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囊杨穆君: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理说(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囊、高雄激素水平和月经紊乱等症状。
中医认为,PCOS与肝气郁结、痰湿内生、血瘀等病机相关。
近年来,中医学在PCOS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简单综述中医学在PCOS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PCOS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痰湿内生、血瘀等。
肝气郁结是PCOS发生的根本病机,而痰湿内生和血瘀则是由肝气郁结引起的病理反应。
中医病机认为,肝气郁结可导致肝胆失调,调节卵巢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进而引发黄体功能不足、卵巢多囊等症状。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原则是疏肝解郁、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1、清肝泻火,清肝活血;2、疏肝解郁,平肝理气;3、祛湿化痰,止痰软坚;4、补脾益气,调和气血;5、养阴补血,滋阴养血;6、统领扶正,化瘀通经等。
中医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方包括逍遥散、丹参等。
逍遥散是一味经典的中成药,具有疏肝解郁,平肝理气的功效,用于治疗PCOS具有良好的效果。
丹参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PCOS治疗中用于调节月经,改善卵巢功能等。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疗法之一,针灸治疗PCOS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血化瘀,改善卵巢微循环等,达到调节卵巢功能,改善PCOS的症状。
营养调理营养调理是PCOS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PCOS患者应以清淡食品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肥甘厚味和刺激性食品等。
结语中医学在PCOS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营养调理等。
然而,目前研究还较为初步,需要更多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中医治疗PCO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江苏多囊杨穆君: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理说(精)

江苏多囊杨穆君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理说现在,让我们聊聊在我国传统医学看来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个什么样的疾病,中医怎么治疗,以及治疗的效果怎么样?问:中医古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有何记载?其实,我国古代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类似的病症是有过一定记载的。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子嗣》中指出:“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
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滥,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用……导痰汤之类。
痰积久聚多……经络为之蜜塞,皮肉为之麻木,甚至结成窠囊,牢不可破,其患因不一矣。
”《丹溪治法心要》卷七有:‘’肥者不孕,因躯脂闭塞子宫而致经事不行,用导痰之类……”朱丹溪认为素体湿盛,肥胖是产生痰浊进而闭塞胞宫不能摄精成孕的主要因素。
井且明确指出肥胖不孕的原因,与先天遗传。
后天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病机是躯脂闭塞了官,治疗则以导痰汤之类。
明代万全《万氏妇人科》中有:“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宝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经一行。
及为浊、为滞、为经闭、为无子之病。
”此描述的肥胖、闭经、不孕等一系列证候恰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相一致。
《女科切要》中也有:“肥人经闭,必是痰湿与脂膜壅塞之故。
”又有《医宗金鉴》:“因体盛痰多。
脂膜壅塞胞中可不孕,”以上历代医家较详细地描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病因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失运化,气机不畅致休内水液代谢障碍。
聚湿成痰,“痰浊壅塞胞官”引起肥胖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同时认识到甚至结成窠囊,牢不可破,患因不一。
问:中医如何解读多囊卵巢综合症?现代中医则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与肾、肝、脾有着密切关系,并有痰浊、瘀血病理产物的形成,导致肾- 天癸- 冲任- 胞宫轴的功能紊乱,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元气之根。
肾又为冲任之木,肾藏精、主生殖。
故凡是月经失调、子嗣之病多与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肾者主水,脏腑功能失调;肾不能化气行水,反聚为湿,阻遏气机,壅塞胞宫而发病;同时,脾主运化水湿,若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平素饮食不当嗜肥甘厚味伤及脾胃则痰湿内生,湿浊流注冲任,壅塞胞宫亦发病;肝藏血、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气机阴滞。
知道这些可以更好的预防多囊卵巢综合症

江苏多囊杨穆君:知道这些,可以更好的预防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在女性朋友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有相关数据显示,患这种病的女性朋友比例呈上升的趋势,这类疾病对于女性朋友的危害较大,容易造成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以及不孕等症状,因此,女性朋友需要提高警惕。
仁爱医院专家总结了导致此类疾病出现的病因,帮助女性朋友们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下面是详细内容:江苏多囊杨穆君:知道这些,可以更好的预防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高泌乳素:大约有20%~30%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伴高泌乳素血症。
专家认为PRL 能刺激女性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分泌一些雄激素,因为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有PRL受体存在。
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是该病的启始发病因素,进而导致女性卵巢合成甾体激素分泌的异常,最终造成慢性无排卵,不排卵就不能生育。
还有一些外周的雄激素如果过多,也可能被芳香化酶转化成一些多余的雄激素,因此就会持续干扰下丘脑-垂体的功能。
遗传因素:有一些专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能是一种显性的遗传方式。
大部分患者具有正常的核型,但是如果染色体异常的话,就会表现为X染色体长臂出现缺失和X染色体的数目,以及导致结构异常的嵌合体。
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大部分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会不断升高,专家说这如果不正常就会影响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异常和分泌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合并闭经、无排卵性不孕,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防止子宫内膜恶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有发现卵巢囊肿的情况,应到正规妇科医院及时治疗。
