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精)

合集下载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以痰湿为主,且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而致病。

临床应用多以虚实夹杂多见,辨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舌脉分为青春期和育龄期两个阶段。

青春期注重在于调经,育龄期则以助孕为主。

根据临床体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的特点,常配以涤痰软坚、化瘀消症之药品。

临床通常分为肾虚证、脾虚痰湿证、气滞血瘀证、肝经郁火证以及肾虚证,月经初潮迟滞,后期量较少、色淡、质稀,婚后日久不孕,面色无华、腰膝酸软、乏力、畏寒等。

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补肾调经,多以右归丸为基础加减。

脾虚痰湿证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四肢倦怠,疲乏无力,婚久不孕等,治疗以化湿除湿,通络调经,多在苍附导痰丸基础上加减。

气滞血瘀证临床多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经行有块、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胀满拒按、乳房胀痛、舌暗红有瘀点、瘀斑及脉沉涩或沉涩悬。

治疗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经,多在膈下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

肝经郁火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治以疏肝理气、泻火调经,多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1 g 皂角 刺 、 0, 山慈菇 、 山 甲各 1 g 炮 2。
二 甲双胍 等 , 临床 应 用 中 治疗 效 果 不 甚 理 想 。对 但 药 物治疗 无 效 的可 采用 手 术 治疗 , 存 在 术后 粘 连 、 但 复 发等 问题 。而用 中医 药对 多 囊 卵巢 综 合 征 的辨 证 论 治有显 著疗 效 。 1 辨证 分 型 1 1 脾 肾 阳虚 型 症 见 月 经 后 期 , 少 色 淡 , 月 . 量 或
t r lf c or xe tno m a un ton,e o erng m e tua ic ea urng ba o plc to . e na a t se r r lf c i r c v i nsr lcr l nd c i d c m ia ins Ke r s: l c s i a y s nd o e; y wo d po y y tcov r y r m PCO S; trlt s e iiy
能 力 , 内在 因 素 能 正 常发 挥 作 用 , 复 月 经周 期 , 疗 不 良并 发 症 。 使 恢 治
关 键 词 : 囊 卵 巢 综 合征 ; COS; 孕 证 多 P 不
中 图 分 类 号 : 7 17 文 献 标 识 码 : R 1.5 A
c lC le e 3 5 0 a o l g ( 2 0 0)
ce t e eo ea j sigt ed n mi b ln eo oeog n n Ya g Qi n lo i r vn r a i e uaina it , kn — l ,h rf r du t h y a c aa c f n wh l r a sYi n dbo d, a mp o igog ncrg lt bl y ma igi o i n

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卵巢中存在多囊,伴随着雄激素水平升高和排卵障碍。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药调理月经周期。

在中医看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与气滞、血瘀、痰湿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调理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

中医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其次,中医药调理内分泌水平。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常伴随着内分泌紊乱,出现雄激素水平升高的情况。

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手段,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另外,中医药调理体质。

在中医看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与体质虚弱有一定关系。

因此,中医治疗方法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采用补益气血、调理脏腑等方法,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从而减轻症状。

此外,中医药调理情绪状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情况。

中医治疗方法会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调理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调理月经周期,调节内分泌水平,调理体质,还可以调理患者的情绪状态,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

当然,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生活作息规律等方面,配合中医治疗,共同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中医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式,通过调理月经周期、内分泌水平、体质和情绪状态,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

