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来曲唑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来曲唑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56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56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15T16:47:38.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稿作者:姚文冰时嘉琪 [导读] 因此,建议各相关机构加强对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监督及临床使用的管理。 姚文冰时嘉琪(广西北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536000) 【摘要】目的分析北海市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北海市2009-2010年收集565例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5例ADR/ADE中,女性多于男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涉及的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283-02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严重的ADR/ADE,可能会导致重要器官损害、致畸甚至危及生命或死亡。为了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对北海市2009-2010年收集565例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北海市2009-2010年各监测单位上报北海市ADR中心的565例ADR/ADE报表,按照国家卫生部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 565例ADR/ADE病历报告表中,男性219例(占44.07%),女性316例(占55.93%);年龄最小30天,最大81岁。 2.2 引起ADR/ADE药品给药途径与分布情况 565例发生ADR/ADE的患者中,以静脉滴注为主,443例(占78.41%);其后依次为口服50例(占8.85%);皮下注射25例(占4.42%);肌内注射19例(占3.36%);静脉注射14例(占2.48%);眼内用药5例(占0.88%);局部外用5例(占0.88%);皮内注射3例(占0.53%);吸入1例(占0.18%)。 2.3 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565例ADR/ADE报表中,共涉及药品9大类,其中抗微生物药所占比例最大,278例(占49.20%)其次是中药制剂128例(占 22.65%);生物制品45例(占7.96%);消化系统用药14例(占2.48%);抗病毒药11例(占1.95%);抗癫痫药/抗惊厥11(占 1.95%);呼吸系统用药10例(占1.77%);循环系统用药9(占 1.59%);其他59例(占9.03%)。 2.4 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1],565例ADR/ADE中,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 1 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累及器官/系统例数(n) 构成比(%)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251 44.42% 皮疹,瘙痒,红斑疹,皮肤脱落 全身性损害 104 18.41% 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寒战、高热,无力 消化系统 83 14.69%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 神经系统 49 8.67% 头晕,头痛,心悸,烦躁不安,抽搐,锥体外系病 循环系统 18 3.19% 头晕,潮红,静脉炎,面部水肿,下肢 水肿 呼吸系统 17 3.01% 呼吸困难,喉水肿,胸闷、气促,咳嗽 局部损害 17 3.01% 注射部位脓肿,局部麻木,注射部位疼痛 其他 26 4.60% 视觉异常,晕厥,白细胞减少,死亡 合计 565 100 2.5 涉及ADR/ADE的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有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及死亡[2]等情况,565例ADR/ADE报告中,痊愈237例(占41.95%),好转327例(占57.88%),死亡1例(占0.18%)。 3.讨论 3.1 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在565例ADR/ADE报告中,1~4岁的幼儿133例(占23.54%)。因为婴幼儿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耐受性也较差,极易发生ADR/ADE,因此,婴幼儿在用药时应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和正确的用法用量。 3.2 给药途径与ADR/ADE发生的关系从统计数据看,引起ADR/ADE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443例(占78.41%),这与药物经静脉给药后直接进入血液系统,药液中的微粒、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均易诱发ADR/ADE,同时药物浓度、滴注速度等与ADR/ADE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临床给药时应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给药原则,尽量减少静脉给药。 3.3 ADR/ADE涉及的药品种类 565例ADR/ADE报告中,抗微生物类药物的ADR/ADE发生率居首位(占49.20%),其次为中药制剂。抗微生物类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复方制剂)的发生率最高107例(占38.49%),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疗效确切,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临床使用率高,是

不育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男科疾病诊治指南系列男性不育症诊疗指南 2013年9月