及时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疾病对身体的伤害,也会为女性朋友以后的幸福有所帮助。
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多囊卵巢是常见疾病,这类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患有这样疾病后,女性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对自身疾病控制,才会有很好帮助,常见治疗多囊卵巢就是西药,这样的治疗方法简单,但是严重的患者也需要选择手术治疗,那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怎么样呢?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多囊卵巢综合症又简称多囊卵巢,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血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月经后期甚至闭经或不孕;痰凝或血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月经不调、不孕;肝郁化火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生月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气虚弱先天不足,禀赋薄弱,肾气不足,天癸不能按时泌至,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气受损,经血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乃至闭经或不孕。
2、瘀血内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月经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尽,留滞成痰;或气虚不足,无力推动经血运行,脉络枯涩,因虚而痰。
痰阻冲任,气血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气不健,运行失常,水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而留蓄体内,阻滞气机,影响经脉畅行,冲任不通,月事失调,或月经延后,或经闭不行,或成症瘕,乃至不孕。
4、肝气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郁结,郁久化火,干扰冲任,血海不宁,月事不调,或难以受孕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身体经脉敏感,气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气血,从而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这些就是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选择中医治疗多囊卵巢也是不错选择,在改善患者疾病过程中,对患者身体各方面也有一些调理,因此对这样的治疗方法选择,也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使用中药多囊卵巢也是要按照中医做法进行,这样利于疾病改善。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由于雄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囊性卵巢、排卵障碍和激素紊乱等症状。
该疾病一
直以来都是中医学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和瘀血互结。
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
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草药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学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四物汤、川芎嗪、柴胡桂枝汤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的疗法。
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
合征的发病与肝郁气滞、脾虚湿滞等相关,针灸可以调理这些脏腑的功能,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排卵率和孕率,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
尽管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该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是通过改善
症状来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和生殖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药的疗效
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验证。
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
的作用。
江苏多囊杨穆君: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江苏多囊杨穆君: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摘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学角度就其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析,提出了肝肾失调是病理基础,痰浊血痢是病理关键,治疗既要补肾疏肝以纠正肝肾失调,又要化痰活血以消除痰浊血疲。
中医主要是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1.病因病机1.1中医传统病因病机1.1.1肝肾失调是主要病理基础现代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主要发病机理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紊乱,而近代中医研究已经揭示,就女性生殖功能而言,肝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即相当于这一生殖轴系统。
盖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生殖之本,肾阴充盈则化源充足,肾阳充沛则气化有力,既为卵泡发育成熟提供物质基础,又为正常卵泡排出提供原始动力。
如此阳化气阴成形,肾气充盛,天癸至,血海满,月事调,孕育有期。
反之,肾气亏虚,阴精失滋,阳气失化,既不能聚阴润泽天癸而促进卵泡成熟,又不能重阴必阳而触发排卵,皆是造成不孕的基础病机。
同时肝在女性生殖中的作用也应当重视,中医素有“肝肾同源”之论及“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首先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共同构成卵泡生长发育之源泉;其次通过肝主疏泄之功,可畅达冲任,疏通气血,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卵。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内分泌紊乱主要表现在LH及FSH激素比例失调,就中医病理而言,除肾虚调控失司外,尚由于肝失疏泄、气机失调之故。
1.1.2痰浊血痕是重要病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这些因素可刺激卵巢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造成卵巢增大,使卵巢血流量供应不足,形成生殖内环境缺陷,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而造成不孕。
就中医病理角度而言,卵巢增大,卵泡增多,内膜增厚均属于痰浊、血疲范畴,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所表现出的闭经、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脉弦涩等均是痰浊血癖之故。
痰乃肾虚不足、津液凝聚所致,癖乃肝郁气滞、血液凝结所致。
江苏多囊杨穆君分析什么原因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

江苏多囊杨穆君分析什么原因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
众所周知:对于女性排卵,卵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如果卵巢发生病变,无疑是对女性生育判了死刑。
多囊卵巢综合症就是卵巢并发症的一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多囊卵巢综合症呢?
