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练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性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20xx.11 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bi ān zh ī xu án y á ch éng f á zh òu y è b ù x ī( ) ( ) ( ) ( ) g āo b ǐng p í ju àn sh ēng ch ù zhu ān x īn zh ì zh ì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拼音,用横线划出。
(6分)埋(m ái m án )怨 欺侮(w ǔ hu ǐ) 潜(qi ǎn qi án)心 逃窜(cu àn chu àn) 明珠散(s àn s ǎn)落 嫉(j ì j í)妒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6+3分)( )不自( ) 相得( )( ) ( )( )过人 ( )无其( ) 文思( )( ) ( )恶如( )我常听爷爷讲古代名人的故事。
当听到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有名的《七步诗》,我 地赞叹道:“真是 , 啊!” 四、按要求写句子(3分)1.学校的读书节快到了,校园里要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营造读书氛围,你觉得用哪句话合适?2.吴刚不小心把花瓶打碎,老师让他来办公室,一路上他的心里就像 。
(填歇后语)3.爷爷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对外语可是 。
(歇后语)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22分)1、诵读诗词佳句,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如: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 。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秀丽恬静;李峤的“ ,入竹万竿斜。
”让我们感受到风的力量之大;不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表现了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
2、天安门是____________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________________。
2022初三化学阶段性练习一

2022年化学阶段性练习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为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
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C .改变握手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种常见的消毒剂进入了家庭。
下列对84消毒液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有强氧化性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 .见光易分解 D.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3、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铅笔芯 C.四氧化三铁 D.澄清的石灰水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做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之前,先要在集气瓶底铺细沙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铁在氧气中燃烧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8、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的共同点是 ( )A .都放出热量B .都生成气体C .都有响声D .都发光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⑦③②⑤④⑥B 、⑦②③①④⑤⑥C 、⑤⑦③②①④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11 、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首师附密云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阶段练习(高二语文)2022.10.8说明:本试卷所有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做答;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题用黑色签字笔做答;本试卷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共2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贾宝玉在贾府中是个极为特殊的人物,被视为贾府的“活龙”、“凤凰”、“命根子”。
他之所以这样的“特殊”,受到这样的异乎寻常的宠爱,主要是因为,宝玉的出生不同一般,是含玉而生;宝玉长的好,长的漂亮,性情也好,惹人疼爱;宝玉长的样子,跟他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丈夫的形象一个样,难怪贾母要这样的疼爱宝玉。
在封建正统的人的眼中,宝玉是一个禀性乖张,生情怪谲的人,是“似傻如狂”,是“草莽”,是“无能”“不肖”等等,这包括他的最亲近的人也是这么看的,他们也不理解贾宝玉。
宝玉到底在哪些方面背离了封建贵族家长们的要求和希望呢?首先,他不愿走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道路。
在贾宝玉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个青年男子、特别是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里的青年男子,通过科举考试而走上仕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宝玉恰恰不愿走这条道路。
他不仅不愿意读四书五经,他也不稀罕功名利禄。
其次,宝玉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女清男浊”口号。
宝玉在《红楼梦》中最有名的“语录”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这“女清男浊”的话。
在男性统治的社会里,女性永远是处于附属的地位,而作为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出身的青年公子,对女性(主要是女儿)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女儿表达了由衷的崇敬和爱戴,这无疑是对几千年来传统的“男尊女卑”封建宗法观念的颠覆和反叛。
再次,宝玉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向往平等、自由的生活。
作为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公子,宝玉却反对封建的等级观念,他主张“世法平等”。
无论对兄弟姐妹,还是丫鬟小厮,从不摆公子的架子。
最后,他大胆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及其悲剧,无疑是最感人的篇章。
九年级历史阶段性练习(1--4单元)试题

