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变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变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变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也在不断加快。

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变电站。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节点,其功能主要是进行电能的输送、分配和转换,是电网输电系统必不可少的设施。

二、项目需求本项目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而建设的变电站。

该变电站拟建设在某市的城市郊区,能够有效分担城市主干道上的用电压力,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该变电站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规划本项目拟建设一座容量为1000兆瓦的变电站,包括主变压器、配电设备、控制系统等设施。

变电站将实现与当地输电网的连接,为城市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同时,变电站还将配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电力运行情况,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稳定。

四、项目投资分析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初步估算,本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约为50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设备、建设场地等费用。

2.运营成本变电站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费用、人工费用、物资采购费用等,预计每年约为200万元。

3.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渠道。

五、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产业的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市区的主干道上电力供应已经出现紧张情况,有必要建设新的变电站来缓解用电压力。

2.竞争分析目前,该市区内已有数座变电站,但供电压力仍然较大。

本项目将在城市郊区建设一座变电站,可以有效分担市区主干道上的用电压力,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3.风险分析本项目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变电站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导致停电等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监控,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六、可行性分析1.政策支持国家对电力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变电站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各级政府也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110kv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110kv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110kv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建设新的变电站成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重要举措。

本报告旨在对一座110kV变电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可行性。

二、背景介绍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调整、控制和分配电能。

它起到连接输电线路与配电线路的作用,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考虑到电力需求的增长,建设一座新的110kV变电站对于满足电力需求、优化电力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 选址分析: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合适的选址是建设110kV变电站的首要问题。

要考虑到距离负荷中心的远近、地形条件、土地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2. 设备选择:为了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稳定可靠,需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3. 运行管理:建设110kV变电站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巡检、故障处理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 投资估算:根据变电站规模和选址确定的建设成本,对投资进行估算。

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征用费、设备采购费用、建设工程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2. 收益估算:建设110kV变电站后,将能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为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根据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变电站的电价,对收益进行估算。

3.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投资与收益的比较,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变电站的经济可行性。

同时,还需考虑到电力市场的竞争、政策支持等因素。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1. 环境影响评价:建设110kV变电站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噪音、电磁辐射、土地利用等。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2.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在设计中合理选择设备布局,采用降噪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结论通过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110kV变电站的建设是技术上可行的,可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二、市场分析1.当地市场需求通过调研发现,当地的电力需求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的高峰时段,供电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在当地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大大缓解供电压力,提高供电稳定性。

2.竞争分析目前,该地区没有类似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但存在其他电力项目,如火力发电和风能发电。

与火力发电相比,抽水蓄能电站的环保性能更好;与风能发电相比,抽水蓄能电站的稳定性更高。

因此,本项目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技术分析1.建设规模依据当地电力需求和水资源条件,本项目规划建设一个容量为XXX的抽水蓄能电站。

2.建设技术该电站采用上水式抽水蓄能技术,即在高于电站水库水位的山区建设水库,并利用低峰时段的电力将水从下游抽到上游。

在峰时段,通过施放水来释放电力。

本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时,需要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种群的影响。

同时,规划建设多层次的生态修复措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四、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估算根据工程量和建设标准,初步估算本项目需要投资XXX元。

2.年度收入根据电力销售价格和供电量的预测,预计本项目每年可获得XXX元的收入。

3.经济评价指标根据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能力。

五、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采用的抽水蓄能技术已有多个成功应用案例,证明了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能够确保投资回报。

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修复措施规划,本项目能够在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实施,具有良好的环境可行性。

六、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对项目运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水资源风险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未来的水资源供应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七、建议与结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电站可行性研究是对建设电站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分析,以确定该电站是否具备建设和运行的条件。

本报告将对电站可行性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评估结果。

二、研究目标1. 确定电站的需求和用途:根据当地电力需求和能源状况,确定建设该电站的目的和用途,例如满足发电需求、提供备用能源等。

2. 评估电站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对电站的建设技术进行评估,包括可行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确保电站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发电需求。

3. 评估电站建设的经济可行性:根据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发电收益等因素,评估建设该电站的经济效益,确定其投资回报周期和盈利能力。