希望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早日康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临证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临证思路
不孕症 ,取得 良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
1 脾 肾双补止 漏下 案例 1 :李某某 ,女 ,2 2岁 。月经不规则 5年 ,阴 道出血淋漓不净 5 d 0 ,于 2 1 0 0年 7月 9日就诊 。月经 1 7 岁初潮 ,周期不规 则,时前时后 ,出血淋漓不 净,经 量 时多时少,经期无腰腹胀痛 ,B 超及性激素检查提示多 囊 卵巢 综合征,给予避孕药达 因 3 5口服,周期规 律 ,停 用达 因 3 5后 ,2 1 0 0年 5月 1 5日月经来潮 ,量多时 日用 卫 生 巾 3片 , 量少 时用护垫 1 , 阴道 出血 5 d未净 , 片 现 0 经滋补 肾阴 、清热凉血 中药治疗 ,出血不止 ,就诊 时略 瘦 ,面色略苍 白,生少许 痤疮 ,食纳 尚可 ,二便调 ,精 神 尚可 ,舌质淡红 ,苔薄 白,脉缓 ,处方 :黄 芪 3 g 0, 生晒参 6 ,麦冬 lg g O ,焦 白术 1g 0 ,茯苓 3 g 0 ,炙甘草 6 ,生地黄 1 g g 0 ,当归 1 g 0 ,白芍 l g O ,阿胶 1g 0 ,艾叶 炭 lg O ,贯众 炭 1g 0 ,三七粉 1g 0 ,荆芥炭 1g 0 ,淫羊藿 3g 0 ,仙茅 1g 0 ,蛇床 子 2 g 0 ,红景天 2 g 0 。此 方略事加 减 治疗两月 阴道 出血止 ,连续治疗半年 出现规律 月经 , 经 间期 出现 锦丝状 带下,准 备结婚怀孕 。 2 益 肾调 冲治不 孕 案例 2 :邓某某 ,女 ,2 8岁 。2 1 0 0年 8月 1 3日因 “ 准备怀 孕 1 未孕”就诊 ,平时月经推迟 ,2- 年 " 3月一 - - 行 ,经性激素检 查及 B超检查 ,提示 多囊 卵巢综合征 , 给予 口服避 孕药 达因 3 5治疗 4月,现 已停用 2月 , 次 末 月经 7月 1 3日,上次月经 6月 1 6日,现 月经未潮 ,无 腰腹胀痛 ,无乳胀 ,舌质 淡红,舌苔薄 白,脉细缓 ,给 予黄 体酮胶囊 10 g 0r ,每 日2次,口服 5 ,月经来潮后 a d 加服行气 活血通 经方药,当归 1g 0 ,川 芎 1 g 0 ,赤芍 、白 芍各 1 g 0 ,艾叶 1g 0 ,丹参 2 g 0 ,五灵脂 lg O ,泽兰 1g 5, 益母草 2 g 0 ,川牛膝 1g 5 ,茺蔚子 2 g 0 。末 次月经 8月 2 0 日,经行 5 ,经量 中等 ,略感腹胀 ,现无何不适 ,偶大 d 便溏 ,舌 质淡红 ,舌苔薄 白,脉细 ,拟温 补脾 肾、养血 调经方 ,黄芪 1g 5 ,生晒参 6 ,炙甘草 6 ,当归 lg g g O, 白芍 1 g 2 ,熟地黄 1g 5 ,山药 3g 0 ,山萸 肉 1g 0 ,女贞子 1 g 早莲草 1g 制 首乌 2g 紫河车 1g 菟丝子 3g 5, 5, 0, 0, 0, 川断 1 g 巴戟天 1g 5, 0 ,淫羊藿 1 g 5 ,紫石 英 1g 5 ,木 香 1g 0 ,砂 仁 1g 0 。用 药 3月,月经 周期规律 ,但 仍未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常发于青春期和生育期,是临床上公认的导致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中医学“月经后期” “闭经” “不孕” 范畴,部分属“崩漏” 范畴。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沈绍功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核心病机是肾虚为本,痰浊为标。

除肾虚与痰阻之外,脾虚、肝郁、血瘀、郁热等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常见的兼挟因素。

痰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之一,痰浊困脾则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又酿湿生痰,加重痰浊。

同时脾为生痰之源,痰湿体质之人往往伴有脾虚。

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缠绵,久病更易抑郁,故肝郁亦为常见的兼挟证。

肝气郁滞,气滞则血凝,卵巢、胞宫皆为肝经所过,则瘀血易留于卵巢与胞宫。

瘀血又与痰浊胶结,“痰瘀互结,遂成窠臼”。

气滞血瘀日久均可化热,而见心烦、痤疮、不寐、手足心热等郁热之象,则应清透郁热。

充分利用现代诊断技术弥补了传统中医四诊的不足,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初步总结了西医辅助检查与中医辨证的相关规律:其一、B超检查可作为望诊的延续,若B超发现患者多囊卵巢征象,则中医病机应有痰瘀互结。