编写组成员 黄翼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组长)夏术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陈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匡延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戚广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王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平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滕晓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 李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编辑秘书 陈向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王鸿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胡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 二、男性不育症病因 三、男性不育症诊断 四、男性不育症治疗 五、无精子症诊断与治疗 附录1 男性不育症诊疗策略流程图1 附录2 男性不育症诊疗策略流程图2 附录3 无精子症诊疗策略流程图 3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同居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男性不育症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某一种或很多疾病和(或)因素造成的结果[1]。 (二)男性不育症流行病学 据WHO调查,15%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而发展中国家某些地区可高达30%,男女双方原因各占50%[2, 3]。有研究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高加索白种人男性的精子浓度以平均每年 2.6%速度下降,正常精子比例和活动力平均每年分别下降了0.7%和0.3%[4]。有报道显示我国男性的精液整体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5]。但男性精液质量逐年下降的说法尚有争议,有研究显示精子浓度有下降趋势,但精子活力变化不大[6]。 (三)男性不育症影响因素 1.不育持续时间正常情况下,生育力正常的夫妇单月怀孕率20%~25%,半年怀孕率75%,1年怀孕率90%。不育年限超过4年,则每月怀孕率仅约1.5%[7]。 2.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不育原发性男性不育症多为生精功能减退或障碍,也可以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男性不育症多由后天因素所致,包括医源性损伤、生殖系统感染等。通常情况下,可通过治疗恢复生育力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自身后代。 3.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依据,结果异常提示生育力减退。精液参数中与生育力关系最密切的是精子总数与活力,而精子形态学检测对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成功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4.女方年龄和生育能力女方在35岁的生育力为25岁的50%,至38岁下降到25%,超过40岁可进一步下降到5%以下。尽管各项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和优化,女性年龄依然是影响怀孕成功率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男性不育症病因

女性不孕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女性不孕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女性不孕要做哪些检查项目?女性不孕检查是找出病因的直接方法,这样就可以在发现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那么,女性不孕检查项目有哪些呢?北京家圆医院不孕不育专家介绍说,女性不孕检查项目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进行,所以还是要区别对待的。但以下几种是必须检查项目,您可以了解一下。 女性不孕不育检查项目可包括:全身检查、生殖系统检查、排卵检查、子宫内膜检查、内分泌功能测定、输卵管检查、免疫学检查、颅脑部(蝶鞍部)X线检查、染色体检查等,但主要还是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做个针对性的不孕不育检查,这样才能既省钱又省力。 询问病史 1.主诉:不育时间,月经的情况,肥胖、溢乳等症状; 2.现病史:月经异常和治疗情况,腹痛,性生活史,以前曾作有关不育的检查与结果; 3.月经史:初潮、周期、经期和经量,有无痛经及其程度,最近3次月经来潮的日期; 4.婚育史:结婚年龄,有无避孕史(包括避孕方法和持续时间),有无人流史(包括手术的日期、手术时的孕周和方法),有无再婚史等。过去生育情况,有无难产和产后大出血史; 5.既往史: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病和用药史,高血压和消化系统疾病及服药史,炎症感染、结核史,接触X线和有害物质史,手术史等。 <1>

全身检查 生长发育、身高和双臂间距、体重、甲状腺、心脏、腹部检查,特别检查第二性征发育和溢乳的情况。 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阴毛分布,阴蒂大小,阴道色泽,白带性状,宫颈炎症,子宫的位置、大小和活动度,附件有否增厚,肿块的大小、表面质地、活动度和压痛等情况。 卵巢功能检查 基础体温测定、子宫颈粘液结晶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周期性涂片、诊断性刮宫或经期取子宫内膜、垂体或卵巢激素测定。 输卵管通畅性试验 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通气木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 子宫因素检查 利用子宫腔镜检查,了解有无子宫畸形、息肉、粘连或粘膜下肌瘤等,还可在宫腔镜下进行简单的治疗手术。 性激素检测 血清LH、FSH、PRL、E2、P、T、T3、T4等,此不孕不育检查项目在女性<2>

芙瑞(来曲唑片

芙瑞(来曲唑片 百济药房药师为您介绍芙瑞(来曲唑片的作用机理、疗效、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副作用、效果、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其价格等。药师提醒您:为了您的健康,请合理用药。【咨询药师】【我要报错】 【芙瑞药品说明书目录】 ?药品名称 ?成份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价格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来曲唑片 商品名称:芙瑞