多囊卵巢综合症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孕育能力,多囊卵巢表明体内有个多个卵泡未发育成熟不能正常排出,因此对于已经患上多囊卵巢疾病且不及时治疗的女性来讲受孕几率是很低的,甚至有的是完全没有受孕的可能。
什么原因会引起多囊卵巢综合症?
中医病因比较明确,就是“天癸失序、冲任停滞、痰壅胞宫”这三种病机引起的运化失常,导致身体不平衡,月经不规律,排卵困难,胰岛素抵抗,痰壅阻于胞宫,卵巢就呈多囊样改变,痰溢以肌肤就形成了肥胖、多毛、痤疮等不同的病型。
气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一旦气血流动发生问题,就会影响机体各脏器与组织的活动。
肝主藏血功能、主筋的功能下降了,人体活动能力下降了;脾主运化、主肌肉的功能减弱了,食欲下降,肌肉不发达,肌肤出现枯槁,四肢活动无力;肾主生殖功能逐步消失,人呈现衰老的征象。
多囊患者气滞血瘀型的主要症状表现:
1、脸色无光泽,肌肤松而粗糙,无弹性。
人易疲倦,人易疲倦,无精气神。
2、睡眠质量差,由于气滞血瘀,人体阴阳之气内外循环受到影响,发生很难入睡。
3、痛经,闭经、恶露不尽,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4、有的多囊患者还会伴有性情急躁或抑郁,胸部莫名其妙的胀闷的现象。
5、不易受孕,怕冷。
由于气滞血瘀,气的推动能力下降,阳气不能输布,而见畏寒怕冷;由于气滞血瘀影响及肾脏,肾主生殖,会导致生育功能下降。
多囊卵巢综合征(精)

• 中医古籍对本病的论述
• 医宗金鉴
嗣育门汇方 • 涤痰汤 治妇人肥盛者,多不受孕。以身中有脂膜, 闭塞子宫也,以此汤送后丸药。 • 当归一两 茯苓四两 川芎七钱五分 白芍药 白术土炒 半夏(制) 香附米 陈皮 甘草各一两 上作十贴,每 贴姜三片,水煎吞后丸子。 • 涤痰丸 • 白术(土炒)二两 半夏 川芎 香附米各一两 茯苓各五钱 橘红四钱 甘草二钱 粥丸。每服八十丸。如热者,加 黄连、枳实各一两。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西医诊断、治疗新进展及结局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沈明秀 主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师 博士生导师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 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 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 病,以雄激素过多及长期无 排卵为特征。
•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国际诊断标准 • 1.1 PCOS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 • 1.1.1 1935年,Stein和Leventhal描述了闭经、多毛和双 侧卵巢多囊性增大(PCO)的无排卵相关综合征(S-L 征)。 • 1.1.2 1990年NIH制定了PCOS诊断标准:月经异常和无 排卵;临床或生化显示高雄激素血症;除外其他引起高雄 激素血症的疾病,未将卵巢的多囊改变(PCO)作为诊断 的主要症状。以后学者们发现它的症状和体征超出原始的 定义,单一诊断标准不能涵盖,认为PCOS是异质性、复 杂的综合症。随着研究的深入,PCOS的诊断标准已经经 历了多次修改。 • 1.1.3 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 鹿特丹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是目前全球PCOS的诊断标 准。 • 1.1.4 2006年AES标准
• 4、痰湿型:症见闭经,肥胖多毛,胸闷泛 恶,便秘,苔腻,脉弦滑。予软坚化 痰方 (穿山甲12克,皂角刺12克,昆布9克,地 龙9克,丹参12克,莪术9克,香附9克,白 芥子9克,葶苈子9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多囊杨穆君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理说
现在,让我们聊聊在我国传统医学看来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个什么样的疾病,中医怎么治疗,以及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问:中医古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有何记载?其实,我国古代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类似的病症是有过一定记载的。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子嗣》中指出:“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
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滥,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用……导痰汤之类。
痰积久聚多……经络为之蜜塞,皮肉为之麻木,甚至结成窠囊,牢不可破,其患因不一矣。