4. 评估电站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碳排放、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确保电站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三、研究内容1. 电站需求及用途研究:根据当地电力需求和能源状况,确定该电站的用途和发电规模。

2. 技术可行性研究:评估电站建设所需的技术方案,包括发电设备选型、输电线路布置等,确保技术可行性。

3. 经济可行性研究:对电站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进行评估,包括设备投资、运维费用、电价等,确定电站的经济可行性。

4. 环境可行性研究:分析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水资源、土壤等方面,寻找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电力需求、能源状况、技术方案、电价等数据,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2. 文献研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调研,了解电站建设的前沿技术和经验。

3. 实地调研:对预计建设电站的环境条件和场地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4. 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调研结果,建立相应的影响因素模型,对电站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

5. 结果分析: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决策。

五、预期成果1. 确定电站的需求和用途,明确电站的发电规模和建设目标。

2. 评估电站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确保电站的建设方案满足技术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水电站

可行性研究报告水电站

可行性研究报告水电站一、项目名称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电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能源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项目目的1. 研究水电站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2. 深入分析水电站项目的市场前景和风险,为相关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3. 对水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为环保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四、研究内容1. 水电站项目的技术分析(1)对水电站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包括水电站的建设标准、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

(2)分析水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包括水电站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等。

2. 水电站项目的经济分析(1)对水电站项目的投资规模进行估算,包括建设投资、运营成本等。

(2)分析水电站项目的收益情况,包括电力销售收入、政策支持等。

3. 水电站项目的市场分析(1)对水电站项目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包括电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市场竞争情况等。

(2)分析水电站项目的发展前景,包括电力市场的政策导向、市场需求趋势等。

4. 水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1)对水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水资源、土地、生态等影响的分析。

(2)提出水电站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水质保护等。

五、研究方法1. 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获取项目相关数据和信息。

2. 运用统计分析、成本效益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

3.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客观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六、研究结论1. 技术分析表明,水电站项目具有成熟的工程技术和可靠的设备支持。

2. 经济分析显示,水电站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效果和稳定的经济收益。

3. 市场分析指出,水电站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4. 环境影响评估表明,水电站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控,具有一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建设新的变电站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本报告旨在对变电站名称变电站的建设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二、项目背景(一)地区电力需求现状近年来,本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类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电力负荷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现有的变电站已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电网规划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电网规划,为了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在具体位置新建一座变电站,以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增长需求。

三、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一)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新建变电站将增加供电容量,有效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二)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新变电站的建设将改善电网结构,减少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

(三)适应地区发展规划本地区未来规划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对电力供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建变电站将为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变电站选址及周边环境(一)选址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初步选定了具体选址地点作为变电站的建设地址。

该地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

(二)周边环境变电站周边主要为描述周边用地类型,如农田、居民区、工业区等。

周边无重要的军事设施、文物保护单位等敏感区域。

五、变电站建设规模及技术方案(一)建设规模1、主变压器容量:规划安装X台主变压器,容量为具体容量。

2、进出线规模:具体描述进线和出线的电压等级、回路数等(二)技术方案1、电气主接线:采用具体的主接线方式,如单母线分段、双母线等。

2、设备选型:选用先进、可靠、节能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等。

3、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控和保护。

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电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某电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以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实地调查、市场调研、经济评估和环境评价等。

同时,结合电站的需求及运营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指标和评价方法。

三、市场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我们发现该地区的电力需求呈稳步增长趋势。

同时,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的需求将迅速增加。

因此,该电站的投资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四、技术可行性基于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和对电站运营需求的考虑,我们推荐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种技术进行组合建设。

这两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清洁能源发电,还能形成互补优势,提高电站的稳定性和效率。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较高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而风力发电由于其资源广泛、技术成熟且造价相对低廉,也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经济评估在经济评估中,我们综合考虑了电站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发电收益和补贴政策等因素。

通过灵敏度分析和资本金回收期计算,我们得出结论:该电站建设可行,并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实现投资回报。

六、环境评价在环境评价中,我们对电站建设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

我们发现,由于采用了清洁能源发电技术,该电站对大气、水体和土地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较小。

