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一、填空题1.《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_《孟子》_。
此书是记载_____战国时思想家孟轲言论__的书,由___孟轲及其弟子__编成。
内容涉及____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_,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鸿门宴》节选自__《史记·项羽本记》_。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3.羁鸟恋旧林,_池鱼思故渊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烟寒橘柚,__秋色老梧桐____________________。
5.《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_《孟子》_。
此书是记载_____战国时思想家孟轲言论__的书,由___孟轲及其弟子__编成。
内容涉及____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_,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6.《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选自《王右丞集》_,作者王维,字__摩洁__,世称__王右丞__。
7.狗吠深巷中,__鸡鸣桑树颠___________________。
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___________。
9.盈盈一水间,_脉脉不得语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赤壁赋》选自__《经进东坡文集事略》_卷一。
苏轼字__子瞻__,号__东坡居士__,宋代__文学__家。
11.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赋”是_直陈其事_,“比”是__打比方____,兴是__感物起兴___。
12.开荒南野际, _守拙归原田。
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 。
1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琵琶行并序》选自__《白氏长庆集》__。
行,一种__乐府_诗,音律__自由多样__,每句字数不拘,便于___吟诵、传唱__。
16.韩愈,字_退之__,世称__“韩昌黎”_。
他是_“唐代古文运动”_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_”之首。
17.榆柳荫后檐,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1、风格豪迈、无所拘束的词被称为( b )A.婉约词B.豪放词C.委婉词D.闲适词2、文辞简约、风格柔美的词被称为( a )A.婉约词B.豪放词C.委婉词D.闲适词3、李清照是( a)派的词人A.婉约B.豪放C.委婉D.闲适4、苏轼是( b )派的词人A.婉约B.豪放C.委婉D.闲适5、柳永是( a )派的词人A.婉约B.豪放C.委婉D.闲适6、辛弃疾是( b )派的词人A.婉约B.豪放C.委婉D.闲适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 b )的名句A.柳永B.贺铸C.吴文英D.李清照8、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作者是( a )A.柳永B.苏轼C.辛弃疾D.李清照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的作品A.柳永B.苏轼C.苏洵D.苏辙10、“放翁”是下列()的号A.陆游B.苏轼C.苏洵D.苏辙11、“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名句A.柳永B.贺铸C.吴文英D.张先12、“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于()A.柳永的《八声甘州》B.宴殊的《蝶恋花》C.苏轼的《定风波》D.苏轼的《念奴娇》13、《江城子》“十年生死”是()的作品A.陆游B.苏辙C.苏洵D.苏轼14、“东坡居士”是()的号A.陆游B.苏轼C.苏洵D.苏辙15、“易安居士”是()的号A.陆游B.苏轼C.李清照D.苏辙1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的()中的句子A.《声声慢》B.《如梦令》C.《武陵春》D.《蝶恋花》17、喜用典故的词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18、“白石道人”是()的号A.陆游B.苏轼C.李清照D.姜夔19、《钴鉧潭西小丘记》是下列()的作品A.柳宗元B.苏洵C.韩愈D.王安石20、《祭十二郎文》是下列()的作品A.柳宗元B.苏洵C.韩愈D.王安石21、欧阳修的号是()A.放翁B.醉翁C.欧翁D.永叔22、中唐时,韩愈、柳宗元以复古相号召,倡导()运动,致力于恢复散文的主导地位A.诗文B.古文C.白话文D.新文化23、《捕蛇者说》是()的作品A.柳宗元B.苏轼C.韩愈D.王安石24、()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D.王安石25、《醉翁亭记》是()的作品A.欧阳修B. 柳宗元C.韩愈D.王安石26、《昌黎先生集》是()的作品集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D.王安石27、《伤仲永》是()的作品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D.王安石28、《张中丞传后叙》是()的作品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D.王安石29、《游褒禅山记》是()的作品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D.王安石30、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文章A.政论B.史论C.传纪D.游记31、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所用的表现方式主要是()A.伸客抑主B.抑客伸主C.贬客伸主D.抑客贬主32、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A.《西厢记》B.《桃花扇》C.《窦娥冤》D.《汉宫秋》33、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是()A.干宝B.刘义庆C.屈原D.蒲松龄34、《莺莺传》的作者是()A.元稹B.曹雪芹C.鲁迅D.施耐庵35、()的出现预示着世情小说创作高峰的到来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36、《红楼梦》的作者是()A.