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疗效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效果分析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促排卵药物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诱发排卵效果。
方法:选择PCOS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共56个周期,口服克罗米芬(CC);B组45例,共60个周期,口服来曲唑(LE),均服用5天,分别检测卵泡大小、成熟卵泡数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的厚度,并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率。
结果:LE组患者成熟卵泡明显少于CC组、LE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高于CC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现象(LUF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多胎发生率LE组均低于CC组,而两者比较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有促使卵泡生长的作用,且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并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多胎妊娠的风险,对克罗米芬反应不良患者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52-02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Ovulation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ith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HE Wei1,HUANG Li-sa1, ZHENG Jie1, LI Jun-lin11.Reproductive MedicineCenter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Mianyang, Sichuan621000.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duced ovulation effect of ovulation drugs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Methods:85 cases of PCO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group A, taking oral clomiphene citrate (CC) for a total of 56 cycles, while 45 cases in group B, taking oral letrozole (LE) for a total of 60 cycle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5 days the follicular size, the number of mature follicles and the day of HCG injection of uterus the thickness of the endometrium (Em) were detected and the ovulation rate,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pregnancy rate and multiple pregnancy rat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Number of mature follicles of patients in the LE group was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C group.The mature follicle of patients in the LE group on the day of HCG injection was less than CC group, endometrial thickness in LE group was bigger than that in CC group, the phenomenon of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LUFS),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and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pregnancies in L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C group, whil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ovulation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of no obvious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third generation aromatase inhibitors letrozole has prompted the follicle growth,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growth of the endometrium. I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and multiple pregnancies, have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 of multiple clomiphene citrate.【Key Words】Letrozole(LE); Clomiphene citrate (CC);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ovulation induction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少年到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雄激素性无排卵症的最常见病种,有报道不育患者排卵功能障碍病人中占20%,而PCOS占其中90%[1]。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作用的对比分析

50%,5年内死亡率为100%。
合并卡波济肉瘤以及丙型肝炎时预后效果更差。
多数患者确诊后会出现较大精神、心理负担,为疾病康复造成较大影响,使得患者过早死亡〔2〕。
但采用有效治疗方式可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甚至长期存活,因此研究不同治疗方式便十分重要。
现阶段疾病常用治疗方式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此种治疗方式治疗时常用药物为富马酸诺福替韦二吡呋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
此种药物可有效降低病毒复制,继而改善T淋巴细胞功能、数量,同时也可有效抑制异常免疫细胞再生〔3 5〕。
由于为联合用药,因此可提升药物协同性,继而起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主要缺陷在于会因为患者个体性差异引发较多不良反应,加之病毒耐药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7〕。
中医分析认为艾滋病为疫毒损伤正气,邪气自口鼻进入,存在脏腑不在经络。
气血阴亏,禀赋薄弱,使得使得后天失养。
因此采用扶正排毒方进行治疗。
方内黄芪可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除脓毒;党参则可补气、健脾有益肺之功效;白术则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功效,熟地黄也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茯苓可健脾胃、效肿胀,金银花则可清热解毒的效果,甘草调和众药。
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黄芪主要有效成分可快速提升细胞巨噬功能,免疫功能,也可杀伤细胞的作用。
党参则可提升患者自身免疫能力。
白术主要成分可调节免疫力,继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联合两种药物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提示可知,由于观察组患者联合两种治疗方式干预,因此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总有效率更高。
对比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时发现,患者均有各种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也无较大差异P>0 05。
此种情况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药物不良反应有关,但由于联合中药治疗时各种药物用量得到降低,因此整体不良反应更少。
对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时发现,观察组患者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 05。
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优势分析

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优势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优势。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成不同组。
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克罗米芬联合来曲唑治疗。
比较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成熟卵泡的平均数、宫颈黏液评分;治疗前后患者激素指标监测值。
