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全管理制度宣贯培训考试题库-大连化物所

2014安全管理制度宣贯培训考试题库-大连化物所
2014安全管理制度宣贯培训考试题库-大连化物所

DICP

大连化物所安全教育考试题库(2014年版)说明:

1、本试题库作为安全培训后考试参考题,本题库内容基本出自所安全管理制度、安全

培训和安全基础知识,请全所工作人员认真仔细填答。

2、正式考试题分为A.B.C三套试题,分值120分,及格分数为100分。

一、单选题(要求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多选不得分)

1. 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C.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 消防工作贯彻 ____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

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 职业卫生工作贯彻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 我所安全工作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B. 我的安全我做主你的安全我有责

C.以人为本、综合预防

5. 我所安全工作指导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以人为本、综合预防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6. 我所安全工作坚持 ________ 的原则。

A.业务工作谁主管,安全工作谁负责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7. 法定代表人是全所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所的安全工作负_______。

A.全面领导责任

B.具体领导责任

C. 领导责任

D.直接领导责任

8. 受法人委托,分管安全工作所领导对全所的安全工作负__________ 。

A.全面领导责任

B.具体领导责任

C. 领导责任

D.直接领导责任

9. 管理及支撑部门和研究室负责人为本部门的安全责任人,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______ 。

A.全面领导责任

B.具体领导责任

C. 领导责任

D.直接领导责任

10. 各研究组负责人为本研究组的安全责任人,对本研究组的安全工作负______ 。

A.全面领导责任

B.具体领导责任

C. 领导责任

D.直接领导责任

11. 安全培训教育目的为不断提高全所工作人员的 __________ 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工作人员安

全健康,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A.安全意识、安全行为

B.安全意识、安全思想

C.安全行为、安全防范

12. 所区内的各单位负责各自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_____________ 原则。

A.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

B. 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C. 谁主管、谁负责

13. 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

无伤害事故,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得出了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

A. 1:100:500

B. 1:10:300

C. 1:10:100

D. 1:29:300

14. ___________ 是我所安全工作的领导机构,由主管安全工作的所领导担任主任,由安全

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其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A.安全委员会

B.保密委员会

C.计划生育委员会

D.交通安全委员会

15. 受法定代表人委托, _______ 负责对全所的安全工作进行组织部署,签订安全责任状;

A.安全委员会主任

B. 安全委员会副主任

C.研究室主任

16. __________ 制定并完善所级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管理流程。监督和指导相关

部门二级安全制度、专项应急预案、岗位应急方案的制定

A.安全生产委员会

B. 办公室

C. 综合管理处

17. 发生安全事故后, ________ 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信息通报,接待和协调媒体采访以及各

种信息发布渠道的跟踪。

A.综合管理处

B. 办公室

C. 科技处

18. ______ 组织对全所公共部位安全设施检查和维护;

A.综合管理处

B. 办公室

C. 科技处

19. 对新采购大型仪器或反应装置,如含辐射源或特种设备等, ________ 负责将相关信息转综合管理处;

A.质量处

B. 办公室

C. 科技处

20. ______ 对重大科研项目所涉及的安全事宜协助;

A.综合管理处

B. 重大项目办公室

C. 科技处

18. ____ 组织新入所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A.人事处

B. 办公室

C. 综合管理处

21. ______ 按照反恐和维稳要求落实人员政治审查工作;

A.人事处

B. 重大项目办公室

C. 科技处

22. ____ 负责研究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

A.研究生部

B.人事处

C. 综合管理处

23. ____ 负责落实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卫生等工作;

A.基建办公室

B. 人事处

C. 综合管理处

24. ____ 协助综合管理处对所区内参、控股公司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A.基建办公室

B. 经管委

C. 综合管理处

25. ______ 及时组织影响安全工作的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

A.财务处

B. 重大项目办公室

C. 科技处

26. ______ 负责全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落实所属计算机房安全管理;

A.综合管理处

B. 图书档案信息中心

C. 科技处

27. ______ 明确本组安全工作要点,组织制定、完善本部门二级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

A.研究组负责人

B.研究室负责人

C. 管理及支撑部门负责人

28. ______ 落实所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每年的安全教育不得少于4次;

A.研究室安全员

B.研究组安全员

C.综合管理处

29. ______ 熟悉本岗位科研工作情况,按规定履行各项安全工作职责,对本岗位的安全工

作负具体责任。

A.研究室安全员

B.研究组安全员

C. 工作人员

30. 研究组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实行建档管理,并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A.全面负责

B. 间接负责

C. 过程负责

31.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须认真查阅危险化学品的_____________ ,了解所用化学品的特性和