罗贯中B.吴敬梓C.曹雪芹D.白行简37、贾宝玉是()中的主人公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38、“元曲”是元杂剧与()的合称A.元杂剧B.唐传奇C.元散曲D.宋话本39、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作者是()A.干宝B.刘义庆C.屈原D.蒲松龄40、红娘是()的人物A.《西厢记》B.《红楼梦》C.《窦娥冤》D.《牡丹亭》41、《西厢记》的作者是()A.王实甫B.关汉卿C.马致远D.白行简42、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A.元稹B.沈既济C.白行简D.白居易43、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A.蒋防B.沈既济C.白行简D.白居易44、古代小说的主要体例是()A.章回小说B.现代派小说C.自由体小说D.意识流小说45、法家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韩非子46、《三国演义》的作者是()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47、《西游记》的作者是()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48、“大观园”是()笔下的一个景观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49、《水浒传》的作者是()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50、《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曹雪芹B.吴敬梓C.蒲松龄D.吴承恩5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A.曹雪芹B.吴敬梓C.蒲松龄D.吴承恩52、薜宝钗是()中的人物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53、西门庆是()中的人物A.《金瓶梅》B.《红楼梦》C.《西游记》D.《三国演义》54、李逵是()中的人物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55、武松是()中的人物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56、曹操是()中的人物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57、诸葛亮是()中的人物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58、“刘姥姥法进大观园”是()中的情节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59、“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中的情节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60、“武松杀嫂”是()中的情节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61、“桃园三结义”是()中的情节A.《金瓶梅》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62、《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是一个()A.商人B.皇帝C.农民D.官吏63、《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王熙凤是()关系A.兄妹B.夫妻C.叔嫂D.父女64、《红楼梦》中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官吏是()A.贾政B.贾琏C.柳湘莲D.贾雨村65、中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A.《狂人日记》B.《祝福》C.《孔乙己》D.《药》66、下列人物中()不是《祝福》中的A.柳妈B.祥林嫂C.鲁四老爷D.华老栓67、鲁迅的借古喻今的历史小说集是()A.《彷徨》B.《呐喊》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68、鲁迅在()中提出了五千年历史“吃人”的主题A.《祝福》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药》69、《金锁记》中被金钱严重异化的人物是()A.曹七巧B.姜季泽C.姜七巧D.曹大姑70、严家炎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A.鲁彦B.鲁迅C.叶圣陶D.冰心二、多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三苏”指的是()A.苏永B.苏洵C.欧阳修D.苏轼E.苏辙2、倡导了古文运动的作家有()A.韩愈B.曾巩C.欧阳修D.王安石E.柳宗元3、下列作家中是“唐宋八大家”的有()A.韩愈B.苏洵C.欧阳修D.王安石E.柳宗元4、韩愈的作品有()A.《醉翁亭记》B.《捕蛇者说》C.《师说》D.《祭十二郎文》E.《张中丞传后叙》5、柳宗元的作品有()A.《阿旁宫赋》B.《捕蛇者说》C.《师说》D.《钴鉧潭西小丘记》E.《张中丞传后叙》6、“元曲”是()的合称A.元杂剧B.唐传奇C.宋元话本D.南戏E.元散曲7、“元曲四大家”指()A.白朴B.白居易C.马致远D.郑光祖E.关汉卿8、古代“四大名著”指()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E.《金瓶梅词话》9、古代“四大奇书”指()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E.《金瓶梅词话》10、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有()A.王熙凤B.贾宝玉C.林黛玉D.薛宝钗E.貂蝉11、对《红楼梦》分析正确的有()A.作者是曹雪芹B.是一部爱情悲剧C.作者是蔡鄂D.贾宝玉的贵妃姐姐叫薛宝钗E.共有一百二十回12、20世纪20年代的三大小说流派是()A.人生写实派B.“自叙传”抒情小说C.新写实派D.寻根小说E.乡土文学作家群13、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小说创作潮流是()A.社会剖析派B.“自叙传”抒情小说C.京派小说D.左翼小说E.海派小说14、下列作家属于左翼作家的有()A.张天翼B.丁玲C.柔石D.师陀E.沈从文15、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有()A.《家》B.《春》C.《雾》D.《雨》E.《电》16、下列作家属于京派的有()A.萧乾B.老舍C.废名D.师陀E.沈从文17、下列作家属于海派的有()A.张资平B.穆时英C.张爱玲D.师陀E.沈从文18、下列作品中是沈从文有()A.