同时,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噪音和固体废物管理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七、风险分析在风险分析中,我们对电网稳定性、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风险评估和对策制定,我们得出结论: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八、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报告得出结论:该电站建设具有可行性,并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技术支持和经济效益。

但需要注意合理规避风险,增强电站的盈利能力和环保指标,并与政府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XX地区220KV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地区220KV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地区220KV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XX地区目前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瓶颈,为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需建设一座新的220KV变电站。

该变电站将作为XX地区电力系统重要的负荷中心和电力传输中继站,优化供电结构,提升电力供应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XX地区220KV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2.项目规模: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

3.主要设备:一台220KV主变压器、一台220KV断路器、一台220KV隔离开关等主要设备。

4.建设期:预计为1年。

5.运营期:长期运营。

三、项目建设理由1.供电保障:XX地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现有变电站容量无法满足需求,建设新的220KV变电站对供电保障至关重要。

2.环境优化:新变电站建设将协调现有电网结构,优化供电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质量。

3.地理优势:选址在地理位置优越处,对整个区域的电力输变电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四、项目市场前景1.需求市场:XX地区电力市场快速增长,建设新的220KV变电站将提供更好的供电保障。

2.竞争优势: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技术实力,将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未来预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需求将继续增长,新变电站有望在未来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

五、项目投资分析2.投资回报:预计项目年投资回报率在8%-10%之间,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前景。

3.风险预警: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需谨慎评估和控制。

六、项目社会效益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2.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改善人民生活。

3.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七、项目建议1.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2.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加强项目风险管控,确保项目建设平稳进行。

综上所述,XX地区220KV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有望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江西德兴市沙坞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三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二章水利、水能第三章水工建筑物第四章临时工程第五章机电部分第六章工程管理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第八章工程概算第九章经济评价注:1、本次设计主要参考依据《小型水电站》(江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天津大学水利系编);2、高程为假设高程。

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德兴市沙坞电站是一座引水径流式发电站,电站总装机480千瓦,座落在龙头山大安山林场境内,属洎水河上游南支龙头河最上游一级电站。

电站主河发源于德兴市与玉山县交界的怀玉山山脉的银古坳,坝址以上控制的集雨面积为12平方公里。

洎水河是乐安河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也是德兴市境内的第二大河,地理位置:东径117°29′~118°00′,北纬28°11′~29°00′,流域总面积564平方公里,其中德兴市境内501平方公里。

流域内,从河段上看,河流上游河谷狭窄,山高陡峭,流域内植被较为完整,植被种类以松、杉、杂木、毛竹为主。

上游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水土流失程度小。

本流域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雨湿润,是江西省多雨区之一,具有较典型的山区小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降雨1936.2毫米,但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强度大,多年平均最大一月暴雨值为111.2毫米,最大值为224.3毫米(1967年),一次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1—2天,持续时间在3—4天以上的机会很少。

多年平均径流量立米/秒,年径流总量亿立方,年径流深1226.5毫米,且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很不均匀,4—6月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

流域内地貌为构造剥蚀地貌和侵蚀堆积地貌两种,上游东南部地层岩性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和新生界第四第。

二、工程枢纽布置经勘测,并经多方案比较,遵照《乐安河流域洎水规划报告》的水力开发方案,最后确定沙坞电站工程枢纽总体布置为:利用I坝,通过220米渠道将龙头河左侧小支流上的水引至龙头河主流上,再在龙头河主流上做Ⅱ坝,在坝的右岸,利用3221米渠道将水引至沙坞处进行发电,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大坝两座,长各为9米和15米,渠道一条,长3221米,压力钢管一条,长270米,厂房一座114.4平方米;工程主要机电设备为水轮发电机两套,各为160千瓦和320千瓦,工程输电线路,10千伏电压等级5公里。

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工程投资主体系股份合作投资,工程符合流域规划,既无淹没纠纷,又不影响农业灌溉和人畜用人,系一级引水径流式发电站。

工程水力资源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开发洎水河的水力资源。

从财务评价和其它各项指标看,经济指标较优,且建成后全部电量输送至电网,丰水期电网不会限制电量上网,因此,从市场研究、技术分析和经济评价三方面看,建设该工程是完全必要而且可行的。