结果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熟卵泡的平均数、宫颈黏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激素指标监测值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激素指标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克罗米芬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激素情况和促进卵泡成熟,促进受孕,改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优势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育龄期女性一种非常常见糖代谢异常疾病,也是内分泌紊乱疾病范畴,患者出现长期无排卵现象,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上,目前较多使用克罗米芬,但单一用药效果欠佳。
本研究分析了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优势,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成不同组。
观察组年龄23-41岁,年龄(29.11±2.04)岁。
不孕时间1年-10年,平均(3.31±0.42)年。
对照组年龄22-41岁,年龄(29.53±2.11)岁。
不孕时间1年-9.7年,平均(3.32±0.41)年。
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在患者月经后的第五天给予克罗米芬服用,50mg/次,1次/d。
观察组则给予克罗米芬联合来曲唑治疗。
在患者月经后第五天给予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其中来曲唑服用2.5mg/次,1次/d,克罗米芬服用50mg/次,1次/d。
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治疗中克罗氯米芬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效果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治疗中克罗氯米芬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克罗氯米芬联合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次年7月收治的4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
对比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促排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
结论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联合运用到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提升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和促排成功率,降低患者血清E2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克罗氯米芬;来曲唑;治疗效果引言: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多囊卵巢和高雄激素血症[1]。
PCO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是遗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对其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育和生活质量。
常见的症状包括不孕、月经紊乱、体重增加、多毛症等。
同时,患者还常常伴有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
目前,多种治疗方案被用于PCOS的治疗,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克罗米芬和来曲唑是目前PCOS治疗中常用的两种药物,但是单独使用这些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
因此,一些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对此,本研究特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次年7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克罗米芬联合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次年7月收治的4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40岁,平均(31.05±2.1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2.37±0.57)年。
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41岁,平均(31.25±0.6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2.31±0.28)年,组间患者资料对比(P>0.05)。
来曲唑、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曲唑、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采用来曲唑与氯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64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均分后进行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比。
结果:试验组采用来曲唑治疗后患者注射HCG日的优势卵泡数目[12.6±0.37(个)]<采用氯米芬治疗的对比组[1.70±0.53(个)],但排卵率(93.75%)、妊娠率(56.25%)>对比组[(71.88%)、(34.38%)],与此同时子宫内膜厚度[9.22±1.21(mm)]>对比组[7.93±1.05(mm)],子宫颈黏液评分[12.3±1.9(分)]>对比组[10.7±1.7(分)],P<0.05,此外,试验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P<0.05。
结论:与氯米芬相比,来曲唑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可在提高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同时保障用药安全,可作为临床首先药物。
关键词:来曲唑;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临床效果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是妇科临床中一种较为多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无排卵、经期紊乱、不孕、血糖代谢以及胰岛素功能降低等,给育龄女性带来了较大生理及心理压力,且不利于家庭和睦。
目的临床中针对该病症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为确切了解来曲唑和氯米芬的临床疗效,本组调查特在我院病例中选取部分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展开临床对比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数据呈下[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为本次研究时段,病例样本择取上述时段内我院诊治的64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将其均分后以试验组和对比组命名,统计两组病例资料发现,试验组与对比组的例数比为32:32,中位年龄数值分别为(26.8±2.6)岁和(27.4±2.8)岁,中位病程数值为(3.7±1.4)年和(3.4±1.6)年。
来曲唑与氯米芬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

来曲唑与氯米芬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来曲唑与氯米芬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来曲唑治疗患者为来曲唑组,采用氯米芬治疗患者为氯米芬组,来曲唑组患者进行58个周期的治疗,氯米芬组患者进行66个周期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药物补充情况等。
结果:来曲唑组患者排卵率为84.5%,明显高于氯米芬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来曲唑组周期妊娠率略低于氯米芬组周期妊娠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来曲唑组平均内膜厚度小于氯米芬组平均内膜厚度,来曲唑组雌激素添加周期明显少于氯米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尤其是子宫内膜薄或对氯米芬不敏感患者行促排卵治疗时,应用来曲唑治疗促排卵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标签:来曲唑;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排卵功能障碍,我国20%~30%女性不孕是由这一原因造成的,75%患者引发排卵功能障碍的病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治疗PCOS患者,安全有效促排卵,一直是临床上不断研究的课题[1]。
近些年来,治疗PCOS患者的一线促排卵药物一直以氯米芬为主,但部分应用氯米芬的患者对该药存在抵抗,导致其疗效较差[2]。
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氯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导致其内膜较薄、宫颈黏液黏稠,亦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来曲唑与氯米芬两种治疗方式治疗PCOS患者,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资料,经过检查化验可知,男方精液检查显示结果正常,女方检查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所有患者均符合PCOS的诊断标准,月经后第2~4天均化验基础性激素可知,所有患者化验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氯米芬、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观察

[ 1 ] 寒斌如 , 王欣 然. 压 疮护 理E M] . 北京 : 科学 技术 文献 出版 社,
察[ J ] . 护理研究 , 2 0 1 3 , 2 7 ( 1 ) : 2 5 1 — 2 5 2 .
