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分型辨治

合集下载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囊、排卵障碍和高雄激素水平。

中医认为PCOS主要是由肾、脾、肝三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治疗上主要采用中药调理脏腑、平衡内分泌,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1. 中医辩证治疗理念: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肾虚、脾虚、肝郁有关,因此治疗上要以补肾、健脾、疏肝为主要治疗方法。

2. 中药治疗方法:中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有养阴清热的黄柏、生地黄,温阳祛寒的肉桂、肉苁蓉,调理经络的柴胡、丹参等。

中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卵巢功能等方面。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建议调理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碱性食物的摄入,促进肠胃蠕动,维持酸碱平衡。

4. 中医体外调理: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肾脏失调,通过中医的体外调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

这些方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也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过程需要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体外调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展。

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内分泌功能,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中医诊断学中的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

中医诊断学中的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
化痰祛湿
针对痰湿阻滞型患者,治以化痰祛湿、调经助孕为主。常用中药有陈皮、半夏、茯苓、 苍术、厚朴等。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以减轻体重和改善代谢状态。
PART 04
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关系
REPORTING
临床表现的异同点
卵巢囊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04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症状:下腹不适、月经失调、压迫症状等 。
拓展中医辨证治疗的 应用范围
除了卵巢囊肿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外,中医辨证治疗在妇科疾病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可 以拓展其在其他妇科疾病中的应 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中医诊断学中的卵巢 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 征辨证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卵巢囊肿中医辨证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 • 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优势
目录
• 中医养生在卵巢囊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 应用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调理患者身体机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安全可靠,还能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PART 06
中医养生在卵巢囊肿与多 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REPORTING
饮食调养
01
卵巢囊肿患者饮食宜清淡,多 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 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 保持大便通畅。
痰湿阻滞型
症见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胸闷 泛恶,纳呆便溏,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质 淡胖苔白腻,脉滑。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1 g 皂角 刺 、 0, 山慈菇 、 山 甲各 1 g 炮 2。
二 甲双胍 等 , 临床 应 用 中 治疗 效 果 不 甚 理 想 。对 但 药 物治疗 无 效 的可 采用 手 术 治疗 , 存 在 术后 粘 连 、 但 复 发等 问题 。而用 中医 药对 多 囊 卵巢 综 合 征 的辨 证 论 治有显 著疗 效 。 1 辨证 分 型 1 1 脾 肾 阳虚 型 症 见 月 经 后 期 , 少 色 淡 , 月 . 量 或
t r lf c or xe tno m a un ton,e o erng m e tua ic ea urng ba o plc to . e na a t se r r lf c i r c v i nsr lcr l nd c i d c m ia ins Ke r s: l c s i a y s nd o e; y wo d po y y tcov r y r m PCO S; trlt s e iiy
能 力 , 内在 因 素 能 正 常发 挥 作 用 , 复 月 经周 期 , 疗 不 良并 发 症 。 使 恢 治
关 键 词 : 囊 卵 巢 综 合征 ; COS; 孕 证 多 P 不
中 图 分 类 号 : 7 17 文 献 标 识 码 : R 1.5 A
c lC le e 3 5 0 a o l g ( 2 0 0)
ce t e eo ea j sigt ed n mi b ln eo oeog n n Ya g Qi n lo i r vn r a i e uaina it , kn — l ,h rf r du t h y a c aa c f n wh l r a sYi n dbo d, a mp o igog ncrg lt bl y ma igi o i n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多囊性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

临床上,PCOS患者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不育、体毛增多、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被称为“闭经”、“痰浊”等,并有相关的治疗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在西医理论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主要涉及激素水平异常、卵巢功能紊乱等。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必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基于以上背景,以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一、中医辨证类型:1. 气滞血瘀型2. 肝郁脾虚型3. 肾阳虚寒型4. 湿热蕴结型二、西医类型:1. 卵巢多囊型2. 雄激素水平异常型3. 胰岛素抵抗型4. 卵巢功能亢进型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和西医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中药调理月经、调节激素水平等。

2. 膳食调理:结合中医饮食疗法,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减少湿热等体内病邪。

3. 中医针灸疗法: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进行针灸治疗,调和气血、行气活血、温补肾阳等。

4. 西医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服避孕药、胰岛素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5. 药浴疗法:针对肾阳虚寒型患者,可采用中药药浴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以上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 09-11-08 14:04:00 ] 作者:戴春秀王海波编辑:studa20【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应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从而调节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提高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使内在因素能正常发挥作用,恢复月经周期,治疗不良并发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不孕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临床所常见。