《围城》B.《边城》C.《萧萧》D.《骆驼祥子》E.《寒夜》19、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有()A.《家》B.《春》C.《雾》D.《秋》E.《电》20、下列作品是老舍的有()A.《离婚》B.《四世同堂》C.《二马》D.《骆驼祥子》E.《寒夜》21、下列作品中属于“伤痕文学”的有()A.《伤痕》B.《班主任》C.《蹉跎岁月》D.《骆驼祥子》E.《大墙下的红玉兰》22、下列作品中属于“现代派小说”的有()A.《伤痕》B.《你别无选择》C.《现实一种》D.《岗底斯的诱惑》E.《大墙下的红玉兰》23、下列作品中是鲁迅的有()A.《祝福》B.《长恨歌》C.《伤逝》D.《药》E.《家》24、下列作品中是赵树理的有()A.《李家庄的变迁》B.《小二黑结婚》C.《二马》D.《骆驼祥子》E.《寒夜》25、下列作品是“十七年文学”的有()A.《创业史》B.《红旗谱》C.《山乡巨变》D.《青春之歌》E.《野火春风斗古城》26、下列小说中属于“新写实小说”的有()A.《风景》B.《班主任》C.《一地鸡毛》D.《骆驼祥子》E.《烦恼人生》27、下列人物是鲁迅小说中的有()A.柳妈B.祥林嫂C.华老栓D.高觉新E.吴荪甫28、“三美”包括()A.绘画美B.建筑美C.结构美D.音乐美E.歌舞美29、下列作品是郭沫若的有()A.《天狗》B.《女神》C.《恢复》D.《星空》E.《呐喊》30、下列作品中是艾青的有()A.《北方》B.《向太阳》C.《火把》D.《星空》E.《瓶》31、下列作品中是舒婷的有()A.《致橡树》B.《双桅船》C.《火把》D.《星空》E.《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32、下列作品属于报告文学的有()A.夏衍的《包身工》B.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艾青的《火把》D.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E.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33、下列作品属于鲁迅杂文集的有()A.《三闲集》B.《南腔北调集》C.《华盖集》D.《彷徨》E.《呐喊》34、周作人散文特点有()A.题材上亲切平凡B.风格上强调沉郁有力C.注重写实D.风格上强调闲适的趣味E.语言上讲究“简单味”与“涩味”并重35、冰心体散文特点有()A.白话文言化B.表达母爱、亲情、自然之美C.注重俗趣D.风格上强调闲适的趣味E.语言上讲究“简单味”与“涩味”并重36、下列作品中是朱自清的有()A.《荷塘月色》B.《背影》C.《给亡妇》D.《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E.《绿》37、下列散文属于沈从文的有()A.《边城》B.《湘西》C.《湘行散记》D.《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E.《绿》38、下列剧作中属于夏衍的有()A.《压迫》B.《白毛女》C.《兄妹开荒》D.《上海屋檐下》E.《法西斯细菌》39、下列剧作中属于曹禺的有()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E.《法西斯细菌》40、下列作者属于现代派的有()A.戴望舒B.何其芳C.卞之琳D.徐志摩E.闻一多41、巴金的散文风格主要有()A.抒情性强B.文风热烈酣畅C.风格飘逸洒脱D.沉郁顿挫E.多用文言语42、余光中的《白玉苦瓜》中的象征意义有()A.象征生命的现实B.包含了诗人艺术生命的自况C.是整个民族文化的象征D.是共产党的象征E.象征了革命的胜利43、下列作家中属于“朦胧诗人”的有()A.郭小川B.艾青C.北岛D.舒婷E.顾城44、下列作者属于现“九叶派”的有()A.辛笛B.穆旦C.袁可嘉D.郑敏E.唐湜45、“桥的种种变形,在不同的外因作用下而产生的”这些外因有()A.车辆驰过B.气温骤变C.狂风暴雨D.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E.地震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问题的正误,并用×或∨标在题后的括号里)1、鲁迅又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1.诗经的根本知识概述"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聚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
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
"诗经"分风,雅,颂三局部。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毛四大家。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
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3.唐诗知识概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古代散文的开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5.新诗知识概述新诗开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
大学语文考试必备资料

道士塔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信客》一文入选初中语文课文。
荣誉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
《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背景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
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发现藏经洞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说必然性,是因为他走进洞窟,雇用人员清理洞窟中堆积多年的淤沙,踏踏实实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只有清除淤沙,藏经洞的洞门才能显露出来。
说偶然性,是因为王道士当初清除洞窟淤沙,不是为了要发现什么,而是为了保护洞窟,发现藏经洞完全是偶然的。
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
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
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贱卖国宝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
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屈原其人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成就的诗人。
