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文献综述

运作决策提供数据 。企业信息化 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 包含了人才
培养 、 咨询服务 、 方案设 计、 设备采购、 网络建设 、 软件选 型、 应用
培训 、 次 开 发 等 过程 。 二
年的各项 指标数为基年 的基数 , 即权重定为 10 然后将被测 0,
如何评价某个地 区或组织的信息化水平现在成为一个研 究 热点 , 如何制定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也是一个热点。本文介绍 了
S I E H I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NM
文章编号 :0 5 6 3 (0 1 1— 1044 10 — 0 32 1 )2 0 4 - 3
2 1年 0 1
第2 卷 1
第 1 期 2
收稿 日期:0 10 - 1 2 1- 2 2
方 法 , 出利 用人 工神 经 网络 方法 进行 评 估 是 最新 和 最有 效 的 方 法之 一 。 指
关键 词 : 息化 评 价 ; 价 指标 ; 工神 经 网络 信 评 人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G 5
文献标识码: A 知 识 产业 的 G P贡 献进 行 了测 算 , 得 了一 些 有益 的结 果 。 N 取 马克 卢 普 的计 算 公 式为 :N = ++ + . G P C I C ( M) -
和服 务 的 国外 销售 量 ; 表 示 产 品和 服 务从 国外 的购 买量 。 M
() 2 波拉特法。在马克卢普的基础上 ,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 ・ 尤
里・ 波拉特于 1 7 7年出版 了九卷本的《 9 信息经济》 研究报告。波
企业是工业社会的细胞 , 企业信 息化是社会进 步的基础 ,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已经成为了企业、组织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MIS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以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和运营。
本文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文献的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企业的信息管理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数据的处理速度慢,精度低。
2、计算机辅助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数据的手工处理逐渐被计算机辅助的系统所取代。
3、信息系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始集成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4、知识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知识管理成为MIS的重要发展方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共享和应用。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综述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云计算在MIS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为MIS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2、大数据与MIS: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MIS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3、人工智能在MIS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自动化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4、物联网与MIS:物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使MIS 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四、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MIS正在不断演变和升级。
未来的MIS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处理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MIS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组织,帮助它们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五、展望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通过这些技术,MIS将能够更深入地挖掘数据中的价值,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精确的支持。
信息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在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搜集、获取和处理企业内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并使企业各部分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由于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其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提高社会效益。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信息资源的管理;(2)对人的管理;(3)对相关信息工作的管理。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信息化和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手段美国著名学者奥汀格曾给出了著名的资源三角形。
这说明,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同物质、能源一起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支柱。
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信息,开发、利用信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这一方面为企业作出迅速灵敏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抢先开拓市场、占有市场,及时有效地制定竞争措施,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更显重要。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管理也要和国际接轨。
企业财务信息化国内外文献综述范文

企业财务信息化国内外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财务信息化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就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1.1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概念企业财务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管理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的过程。
企业财务信息化包括财务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和竞争力的重要性,纷纷进行相关的应用和研究。
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对企业财务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二、国外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2.1 美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其企业财务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如IBM、思科等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财务信息化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和成果对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 德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作为欧洲的经济强国,德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也非常活跃。
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如戴姆勒、西门子等在财务信息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在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成功案例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三、国内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3.1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在财务信息化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
3.2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企业财务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共3篇

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共3篇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1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转型的考验。
数字化转型是指采用数字技术重新设计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模式,以此缩短流程周期、提高效率和决策速度的过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也是具有挑战性和风险的。
本文将对数字化转型开展知识梳理,归纳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升级、产品品质的提高,有效地节约企业管理成本。
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智能生产、减轻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化经营带来的效益不仅仅限于增加产值和提升利润率,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加速市场反应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增加企业就业机会。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问题1.资金和技术,资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资本投入。
数字化转型不只是投资IT技术,还包括了人员培训、数据整合、管理系统更新等。
为了完成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有持续的、充足的基础投资。
然而,在拥有顶级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转型也需要很高的投入。
这就是为什么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小型企业难以克服的难点之一。
2.组织和文化,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大胆的变革。
它涉及到企业所有的相关部门,包括组织和人员管理,这是与数字技术和文化密切关联的。
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领导者拥有若干的领导品质,包括推动变革、建立数字化文化、协同管理和持续创新等。
3.安全和隐私,随着数据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保护私密信息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由此,企业集中讨论数字化转型的两个要求: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展望数字化转型是持续进行的变革过程。
数字化经营将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转型将通过多层级和分布式决策架构向前发展。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以浙江特产S公司为例开题报告3000字》

1.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选题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以至于街边摊贩,都可以拿出二维码,扫码收款。同时,信息技术的产生,创造了一批机会,信息社会中的企业与传统社会中的企业也是不同。新的工作方式正在出现与发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企业也有更多机会获得利润,同时也要随时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当然,企业会计是企业经营状况最直接的反映因素,对于企业的决策形成与制定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会计体制开始逐渐显露其弊端,没有办法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会计也需与时俱进,这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的必要措施。并且同时针对会计方法与会计理论相矛盾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完善会计体制这一途径才能加以很好地解决,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举措就是完善会计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营造出一个良性的企业发展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以文献分析法,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含义进行基本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通过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期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五)财务软件品种繁多、使用混乱
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
(二)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加大人力资源的建设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
(四)构建会计信息化安全系统
(五)统一行业标准,规范财务会计软件
企业信息化研究文献综述