英文名称:Letrozol Tablets 汉语拼音:Laiquzuo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来曲唑,其化学名称为:1-[双(4-氰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 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规格】 2.5mg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2.5mg(1片),每天一次。老年患者、轻中度肝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10ml /min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骨骼肌疼痛、恶心、头痛、关节疼痛、疲劳、呼吸困难、咳嗽、便秘、呕吐、腹泻、胸痛、病毒感染、面部潮红、腹痛等。 【禁忌】 对本品及其辅料过敏者禁用。绝经前妇女慎用。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如孕妇需使用本品,应注意本品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具有胚胎毒性)。 2.少数患者出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而与肝转移无关。 3.特殊的群体 少儿、老人和人种 在研究群体中(成人35岁至80岁以上),年龄不同未见药物动力学参数变化。 来曲唑药代动力学在成人与儿童间的差别尚未研究。人种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也未研究。肾功能不全者 对肾功能不同的志愿者(24小时排除肌氨酸9~116ml/min)的研究,服用2.5mg单剂量来曲唑,肾功能的不同并未对药代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另外,347例晚期乳腺癌病人,约半数服用2.5mg来曲唑,半数服用0.5mg来曲唑,肾功能损伤(肌氨酸酐排量:20~50ml/mi n)并不影响来曲唑的血药浓度。 肝功能不全者 对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受试者(如肝硬化、Child-Pugh-Classification A and B)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中等肝功能障碍受试者的AUC比正常受试者高37%,但仍在无功能损伤受试者的AUC范围之中。患者严重肝损伤的病人(Child-Pugh-Classification)尚未研究(见剂量和服法、肝损伤)。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判断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判断、评价及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监测,在欧洲国家也习惯称为“上市后药物监测(Postmarketing Drug Surveillance,PMDS)”,以1964年英国黄卡制度(Yellow card system)的问世而宣告诞生。ADRs监测有志愿报告体系(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集中(或强化)监测体系(intensivereporting system)等多种方式。由于SRS一直是ADRs监测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似乎已约定俗成,ADRs监测一般指的即是SRS。SRS主要目标是尽早获得药物安生性问题的信号,为药政管理提供依据以及向卫生专业人员传递信息。 药品不良反应常成为医疗、科学、道德、商业与诉讼的焦点。法律判决依据的事实。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不确切性,常使得问题的讨论难以为继。 ADR报告的获得过程可分析如下:(1) 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和发现;(2) 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药物,这一判断很多源于经验,通常考虑的是时间上有联系,以及没有混杂因素等; (3) 把归咎于药物的不良事件以可疑的ADR的名义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制药公司报告。而报告的只占实际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的极少部分。 为了减少漏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一般都提倡“有疑即报”,即不必在肯定了药物与不良事件的因果关系后再报告。 监测方法的优劣,不但要看其灵敏性,还要看其特异性。70年代后期以来,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特异性,许多专家探讨、研究了各种因果判断方法,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对厂方报告ADR时的一种要求。这一倾向曾使人们以为应用这些方法能测定具体病人或个例报告的因果关系,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现在已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偏向,但“因果”方法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可以告诉初报者如何考虑这是一起ADR,该收集哪些资料,该从哪些方面描述。 为了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报告ADR,系统地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判断的思路十分必要。而为了高屋建瓴,从战略角度全面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与地位,探讨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就十分必需。 1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归因判断 1.1 因果性质的标准——ADR判断时的考虑因素 ①与现有资料要有一致性(或生物学合理性) 即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其他类型信息的观点看因果联系的合理性。其他类型信息是指其他人体研究的数据,其他有关问题研究的数据,动物实验的数据以及科学的病理生理学理论。如果某项发现能为已有的资料和理论所解释,一般就会更令人信服。 ②以往的经验,即是否已有该药反应的报道、评述等——联系的一贯性

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背景 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的25%~35%,是女性不孕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引起不孕的输卵管病变包括输卵管近端梗阻、远端梗阻、全程阻塞、输卵管周围炎、输卵管功能异常和先天性输卵管畸形。输卵管性不孕的高危因素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史、盆腹部手术史、阑尾炎、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近20多年来,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正在被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替代,由于治疗结局与诊断的准确性、病变的特征、医疗手段的供给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都密切相关,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大势所趋,而各级医生对该领域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当前仅有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就此问题提出过专家共识。根据目前的中国国情,参考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循证证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提出了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方法 本专家共识采用共识会议法,由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专家以公开讨论方式针对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研究证据进行评估,最终专家小组成员得出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推荐意见。

