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经外科护理细节
关于神经外科的护理方法

关于神经外科的护理方法神经外科是一门专注于疾病、损伤和异常情况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神经外科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护理方法,并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护理策略。
首先,术前准备对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等重要信息。
此外,护士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评估病人的病情和术前神经功能。
在术前,护士还需要帮助病人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诊断和评估病情。
在术中护理中,护士需要与神经外科医生紧密合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术中护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经状态,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此外,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场地的清洁和无菌,并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和使用。
术后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护士还需要对病人进行无菌换药和创面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护理还包括及时处理并报告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支持和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包括术后恢复的饮食、活动、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等。
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还有一些常见问题需要护士关注和处理。
首先是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经状态和意识水平,并及时报告医生。
护士还需要监测病人的颅内压,并协助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如头部抬高、使用低刺激性药物等。
其次是神经功能损伤。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经功能,如肌力、感觉和反射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任何异常。
护士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恢复训练。
最后是感染预防和控制。
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避免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神经医院外科护理常规

一、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例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阻截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楚)、模糊(能喊叫,但意识不清)、半昏迷(意识不清,但有伤心反应)、昏迷(意识不清,反应消失)等几种情况。
2、瞳孔:正常瞳孔直径2-5mm ,对光反应矫捷。
3、生命体征:重危或手术后患者准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
4、头痛、呕吐和视力阻截:此为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要症状。
躁动不安也常是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前的征象。
5、注意肢体活动情况。
临床护理 :1、卧位:颅内压增高和颅脑手术后清醒患者,取头高位15-30 度,以利颅脑静脉回流;昏迷患者取半卧位(昏迷体位)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以减少肺炎发生的时机;休克也许取平卧位。
2、呼吸道护理: 1 、多采用半俯卧位或侧卧位。
2 、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叩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 、及时除去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
4 、舌后坠拥挤气道时放置咽部通气管。
3、五官护理: 1 、口腔护理每日 2 次,预防口腔炎或腮腺炎。
2 、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不宜用棉球或纱条紧塞,注意保持鼻腔干净。
3 、眼,昏迷和面神经伤害患者眼睑闭合困难,可每日准时以抗生素眼膏点眼。
4、泌尿系护理:部署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做 2 次尿管护理。
5、便秘:应用缓泻剂,如液状白腊,或用开塞露。
6、防范坠床:意识模糊和躁动不安患者应加置床挡,酌情应用沉着剂,必要时用保护带或拘束肢体。
7、精神护理:对患者进行欣慰和激励,有精神症状者,防范自伤或伤人。
8、高热、气管切开术、癫痫、褥疮等依照各自护理常例护理。
二、颅脑伤害的护理常例护理常例1、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与脑伤害的轻重亲近相关,是观察脑外伤的主要表现之一。
2、瞳孔瞳孔的变化,可观察到可否有脑疝的形成。
3、体位对颅脑伤害或手术的患者,恩赐床头抬高 15~30 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吸痰及时吸出痰液,还应在病情同意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畅达,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1.术后疼痛管理:神经外科手术后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疼痛,因此,术后疼痛管理非常重要。
护士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并监测疼痛程度和药物效果。
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术后疼痛和肿胀。
2.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
任何异常变化都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3.头部抬高:术后的患者应该将头部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肿胀。
这也有助于减轻呕吐和头痛。
4.观察神经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肌力、感觉和反射。
任何神经功能异常都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5.留置导尿管: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物而导致尿潴留,因此需要留置导尿管。
护士应该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情况,并及时清洁和更换导尿袋。
6.预防血栓形成:术后的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形成,护士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加压袜和进行床边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有需要的患者也可以使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形成。
7.术后伤口护理: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的伤口需要特殊护理。
护士应按照医嘱进行伤口清洁和换药,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等)都应及时通知医生。
8.营养支持:术后的患者需要良好的营养来促进康复。
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饮食或进行管饲。
9.心理支持:神经外科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护士应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己的康复。
10.康复计划:护士和医生应与患者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锻炼、康复理疗和康复护理等。
术后的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护士应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并调整康复计划。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士应与患者密切合作,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舒适地康复。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措施新举措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措施新举措
神经外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领域,对于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近年来,神经外科专业医护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简介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需要专门的护理措施,因为他们可能面临诸如手术后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精神状态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神经外科护理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技能,还需要关怀、耐心和细心。
新举措
1. 个性化护理计划
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背景和心理状态,为其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护理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多维度评估
引入全面的多维度评估工具,不仅关注疾病本身,还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情况。
通过综合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因素,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3. 专业团队合作
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包括神经外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共同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方案。
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实施效果