”《丹溪治法心要》卷七有:‘’肥者不孕,因躯脂闭塞子宫而致经事不行,用导痰之类……”朱丹溪认为素体湿盛,肥胖是产生痰浊进而闭塞胞宫不能摄精成孕的主要因素。
井且明确指出肥胖不孕的原因,与先天遗传。
后天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病机是躯脂闭塞了官,治疗则以导痰汤之类。
明代万全《万氏妇人科》中有:“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宝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经一行。
及为浊、为滞、为经闭、为无子之病。
”此描述的肥胖、闭经、不孕等一系列证候恰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相一致。
《女科切要》中也有:“肥人经闭,必是痰湿与脂膜壅
塞之故。
”又有《医宗金鉴》:“因体盛痰多。
脂膜壅塞胞中可不孕,”以上历代医家较详细地描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病因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失运化,气机不畅致休内水液代谢障碍。
聚湿成痰,“痰浊壅塞胞官”引起肥胖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同时认识到甚至结成窠囊,牢不可破,患因不一。
问:中医如何解读多囊卵巢综合症?现代中医则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与肾、肝、脾有着密切关系,并有痰浊、瘀血病理产物的形成,导致肾- 天癸- 冲任- 胞宫轴的功能紊乱,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元气之根。
肾又为冲任之木,肾藏精、主生殖。
故凡是月经失调、子嗣之病多与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肾者主水,脏腑功能失调;肾不能化气行水,反聚为湿,阻遏气机,壅塞胞宫而发病;同时,脾主运化水湿,若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平素饮食不当嗜肥甘厚味伤及脾胃则痰湿内生,湿浊流注冲任,壅塞胞宫亦发病;肝藏血、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气机阴滞。
导致水湿停聚为痰,痰浊壅塞胞宫亦发病。
可见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导致体内水湿内停引起痰浊童盛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痰浊壅盛,流溢肌肤,则形体肥胖;痰瘀气血互结为癥积,则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临床辨证主要以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
现代研究认为“强脾健胃”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所致代谢异常及内分泌紊乱的关键。
中
医学认为人体物质能量的代谢,与各脏腑的功能协调有关。
其中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
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则为肥胖。
“脾虚不运,痰湿阻滞”是肥胖之根本,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所致能量代谢异常之根本。
因此,“强脾健胃”是治疗脾虚不运,痰湿阻滞的关键,也是治疗胰岛素抵抗所致代谢异常及内分泌紊乱的关键。
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多囊卵巢综合病因:肾虚脾虚肝郁体质因素发病机制:痰湿内停,壅塞胞宫肾虚致瘀:肾为先天之本,藏精而主生殖,若先天察赋不足,精亏血少。
水不涵木,则肾虚肝郁,因虚致郁,因郁致瘀,则出现月经稀发、量少、闭经、不孕、多毛、痤疮等。
肾为生痰之本,若肾阳虚衰,可引起水湿内停。
脾虚痰湿: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升清降浊,脾又为生痰之源。
若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或忧思过度,脾气虚衰,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水湿代谢失常,则停聚为痰,痰浊阻滞胞宫,从而引起生殖功能障碍。
气机不畅致痰:气具有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生理功能,具有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若气机的升降出人运动失去协调和平衡作用,则机体的水、津、液、血、脏腑等均会发生病理性改变而导致痰浊内生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痰瘀互结:女子以血为本.若离经之血没有及时吸收或排出体
外,而壅结于休内。
可导致月经不调、闭经、癥瘕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而中医认为痰病致瘀,瘀病生痰,互为病因,并且痰痕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