本专家共识采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方法对证据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就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输卵管性不孕辅助生殖治疗及外科手术的选择策略、输卵管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助孕时机选择、辅助生殖治疗中输卵管积水的处理和输卵管梗阻治疗后输卵管妊娠的治疗五个方面进行循证论述。 GRADE分级方法包括:(1)证据等级:A(高质量的证据,包括随机对照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全或无病例);B(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队列研究或较差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研究及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病例对照研究);D(单个病例系列研究);E(未经明确讨论或基于生理学、实验室研究或“第一原则”的专家意见)。(2)推荐等级:1(有良好和连贯的科学证据支持,强烈推荐或强烈反对);2(有限的或不连贯的证据支持,推荐或反对);GPP(专家讨论推荐)。 结果 一、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 问题1:评估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方法 [专家观点或推荐]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借鉴内容)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 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 日 或年龄: 民族:体重(kg):联系方式: 原患疾病:医院名称: 病历号/门诊号: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 相关重要信息:吸烟史□饮酒史□妊娠期□肝病史□肾病史□过敏史□其他□ 药品批准文号 商品名 称 通用名称 (含剂型) 生产厂家生产批号 用法用量 (次剂量、途径、日次数) 用药起止 时间 用药原因 怀 疑 药 品 并 用 药 品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 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表现: 死亡□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 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导致后遗症□导致死亡□ 关联性评价报告人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报告单位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 报告人信息 联系电话:职业:医生□药师□护士□其他□ 电子邮箱:签名: 报告单位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生产企业请 填写信息来源 医疗机构□经营企业□个人□文献报道□上市后研究□其他□ 备注

填写说明 一、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二、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三、报告时限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四、关联性评价指标 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反应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停药或减量后,反应停止或减轻;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反应再现;已排除并用药、原患疾病等其它因素影响。 很可能: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反应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停药或减量后,反应停止或减轻;已排除并用药、原患疾病等其它因素影响。 可能: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ADR不相吻合;无法排除并用药、原患疾病等其它因素影响。 可能无关: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ADR不相吻合;无法排除并用药、原患疾病等其它因素影响。 待评价: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 无法评价:评价的必需资料无法获得。 五、其他说明 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六、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

不孕不育临床知识(女性)

不孕不育临床知识(女性) 第一节女性不孕的病因 不孕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同居一年未受孕者从未妊娠者——原发不孕 曾有过妊娠者——继发不孕女性不孕的病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其他 内分泌因素排卵障碍 下丘脑性 精神刺激、环境改变、激烈运动 神经性厌食症 药物 颅咽管瘤、颅底创伤、头颈部放化疗、脑外伤、颅内感染、 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kallmann综合征 垂体性 席汉综合征 空蝶鞍综合征 垂体肿瘤 垂体生长激素缺乏症 垂体单一促性腺激素缺乏症 卵巢性 PCOS POF ROS LUFS 卵巢肿瘤 其他 肾上腺功能失调 甲状腺功能失调 代谢综合征 黄体功能不全 感染因素外阴阴道炎 炎症因子等改变生殖道局部微环境导致不孕 生殖道正常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导致不孕 子宫颈炎 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 卵巢炎 盆腔结缔组织炎 先天外阴、阴道发育异常 处女膜闭锁 先天无阴道 阴道闭锁 阴道横隔 阴道纵膈

先天发育异常 子宫、输卵管发育异常先天性宫颈闭锁 先天性无子宫 始基子宫 幼稚子宫 单角子宫 残子宫 双子宫 纵膈子宫 弓形子宫 乙烯雌酚所致子宫发育异常输卵管发育异常 卵巢发育异常先天卵巢未发育或发育不全 异位卵巢 免疫学因素同种免疫 自身免疫 子宫内膜局部免疫 对卵子、精子或胚胎产生排斥,表现为受精障碍或着床失败 遗传学因素Turner综合征 45,X0 45,XO/46,XX 不适合生育X三体和多X综合征 47,XXX 46,XX/47,XXX X染色体结构异常 X短/长臂缺失、等臂X环状染色体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真两性畸形 其他子宫肿瘤 创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女性不孕诊治指南