其特点是闭经、月经稀少或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痤疮和肥胖,伴有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有无生育要求选择不同药物,如克罗米芬、达英35、二甲双胍等,但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可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术后粘连、复发等问题。

而用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有显著疗效。

1 辨证分型1.1 脾肾阳虚型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或闭经,久婚不孕,面色晦黯,腰膝酸软,性欲淡漠,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宜温肾健脾,调补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10g,益智仁15g,黄芪20g,山药20g,党参20g,生白术15,茯苓12g,炒白芍、首乌各10g,炙甘草6g。

1.2 肾虚痰凝型除月经稀少,闭经,多毛,不孕,肥胖,多囊卵巢外,病人尚有头昏,腰酸,白带多且稀,便溏,乏力,多痰,怕冷,舌淡胖,脉细的现象,血LH/FSH比值常>2.5。

血睾酮水平偏高。

治宜补肾化痰,涤痰软坚,方用二仙汤合苍附导痰汤加减。

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5g补骨脂、菟丝子、黄精、皂角刺、山慈菇、桃仁各12g,山甲9g,苍白术各12g,香附10g,陈皮6g,茯苓12g,姜半夏8g。

1.3 肾虚肝郁型除见肾虚痰实型征象外,病人尚有乳胀,心烦,或少量溢乳现象。

血LH/FSH比值常>2.5,血睾酮(T)及PRL水平偏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常伴有多囊卵巢、不规则月经、多毛症等症状。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治疗方法综合运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与肝郁、痰湿、气滞等因素有关。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艾灸、中药熏蒸等。

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草药治疗的原则为疏肝理气、化湿通络。

常用的草药有柴胡、川芎、白芍等,这些草药能够改善生理机能,缓解月经紊乱、多囊卵巢、多毛症等症状。

针灸是另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降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改善排卵功能,提高生育率。

艾灸是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另一种方法。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改善子宫内环境,促进排卵。

研究表明,艾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中药熏蒸是一种特殊的中医治疗方法,热蒸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卵巢,改善卵巢功能。

常用的药物有益气活血的当归、川芎,调理气血的白芍、柴胡等。

研究表明,中药熏蒸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促进排卵和生育。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进展还包括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例如中药微创介入治疗。

中药微创介入治疗是通过导丝将中药引入患者体内的卵巢,直接作用于病灶,改善卵巢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局部作用、无创伤等优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进展较为显著,草药治疗、针灸、艾灸、中药熏蒸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有效。

中医治疗方法独特,可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支持,以进一步明确其治疗机制和疗效评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三则_章巧萍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三则_章巧萍

38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三则章巧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收稿日期:2011-05-10作者简介:章巧萍(1957-),女,浙江宁海人,教授、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妇科疑难病的中医方药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约为5%~10%,是由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双侧卵巢呈多囊改变)致月经紊乱或闭经,无排卵性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笔者在临证中针对不同个体,分别采用补肾活血、宁心活血、清肝活血等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卵泡大多能正常发育并排卵。

患者经过3~4次排卵后,B 超检查多囊消失,血检激素水平正常,说明从根本上治愈本病。

1 补肾活血法治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王某,女,杭州人,31岁,初诊:2009年11月25日。

患者月经75天未行来诊,自述平素月经迟后已5、6年,始于6年前的1次人流后。

刻诊:面色萎黄,纳可,形丰,睡眠一般,腰酸乏力,便溏,舌苔薄白,脉弦细。

B 超检查:子宫内膜0.8cm,卵泡直径0.86cm,双卵巢均有20~30个小卵泡。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诊断:闭经(肾虚血瘀型)。

治拟补肾活血化痰调经,药用:当归12g,川断10g,菟丝10g,枸杞子10g,丹参20g,三棱6g,莪术6g,柴胡6g,半夏9g,茯苓15g,杜仲12g,桑寄生12g,皂角刺6g,生甘草5g,川芎6g,生白芍15g,鸡血藤20g,7剂,水煎服。

患者2诊时B 超显示右卵巢卵泡直径:1.6cm×1.6cm×1.6cm,于原方再加苏木10g,王不留行10g,2剂,服药后基础体温上升,12天后月经自行。

按 此类患者临床上多见子宫偏小或形体偏胖或肥胖,年龄或小于18岁或大于30岁,血检雄激素水平多不高,月经稀发,多由肾虚不能暖宫,故子宫偏小,不能温化痰湿,则见形体肥胖。

