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诊断学中的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

针对痰湿阻滞型患者,治以化痰祛湿、调经助孕为主。常用中药有陈皮、半夏、茯苓、 苍术、厚朴等。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以减轻体重和改善代谢状态。
PART 04
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关系
REPORTING
临床表现的异同点
卵巢囊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04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症状:下腹不适、月经失调、压迫症状等 。
拓展中医辨证治疗的 应用范围
除了卵巢囊肿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外,中医辨证治疗在妇科疾病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可 以拓展其在其他妇科疾病中的应 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中医诊断学中的卵巢 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 征辨证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卵巢囊肿中医辨证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 • 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优势
目录
• 中医养生在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 应用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调理患者身体机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安全可靠,还能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PART 06
中医养生在卵巢囊肿与多 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REPORTING
饮食调养
01
卵巢囊肿患者饮食宜清淡,多 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 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 保持大便通畅。
痰湿阻滞型
症见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胸闷 泛恶,纳呆便溏,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质 淡胖苔白腻,脉滑。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由于雄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囊性卵巢、排卵障碍和激素紊乱等症状。
该疾病一
直以来都是中医学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和瘀血互结。
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
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草药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学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四物汤、川芎嗪、柴胡桂枝汤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的疗法。
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
合征的发病与肝郁气滞、脾虚湿滞等相关,针灸可以调理这些脏腑的功能,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排卵率和孕率,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
尽管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该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是通过改善
症状来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和生殖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药的疗效
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验证。
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
的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多囊性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
临床上,PCOS患者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不育、体毛增多、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被称为“闭经”、“痰浊”等,并有相关的治疗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在西医理论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主要涉及激素水平异常、卵巢功能紊乱等。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必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基于以上背景,以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一、中医辨证类型:1. 气滞血瘀型2. 肝郁脾虚型3. 肾阳虚寒型4. 湿热蕴结型二、西医类型:1. 卵巢多囊型2. 雄激素水平异常型3. 胰岛素抵抗型4. 卵巢功能亢进型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和西医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中药调理月经、调节激素水平等。
2. 膳食调理:结合中医饮食疗法,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减少湿热等体内病邪。
3. 中医针灸疗法: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进行针灸治疗,调和气血、行气活血、温补肾阳等。
4. 西医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服避孕药、胰岛素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5. 药浴疗法:针对肾阳虚寒型患者,可采用中药药浴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以上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该病已成为不孕症妇女的高发病因之一,根据长期跟师山西省名中医张文红教授以及笔者多年的临证经验,对PCOS的辨证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论治;周期治疗引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多囊卵巢属于轻型阶段,当患者处于该阶段时,其机体呈现出亚健康状态,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毛、过度肥胖、不孕、闭经等。
在不孕症患者中,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应用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一系列促排卵剂药物来治疗,并且还会加入相应激素进行调整,但是患者卵巢易承担较大的超敏感风险[1-3]。