女性不孕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不孕症(infertility)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在25个国家的33个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症的患病率可高达30%,我国约为 6%~15%。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数约为8000万—1.1亿。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同居、未避孕,2年内从未妊娠。 不孕因素 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15%~25%。卵巢性不孕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1、卵巢局部因素:如先天性无卵巢或幼稚型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某些卵巢肿瘤如颗粒―卵泡膜细胞瘤睾丸母细胞瘤等都可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及排卵。 2、全身性疾患如重度营养不良或饮食中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因素,都可影响卵巢功能而致不孕;慢性疾病、代谢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肾上腺功能紊乱等也能导致不孕。 3、中枢性的影响:丘脑下部垂体、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垂体肿瘤或瘢痕都可以引起卵巢功能失调而致不孕;精神因素如精神紧或过度焦虑可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抑制排卵。 除卵巢因素可致女性不孕外按其部位及发生原因大致可分为: 1)外阴阴道因素所致不孕:如无处女膜阴道横隔、先天性无阴道等先天畸形,能妨碍性生活;严阴道炎症时大量白细胞能吞精子,降低精子活动力,缩短其生存时间而影响受孕 2)子宫因素所致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10%~15%正常子宫前倾前屈、子宫颈口向后,性交后子宫颈口浸泡在精液中有利于受孕。如子宫后倾后屈,使子宫颈口向前向上可影响受孕;由于卵巢孕酮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子宫发育不全以及子宫内膜炎症如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粘膜下子宫肌瘤等都可影响孕卵着床 3)子宫颈因素所致的不孕:是不孕症较为重要的原因约占不孕症的10%~20%。排卵期子宫颈外口开大,由月经后的1mm直径开大至3mm子宫颈粘液在排

来曲唑和氯米芬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

来曲唑和氯米芬临床促排卵效果的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氯米芬组34例,2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来曲唑 mg或氯米芬50 mg,均于月经第11天开始阴道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至最大卵泡平均直径≥18 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 U。结果肌注HCG当日最大卵泡MFD、周期排卵率、异位妊娠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曲唑组HCG日优势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周期妊娠率均优于氯米芬组。其中来曲唑组发生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1例,而氯米芬组有3例。2组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来曲唑用于不孕妇女的促排卵治疗优于氯米芬,将来有可能替代氯米芬作为一线的诱发排卵药物。 【关键词】不孕症;来曲唑;氯米芬;促

排卵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etrozole (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 (CC) on ovulation induction. Methods 62 infertile women with type Ⅱ reproductive endocrine abnormal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8 women in LE group and 34 women in CC group. The women in both groups took mg letrozole and 50 mg clomiphene citrate respectively, once a day successively from the third to the seventh day of menstrual period (5 days). The follicle diameter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were monitored by the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s of the eleventh day. When the max follicle diameter (MFD) was ≥18 mm, the women were injected with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10000 U intramuscularly.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2015 ASRM:女性不孕诊断和评估指南

2015 ASRM:女性不孕诊断和评估指南 不孕不育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育龄夫妇双方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未能成功怀孕者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死胎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随着年龄的增加,40 岁以后女性生育能力降低,因此尽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是2015 年ASRM 委员会发布的女性不孕症诊断和评估的指南。我们建议35 岁以上半年内自然受孕失败的女性进行不孕症诊断和评估,需要评估的情况包括以下方面(但不仅限于以下): 1. 月经过少或月经不调病史; 2. 有已知的或疑似的子宫、输卵管、腹膜病变或者子宫内膜异位III-IV 期; 3. 有已知的或疑似的配偶生育能力低下; 不孕不育的评估,应在夫妻双方同时进行。女性若有妊娠意愿,可考虑进行人工授精。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诊断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史、生育史和家族史,再进行彻底的体格检查。相关病史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不孕的时间,之前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2. 月经史(月经初潮年龄、周期特点、存在的不适、痛经程度); 3. 妊娠史(妊娠次数、妊娠结局、活产率和相关的并发症); 4. 曾用的避孕方法; 5. 性生活频率和性功能障碍; 6. 手术史(手术过程、适应症和结局)、是否住院治疗、严重的疾病或损伤、盆腔炎症性疾病或接触性传染史; 7. 甲状腺疾病、溢乳、多毛症、盆腔或腹部疼痛、性交痛; 8. 异常宫颈以及后续治疗; 9. 曾用药物和过敏史; 10. 家族史:出生缺陷、发育延迟、绝经提前或不孕不育; 11. 职业暴露于已知的环境危害; 12. 吸烟、饮酒或使用毒品。 患者的体格检查应记录以下指标: 1. 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脉搏; 2. 甲状腺肿大、结节,是否有压痛; 3. 乳腺分泌物的特征; 4. 雄激素分泌过多现象; 5. 阴道或宫颈分泌物; 6. 盆腔或腹部压痛、器官肿大或存在肿块; 7. 子宫的大小、形状、位置和移动性; 8. 附件肿块或压痛; 9. 直肠子宫陷窝肿块、压痛和结节。