治疗多以补肾活血法,补肾可促卵泡发育,又可促进子宫增大,温化痰湿可使肥胖减轻,活血可使补肾药直达病所,又可使卵巢包膜变薄而利于排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分型辨治
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3-02-02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 4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
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或胰岛素血症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㈠脾肾寒湿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胃脘痞满。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胸闷气短,或毛发偏多,或不思饮食,或大便溏泄,或白带量多,或腹中包块,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温阳健脾,燥湿化痰;可选用附子粳米汤与平胃散合方。

㈡脾胃湿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胃脘痞满。

2.辨证要点口苦,肢体烦重,舌质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烦热,或胸闷气短,或毛发偏多,或不思饮食,或带下色黄量多,或腹中包块,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燥湿,调理脾胃;可选用半夏泻心汤与栀子厚朴汤合方。

㈢痰瘀热伏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少腹疼痛。

2.辨证要点肢体困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夹瘀紫,苔黄腻或厚,脉沉滑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黯红,或毛发浓密,或胸脘满闷,或懒动,或头晕目眩,或带下色黄量多,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可选用小陷胸汤与血府逐瘀汤合方。

㈣肝郁化火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急躁易怒。

2.辨证要点口苦,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目红赤,或身体面目痤疮,或头痛,或头晕目眩,或胸胁胀痛,或失眠多梦,或大便干结,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可选用四逆散与龙胆泻肝汤合方。

㈤肝郁痰湿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急躁易怒。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肢体困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精神抑郁,或胸胁烦闷,或头痛,或头晕目眩,或头沉,或失眠多梦,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或大便不爽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燥湿化痰;可选用柴胡疏肝散与二陈汤合方。

㈥肾阳虚夹痰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腰膝酸痛。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脉虚弱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畏寒肢冷,或手足不温,或懒动乏力,或面色灰暗,或月经量少色淡,或乳房发育不良,或性欲冷淡,或带下色白清稀,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或小便频数,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可选用右归饮、失笑散与二陈汤合方。

㈦肾阴虚夹痰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腰膝酸痛。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痛如针刺,肢体困重,舌质暗红瘀紫少苔,或苔黄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头晕目眩,或耳鸣,或失眠多梦,或手足心热,或咽干颧赤,或月经量少,或月经先期且淋漓不尽,或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滋补肾阴,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可选用百合地黄汤、左归饮、失笑散与二陈汤合方。

㈧阴阳俱虚,肝郁血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腰膝酸痛,精神抑郁。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或手足不温,因情绪异常加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少苔,或舌质暗淡瘀紫,苔薄,脉沉细涩或沉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头晕目眩,或耳鸣,或失眠多梦,或急躁易怒,或少言寡语,或手足心热,或咽干颧赤,或畏寒怕冷,或月经量少,或月经先期且淋漓不止,或小便短赤,或大便不畅等。

【治则与选方】滋补阴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选用肾气丸、四逆散与下瘀血汤合方。

㈨心肾虚热夹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腰膝酸痛,心烦。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痛如针刺,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沉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耳鸣,或心悸,或头晕目眩,或失眠多梦,或色素沉着呈对称性,或皮肤增厚等。

【治则与选方】清心益肾,活血化瘀;可选用黄连阿胶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㈩脾肾阳虚肝郁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形体肥胖,腰痛,腹胀。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或沉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不荣,或倦怠乏力,或畏寒肢冷,或下肢冷痛,或大便溏泻等。

【治则与选方】温补脾肾,疏肝解郁;可选用桂枝人参汤、海蛤汤与四逆散合方。

(十一)气血两虚夹痰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头晕目眩。

2.辨证要点倦怠乏力,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萎黄,或形体瘦弱,或形体肥胖,或少气懒言,或自汗,或心悸失眠,或经血漏下不止等。

【治则与选方】补益气血,活血化痰;可选用八珍汤、蛭虻归草汤与二陈汤合方。

(十二)寒瘀血虚夹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闭经不孕,头晕目眩。

2.辨证要点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舌质暗淡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萎黄,或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渴喜饮热水,或口唇干燥,或带下时黄时白,或形体肥胖,或少气懒言,或自汗,或心悸失眠,或指甲凹陷,或经血漏下不止等。

【治则与选方】温阳散寒,活血化痰,兼清郁热;可选用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