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肾健脾调经汤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成功治愈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55.9%,观察组患者成功治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卵子发育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补肾化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在不排卵性不孕中占主要地位[1]。

PCOS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殖健康疾病,还会由于内分泌的失调进一步增加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病、高血压等危险。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3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开展中医辩证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

对照组中,年龄17~31岁,平均年龄(25.1±2.1)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9±1.3)年;观察组中,年龄16~33岁,平均年龄(26.2±2.3)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病程(4.1±1.2)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克罗米芬的西药治疗,50mg/次,1次/d,于自然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第5d开始,连续5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5个月。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辩证的治疗方法,方取补肾化瘀祛痰方,药方组成:红花5g、桃仁5g、泽泻5g、地龙5g、淫羊藿10g、菟丝子10g、山萸肉10g、当归15g、赤芍15g、益母草15g、瓦楞子15g、皂角刺15g、枸杞20g、桑椹子20g,阳虚较重者增加巴戟天与锁阳,血瘀较重者增加桃仁、红花的剂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65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65
40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效22例(55.0%),有效16例(40.0%),无效2例(5.0%),临床总有效率为95.0%。
3.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临床表现不但有生殖障碍,闭经、月经稀发、不孕、卵巢形态改变,性激素分泌失常,还有因雄激素过高导致的多毛和痤疮,代谢障碍导致的肥胖、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其引起的黑棘皮症等[5],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病因复杂、病理改变多样、临床表现亦多样、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杂疾病,不但不同患者表现不一,同一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各异,这给辩证论治带来困难。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因此,治疗时以补肾治其本,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治其标。标本同治,同时应与走串通络药配伍应用。此外,还可结合月经的不同时期。血海盈亏变化而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即“补肾-活血化瘀-补肾-活血调经”周期性选方用药。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瘀血及痰湿的轻重来决定扶正固本和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的先后及所用药量的多少,还可配合针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0g,川芎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枳壳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乌药10g,香附10g,丹皮10g,甘草5g。全方有行气活血,逐瘀破结之功,对于气滞血瘀经闭、痛经、月经过少等有较好的疗效。若心烦易怒者,酌加青皮、木香、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疏肝解郁,行气宽中;若腹内有痞块者,则加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消痞块。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以痰湿为主,且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而致病。

临床应用多以虚实夹杂多见,辨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舌脉分为青春期和育龄期两个阶段。

青春期注重在于调经,育龄期则以助孕为主。

根据临床体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的特点,常配以涤痰软坚、化瘀消症之药品。

临床通常分为肾虚证、脾虚痰湿证、气滞血瘀证、肝经郁火证以及肾虚证,月经初潮迟滞,后期量较少、色淡、质稀,婚后日久不孕,面色无华、腰膝酸软、乏力、畏寒等。

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补肾调经,多以右归丸为基础加减。

脾虚痰湿证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四肢倦怠,疲乏无力,婚久不孕等,治疗以化湿除湿,通络调经,多在苍附导痰丸基础上加减。

气滞血瘀证临床多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经行有块、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胀满拒按、乳房胀痛、舌暗红有瘀点、瘀斑及脉沉涩或沉涩悬。

治疗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经,多在膈下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

肝经郁火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治以疏肝理气、泻火调经,多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精相互 滋生 , 共 同构成卵泡生长发育之 源泉 ; 肝主疏泄 , 通畅 冲
梦, 口苦 口臭 , 月经 稀少 , 甚 至经闭不孕 , 小便黄 赤 , 大便干结 ,
舌红苔黄 , 脉弦数 。治 以清肝泻火 , 佐 以疏肝理气 , 方用丹栀逍
任, 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 卵。 若肝血亏虚或肝失疏泄 , 则气 机失调 , 气血不畅 , 均是造成不孕的病理基础。 现代西 医学研 究表 明内分泌紊乱 引起卵巢 被膜纤维 化增 厚, 双侧卵巢增大 , 使卵巢 内血流量供应不足 , 形成生殖 内环境
[ 1 ] 李 亚平. 补 肾化痰软坚法 治疗多囊 卵巢综 合征 3 0 例 中 医杂 志 , 2 0 0 1 , 4 2 ( 6 ) : 3 7 6 . 【 2 ] 林金芳 , 李昕 , 朱铭伟. 多囊 卵巢综合征 的分型探讨 [ J ] . 中华妇产 科
杂志 , 2 0 0 6 , 4 1 ( 1 0 ) : 6 8 4 — 6 8 7 .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1 8 )
治疗 , 观察组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加 用双 岐杆 菌二联活茵颗粒治
2 次测定的平均值。治愈 : 总胆红素 < 2 1 m o l / L , 黄疸基本消失 ; 显效: 总胆红素 < 8 5 m o l / L , 黄疸 显著减轻 ; 有效 : 总胆红 素为
8 5 — 1 7 1 mo l / L , 黄疸有所减轻 ; 无效 : 总胆红素仍 > 1 7 1 m o l / L , 黄疸无变化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结果 : 5 0 例患者 中治愈 4 0例占 8 0 %, 其中 5例第 2 年妊
娠。有效 7 例占 1 4 %, 无效 3 例占6 %, 总有效率 为 9 4 %。

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影响约5-10%的育龄女性。

该病症以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并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复杂情况。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本文旨在综述中医中药在PCOS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方法的探索以及临床试验的成果,以期为推动中医中药在PCO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PCOS的病因病机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

中医中药对于PCOS的病因病机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肾、肝、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

