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讲解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
患者下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亚急性期左偏瘫患者中很常见。
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康复治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和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患者的康复效果。
首先,下肢康复机器人提供了精准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刺激,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通过机器人训练,患者可以模拟真实的步态,逐步恢复日常步行的能力。
此外,机器人还可以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提高康复效果。
然而,仅仅是机器人训练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这时,就需要融入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通过自我想象来模拟运动行为,从而激活大脑神经系统的康复方法。
对于下肢偏瘫患者来说,这种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大脑和下肢的联系,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协调下肢肌肉的运动。
研究表明,将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和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例如,在训练中引导患者通过运动想象来模拟走路的姿势,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到机器人训练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下肢训练。
此外,处理运动想象的神经元也会对患者大脑的整体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加速康复过程。
综上所述,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和运动想象疗法可以为脑卒中
亚急性期偏瘫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康复计划。
这种综合运用和定制化的康复方案,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下肢功能,还能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运动想像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 0 8 0 7- 2 6 1 8 9 2 1 )2- 00 0
随着人类 寿命 的延长及疾病谱 的改变 ,脑梗死 已成为人类致死和 致残 的主要原 因,存 活者 中约有34 /患者遗 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运动想
配合治 疗。治疗 组6例 ,男性 3例 ,女性3 例 ,平 均年龄 (48 ± 6 5 l 5. 2
随机 分为 治疗组 (- 6 n 6 )和对 照 组 (- 8 。 两组 患者均 给予 常规 治疗 , 治疗 组 则在 常规 治疗 的基础 上加 用运 动 想像 疗 法。 两组 患者 于治 n6) 疗 前 、治疗后 4周 分别 采用功 能性 步行量 表 (AC 、F g Mee 运 动功 能量 表 (MA)及 B r e指 数评 分 ( I F ) u l yr — F ah l t B )评 定 步行 能 力、下肢 运 动功 能及 A L水平 ,将 两组评 分结果进 行 比较 。结果 治 疗后 两组 患者 步行 能 力、下肢 运动 功 能及 A L水平 均较 治疗 前 明显改 善 ,两组 D D
腔知识的了解。
参 考文 献
[ 边可 胤. 痛 口腔推麻 仪在 儿童 牙病 治疗 中的应 用 [. 医科 1 ] 无 J天津 ] 大 学学报 , 0 , 0) 2 —2. 2 91 : 758 0 5 5 汪俊 . 何克 服儿 童龋 病治疗 过程 中的恐惧 心理 [ . 如 J 中国实 用 口 】 腔科 杂志 , 0 , 5: 72 9 2 81 ) 6 -6. 0 ( 2 【] 李 碧 霞. 科 恐惧 相 关 因素分 析 及护 理 对策 [】 3 牙 J. 医 技杂 志. 实用
行走 以及行走 功能恢 复程度直接 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 以及恢 复信心 ,
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机制解析

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机制解析脑卒中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它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运动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机制。
影响:1. 运动疗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运动疗法通过恰当的运动模式和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肌力、肌耐力和协调性,这对于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疗法改善认知功能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认知功能的受损,如注意力缺陷、记忆力减退等。
而运动疗法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3. 运动疗法促进心理健康脑卒中患者往往面临诸多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身心的放松,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机制解析:1. 神经再生和重塑运动疗法通过刺激运动皮层和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连接,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突触的形成和增强,加速大脑的重塑。
2. 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运动疗法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脑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和废物清除,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
3. 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保护运动可以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此外,运动还可以激活神经保护机制,减少脑卒中引起的细胞损伤。
4. 改善心理状态和社交支持运动疗法本身具有一定的愉悦性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
此外,参与运动疗法的群体活动还可以提供社交支持,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有专业的指导和监督。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运动疗法的最佳实施方式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包括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康复手段,通过患者在大脑中模拟执行特定运动来促进康复。
本文对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相关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运动想象疗法;康复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脑卒中会导致大脑部分区域的受损或死亡,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
