呼啸,夜晚往往有霜冻,可用湿稻草等在岸边生火熏烟,减轻霜冻。
4.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里投放适量水草,让鱼在草丛中避寒。
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水温较高浅水塘里的水注入鱼塘,以提高水温。
综上就是冬季养鱼特别要注意的“三防”,水产养殖户朋友们可以多多参考学习。
关于冬季养鱼技术要点的知识,您可能对以上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浅谈池塘冬季高效管理四措施

表1 鳊 鱼反 季 节养 殖模 式亩 放养 与 收获 情况 苗种 投放 品种
白鲢
全 年成 鱼销 售 预测 金 额 ( 元) 1 0 0 0 8 0 0 1 8 0 0
O . 3 5 O . 6 1 3 2 0 7 9 7 5
4 5 0 元 、水 电费 2 0 0 元 。效益为 4 2 7 3 元。
安徽淮 南市水产技 术推 广站
邮编
潘晓宏
2 3 2 0 0 1
3 . 消毒池塘 经冻晒、修整后的鱼塘在放鱼种前 要进行 消毒处理 ,常用药物有 生石灰、清塘灵、漂 白
粉等 ,其 中 以生石灰效果最佳 。池塘 消毒应选择在晴 天进行 ,水 深保持 1 0 厘米左 右 ,用量为 5 0  ̄8 0 千克/
l 拦 旦 塑 堡
冬季鱼塘管理 效果直接关系 到来年 养殖效益 的高
低 ,鱼类摄 食强度 大大下 降 ,生长速度 也随之缓慢 、 甚至停止 ,大部分鱼类达到起捕上 市规格 。这时须做 好 网具 、运 输工具检修 、市场销售准备 ,成鱼 并塘结 合拉 网卖鱼 时进行 即可 。一 般鱼种并塘亩 放 6 0 0 千克 左右 、亲鱼 亩放 3 0 0 千 克左右 、成鱼 亩放 8 0 0 千 克左
( 2 ) 该 模式 利润 主 要来 源是 鱼 价 ,每年 鱼价 6月 中旬最 高,并且是所 有品种鱼价 都高 ,正好填 补 了市
场 的空缺 。
于池埂用 于肥土种植青饲料养鱼 。淤泥 清除后,还要
4 . 饲料 选择
料。
前期使 用通威鳊鱼 1 料 ,i i 月至来
平整塘底 、清除杂草 、维修渠道 、加 固池埂、夯实塘 壁 ,增 强池 塘保水性能 。 2 . 曝晒塘底 鱼塘清淤整塘 后不要 立即放水 ,应 让 塘底 在太 阳下 曝晒 、冰 冻 1 5  ̄2 0 天 。池底 经冻 晒 不仅 能杀灭池 中残 留病原 生物 ,而且还 能改善淤泥通 透性 。 。
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

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冬天气温低,池塘类的水产也活动较少,各方面的需求都会下降,因此这就导致很多新手水产养殖户朋友认为鱼儿们是去冬眠了,不用怎么细心管理。
其实不然,越是冬天,鱼池管理工作就越重要,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冬天气温低,池塘类的水产也活动较少,各方面的需求都会下降,因此这就导致很多新手水产养殖户朋友认为鱼儿们是去冬眠了,不用怎么细心管理。
其实不然,越是冬天,鱼池管理工作就越重要,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让我们来看看。
一、越冬前的准备1.强化培育入冬前,要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的精饲料,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能顺利越冬。
一般以喂蛋白质含量25%以上、脂肪含量5%左右的粉末状饼粕或配合饲料为好。
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0.5%~1%,也可以3~5天投喂一次。
2.塘口选择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深2~3米池塘,面积5~8亩,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堤坚固、保水性好,进排水方便、便于管理。
3.清淤消毒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过多的淤泥,除去池内杂草污物。
同时选择晴好天气用生石灰100~125千克/亩化浆或漂白粉10千克/亩全池泼洒消毒。
在鱼种入池前消毒,过5~7天注入新水,并在进水口装上细的过滤xx,避免野杂鱼进入越冬池塘,越冬水位保持2米左右为宜。
同时在池底施基肥,用肥渔王(生物有机肥)1~2千克/亩,培肥池水,增加饵料生物。
二、并塘越冬1.并塘时间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8~10℃时进行。
并塘前要对鱼种拉xx 锻炼1~2次,拉xx动作要轻快,避免鱼类受伤,以防止鱼种下塘后感染各种体表传染病。
并塘后的鱼种最好分品种、分规格暂养,以利于卖鱼时方便操作。
2.合理暂养鱼种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游动活泼的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放养密度根据鱼的种类,规格、体质、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灵活掌握。
要求同一池塘尽量投放相同规格的鱼种,投放时间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中午进行,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风、雨、雪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摘要:2012年12月,西安某养殖户池塘中鱼虾在一夜之间死亡了70%左右,调查发现这种大批量死亡的问题就在于没做好越冬管理,导致池塘中供养不足而死亡。