[ 5 ] 罗盛清 , 冼 日凤 , 陈春燕 , 等. 贝 复 剂 联 合 电 磁 波 治 疗 Ⅲ期 压 疮 的效果观察[ J ] . 护理研究 , 2 0 1 2 , 2 6 ( 9 ) ; 2 4 6 7 - 2 4 6 8 .
工作者 义不容辞的责任 。
提高 , 细 胞 增 殖 活跃 , 加 速 了结 缔 组 织 和 毛 细 血 管 的形 成 , 从
而加快侧枝循环 的建 立 , 促 进 皮 肤 组 织 细 胞 再 生 。因 此 , 局
部 氧 疗 联 合 生 肌 散 治 疗 褥 疮 可加 快 疮 面 的 愈 合 。
压, 改 善 创 面 组 织 的缺 氧 状 态 , 从 而 降 低 毛 细 血 管 的通 透 性 ,
减少渗液 , 促使创 面愈合 ; 局 部高 流量 氧还 可抑制 细 菌 的生
长, 尤其是Βιβλιοθήκη 氧菌 的生长 ; 同 时 高 流 量 氧 下 组 织 氧 分 压 明显
[ 6 ] 陈
娟. 压 疮伤 口护 理研 究进 展[ J ] . 临床 护理 杂志 , 2 0 1 4 , 1 3
月 我 院 妇 产 科 就诊 的 P C OS不孕 患 者 8 8例 , 根 据 促 排 卵 方 案 不 同分 为两 组 , 氯米芬组 ( 为 A组) 4 7例 , 9 9个 周 期 ; 来 曲唑组( 为 B组 ) 4 1例 , 8 O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来曲唑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于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来曲唑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克罗米芬治疗)各40人。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好、妊娠率高,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
结论:来曲唑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PCOS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主要的表现有月经量减少、不规律出血、多毛、痤疮等,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症状[1]。
现阶段,临床还不十分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饮食习惯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关学者指出,该病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由于该病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在临床表现、生化特征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在治疗方案上的争议也比较大[2]。
目前,针对PCOS的治疗,临床还没有研究出统一的治疗方案,倡导个体化综合治疗,也就是在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以后,加快排卵,有效解决不孕的难题。
本文旨在探究来曲唑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
观察组平均年龄(28.54±8.1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7.69±7.57)岁。
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口服治疗:一次50mg,一天1次,月经后第5天用药。
此外,还给予观察组来曲唑口服治疗:一次2.5mg,一天1次,月经后第5天用药。
两组均进行5天时间的持续治疗。
1.3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2)妊娠率;(3)采用李克特评分表评价临床症状;(4)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比值;(5)参照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5-11-02T09:25:00.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作者:杨春凤
[导读] 黑龙江省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152300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疗效更显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黑龙江省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152300
摘要:目的: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克罗氯米芬组(37例)采用克罗氯米芬片治疗,来曲唑组(41例)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来曲唑组促排卵成功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P<0.05),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优势卵泡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均明显多于克罗氯米芬组
(P<0.0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来曲唑组宫颈黏液评分值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血清E2值明显低于克罗氯米芬组(P<0.05)。
随访6个月发现,克罗氯米芬组出现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8例,来曲唑组出现1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经促排卵治疗后均接受黄体支持治疗,全部患者无流产现象发生。
结论: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疗效更显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关键词:克罗氯米芬;来曲唑;多囊卵巢不孕症
多囊卵巢不孕症是指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继发不孕症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囊卵巢病变、高雄激素水平、高雄激素血症导致长期少排卵甚至不排卵的病理改变[1]。
文献报道显示,多囊卵巢不孕症是育龄妇女的主要不孕原因之一[2]。
临床常规应用药物治疗,本研究探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部收治的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78例。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符合PCOS诊断标准(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直径2~9 mm、卵泡≥10个,以上三项中符合两项者),且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配偶生殖功能和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基础上夫妻生活2年未成功受孕),未给予任何促排卵治疗措施。
排除标准:子宫内膜功能异常或非多囊卵巢病变导致的不孕症状,男方不孕症,女方精神性疾病患者。