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的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1. 运动想象疗法的原理及特点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基于神经科学的康复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在大脑中模拟执行特定运动来促进康复。
患者通过专门设计的指导或音像资料,通过观看、感知、模拟、回忆等方式,完成相关运动动作的想象训练。
在此过程中,大脑皮层会激活相应的神经元群,从而促进受损区域的再学习和再组织。
运动想象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可重复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脑卒中后患者,因此备受关注。
2.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影响研究表明,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通过大脑皮层的再学习和再组织,运动想象疗法可以增强受损区域的神经元兴奋性,促进神经元再连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时,还可以增强对受损上肢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提高运动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经过一定周期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脑卒中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3. 运动想象疗法与传统康复手段的比较与传统的康复手段相比,运动想象疗法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简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便于患者在家中进行训练;2)可重复性强,可以多次进行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3)能够在大脑皮层产生可见的再学习和再组织效果,对促进康复效果更为明显。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p ro me n t e wh l s a e a d mo o ma e y wa d e n g o p A n s a e a d g o p B i t g Ⅱ . Al p t n s we e a — e f r d i h o e t g n t r i g r s a d d i r u i t g I n r u n s a e l a i t r s e
deer n e s or s o f e c c e fBBS n M ,a elasm a f e t d lm b—oa i rweghtbe we n i hes a ih o ori a r a t a d FI sw l x a f c e i l d ng pe i t e n t t gew t m t m ge y w sbe —
he i e c p te s w h r n ch oni t g ( b e 6 m plgi a int o we e i r c s a e a ov mont ) w e e r nd hs r a om l v d d i o t o gr ps N or a e ab lt in w a y dii e nt w ou . m lr h iiato s
患者进行两阶段交叉实验研究 。两组患者均进行 常规康 复训 练 , 中 A组 在第 1阶段 ( )B组在第 Ⅱ阶段 ( 其 6周 、 6周) 于带规康复训
练前进行运动想象 ; 脱期 ( 洗 2周 ) 两组 均 不 进 行运 动 想 象 。 每 一 阶 段 实 验 前 后 分 别 采 用 B r 内 e g平 衡 量 表 ( B ) F g Me e 评 定 B S 、 u l yr - 量 表 平衡 功 能 部 分 ( M— ) 单 位 体 重 患 腿 最 大 承 重值 及 功 能 独 立 性 评 定 ( I ) 行 评 定 。 结 果 结 合 运 动 想 象 阶 段 与 仅 进 行 康 复 F B 、 FM 进
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中的应用

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中的应用脑卒中偏瘫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后遗症,患者在步态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运动想象是现代康复治疗中一种新兴而有前景的方法,它可以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提供有效的帮助。
运动想象是指通过大脑的高级中枢神经网络,运用想象或者其它带有心理内涵的思维方式,来刺激运动神经元,发挥同样的运动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运动想象可以增加患者的运动意愿、提高肢体的功能活动度和运动控制能力,及时恢复受损神经网络的功能。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恢复中,运动想象可以通过向患者传达正确的运动信号和运动目标,促进神经系统的再次修复和重建。
具体来说:通过观察和想象理想的步态,患者的大脑可以重建在特定运动控制区的神经突触和突触的功能性连接,提高神经网络的整体运作效率,改善步态的协调程度。
如果患者能够准确想象肢体的运动轨迹和力量控制,不断通过大脑神经网络传输运动信号,就可以在患侧身体某些区域产生肌肉收缩反应。
通过灵活的运动想象,患者可以调整不同方向运动且不同程度的力量与放松状态,提高肢体的协调、协同和平衡,最终恢复步态功能。
有人曾经用“视觉复制”这一概念形容运动想象的效果,即运动想象可以复制和模拟肢体的运动经验和知觉经验。
但是,患者在使用运动想象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患者需要结合自身的身体和感官经验,进行运动想象的练习,从而建立一种主动、自觉、愉悦、创造性的体验。
同时,为了提高效果,患者应该尝试减少其他不必要的干扰,如处理其他事情或者康复时太多人的陪伴等。
其次,患者可以选择不同运动目标,例如步行、坐下、爬楼梯等,通过动态或者静态的运动想象进行配合,最终达到步态恢复的效果。
最后,练习运动想象需要不断地跟踪和记录,通过指导和帮助,慢慢形成自身的体验和学习,才能使运动想象方法发挥最大的效果。
总之,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重构神经主流并提高肌肉收缩反应,最终促进受损神经系统的再生,在患者步态得到有效的调节。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43例患者,使用运动想象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FMA评分、MBI 评分以及STEF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者FMA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提高(P < 0.05)。
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运动想象疗法;偏瘫;上肢功能;康复脑卒中偏瘫肢体在运动时首先是由大脑传导出运动意念,之后支配所属肌肉进行收缩,完成肢体的运动,康复治疗的作用之一是重建这一从大脑至肌群的正常运动模式,运动想象疗法则能有效地强化这一正常运动传导通路[1]。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使用运动想象疗法前后患者各项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后上肢运动恢复功能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偏瘫后存在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51~81岁,平均(63.5±4.8)岁,患者身高158~18 5 cm,平均(164.7±3.2)cm;偏瘫部位:左侧20例,右侧23例;病程3~14 d,平均(10.1±1.2)d。