对于池塘养殖而言,做好池塘的越冬期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渔业经济效益。
因此,探究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养殖池塘;冬季;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6 文献标识码:a
1 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实际上冬季影响到养殖池塘存活率因素较多,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某一个因素中,因此本文就从几个方面探析其管理。
1.1 越冬之前喂饱喂足,加强鱼类的防御能力
有一些人片面认为冬天池塘水中温度比较低,虾蟹就会因为寒冷而停止摄食,很多动物都会进入到冬眠状态,自然虾蟹也会这样,因此极少甚至不投食喂养,虾蟹缺乏了食物来源就只能够消耗自身体中营养物质,用来作为体内基础代谢与生活活动能量,必然快速降低体重,造成了越冬的死亡率不断增加。
故此就需要改变这种养殖习惯,越冬前期就要给虾蟹喂饱喂足,就是越冬期间也要不断投喂饲料,投喂含量在25%以上的蛋白质、含质脂肪5%左右粉末状的配合饲料,每日所投饲料要保持在虾蟹体重0.5%~1.0%,当然还可实施3~5d才投喂1次。
1.2 重视管理水质,为虾蟹营造稳定生存环境
2011年北方某养殖池塘中死亡大批虾蟹,抽检发现根源就在于水质太差。
因为冬天池塘中温度比较低,相对水质稳定,但是表面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池塘中的含氧量也就不高,根本不能够及时氧化一些有害物质,使有害物质在水中积累。
并且冬天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导致池塘中的储水少,必然会影响到虾蟹的生长。
所以冬季必须要管理好池塘水质,要尝尝注入新水,确保池塘中具有稳定水位。
水位过浅必然会让水温中温差比较大,就极易造成虾蟹患上如人类一样的感冒症状。
同时水位降低必然增大虾蟹群的密度,提高了池塘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与代谢废物,这些都会危害到虾蟹的生长,极易引发大批量死亡。
一旦池塘中的下降到10~15cm就要加注新水,确保水位稳定。
同时还要提升水中的磷、钙浓度,保证具有良好水质。
依据传统的养殖方法,认为冬季没有必要在池塘中撒石灰(增加钙质)与磷肥(提升磷酸盐的浓度)。
这种认为存在错误,冬季池塘中浮游植物本来光合作用降低了,其中co2的含量浓度高了,池塘中逐渐朝着弱酸性变化,危害到虾蟹的生理活动,减弱了它们抵御不良环境与寒冷的能力。
撒上石灰不仅仅增加钙质,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繁殖而制造出氧气,同时也稳定与调节了水体的酸碱度,有效增强了虾蟹的抗寒能力。
1.3 加强保暖工作
要做好冬季的养殖池塘管理,并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旦水温降低到了8~10℃时就要考虑并池。
一般是等到虾蟹停止吃食的3~5d,选择晴朗天气并池,并池之后就要将池塘中的水加满。
对于蟹种而言最好是在立冬季节,采用土池让它们度过冬天,池塘中的水深达到1.5m,多布一些水槽,还要在池埂上加铺上柴草,防止雪水直接流进池内。
同时还要时常对池水中溶氧量进行测定,一般在1星期进行1次,结冰之前要保持在10mg/l以上的溶氧量,而越冬期间要确保在5mg/l左右,一旦溶氧量降低到了3mg/l就应该及时进行补氧,一般是采用灌注新水或者增氧机,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养殖户,也可以破冰观察水中的情况,一旦有鱼虾开始上浮说明水底的氧不足了。
结冰期间如果降雪就要及时扫除冰上积雪,让水中浮游植物尽可能光合作用,提升池塘中的溶氧量。
1.4 预防病害
冬天池塘中的水质缺乏肥料,因此还需要适当的给予施肥,进而确保水体具备一定单胞菌数量,避免水体偏瘦,尽量给虾蟹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
并且要依据虾蟹摄食情况间隔几天就投入优质饲料,用来增强虾蟹免疫力。
初冬来临之时还要强化预防蚊虫,预防引发一些大规模的疾病。
如果还在继续养殖,每次捕捞量不能够过大,避免密度大造成拥挤,损伤到虾蟹的体表,尽可能降低水产动物的体表受损程度,当然尽可能不频繁机进行转池,避免爆发水霉病。
平常要做好池塘消毒工作,防止出血病、赤皮兵等各种细菌性的疾病爆发。
1.5 修正池塘
一般经过了一年养殖之后,池塘中沉积着大量食物残渣与各种粪便及各种垃圾等,必然在最低端沉积一层塘泥,不但会对水体深度
造成影响,大量的腐殖质因分解消耗大量的溶氧,恶化水质,并且塘泥也可能滋生出寄生虫或者致病菌,对虾蟹的健康和生长造成影响。
因此选一个好天气,全面清理池塘中的淤泥,对池塘的塘基进行加固,为下一年的养殖打下基础。
修正好池塘后不能立即灌水,要让池塘底晾晒在太阳下15d以上,这样就能够将部分病菌以及寄生虫杀灭,之后用生石灰对池塘消毒,待一切完成之后才依据养殖需要注入新水使用。
2 结束语
一直以来,冬季对于养殖池塘而言都是虾蟹死亡极高的季节,全国几乎每年都发生一些大批死亡事件。
因此养殖户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冬季的养殖池塘管理,确保虾蟹的食物和养分,平安度过冬季。
参考文献
[1] 宋萍.冬季养殖管理[j].科学养鱼,2010(12).
[2] 刘锡胤,孙贞虎. 剌参池塘养殖越冬期管理措施[j] .科学养鱼,2008(12).
[3] 王宪璋.冬季池塘养鱼生产管理技术要点[j].水产养殖,2008(1).
[4] 孙军.冬季池塘养殖管理与鱼体健康[j].中国动物保健,2007(11).
作者简介:白谦(1960-),男,汉族,山西人,辽宁省农垦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