其二、血性激素检查也是四诊微观化的重要手段,血睾酮水平增高,则中医病机应考虑湿热因素;雌二醇(E2)较低者,往往是肾阴不足;血清PRL偏高,往往为肝郁气滞。

其三、胰岛素抵抗多有痰湿或湿热。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则祛痰与补虚则是该病治疗的基本法则。

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体质,提出“分治”理论,包括祛痰治标、补虚求本、祛痰补虚序贯治疗以及中药周期疗法四个方面。

治疗过程中必须顾及补虚与泻实这对矛盾,补虚不能助湿,祛痰不能伤正。

痰虚分治的序贯治疗方案正是基于这对矛盾而提出的治疗策略,该治疗方案以祛痰为先,痰去方可补虚。

多囊中医怎么治疗方法

多囊中医怎么治疗方法

多囊中医怎么治疗方法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症状包括不规则月经,长期无孕和不孕,脂肪堆积,头发脱落和面部毛发增多等。

多囊卵巢综合症因其症状多种多样而广为人知,许多患者寻求中医怎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是由肝肾亏损和脾胃虚弱引起的。

据此,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通常包括四个方面:药物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理。

1.药物治疗中药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药的主要疗效是平衡人体内分泌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清理以前的瘀血和其他溢出物。

常用药材包括熟地黄、川芎、白芍等。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是将细针刺入肌肉和某些穴位,以刺激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来帮助平衡内分泌系统。

针灸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缓解疼痛,舒缓痉挛等。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是由于肝肾亏损和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所以饮食调理中心在于“滋阴、清热、补益脾胃”。

建议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海带、豆腐、牛奶等。

此外,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咸食,少喝刺激性饮料如红茶、咖啡,避免食用辛辣、脂肪和腥的食物。

4.生活方式调理生活方式调理包括参加适度锻炼、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质等。

患者需要减少对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保持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

此外,长期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生活规律和注意卫生、适度的锻炼等,可以帮助加强身体免疫力和提高自我抵抗能力。

总之,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通常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即药物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理相结合。

治疗时应该结合个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全面理性地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摘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学角度就其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析,提出了肝肾失调是病理基础,痰浊血痢是病理关键,治疗既要补肾疏肝以纠正肝肾失调,又要化痰活血以消除痰浊血疲。

中医主要是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中用B超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作为观察疗效的主要依据。

现代研究还有用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肝肾失调是主要病理基础现代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主要发病机理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紊乱,而近代中医研究已经揭示,就女性生殖功能而言,肝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即相当于这一生殖轴系统。

盖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生殖之本,肾阴充盈则化源充足,肾阳充沛则气化有力,既为卵泡发育成熟提供物质基础,又为正常卵泡排出提供原始动力。

如此阳化气阴成形,肾气充盛,天癸至,血海满,月事调,孕育有期。

反之,肾气亏虚,阴精失滋,阳气失化,既不能聚阴润泽天癸而促进卵泡成熟,又不能重阴必阳而触发排卵,皆是造成不孕的基础病机。

同时肝在女性生殖中的作用也应当重视,中医素有“肝肾同源”之论及“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首先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共同构成卵泡生长发育之源泉;其次通过肝主疏泄之功,可畅达冲任,疏通气血,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卵。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内分泌紊乱主要表现在LH及FSH激素比例失调,就中医病理而言,除肾虚调控失司外,尚由于肝失疏泄、气机失调之故。

痰浊血痕是重要病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这些因素可刺激卵巢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造成卵巢增大,使卵巢血流量供应不足,形成生殖内环境缺陷,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而造成不孕。

就中医病理角度而言,卵巢增大,卵泡增多,内膜增厚均属于痰浊、血疲范畴,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所表现出的闭经、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脉弦涩等均是痰浊血癖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 09-11-08 14:04:00 ] 作者:戴春秀王海
波编辑:studa20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应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从而调节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提高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使内在因素能正常发挥作用,恢复月经周期,治疗不良并发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不孕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临床所常见。

其特点是闭经、月经稀少或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痤疮和肥胖,伴有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有无生育要求选择不同药物,如克罗米芬、达英35、二甲双胍等,但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可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术后粘连、复发等问题。