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疗效

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5-11-02T09:25:00.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作者:杨春凤 [导读] 黑龙江省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152300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疗效更显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黑龙江省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152300 摘要:目的: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克罗氯米芬组(37例)采用克罗氯米芬片治疗,来曲唑组(41例)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来曲唑组促排卵成功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P<0.05),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优势卵泡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均明显多于克罗氯米芬组 (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来曲唑组宫颈黏液评分值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血清E2值明显低于克罗氯米芬组(P<0.05)。随访6个月发现,克罗氯米芬组出现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8例,来曲唑组出现1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促排卵治疗后均接受黄体支持治疗,全部患者无流产现象发生。结论: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疗效更显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关键词:克罗氯米芬;来曲唑;多囊卵巢不孕症 多囊卵巢不孕症是指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继发不孕症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囊卵巢病变、高雄激素水平、高雄激素血症导致长期少排卵甚至不排卵的病理改变[1]。文献报道显示,多囊卵巢不孕症是育龄妇女的主要不孕原因之一[2]。临床常规应用药物治疗,本研究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部收治的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78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符合PCOS诊断标准(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直径2~9 mm、卵泡≥10个,以上三项中符合两项者),且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配偶生殖功能和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基础上夫妻生活2年未成功受孕),未给予任何促排卵治疗措施。排除标准:子宫内膜功能异常或非多囊卵巢病变导致的不孕症状,男方不孕症,女方精神性疾病患者。 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克罗氯米芬组和来曲唑组,克罗氯米芬组37例,年龄27~39岁,平均年龄(29.01±4.1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71±1.19)年;来曲唑组41例,年龄28~38岁,平均年龄(29.33±4.2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 (3.64±1.3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克罗氯米芬组患者给予克罗氯米芬片(厂商:高特制药公司,批号:H20091079)50 mg,每天1次,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疗程5 d;来曲唑组患者给予来曲唑片(商品名:弗隆,厂商: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Switzerland,批号:H20090304)2.5 mg,每天1次,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疗程5 d。 1.3 观察指标 自月经周期11 d,B超检查卵泡数量、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当卵泡平均直径>16 mm时B超下持续监测卵泡大小改变,当卵泡平均直径>18 mm(优势卵泡),注射1万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12~36 h后指导患者性生活,监测卵泡破裂情况。全部促排卵治疗优势卵泡形成,尿黄体生成素处于峰值时,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每天1次,疗程2周,2周后检查患者是否成功妊娠,参照宫颈黏液评分表[3],总分值15分,<10分、<5分则分别提示宫颈黏液分泌功能一般、差。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优势卵泡数、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值等情况的差异。 全部患者采用电话、家访等形式随访6个月,每月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者流产率、不良反应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促排卵成功率、妊娠率、流产率的比较 来曲唑组促排卵成功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优势卵泡和成熟卵泡数比较 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优势卵泡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均明显多于克罗氯米芬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值比较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来曲唑组宫颈黏液评分值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血清E2值明显低于克罗氯米芬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随访结果 随访6个月后发现,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是多囊卵巢不孕症的主要不良反应,克罗氯米芬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率为21.62%,来曲唑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率为2.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 3讨论 目前,不孕症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居多,在不影响子宫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临床常规采用药物治疗[4]。克罗米芬是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常见用药,但相关文献表明,其效果欠佳,且引起高排卵率和低妊娠率[5]。另一方面,克罗米芬具有导致子宫颈松弛,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妊娠[6]。来曲唑药物代谢迅速,促进优势卵泡或成熟卵泡的分泌,同步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生长进程[7]。但两者在多囊卵巢不孕症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性研究较少。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优势卵泡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均明显多于克罗氯米芬组,宫颈黏液评分值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