随着近年来中医对于该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共收治88例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将中医辨证应用在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血是月经形成物质基础,肝肾同源,月经的形成与肾气充、天癸盛、冲任盈以及脾的运化和肝的正常疏泄有关。
中医认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是女子月经形成的关键,临床诸多医家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肾、脾、肝,肾虚为主要病机,主要致病因素为血瘀、痰湿、肝郁等。
1.1肾虚血瘀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若先天肾精不足,则女子天癸不足,冲任失养,精血无以为生。
《妇人规》曰:“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
”《傅青主女科》言“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说明肾气足则冲任盈,月经可规律来潮。
肾气不足则无以化生精血,冲任不盈而至月经失调。
再者肾虚可致气血推动无力,冲任瘀阻,有碍卵泡排出。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气不足多为PCOS的主要病机,患者临床可多见经期推迟、闭经、月经过少、不孕;如肾气虚弱,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则可导致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情况;如肾火不足,则可见小腹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施治体会

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施治体会【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脏腑辨证;中医中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月经调节机制失常、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多发生于20~40岁的育龄妇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失常、内源性激素不协调、LH/FSH比值上升、雄激素分泌过多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根据其征状,本病属于中医学“闭经”,“崩漏”,“不孕”,“徵瘕“等范畴。
笔者临床工作以来,对该疾病采用脏腑辩证法论治,收效较为满意,现述临证体会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以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为基础,当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失调,破坏了肾-天癸-冲任-胞宫间的阴阳平衡,就会出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肥胖等症。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功能,若肾气不充,肾精虚衰.不能充养天癸,致冲不盛。
任不通。
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下注胞宫或月经闭积、经量异常,或不能摄精成孕,发为顽疾,故肾虚当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之源;而肝肾同居下焦,共司冲任、胞宫的定期藏泄,若肾虚,则肝失条达,气血运行不利,临床表现为双侧卵巢增大,包膜增厚,成为排卵障碍的机械性因素,此即为血瘀形成的主要依据;同时肾为先天之本,脾则为后天之本,两者共为蕴育天癸、化生经血的物质基础,若肾脏功能失调则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湿阻络,气血瘀阻,痰瘀阻于胞中,复又困伐于脾肾,伤及脾之阳气,气机不畅,生化机能不足,产生月经失调、经水稀发、闭经、肥胖等症,故不能成孕。
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所说“女子不孕之故。
由伤其冲任也……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此外,肾主水之脏,肺为水上之源,肺的宣发肃降有赖于肾气蒸腾,肺肾之阴液亦可相互资深,肾气不足,肺气则失去温养与润泽,皮毛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随之下降,故见面部痤疮,多毛,黑棘皮症等。
综上,肾虚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之本,肝郁血瘀、脾虚痰浊、肺失濡润为主要病理特点,两者互为标本,胶结致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卵巢多囊化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有着较长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归类为痰湿内阻型、气滞血瘀型和肾虚阳亢型等不同的证型。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节内分泌等方面来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质。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草药治疗。
草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方通常是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每个药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效。
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症状。
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逍遥散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
除了草药治疗,中医还注重调整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体内的湿热有关,因此建议病人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减少甜食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均衡。
中医还强调适量运动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调节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和生育。
一项针对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综述表明,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月经周期、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病因、病程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和观察才能见效,需要病人坚持治疗并配合中医师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改善病人症状、调节内分泌、促进排卵和生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由于多个因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
近年来,针对PCOS的中医治疗方案逐渐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中医药可以有效改善PCOS女性的内分泌状态。
根据中医学,PCOS的内分泌紊
乱是因为肝郁气滞、脾虚水湿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针对这些因素,可采用中药治疗。
例如,柴胡加芍药汤可以调节肝气,薏仁山药丸可以健脾化湿,川草茯苓丸可以调节生殖系统内
分泌等。
其次,中医理疗也是PCOS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温通子宫,增强生殖系统的免疫功能。