1.2 方法本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运动想象疗法,首先让患者仰卧于病床,全身放松,通过5 min左右的时间暗示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脑海中浮现患肢抓持木钉、球拍等物体的景象,集中所有注意力,想象运动形式,达到改善手腕的屈伸功能以及手指的运动功能,然后使用2 min左右的时间,使患者集中注意力在自身躯体与周围环境的空间想象中,使其感受返回病房后的身体的感觉,注意辨别周围的声音改变,最后医师进行5位数字的倒数,并在数到1时嘱患者睁眼,治疗结束,每周1次,以连续治疗8周为1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以及简易上肢功能评分(STEF)变化情况[2]。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治疗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卢金【摘要】近年研究表明,约7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能够安全度过急性期,但存活的脑卒中患者常会遗留运动、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的瘫瘦、失语、认知功能障碍,偏瘫是最常见的功能缺陷之一。
这些神经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个人造成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如何促进脑卒中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并尽快回归社会是摆在医务人员及全社会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运动想象训练;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XX)08-0186-02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该病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
传统的偏瘫康复治疗包括肢体的功能训练、针灸、推拿、电刺激治疗等,近年来一些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其中运动想象训练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康复技术,它既可以发挥脑卒中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又操作较方便,是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之一。
现就运动想象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1 运动想象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作用运动想象训练可明显地促进运动员对新技巧的学习,研究表明运动想象训练可提高篮球罚球、游泳起跳、标枪投掷、武术、跳高、体操等项目的运动成绩,对于学习这些运动技能具有积极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初运动想象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运动想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作为激活运动网络的一种手段,它适用于脑卒中的任何阶段。
脑卒中后当患者大脑皮质或传导束受到损伤,出现运动障碍时,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可实现大脑的可塑性,从而运动功能得以恢复。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运动疗法后进行,每天1次,每周治疗5d,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结果
❖ 有表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会影响肢体功能 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因此,本次研究除采用平衡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平 衡功能的评定外,还特选取了改良Barthel指数量 表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 诊断明确,生命体征稳定, 疾病症状不再进展超过48 h
❖ 存在偏侧下肢瘫痪( 下肢肌 力≥3 级)
排除标准
❖ 伴理解困难、痴呆、认知 障碍、感觉性失语的患者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 量表(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 全者
扩展
❖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运动想象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反 馈的镜像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手段也进入了让大家 的视野。
❖ 同运动想象疗法一样,镜像疗法也不能作为一个独立而唯 一的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综合疗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合中医的意念康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想像 疗法,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生物反馈、肌电刺 激,中医针灸推拿,与肌电图、脑电监测仪器等 电脑操控技术结合,开发出新型运动想像治疗仪 等都会使我们的康复效果事半功倍。
研究小结
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可以 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而提高其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
优越性:
局限性:
❖ 简单易行
❖ 成本低廉
❖ 可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 性
❖ 应用想象疗法时,基本只 由治疗师说指导语,而患 者是否切实去做无法获得 检测
❖ 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本身 的要求较高,有较多排除 因素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 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天津市环湖医院 康复科 侯玮佳
概念
❖ 运动想象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 象某种动作或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 制能力,早期应用与体育训练中。
❖ 机制是心理神经肌肉理论(PM理论),即“运动流 程图”理论。
l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运动想象
意念形成
❖ 伴有小脑疾病患者
❖ 不愿合作者或不配合治疗 者
研究方法
❖ 常规康复干预: PT(每次30-40min) 部分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加入OT训练 理疗【中频电刺激,生物反馈】
每天1次,每周治疗5d,连续治疗4周
❖ 运动想象训练:【运动暗示】
(1)闭目进行全身放松 (2)运动想象【站立位重心向患侧转移、从椅子上站起和
兴奋冲动 产生
相关肌肉 收缩
运动产生
运动想象疗法 其
a 强化正常的运动传导通路
他
b 促进潜伏通路和休眠突触
康
的活化
复
c 加速缺血半暗带的再灌注
治
d 改善脑血流状态
疗
e 降低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
提高康复效果 降低致残率
研究框架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及由此引起 的其他系统机能改变,易导致平衡失调,从而影响运动 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
故尽早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是脑卒中康复 主要目标之一。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研究小结
研究目的
❖ 观察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 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 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卒中 患者,初次发病,且病程< 6个月
❖ 运动觉及视觉想象问卷 (KVIQ) 测试正常(>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