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9-04-18T10:21:59.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2期作者:隋慧颖 [导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之后患者卵巢的各项功能获得显著的改善,极具显著的使用价值。 大庆油田南区医院妇产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使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入院就诊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皆需要接受传统的检查后,将患者的临床表现极其生命各项指标为主的检查方式,依据患者的临床疾病表现拟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的治疗方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与促卵泡成熟激素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激素与睾酮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相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可做对比分析。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之后患者卵巢的各项功能获得显著的改善,极具显著的使用价值。关键词:来曲唑黄体酮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使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简要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入院就诊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此种分组方式已然征求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指标: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有患者都超过18岁年龄,均属成年人;基于此次试验中所有的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情研究内容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凡是对药物具有过敏者不可参与治疗;患有严重肝肾脏及心脏病患者皆不能参与本次治疗;对照组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1.2±1.2)岁,病程11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2.1±1.0)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2.5±2.2)岁,病程10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2.2±1.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可做对比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皆需要接受传统的检查后,将患者的临床表现极其生命各项指标为主的检查方式,依据患者的临床疾病表现拟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案,主要使用二甲双胍,嘱托患者每日早晨8时,午间12时,下午5时按医嘱服药,将为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控制在250mg,根据医生的嘱托持续用药期限为两个月,并且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卵泡发育状况、经期等进行严密的观察。对照组患者也要口服来曲唑片,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状况将服用的药物剂量控制在2.6mg,并嘱托患者持续服药5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的治疗方法,每日黄体酮需要分两次服用,即早和晚,用药的方式与剂量区别是口服50mg,嘱托患者坚持服药的期限为两周。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与促卵泡成熟激素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激素与睾酮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相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1。 3.讨论 现如今,临床上妇科疾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然成为并不罕见的一种疾病,其中高发此病的群体年龄为35岁左右,此种疾病会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患有此病的群体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都具有很大压力。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和患者本身的机体分泌紊乱息息相关。一般患者此种疾病的患者通常会体现出怀孕几率不高、月经量极少的现象,疾病过重定会是患者难以怀孕。此种疾病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于将患者的内分泌调整平衡。 基于传统的角度而言,临床医护者通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单独使用来曲唑治疗方案,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的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对患者采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卵巢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疾病的药物中,来曲唑作为常见的药物,该药物作为全新最具选择性的芳香化酶抑制药物,使用此种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能充分的发挥着有影响患者体内的雄性激素,并对其雄性激素活动具有一定的抑制转化作用。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之后患者卵巢的各项功能获得显

来曲唑和氯米芬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

来曲唑和氯米芬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比较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和 氯米芬(CC)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氯米芬组34例,2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来曲唑2.5 mg或氯米芬50 mg,均于月经第11天开始阴道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至最大卵泡平均直径 (MFD) >18 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 U。结果肌注HCG当日最大卵泡MFD、周期排卵率、异位妊娠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来曲唑组HCG日优势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周期妊娠率均优于氯米芬组(P0.05)。其中来曲唑组发生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 )1例,而氯米芬组有3例。2组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来曲唑用于不孕妇女的促排卵治疗优于氯米芬,将来有可能替代氯米 芬作为一线的诱发排卵药物。 【关键词】不孕症;来曲唑;氯米芬;促排卵药物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etrozole (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 (CC) on ovulation induction. Methods 62 in fertile

wome n with type II reproductive en docri ne abno rmal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8 women in LE group and 34 women in CC group. The women in both groups took 2.5 mg letrozole and 50 mg clomiphe ne citrate respectively, once a day successively from the third to the seve nth day of men strual period (5 days). The follicle diameter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were monitored by the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s of the eleventh day. When the max follicle diameter (MFD) was >18 mm, the women were injected with huma n chori onic gon adotrop in (HCG) 10000 U intramuscularly.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ee was found betwee n the two groups in MFD on HCG days, cycle ovulati on rate and ectopic pregnancy rate (P0.05). LE group had the higher average dominant follicle nu mbers, en dometrial thick ness on HCG days, cervical mucus scores and cli ni cal preg nancy rate tha n CC group (P0.05). There was one patie nt with lute ini zed un 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LUFS) in LE group and three in CC group. Neither of the groups had ovary overstimulation syndrome. Con clusi on Letrozole has more adva ntage tha n clomiphe ne citrate in ovulation treatment of infertile women. It is expected to replace clomiphene citrate as a first-line drug to induce ovulation. Key words: in fertility; letrozole; clomiphe ne citrate; ovulati on in ducti on 排卵障碍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氯米芬(CC)是目前临床应 用最广的促排卵药物,但其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黏液有潜在的不良影响,使其促排卵率高但妊娠率并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逐渐将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用于育龄妇女的促排卵治疗 :1]。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