四、工程特性表第二章水利、水能第一节水利计算一、设计保证率的确定根据江西省上饶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乐安河流域洎水规划报告》(88年),本着该电站建成后能联网运行,有加工用电等季节性负荷,并同时考虑丰水期水能的充分利用,根据小型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的取值规定,选定该电站的设计保证率为50%。

二、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由于该站以上的流域内无实测资料,在水电站的下游63公里处的银山有一水文站,且有33年的径流资料,银山站与该站同在一条河流上,自然条件相似,且已知银山站控制的集雨面积为469km2,采用水文比拟法,可求得设计站的年平均流量,并通过年平均流量经验频率的计算,绘制年平均流量经验频率曲线,从而求得在设计保证率P=50%时,Qp=0.47m3/s三、设计代表年的选择从年平均流量经验频率曲线上查得:1、枯水年: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为75%(74年),Qp=0.31m3/s;2、中水年:取P中=50%(80年),Qp=0.47m3/s;3、丰水年:取P丰=25%(70年),Qp=1.08m3/s。

第二节水能计算一、保证出力以中水年日平均出力保证率曲线代表多年日平均出力保证率曲线,绘制成出力保证率曲线后,根据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可查得相应的保证出力值为68千瓦。

二、多年平均发电量以中水年年发电量代表多年平均发电量,可得该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万度。

三、装机容量根据保证出力值,确定最大工作容量,根据该站运行特点,确定季节容量,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该站的装机容量为480KW。

四、年利用小时根据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可求得年利用小时数为4850小时。

第三节设计洪水一、设计洪水由于本电站是引水式电站,大坝进水口利用低坝拦截河中来水,大坝只需比河床高1.0米,且坝上游无任何淹没;另外,厂房处地势开阔,只要厂房在校核洪水位以上即可,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前提条件,不需做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二、洪水调查考虑厂房做在河边,既不受淹,又要尽量降低位置,充分利用水头,经调查98年百年一遇的洪水位为45.80米。

第三章水工建筑物第一节大坝和进水闸该电站的引用流量一部分取自龙头河主流,一部分取自主流左侧支流。

经勘测,需做水坝内座。

Ⅰ号坝坝长9米,坝顶高程定为201.46m,渠道进水口底板定为201.06m。

Ⅱ号坝坝长15米,坝顶高程定为200.8m,渠道进水口底板定为200.00m。

一、大坝(一)Ⅰ号坝1、Ⅰ号坝断面拟定大坝采用浆砌石重力坝,坝体采用75#浆砌石块,迎水面采用30cm厚150#砼进行防冲刷保护,底层用50cm厚砼与岩基连接,Ⅰ号坝的具体尺寸,见Ⅰ号坝横断面图。

2、Ⅰ号坝坝体材料用量每米长坝体所需材料重为:75#浆砌石:2.43m3150#砼:2.72m3(二)Ⅱ号坝1、Ⅱ号坝断面的拟定Ⅱ号坝位于主流上,因此,大坝型式采用浆砌石重力坝,坝体采用75#浆砌石,迎水面采用30cm厚的150#砼做防渗面板,溢流面采用30cm厚的150#砼进行防冲刷保护,底层采用50cm厚150#砼与岩基连接。

具体尺寸见Ⅱ号坝横断面图。

2、Ⅱ号坝坝体材料用量每米长坝体所需的材料量为75#浆砌石:5.43m3150#砼:3.87m3二、进水闸(一)Ⅰ号进水闸1、进水闸的布置及设计采用开敞式进水口,进水闸与坝轴线成45°角布置在水坝的右岩,闸址与岩石连接。

进水闸底板高程为201.06米,闸边墙顶高程为203.06m,闸边墙长3.0m,闸门板采用简易的木闸门。

具体尺寸为Ⅰ号进水闸布置图。

2、进水闸材料用量:(1)松木闸门板壹套:厚8cm,长110cm,高160cm。

(2)边墙150#钢筋混凝土:12.3m3(3)闸底板75#浆砌石(50cm厚):1.5m3(4)闸底板150#砼(10cm厚)和闸室前截水墙150#砼(20cm厚)共计1.0m3。