九上历史阶段性练习(1--4单元)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A.尼罗河流城B.两河流城C.印度河流城D.黄河流域2.假如汉谟拉比超越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A第一等级婆罗门B.第二等级刹帝利C第三等级吠舍D第四等级首陀罗3.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
这说明古埃及( )A. 文明走向衰落B. 成为强大封建帝国C. 外族人侵严重D. 王权至高无上4.古代埃及法老生前不惜靡费巨资,驱使大量劳力,为自己修建金字塔。
这反映了金字塔的修建是()A.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B.统治阶级智慧的结品C.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D.政治制度完善的表现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一项是(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佛教D.甲骨文6.《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藏匿他人奴隶者均被处死;剃去奴隶标志者要断其指,骗理发师这么做者要处死;奴隶否认自己主人者要割去耳朵。
这在实质上反映了该法典()A.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内容全面且具有操作性C.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意志7.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埃及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D.故宫8.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但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亚历山大帝国(如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区域有( )A.古埃及文明B.古代美洲文明C.古代罗马文明D.古代阿拉伯文明9.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一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拿破仑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天津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数学试题

|
,
uuur 则 AE
uuur = 4, AF
= 1,所以在等腰直角 VABC 中, PE = 1, BE = 1
,所以 AB = 5 ,
即腰长为
5,故
VABC
的面积
S
=
1 2
´
5
´
5
=
25 2
.
故答案为: 25 . 2
12.
æ çè
-
12 13
,
-
5 13
ö ÷ø
【解析】根据与
ar
反向的单位向量为
uuur AB
+
m 1+ m
uuur AC
uuur NB
=
uuur AB
-
uuur AN
=
uuur AB
-
1 2
uuur AC
,
uuur AP
=
uuur AN
+
uuur NP
=
1 2
uuur AC
+
1 1+ l
uuur NB
=
1 1+ l
uuur AB
+
2
l + 2l
uuur AC
ì1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
+
ur e1
( ) ( ) 4.若向量 ar,br 满足: ar
= 1,
ar
+
r b
^ ar,
2ar
+
r b
rr ^ b,则 b
=
A.2
B. 2
C.1
D. 2 2
5.已知点
A
5下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五年级下册期中阶段性练习数学试卷

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五年级数学一、填空。
(共29分)1.在①125x -=②40280⨯=③8y +④52.5b <⑤458x +=⑥0.6 1.8x ÷=中,等式有:______;方程有:______(只填序号)。
2.在2438=⨯中,8和3是24的()数,其中3也是24的()数。
3.一个花圃里有黄花a 朵,红花比黄花的2倍多4朵,红花有()朵,当8a =时,两种花一共有()朵。
4.有一个三位数37,要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填();要使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填()。
5.如果8a b ÷=(a 、b 都是非0自然数),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有三个连续的奇数,如果中间一个数是a ,其余两个分别是()和(),这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7.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和()。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0厘米()()=米45公顷()()=平方千米24分()()=时9.在括号里填“>”“<”或“=”。
34()0.8143()592()14210.7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有18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12.五(1)班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正好,五(1)班最少()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10人或每组8人都剩1人,五(2)班最少有()名学生。
二、选择题。
(共8分)13.一根铁丝长3米平均剪成10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A.103;310B.310;110 C.110;103 D.13;10314.两个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最大公因数B.最小公倍数C.公因数D.公倍数15.“一盒牛奶有910升”,910升的意思是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9份。
篮球各年龄阶段训练计划