其中,穴位选择尤为重要。
例如,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经络穴位可调节肝气、健脾祛湿、补益肾气,从而达到改善内分泌状态的
效果。
最后,中医调理饮食是PCO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饮食可以影响身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状态有重要作用。
因此,建议PCOS患者少食湿腻、寒凉、刺激性食品,尤其要注意调节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
总之,中医治疗PCOS的方案多样、可行性强,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逐步改善PCOS
女性的内分泌状态、生殖健康、经络通畅等方面,提升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
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理,不能一概而论,且应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目前中医治疗多以辨证论治及中药调周治疗,西医治疗多以调周促排卵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故在此对这一疾病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证(pcos)的病因尚不清楚,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等。
目前对于PCOS不孕患者中西医均有其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亦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故在此对近年来PCOS不孕患者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
1.中医治疗
1.1 中医辨证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现代医家对PCOS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因此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章巧萍(1)用活血化瘀法治疗:①肾虚血瘀用补肾活血法,以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②肝经郁热合瘀血阻滞胞宫并郁于肌表用清肝活血法,以龙胆泻肝汤合四物汤加减;③精神紧张者用宁心活血法,以甘麦大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④肝郁血瘀用行气活血法,以逍遥散和血府逐瘀汤加减。
戴春秀(2)分7型治疗,①脾肾阳虚型,方用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味;②肾虚痰凝型,方用二仙汤合苍附导痰汤加减;③肾虚肝郁型,方用逍遥散合归肾丸加减;④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⑤肝火郁结型,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⑥气滞血瘀型,方用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⑦肾气虚弱型,方用归肾丸加减。
郭明霞(3)以中医补肾化痰活血汤为主方治疗肾虚痰瘀型吴泰蓉(4)①痰湿内蕴型用苍附导痰丸加减;
②血瘀阻滞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③肾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1.2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根据女性生理周期,调整月经,顺应了肾的阴阳消长变化,是中医治疗不孕、月经病的一大特色。
吴泰蓉(4)月
经后期血去阴亏,治当滋阴填精,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卵泡期、黄体期宜补肾益精,药用菟丝子、仙茅、淫羊藿、枸杞子等。
痤疮剧烈者加生山楂、白花蛇舌草。
范丽丽(5)经后期血海空虚为阴长阳消期,宜滋肾养血,方选四二五合方;经间期(真机期) 为重阴转阳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用活血通络药;经前期为阳长阴消期,应以补阳药为主,以顺应生理变化,促使周期的正常演变;行经期胞脉充盈,血海由满而溢,治应理气调血,促进经血顺利排泄,桃红四物汤加减。
2.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PCOS重在调月经,抗高雄,治不孕,。
调代谢。
目前达英一35为治疗高雄激素血症P—COS患者的首选药物,CC仍是临床上的一线促排卵药物,应用CC 后,总的排卵率约为70%~80%妊娠率约30%~40%,PCOS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者,是导致高雄激素血症及慢无排卵的重要原因,二甲双胍应用于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下降至正常时常可恢复排卵;此外,二甲双胍可协同增强CC的敏感性,联合应用后其促排卵成功率较单独应用CC增加4—9倍;约有7%一90%的PCOS患者单独或联合CC应用二甲双胍后可获排卵。
(6)
3.中西医结合治疗
罗书琴(7)用乙烯雌酚、黄体酮调周,克罗米芬促排卵加中药促排卵汤,月经第五天开始,连服5-~6 d;中药促黄体汤,从月经第16 d开始,连服5 d,治疗后观察。
张宁(8)妇科千金胶囊配合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
缪宏珠(9)腹腔镜打孔术配合术后中药排卵方治疗,主方:仙茅12g、仙灵脾12g、茯苓20g、紫石英20g、当归20g、赤芍12g、泽兰15g、熟地15g、香附15g、鸡血藤12g、菟丝子25g、川牛膝15g、川芎15g、白术15g、党参15g、白芍15g。
偏肾阳虚:加巴戟天,淫羊藿;偏‘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湿浊较重:加石菖蒲,苍术。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次lOOmL,至卵泡破裂后第12天停药。
综上所述,中医、西医在治疗PCOS所致不孕方面均有其特色和所长。
中医治疗辨证论治有较好的个体针对性,中药的副反应少,且适应范围广,但中医治疗周期较长,且长期服用汤剂甚为不便,需要患者有很好的医从性。
西医治疗效果较显,疗程较中医治疗相对缩短,但西医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副反应
多。
中西医结合,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深一步探讨研究。
1.章巧萍徐小玉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配伍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33.6
2.戴春秀,王海波.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94—95.
3.郭明霞,张淑英.补肾化痰活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8,36(4):87
4.吴泰蓉中药治疗PCOS 30例1672—397X(2010)10—0042—01
5.范丽丽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发的不孕症2010.10.049
6.林金芳.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J].实用妇产科杂志,2oo8,24(8):45l一454.7.罗书琴,肖南.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会[J].陕西中医,2008,29(7):9O6.
8.张宁中药配合卵泡穿刺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观察1672—951X(2010)09—0033—0
9.缪宏珠李莹马宏宇董玲中药配合腹腔镜打孔术治疗难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1673—9701(2010)29—46—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