约生于公元前353年(楚宣王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庚寅日),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约29岁至39岁之间曾担任任三闾大夫(与宗教事物有关并负责督导楚王朝贵族子弟的职务)和左徒之职。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因而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挑拨,约40至50岁之间被楚怀王疏远,出居汉北,并写作了《离骚》,顷襄王时期被流放江南。
公元前277或278年在汨罗江投水自杀。
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屈原列传》。
关于屈原的生卒年和生平事迹,目前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仅其生卒年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相差27----30年由于先秦文献中不见有屈原的记载,因而对历史上是否存在屈原其人,对《离骚》是否屈原的作品均提出怀疑甚至否定。
作为学术问题,历史上是否有屈原,是可以讨论的,但就目前的材料来看,还难于动摇屈原存在的事实。
屈原的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1953年,屈原以诗人的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这也充分说明了屈原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屈原的代表作及其他作品代表作:《离骚》。
此外尚有:◎《九歌》有诗11首,非原创。
可能是据民间祭神娱神的乐舞改编的。
不少是优美的爱情诗,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和《少司命》;《山鬼》;《河伯》。
◎《九章》有诗九首,后人汇编。
大多写于居汉北或流放江南时期,是一个爱国者的心声,也是屈原悲剧身世的缩影。
◎《天问》天下第一奇诗。
全诗370多句,向天提出170多个问题,涉及宇宙自然、社会历史、四方怪物异事等。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
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
(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
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2)叠字的写作手法。 (3)背诵全词。 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隐喻和用典。 (3)辛词的风格。 7.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陆游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对比手法。 (3)爱国情怀。 (4)背诵全词。 (六)唐宋文 1.唐宋文概述 (1)唐宋八大家。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后叙”的含义。 (2)叙事和议论并重的写作特点。 (3)前半部分的论证方法。 (4)塑造南霁云形象的手法。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本文的文体特点。· (2)类比、对比的表达方式。 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欧阳修及其作品。 (2)史论文体。 (3)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 5.苏轼《前赤壁赋》 (1)苏轼的生平及其作品。 (2)主客对话的表达方式。 (3)作者的感情脉络及其人生态度。 (4)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七)《红楼梦》与古代戏曲、小说 1.古代戏曲与小说概述
专科起点本科
《大学语文》课程入学考试
复习资料 (内部资料)
适用专业:专科升本科层次各文科专业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 年 11 月
1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专科升本科)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一考试课程之一。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确保课程考 核的质量,充分体现考核标准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特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 课程统一考试大纲,结合网考特点,修改而成本大纲。
二十一、马伶传 侯方域 二十二、往事(一之十四) 二十三、背影 朱自清 二十四、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十五、香市 茅盾
——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冰心
R14《大学语文》入学测试复习指导.doc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入学水平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指导一、教材使用本次入学水平考试使用的教材是:《大学语文》(主编:张继缅、王习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
二、基本要求通过复习,要求掌握中外语言文学方而的一些基木线索、基本知识、重要的名词术语; 能够掌握一般知名度较高的作家概况,并能知哓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止确观点,根据各种文体的具体要求进行议论文、记叙文写作。
三、考试题型词语辨析(40%);作文(60%)。
具体参见福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入学水平测试《人学语文》模拟试题四、重要内容例举(-)词语辨析1.“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中的“不君”、“厚敛”、“以”各怎样解释?提示: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加重赋税。
以,连词,当译作來。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屮的“而”,怎么解释?提示: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腼熊躍不孰,杀Z,真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