篮球各年龄阶段训练计划
6-8岁:
该阶段主要是基本技能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起跳力训练、跑动训练、接触接球、传球等。
重点锻炼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8-10岁:
该阶段开始进行单项技能练习。
训练内容包括:掷球、抄截、突破等单项动作。
同时也开始学习简单的小组配合,如下场撤防、快速突破等。
10-12岁:
该阶段提高单项动作掌握度,并开始学习组合动作。
如掷球同时移动、听指挥快速突破等。
此外也开始训练射筐技能。
训练强化篮板抢断和抢断等防守动作。
12-14岁:
该阶段鼓励自由发挥,多进行3对3或5对5的小组练习。
掌握基本进攻和防守组合,会使用简单的战术应用。
强化各项基础技能和体能水平。
14岁以上:
进入正式练习阶段。
训练内容包括各种进攻组合和防守策略。
通过定期比赛来检验和提高实战水平。
同时也配合体能和心理质量训练,全面提高球员实战能力。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练习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练习测试卷一、选择题1.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下列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废弃的塑料袋 B.丢弃的布娃娃C.易拉罐D.玻璃瓶【答案】C【解析】A、废弃的塑料袋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B、丢弃的布娃娃由布制成,可能属于天然材料,也可能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C、易拉罐是由铝等金属制成,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D、玻璃瓶由玻璃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A.NH4NO3B.Ca(H2PO4)2C.K2SO4D.CO(NH2)2【答案】C【解析】A、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含有植物所需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C、含有植物所需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D、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故选C。
3.中考临近,小洁妈妈为了给小洁补充合适的蛋白质。
她在给小洁做饭选材时应含的是()A.大白菜B.鲈鱼C.米饭D.胡萝卜【答案】B【解析】肉蛋奶、豆类富含蛋白质。
大白菜、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米饭富含糖类,鲈鱼是肉类,富含蛋白质。
故选B。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在外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蔗糖溶液较长时间放置后会分层C.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未饱和的食盐溶液中上层的咸味比下层淡【答案】C【解析】A、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错误;B、溶液具有稳定性,在外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蔗糖溶液较长时间放置后不会分层。
错误;C、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未饱和的食盐溶液各部分咸味一样,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正确;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只是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氯化钾的质量不变,正确;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错误;D、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故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阶段性练习一、选择:(每题2分,共36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列答题框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1.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因为A.红旗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旗能发出白色的光C.红旗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红旗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2.一个人面向正南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自己的左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A.早晨B.中午C.下午D.无法判断3.下列和紫外线无关的是A.电焊工人在焊接时带防护罩 B.臭氧层空洞C.电视机遥控器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4.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5.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6.关于小孔成像,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B.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小像越亮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D.小孔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c漫反射太阳光光屏d红紫aA.平静的水面看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B.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平面镜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一点形成的D.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8.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A.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B.与镜面的大小有关C.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11. 下列光学器件用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A. 平面镜B. 放大镜C. 照相机D. 幻灯机12.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14.对以下四种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图甲现象说明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B.图乙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图丙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图丁现象说明红色玻璃能使光的强度增加15.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B.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C.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16.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17.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18.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本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9.光在中传播最快,速度为 m/s。
20.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
21.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李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立、等大的虚像。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m,李华为了看清平面镜中视力表下面几排字母的像,她向平面镜走去,在他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所看到字母的像大小将,他与字母的像的距离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透镜矫正视力。
22.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当水滴滴到图中____________(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2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
彩虹是光的现象。
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门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填“有”或“没有”)蚂蚁的像。
24.光具有 ,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能;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能.25.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6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若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直角,则入射角应是 .26.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
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 ____来解释。
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
看见的鱼是光的__ ___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 ___形成的。
27.物理课中使用投影仪投影,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投影屏幕上得到的是放大的(选填“虚像”或“实像”),若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适当物体到凸透镜间的距离,同时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小”)。
28. 如图所示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是OA的入射光线。
29.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
图1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 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0.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31.如图甲所示,有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光斜射入鱼缸的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的路径. 32.如图乙所示,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乙 33.如图丙所示,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2分)3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 、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 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 和B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3)将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 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中,当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 并在原蜡烛B 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 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甲乙甲 乙A B(6)图乙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再分别测量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活动中:(1)所需的实验器材有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2) 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上,目的是(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下图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3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眼镜的度数透镜焦距f能表示它会聚光线(凸透镜)或发散光线(凹透镜)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透镜折光本领越大,所以可用焦距f的倒数表示透镜的这种折光本领,叫做透镜的焦度D.即D=1/f,式中f单位是m,D的单位是m-1,平时我们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100的值.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D的度数是负数.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2000的眼镜片是镜片(选填“远视”或“近视”),它的焦距是 m.(2)通过阅读分析可知,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度数深浅与镜片的焦距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