这些新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患者在接受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同时,体验到更贴心和专业的护理服务;多维度评估也使医护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提高了护理的精准度;专业团队合作有效地整合了各方资源,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措施的新举措为神经外科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护理体验,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相信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神经外科护理的水平将不断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按新入院护理常规。
2.按病情、医嘱实行分级护理。
3.病房保持整洁、舒适、安全、室内空气清新、光线适合。
4.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
5.入院测量体重一次,以后每周测量一次,如卧床者在能下床时测量一次,以后每周测量一次。
6.入院第一天测量4次体温、脉搏、呼吸,如正常者,可每日测量一次,如体温在37.5℃以上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凡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
凡物理降温后30分钟,要测量并记录体温。
7.入院测量血压入院测量体重一次,以后每周测量一次,或按医嘱执行。
8.按病情、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并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抽搐等情况。
9.新入院护理记录又护理组长在24小时内审核,护理组长的护理记录由护士长负责审核。
评分按病人实际情况评分,护理组长审核病历是审核评分是否准确并给予指导。
在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复评。
10.对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病人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
11.每周更换床单元被套等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
12.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做好病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和进行各种特殊检查的准备,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物。
13.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心理、思想、病情的动态,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情况。
2. 体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避免动作粗暴,头颈部侧旋时应保持功能及舒适位。
急诊外伤者注意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
3.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4.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肢体活动障碍、躁动、癫痫、年老及儿童应加床档。
5.急救护理:急诊及病危做好急救准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气管切开用物、吸引装置、氧气等,以便随时进行抢救。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_1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南医三院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情况。
2. 体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避免动作粗暴,头颈部侧旋时应保持功能及舒适位。
急诊外伤者注意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
3.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4. 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肢体活动障碍、躁动、癫痫、年老及儿童应加床档。
5. 急救护理:急诊及病危做好急救准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气管切开用物、吸引装置、氧气等,以便随时进行抢救。
6. 尿潴留、尿失禁者可留置尿管,按保留导尿护理常规。
7. 药物护理:按时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颅气管切开者按气切护理常规。
9. 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1. 按外科手术前护理(颅高压者禁忌灌肠)。
2. 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3. 手术前晚保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
4. 做好术前各项常规准备及备血。
5. 手术前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性病人月经来潮,体温异常(超过37.5°)及时与医师联系。
6. 病人送至手术室时应将病例、CT、MRI等摄片单以及术前用药与手术室护士交接。
7. 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开颅手术:术晨剃去全部头发,洗净头部后予无痛碘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消毒帽。
颈椎:全后颈部至双肩水平的皮肤。
胸腰:超过病变上、下各5个椎体。
腰骶:病变腰椎以上5个椎体至坐骨结节处。
备皮程序与基本外科备皮程序相同。
术后护理1. 术后交接:病人回病房时病房护士与手术室人员交接麻醉及手术情况。
2. 病情观察:观察神志瞳孔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活动、癫痫等情况。
3. 饮食:清醒着术后第一日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昏迷者可鼻饲。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等情况。
2、体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避免动作粗暴,头颈部侧旋时应保持功能及舒适位。
急诊外伤者注意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4、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肢体活动障碍、躁动、癫痫、年老及儿童应加床档。
5、急救护理:急诊及病危做好急救准备,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气管切开用物、呼吸机、吸引装置、氧气等,以便随时抢救。
6、尿潴留、尿失禁者可留置导尿管,按保留导尿常规护理。
7、药物护理:按时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颅内高压者,输液速度宜慢,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宜快,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8、气管切开者按气切护理常规。
9、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按外科手术前护理(颅内高压者忌灌肠)2、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1)开颅手术:术晨剔去全部头发,洗净头部后予碘消毒并带上一次性消毒帽。
(2)脊髓手术:颈椎:全部颈后至双肩水平的皮肤。
(3)胸腰:超过病变上、下各5个椎体。
(4)腰骶:病变腰椎以上5个椎体至坐骨结节处。
备皮程序与基本外科备皮程序相同。
三、术后护理1、术后交接:手术回房时病房护士与手术室人员交接麻醉及手术情况。
2、病情观察:具体观察神志瞳孔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活动、癫痫等情况。
3、饮食:清醒者术后第1日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昏迷者可鼻饲。
4、体位:头部手术后,清醒者可抬高15-30°,如血压低于90/60mmHg予床头放平。
脊柱手术搬动病人或更换体位时,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应轻缓,稳妥轴式翻动,防止脊柱扭曲。
5、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通畅,有分泌物时及时清除,如有发生窒息可能时应准备气管切开用物,及时通知医生。
6、安全护理:躁动者应床栏防护,必要时适当应用约束带固定,防止跌伤等意外。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1、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各种刺激反应。
2.症状观察: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瘫痪、尿失禁、便秘、去脑强直、去皮层强直。
3.压疮、肺部、泌尿系统并发症先兆。
4.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二)护理要点1.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呼吸骤停者,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有尿失禁或尿潴留者遵医嘱留置尿管。
3.做好术前准备。
4.卧位:麻醉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改头高位(15°~30°)。
有休克表现者取头低位,昏迷及颅内窝手术者可取侧卧位。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必要时置通气管或气管切开。
6.饮食:术后24小时神志清醒者进半流饮食,昏迷者24-48小时后经留置胃管,肠内营养。
或遵医嘱给予饮食。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及肺部并发症。
8.有意识不清、走路不稳、视物不清、失明、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幻觉、复视及癫痫病史者,应用床栏、约束带固定。
9.有颅内压增高者,输液速度宜慢,每分钟30-40滴,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应快,每分80-100滴。
10.开放性颅脑损伤,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严重颅脑损伤,有昏迷高热者行物理降温。
(三)指导要点1.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缓泻剂,手术前可行低压灌肠,排便时须有人守候在旁照顾,并嘱患者勿过分用力。
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者,忌行灌肠。
2.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
3.有肢体活动障碍,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4.1个月内保持头部伤口的清洁,避免碰撞、抓伤伤口及洗头。
5.出院后1个月到医院复诊,如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一)评估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瞳孔情况。
2.观察血肿范围。
3.观察敷料及伤口情况。
(二)护理要点1.头皮损伤出血者,局部加压包扎,平卧保暖补充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