而用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有显著疗效。

1 辨证分型
1.1 脾肾阳虚型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或闭经,久婚不孕,面色晦黯,腰膝酸软,性欲淡漠,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宜温肾健脾,调补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10g,益智仁15g,黄芪20g,山药20g,党参20g,生白术15,茯苓12g,炒白芍、首乌各10g,炙甘草6g。

1.2 肾虚痰凝型除月经稀少,闭经,多毛,不孕,肥胖,多囊卵巢外,病人尚有头昏,腰酸,白带多且稀,便溏,乏力,多痰,怕冷,舌淡胖,脉细的现象,血
LH/FSH比值常>2.5。

血睾酮水平偏高。

治宜补肾化痰,涤痰软坚,方用二仙汤合苍附导痰汤加减。

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5g补骨脂、菟丝子、黄精、皂角刺、山慈菇、桃仁各12g,山甲9g,苍白术各12g,香附10g,陈皮
6g,茯苓12g,姜半夏8g。

1.3 肾虚肝郁型除见肾虚痰实型征象外,病人尚有乳胀,心烦,或少量溢乳现象。

血LH/FSH比值常>
2.5,血睾酮(T)及PRL水平偏高。

治宜疏肝健脾,补肾填精,方用逍遥散合归肾丸加减。

柴胡10g,当归12g,炒白芍12g,茯苓15g,青皮6g,熟地黄,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各12g,仙灵脾、补骨脂、巴戟肉各10g,皂角刺、山慈菇、炮山甲各12g。

1.4 肝肾阴虚型症见久婚不孕,月经先期量少,色鲜红,无血块,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调理冲任,方用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

熟地黄10g,山药12g,牡丹皮10g,麦冬8g,杞子12g,女贞子、旱莲草各10g,炒白芍15g,炒枣仁20g,合欢皮15g,陈皮8g,炒麦芽15g,甘草5g。

[ 09-11-08 14:04:00 ] 作者:戴春秀王海波编辑:studa20
1.5 肝火郁结型症见经闭不孕,形体壮实,毛发浓密,面部痤疮,口干喜冷,胸闷便结,乳房作胀,脉弦数,舌红苔薄黄或厚腻。

治以清肝解郁,补肾调经,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

丹皮、栀子各10g,柴胡8g,赤芍10g,当归
12g,茯苓15g,生白术15g,生地10g,丹参15g,龙胆草6g,枳壳8g,甘草5g,白花蛇舌草15g,皂角刺12g,车前子15g,制大黄10g。

1.6 气滞血瘀型症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来腹痛,经行不畅,量少色暗,有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香附10g,枳壳10g,郁金10g,桃仁10g,红花5g,泽兰10g,生白芍15g,当归12g,益母草15g,茯苓10g,白术15g,山药12g,鳖甲15g。

1.7 肾气虚弱型症见婚后不孕,月经量少,经期延后,腰背酸软,白带清稀,脉沉细或细弱,舌淡红,
苔薄舌体胖嫩有齿痕。

治以补肾通经,调理冲任,方用归肾丸加减。

药用熟地10g,山药20g,山萸肉10g,茯苓、当归、枸杞、杜仲各10g,菟丝子15g,党参20g,淫羊藿10g,香附12g,何首乌15g,桑寄生20g。

2 体会
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经西医治疗,或因多有不良反应,停药后容易复发,或因由PCOS造成的不孕、月经不调、痤疮等而就诊于中医。

患者往往病程迁延较长,病机多见虚实夹杂,肾虚为基本病机,痰湿、瘀血为肾虚所致的病理产物,同时痰湿和瘀血又是致病因素,在治疗上应兼顾标本,攻补互寓。

至于“寓攻于补”,还是“寓补于攻”需审证论治。

临床上一般以肾虚痰凝血瘀的病机为多见。

根据月经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在治疗该疾病时尤其应考虑到不同月经周期人体的气血变化特点,辨证论治。

笔者在临床根据“肾藏精”“肾主生殖”和女子血海盈亏有期,且生殖有赖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不同周期采用相应的理法方药进行序贯给药,疗效显著。

所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应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从而调节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提高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使内在因素能正常发挥作用,恢复月经周期。

【参考文献】
[1]程泾.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34.
[2]章巧萍.补肾活血为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1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3]程慧莲.中药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新疆中医
药,2001,19(4):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