”中的“宰夫”、“过朝”的解释。
提示:宰夫,厨子。
过朝,经过朝廷。
4•“善莫大焉”的意思?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5.“晋侯饮(yin)赵盾酒”中的“饮”的解释。
提示:晋灵公赐赵盾酒喝。
饮:给酒喝。
意动用法。
6.“斗口出”中的“且”的解释?提示:且,连词,—•边……一边。
7.“提弥明死Z”中“死Z”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厉而死。
8•“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9.“淹留以观之”中的“淹留”的解释。
提示•海留,长久停留C10.“襄王流(yan)于城阳”中的“流”、“搶”的解释。
提示:流,流亡。
捋,困窘。
“流搶”在这里是藏匿的意思。
11.“岂特百里哉?”中的“岂特”的解释。
提示:岂特,是岂但,岂止的意思。
12.“黄雀因是以”中的“因是以”的解释。
提示:因是以,同“犹此矣”,可解释为“也是这样”。
13.“以天下Z美为尽在己”中的“以”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A型题说明:每道习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论语B.礼记C.周易D.论衡2.“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A.庄子B.孟子C.荀子D.列子3.出自《秋水》的成语有A.庖丁解牛B.狐假虎威C.贻笑大方D.守株待兔4.《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A.秦始皇B.秦王嬴政C.汉高祖D.梁惠王5.《陈情表》的作者是:A.诸葛亮B.王粲C.李密D.李商隐6.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A.政教清明、人民安乐的局面B.政治民主、人民富裕的局面C.政教多元、人民安乐的局面D.政教统一、人民富裕的局面7.匪我愆期, :A.人生几何?B.君子好逑。
C.子无良媒。
D.秋以为期。
8.出不入兮往不反,。
A.魂魄毅兮为鬼雄B.首身离兮心不惩C.平原忽兮路超远D.终刚强兮不可凌9.在“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见于”指:A.拜见B.鉴于C.接见D.被见10.在“邻国之民不加.少”中,“加”之义是:A.增加B.施加C.更加D.加倍11.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中,“颠”之义是:A.跌倒B.颠倒C.癫痫D.头顶12.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中,“椟”之义是:A.山中B.屋子C.笼子D.匣子13.《庄子·秋水》中的人物是:A.庄子和河伯B.庄子和海神C.河伯和海神D.惠施和河伯14.孟子属于:A.先秦法家B.先秦道家C.先秦农家D.先秦儒家1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A.文化B.军事C.人事D.经济16.王安石字介甫,号:A.东篱B.太白C.半山D.南山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A.沉默是金B.实至名归C.门生遍布D.四通八达18.屈原的代表作是:A.离骚B.怀沙C.送别D.关雎19.《杜工部集》作者是:A.杜审言B.杜牧C.杜荀鹤D.杜甫20.在“弃甲曳兵而走”中,“曳兵”之义是:A.拖着兵器B.拉住士兵C.丢掉士兵D.失去兵器21.在“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中,“绝”之义是:A.揭开B.穿越C.到达D.进入22.在“.渐.车帷裳”中,“渐”之义是:A.逐渐B.漫漫C.流入D.浸湿A.惩罚B.甘心C.改变D.后悔24.在“既来之,则安之”中,“来”之义是:A.来到B.送来C.召来D.来往25.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中,“吊”之义是:A.吊唁B.伴随C.悬挂D.安慰26.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中,“时”之义是:A.时时B.时候C.生日D.季节27.在“满招损,谦得益”中,“损”之义是:A.减少B.损失C.创伤D.害处28.《论语》的核心思想是A.仁爱B.兼爱C.博爱D.慈爱29.孔子名丘,字:A.子路B.子长C.仲尼D.元化30.《寡人之于国也》选自:A.荀子B.孟子C.老子D.孙子31.庄子是______时期人。
A.春秋B.战国C.秦汉D.商朝3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一文。
A.谏逐客书B.前出师表C.陈情表D.养生论33.《大同》选自:A.《礼记·礼运》B.《孟子•梁惠王》C.《论语》D.《周礼》34.柳宗元是中唐运动的倡导者。
A.古文B.古白话C.诗歌改革D.小品文A.参与B.同“欤”C.过错D.一起36.在“斧斤.以时入山林”中,“斤”之义是:A.刀B.锯C.锄D.斧37.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大方”之义是:A.懂得医方B.见识广博C.心胸宽广D.慷慨无私38.在“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中,“赍”的读音是:A.jīB.dìC.tīD.jì39.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当”之义是:A.应当B.承担C.正当D.同“挡”40.在“男有分,女有归.”中,“归”之义是:A.通“馈”B.分别C.出嫁D.结局41.在“望洋..向若而叹曰”中,“望洋”之义是:A.汪洋B.望海C.仰视D.广阔42.在“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中,“西面”之义是:A.低头B.当面C.西方D.向西43.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中,“儿息”之义是:A.女儿B.子嗣C.儿子D.儿媳44.在“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矝”之义是:A.鳏B.夸C.孤D.寡45.在“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举”之义是:A.列举B.号召C.全部D.推举46.在“.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中,“强聒”之义是:A.勉强请求B.大吵大闹C.罗罗嗦嗦D.努力倾听47.在“.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中,“隧”之义是:A.穿过水泉B.挖到水泉C.挖了地道D.在地道里48.在“孟尝君怪.之”中,“怪”之义是:A.责怪B.好奇C.