肾虚是导致PCOS 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肾虚可导致冲任失调,胞宫失养,从而引发月经不调和不孕。

肾虚还可影响水液代谢,导致痰湿内生,进一步加重PCOS的病理改变。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肝气郁结是PCOS的另一重要病机。

情志不畅、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均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肝气郁结可致冲任失调,胞宫气滞血瘀,从而引发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胞宫失养,同时脾虚还可影响水湿代谢,导致痰湿内生。

痰湿阻滞胞宫,可加重PCOS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肥胖、多毛、痤疮等症状。

PCOS的病因病机涉及肾、肝、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

中医中药治疗PCOS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补肾、疏肝、健脾等治法,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中医中药治疗PCOS还应注重整体调理,结合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该病已成为不孕症妇女的高发病因之一,根据长期跟师山西省名中医张文红教授以及笔者多年的临证经验,对PCOS的辨证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论治;周期治疗引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多囊卵巢属于轻型阶段,当患者处于该阶段时,其机体呈现出亚健康状态,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毛、过度肥胖、不孕、闭经等。

在不孕症患者中,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应用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一系列促排卵剂药物来治疗,并且还会加入相应激素进行调整,但是患者卵巢易承担较大的超敏感风险[1-3]。

随着近年来中医对于该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共收治88例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将中医辨证应用在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血是月经形成物质基础,肝肾同源,月经的形成与肾气充、天癸盛、冲任盈以及脾的运化和肝的正常疏泄有关。

中医认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是女子月经形成的关键,临床诸多医家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肾、脾、肝,肾虚为主要病机,主要致病因素为血瘀、痰湿、肝郁等。

1.1肾虚血瘀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若先天肾精不足,则女子天癸不足,冲任失养,精血无以为生。

《妇人规》曰:“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

”《傅青主女科》言“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说明肾气足则冲任盈,月经可规律来潮。

肾气不足则无以化生精血,冲任不盈而至月经失调。

再者肾虚可致气血推动无力,冲任瘀阻,有碍卵泡排出。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气不足多为PCOS的主要病机,患者临床可多见经期推迟、闭经、月经过少、不孕;如肾气虚弱,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则可导致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情况;如肾火不足,则可见小腹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中医辨证;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目前,临床上对该症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报告》等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主要分为肾虚血瘀、痰湿、肝经郁等类型,其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在患者知情且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共20例,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30.2±1.5)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3±2.1)年。

观察组共20例,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9.5±1.3)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2±2.3)年。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
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
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
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
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该症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采用中医辨证疗
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
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医病
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报告》等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分型
标准,主要分为肾虚.脾虚.血瘀、痰湿、肝经郁滞等类型,其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在患者知情且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共20例,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30.2±1.5)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3±2.1)年。

观察组共20例,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9.5±1.3)岁,病程为1~8年,平均
病程为(3.2±2.3)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具体方法:合并胰岛素抵抗或血糖升高的患者在月经或者孕
酮有撤出性出血的第5d开始口服500mg的盐酸二甲双胍片,2次/d;月经量较少或者没有
排卵的患者每天口服100mg的克罗米芬,1次/d,连续服用5d。

若患者有闭经,则每天进行10mg黄体酮的肌肉注射,连续治疗3d。

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
治疗,根据不同的分型,其基础治疗方也有区别。

肾虚痰湿型的患者主要采用补肾化痰的方
法治疗,其基础方为20g海藻,15g仙茅、巴戟天、淫羊藿,12g当归、制香附,10g茯苓、
陈皮、川穹,9g胆南星、苍白术、皂角刺、郁金。

肾虚血瘀型患者则可以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基础方为30g淫羊藿,15g怀牛膝、肉桂、桃仁、山药、杜仲,12g鹿角胶、熟地黄、菟
丝子,10g赤芍、当归、川穹,9g山茱萸。

肝经郁热型患者可以采用清热泻火法治疗,基础
方为15g茯苓、益母草、半夏、天花粉、枸杞子、仙灵脾、白芍,12克当归,10克夏枯草、丹皮、柴胡、栀子。

以上三种疾病均需每天服用1剂,治疗9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其具体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月经周期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激素值恢复正常,B超示卵泡发育正常或卵巢大小恢复正常,有排卵或部分
患者已受孕;②有效:月经状况、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激素值接近正常,B超示有卵泡或卵
巢较前缩小;③无效:月经状况、激素测定及卵巢B超没有明显改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
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囊卵巢简称为PCO,就是指女性在进行B超检查时,可以在卵巢上发现很多没有成熟
的小卵泡的一种现象。

患者在月经后期偶有闭经的临床表现,但是部分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
显的临床症状,但能在进行不孕检测时被发现。

在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多囊卵巢的发生
率较高,几乎有20%的女性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则被简称为PCOS,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内分泌紊乱,雄激素升高,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失调,不孕、闭经、多毛.
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

在不孕类疾病中,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占的比例约为1/5~
1/4左右。

我国传统的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肾虚、痰湿、血瘀和肝郁等因素引起,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肾虚,同时还可能导致患者的脏腑功能发生紊乱。

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肾虚
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观点已达成一致。

还有一部分学者在对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进行中
医辨证研究时,虽也有不同结果,但是基本上都是由以上四种原因所导致的。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补肾化瘀祛痰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这种治疗方
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雌激素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空腹胰岛素的分泌,在
一定程度上还能治疗因该疾病所引起的不孕症。

在本组的研究中,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
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幸甘,覃秋萍.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26(11):66-67.
[2]肖红,周敏.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33(09):78-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