(二)Ⅱ号进水闸1、进水闸的布置采用开敞式进水口,与大坝同轴线布置在大坝的右岸,闸址与岩石连接,闸底板高程为200.00m,闸边墙高程定为202.60m,闸边墙为5.0m,具体尺寸见Ⅱ号进水闸立面布置图。

2、进水闸设备及材料用量(1)启闭机:采用螺杆式启闭机一台,启闭力为2号,闸门采用平板钢闸门,平面尺寸(b×h)为:×1.2米。

(2)工作桥、边墙150#钢筋混凝土:38m3(3)闸底板75#砼(10cm厚)和闸室前截水墙150#砼(20cm厚):1.8m3第二节渠道、渠道建筑、前池和压力管道一、渠道(一)Ⅰ号坝引水渠1、Ⅰ号坝引水渠的引用流量Ⅰ号坝以上控制的集雨面积为1.5km2,Ⅰ号坝的引水渠主要引用枯水期Ⅰ号坝拦截的枯水期的流量,根据第二章中确定的装机和选择的机型,机组的最大引用流量为0.499m3/s,考虑加大渠道断面有利于调节流量,并考虑渠道的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流量,最后确定渠道的最大引用流量为0.835m3/s,因此,根据Ⅰ号坝控制的集雨面积和Ⅱ号控制的集雨面积各为1.5KM2和12KM2,确定Ⅰ号坝引水渠的引用流量为0.15m3/s。

2、引水渠的断面设计引水渠长220米,渠道采用沿山腰布置,开挖后用150#砼进行浇筑,渠道纵坡采用3/1000,横断面为矩形断面。

由附录Ⅱ表Ⅱ—3,渠道边坡采用砼浇筑后,糙率n=,查表10-6,i=10003,26.181=i ,则流量率K=74.226.1815.0=⨯=IQ m 3/s 设底宽b=0.5m ,用试算法求水深h ,假设h=0.4m ,则:渠道过水断面W=b×h=×=(m 2)湿周:x=b2h=+2×=(m )水力半径:R=154.03.12.0==x w (m ) 查附录Ⅱ表Ⅱ-2,当n=,R=0.154m 时,C=验算流速率:K=WC 10003154.0412.0⨯⨯⨯=R =0.176m 3/s>Q=0.15m 3/s ,满足要求。

验算流速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V=88.02.0176.0==W Q m/s 查附录Ⅱ,表Ⅱ-1,对于砼,不冲流速在8m 3/s 以内,查表10-3,不淤流速为0.42m 3/s ,计算流速值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要求。

因此,渠道的断面在加上0.2m 超高的情况下,宽×高为:×0.6米。

具体尺寸见I 号引水渠断面图。

3、引水渠工程量及衬砌材料用量每米长土方开挖量为:2.66m 3每米长所用150#砼为:0.19m 3每米长所用75#浆砌石为:0.35m 3(二)Ⅱ号坝引水渠1、Ⅱ号坝引水渠的引用流量从前面计算分析得知,机组的引用流量为0.499m 3/s ,则Ⅱ引水渠的引用流量为0.499m 3/s 。

2、引水渠的断面设计引水渠长3221米,其中明渠2881米,隧洞340米,渠道沿山腰布置,开挖后山坡土方段用75#浆砌石衬砌后,再用150#砼进行浇筑,岩石段开挖后直接用150#砼进行浇筑,隧洞段开挖成方圆形后,按边墙衬砌,洞顶按不需衬砌进行设计。

渠道纵坡采用3/1000横断面为矩形断面。

由附录Ⅱ表Ⅱ-3,查得糙率n=,查表10-6,i=10003,26.181=i ,则流量率K=112.926.18499.0=⨯=i Q(m 3/s )设底宽b=0.8米,用试算法求水深h ,假设h=,则:渠道过水断面W=b×h=×=(m 2)渠道湿周:x=b+2h=+×2=(m )水力半径:R=27.04.264.0==X W (m ) 查附录Ⅱ表Ⅱ-2,当n=,R=0.27m 时,C=验算流速率:K=WC 1000327.085.45064⨯⨯⨯=R =0.835m 3/s>Q=0.499m 3/s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