轻视D.欣赏49.在“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中,“陈”之义是:A.躲藏B.阵地C.列阵D.日久50.在“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中,“仅”之义是:A.仅仅B.才C.接近D.超过51.在“智勇多困于所溺..”中,“溺”之义是:A.淹没B.沉迷C.醉酒D.淹死52.在“爱其母,施.及庄公”中,“施”之义是:A.施加B.延及C.顾及D.带动53.在“千金,重币.也”中,“币”之义是:A.财物B.钱币C.金币D.钞票54.在“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中,“负”之义是:A.夸耀B.辜负C.仗恃D.面对55.在“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中,“鄙人”之义是:A.乡下人B.卑鄙人C.指自己D.轻视人56.在“自我徂尔”中,“徂”之义是:A.阻止B.自从C.前去D.迎接57.在“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中,“少”之义是:A.轻视B.少于C.减少D.嫌少58.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中,“让”之义是:A.推辞B.谦让C.责难D.通“攘”59.在“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中,“无”之义是:A.没有B.不分C.不需D.无限60.在“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就”之义是:A.接近B.完成C.变成D.探究B型题:说明: 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习题,如这两道题与答案A有关,则选A,余此类推。
每个答案可以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一次也不选。
A.局限B.深知C.缠绕D.遭遇E.顺应6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中,“笃”之义是: A6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中,“婴”之义是:CA.全B.塞C.开D.深E.建63.“强公室,杜私门”,“杜”之义是:C6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中,“胥”之义是:AA.春秋时人B.战国时人C.西汉人D.唐朝人E.宋朝人65.荀子是:B66.韩非子是:BA.《师说》B.《劝学》C.《鸿门宴》D.《赤壁赋》E.《山中与裴秀才迪书》67.司马迁的作品是:C68.韩愈的作品是:AA.有时B.时时C.天性D.按时E.喜好69.“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之义是:D70.“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中,“天”之义是..........:.C.A.用B.率C.而D.故E.因71.“忧劳可以兴国”中的“以”指:C72.“泰山不让土壤是以成其大”中的“以”指:CA.苏轼B.文天祥C.黄庭坚D.韩愈E.柳宗元73.《师说》的作者是:D74.《赤壁赋》的作者是: AA.春秋时人B.战国时人C.西汉人D.唐朝人E.宋朝人75.苏轼是:E76.李白是:DA.《战国策》B.《劝学》C.《鸿门宴》D.《赤壁赋》E.《山中与裴秀才迪书》77.“孟尝君我客”出自: A7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出自:DA.名词活用作动词B.名词活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E.为动用法79.“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中“邑”的活用类型是:C80.“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中“祖”的活用类型是:AX型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每道考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古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阅读以上文言文,根据本文回答以下问题:81.在“犹蒙矜育”和“不矜名节”,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BA.第一个“矜”指怜悯B.第二个“矜”指追求C.第一个“矜”指养育D.第二个“矜”指夸耀E.第一个“矜”指培育,第二个“矜”指喜爱。
82.在“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中,含有“做官”之义的词是:ACDA.事B.历C.职D.宦E.达83.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中,含有“卑贱”之义的词是: ABCA.贱B.微C.陋D.蒙E.宠84.“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中,“盘桓”之义是:ACDA.犹豫畏惧B.停顿转圈C.徘徊不进D.迟疑不前E.往返重复85.这段文章中表示谦敬色彩的词语是:ABCDEA.伏B.蒙C.过D.渥E.特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阅读以上文言文,根据本文回答以下问题:86.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DA.大任:重任B.大任:仁义C.斯人:仁人D.斯人:此人E.斯人:谁人87.在“行拂乱其所为”中,以下解释正确的是:BDEA.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B.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C.将要使他的所作所为与意愿相左D.扰乱他的所作所为E.使他所行不顺,扰乱他所做的事情88.在“必先苦其心志”中,“苦其心志”解释正确的是:BDA.使他的意志、感情痛苦B.使他的心里感到痛苦C.他的心里不是滋味D.他的志向受到挫折E.让他感到自己生病89.“所以动心忍性”今译不正确的是:ACDA.因为他的心惊动,他的性情就会坚韧起来B.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C.用来使他的心跳动,使他学会忍耐D.因为使他的心惊动,他的性情就会坚韧起来E.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起来90.“增益其所不能”今译不正确的是:BCDA.增加他原来没有的能力B.增加他不能实现愿望的机会C.增减他做事的能力D.加强他的能力E.增加他本不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