信 息 化 已成 为世 界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的 大 趋 势 述 国
业 信 息 化 的 风 险 因素 . 同的 学 者 提 出 了不 同 的 观 点 。巫 江 将 企 不
R S b ew l 用 5个 指 标 衡 量 I 成熟 度 _。 e hB H. .a h r a 采 T的 3 R i I _ c B n aa 提 出 了测 度 I 熟度 的 9个 指标 工 具 _ Y s u t 。 e b st T成 4 ahP G pa 。
一
、
平 : 入 、 播 、 制 和 集 成 …。 1 8 引 传 控 9 4年 .N ln提 出 了描 述 组 织 oa I 收 过程 的扩 展 I 平 理 论I T吸 T水
( )企 业 信 息 化 成 熟 度 的 研 究 二
企 业 信 息 化建 设 风 险 的 研究 . 内学 者主 要 集 中 在企 业 信 息 国 化 的风 险 因 素 分 析 和 信 息 化 建 设 的风 险 防 范 两个 方 面 关 于企
逐 渐 由工 业 化 社 会迈 向信 息 化 社 会 。企 业 是 国 民 经 济 的细 胞 。 企
相 对 于 国外 蓬 勃 发 展 的企 业 信 息 化研 究 . 国信 息 化 的 研究 我
( )企业 信 息 化 发展 规 律 研 究 一 国 内学 者 借 鉴诺 兰 阶段 模 型 中 的 阶段 概 念 和衡 量 指 标 . 如马
业 信 息 化 的 风 险 概 括 为 : 略 决 策 失 误 带 来 的 风 险 、 自软 件 开 战 来 发 商 的 风 险 和 来 自企 业 员 工 的 风 险 3个 方 面 。王 黎 虹 将 企 业 信
《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000字》

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欧阳健(2020)提出了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会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虽然它能够使得人们日常生活更加方便,但是大数据的到来和发展也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是集中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安全防护以及法规体系的建设等几个方面。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会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信息系统准入资格和加快制度规范三个重要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和保持我国会计管理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稳定和健康发展。
周嘉丽(2020)指出了云时代的出现,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过渡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会计系统,虽然原则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她分析了我国企业目前会计信息化体系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提高会计人员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注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建议来让会计人员快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的工作方式。
王鑫(2020)通过深入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和功能,指出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将对一个企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健全的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财务和工作效率,而且还将加速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和改革,优化企业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和模式。
其次针对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所存在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企业应该通过增强和提高自身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水平、加强企业会计信息风险防范、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来有效保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2国外研究现状Xiao Zhang(2020)提出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完善,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企业发生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会计部门工作建设,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直接关乎到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基本需求,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发展,充分把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体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综述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
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
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
1984年,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
ReichBH,I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
YashPGupta,Jahangir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
B
arbara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
Carol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
Theophanis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
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
倪明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
司林胜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分析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防范两个方面。
关于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因素,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巫江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概括为:战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来自软件开发商的风险和来自企业员工的风险3个方面。
王黎虹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概括为: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人才资源规划风险、学习借鉴能力的风险、企业组织结构风险、制度风险、人员培训风险、企业领导的认知风险、基础管理风险等方面。
彭建华对ERP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陈亮、王燕提出,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为:认真做好情报搜集工作及选择软件开发商、积极加强政府工作职能、健全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
三、结论与启示
纵观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可看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对企业信息化研究已取得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应加强企业信息化与行业特征相结合的研究。
由于各行业的特征不同,各行业企业在对信息化的需求、企业信息化内容和采用的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有必要分行业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
其次应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研究。
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仅研究信息技术是不够的,对信息化的管理研究也需同步进行。
信息技术是促进企业机制转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行企业信息化研究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科研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主要参考文献
[1]RLNolan.ManagingtheComputerResource:AStageHypothesis[J].CommunicationsoftheACM,1973,16(7):399-405.
[2]RLNolan.ManagingtheAdvancedStagesofComputerTechnology[M]//FWMcFarlan(Eds).TheInformationResearchChallenge.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84.
[3]RSabherwal,PKirs.TheAlignmentbetweenOrganizationalCriticalSuccessFactorsandInformationTechnologyCapabilityinAcademicInstitutions[J].DecisionSciences,1994,25(2):301-330.
[4]BHReich,IBenbasat.MeasuringtheLinkagebetweenBusinessandInformationTechnologyObjectives[J].MISQuarterly,1996,20(1):55-81.
[5]YashPGupta,JahangirKarimiandToniMSomers.AlignmentoaFirm’sCompetitiveStrateg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ManagementSophistication:TheMissingLink[J].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1997,44(4):399-413.
[6]BarbaraFarbey,DavidTargettandFrankLand.TheGreatITBenefitHunt[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1994,12(3):270-279.
[7]CarolSaundersandShailaMiranda.InformationAcquisitioninGroupDecisionMaking[J].Information&Management,1998,34(2):55-74.
[8]TheophanisStratopoulos,BruceDehning.DoesSuccessfulInvestmentinInformationTechnologySolvetheProductivityParadox[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0,38(2):1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