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克罗氯米芬组和来曲唑组,克罗氯米芬组37例,年龄27~39岁,平均年龄(29.01±4.1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71±1.19)年;来曲唑组41例,年龄28~38岁,平均年龄(29.33±4.2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
(3.64±1.32)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克罗氯米芬组患者给予克罗氯米芬片(厂商:高特制药公司,批号:H20091079)50 mg,每天1次,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疗程5 d;来曲唑组患者给予来曲唑片(商品名:弗隆,厂商: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Switzerland,批号:H20090304)2.5 mg,每天1次,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疗程5 d。
1.3 观察指标
自月经周期11 d,B超检查卵泡数量、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
当卵泡平均直径>16 mm时B超下持续监测卵泡大小改变,当卵泡平均直径>18 mm(优势卵泡),注射1万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12~36 h后指导患者性生活,监测卵泡破裂情况。
全部促排卵治疗优势卵泡形成,尿黄体生成素处于峰值时,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每天1次,疗程2周,2周后检查患者是否成功妊娠,参照宫颈黏液评分表[3],总分值15分,<10分、<5分则分别提示宫颈黏液分泌功能一般、差。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优势卵泡数、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值等情况的差异。
全部患者采用电话、家访等形式随访6个月,每月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者流产率、不良反应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促排卵成功率、妊娠率、流产率的比较
来曲唑组促排卵成功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优势卵泡和成熟卵泡数比较
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优势卵泡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均明显多于克罗氯米芬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值比较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来曲唑组宫颈黏液评分值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组,血清E2值明显低于克罗氯米芬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随访结果
随访6个月后发现,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是多囊卵巢不孕症的主要不良反应,克罗氯米芬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率为21.62%,来曲唑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率为2.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
3讨论
目前,不孕症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居多,在不影响子宫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临床常规采用药物治疗[4]。
克罗米芬是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常见用药,但相关文献表明,其效果欠佳,且引起高排卵率和低妊娠率[5]。
另一方面,克罗米芬具有导致子宫颈松弛,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妊娠[6]。
来曲唑药物代谢迅速,促进优势卵泡或成熟卵泡的分泌,同步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生长进程[7]。
但两者在多囊卵巢不孕症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性研究较少。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优势卵泡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均明显多于克罗氯米芬组,宫颈黏液评分值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
于克罗氯米芬组,血清E2值明显低于克罗氯米芬组。
本研究结果提示来曲唑在改善卵泡质量、宫颈黏液分泌功能和子宫内膜功能等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来曲唑治疗患者妊娠率和促排卵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克罗氯米芬,克罗氯米芬治疗患者出现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8例,而来曲唑治疗患者仅出现1例。
本研究结果提示,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是多囊卵巢不孕症的主要不良反应。
此外,来曲唑促排卵治疗效果更优,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妊娠率,且成功妊娠后,全部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及黄体支持治疗后无流产现象发生,来曲唑在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流产率上的优势与文献结果一致[8]。
因此,来曲唑在增加优势卵泡数、宫颈黏液、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疗效更显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参考文献:
[1]夏凤玲,司亚茹,文亚南.温肾健脾消痰助孕颗粒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3):265-267.
[2]李建华,徐野,周国萍,等.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采用自然周期IVM联合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技术获得成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9):115-116.
[3]靳世敏,李云,杜丽坤.多囊卵巢不孕症应用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82-83.
[4]朱晓研.不同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及激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74-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