安全防护知识,保证使用安全。

A.包装说明书

B.设备使用说明书

C.安全使用说明书

32.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说明书共有_______ 项内容。

A. 十二项

B. 十六项

C. 十八项

33. 同一实验室内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液体存放量,同一品种数量不超过_______ 升,连续进行实验用量较大的研究组,实验室内不得超过一天的用量,并在明显处告知各品种的最大数量。

A. 1

B.3

C.5

34. 物质燃烧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

A.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闪点

B. 可燃物质、引燃物质和闪点

C.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燃点

D.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

35.危险化学品属于遇空气自燃物质。

A.甲醇

B.黄磷

C. 丙酮

D.硫酸

36.过氧化氢与混合将会出现爆炸燃烧的严重后果。

A.甲醇

B.乙醇

C. 丙酮

D.乙醚

37.化学品泄漏事

故,下面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报告(报警)

B. 对危险部位采取进出限制

C. 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38.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 。

A.可以用明火加热

B. 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 不可猛烈撞击

D.使用水浴或油浴加热

39 ?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 在通风橱操作时,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岀脱下后再扔掉

40 ?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 D )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 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 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 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41 ?使用碱金属引起燃烧采用下列 _________ 方法最合适。

A.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 马上向燃烧处浇水灭火

C.马上用灭火毯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42. 稀释浓酸时,下列哪种方法比较安全_____________ 。

A.将浓硫酸缓缓注入到水中,并慢慢搅拌

B.将水缓缓注入到浓硫酸中,并慢慢搅拌

C.将水和浓硫酸同时慢慢倒入另一容器中

43. 危险化学品要害部位的责任主体为危险化学品_________ ,全面负责本单位要害部位的管理。

A.所属部门

B. 监管部门

C.供货单位

44. 科研园区、实验室以及其它公共区域内均列为__________ 。

A.动火区

B. 禁烟区

C. 禁火区

45.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____________ 。

A. 闪燃

B. 自燃

C. 火灾

D. 阴燃

46.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 。

A.被人践踏

B. 中毒窒息

C. 烧伤

D. 高温

47.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___________ 。

A.越小

B. 无关

C. 越大

D. 无规律

48. 气瓶的充装、存储、发放、维修、运输和送检等均由气瓶的___________ 负责。

A.供应单位

B. 使用单位

C. 监管单位

49. 室外气瓶的存放位置应设有防止阳光暴晒等的安全设施,并与避雷设施、设备吸风口和热源保持至少______ 米间距。

A. 3

B.5

C.8

50. 气瓶使用者在领用气瓶时必须对气瓶 ____________ 和使用周期进行确认,标识气瓶使用部 门、领用者等信息,并做好相关的安全检查。 A. 介质 B. 周期 C. 体积

51. 禁止将 __________ 钢瓶或贮罐放在室内或走廊通道内。 A.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B.惰性气体 C.空气钢瓶

52. 国家气瓶的安全检验周期规定: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盛装腐蚀

性气体的检验周期分别为 — 年检验一次。

A. 2 ,3,5

B. 5 ,3,2

C. 1

,2,3 D. 3

,2,5

53. 使用 ______ 时,操作者的双手、手套及工具等不得沾染油污或油脂。

A.氢气瓶

B. 氧气瓶

C.

液化石油气钢瓶

D. 氮气瓶

54. 瓶阀冻结时,应把气瓶移至较温暖的地方,用 ___________ 解冻。 A. 温水(40度以下) B. 开水 C. 蒸汽 D. 明火.

55. 气瓶使用时瓶内气体不能用尽,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 Mpa 。

A. 0.03

B. 0.05

C. 0.08

D. 0.1

56. 实验中使用的液氯充装系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A. 0.42 公斤/升 B. 0.53 公斤/升 C.1.25 公斤/升

57. 实验室常用的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瓶表面漆色分别为 A.深绿、黑、铝白、天蓝 B. 天蓝、黑、铝白、深绿 C.深绿、天蓝、黑、铝白

D.

铝白、深绿、天蓝、黑

58. 实验室常用的氢气爆炸极限为 ____________ 。 A. 18% B. 21% C. 30% D. 15%. 60. 检查实验室在用的各类气体管线是否泄漏的最有效安全的方法是

A.用打火机检查漏气处

B. 用肥皂水涂在检查处

C.用鼻子闻泄漏处

D.

用仪器检测

61. 承压设备初次使用或停用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 _________ 应采取安全措施对设备进行耐压 性和气密性检验,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使用。 A.使用部门

B.

监管部门

C. 检测部门

62. 使用集中供气部门在使用或停用集中供气系统前, 应及时向 ___________ 单位提出申请,

经供气单位同意和现场确认,综合管理处核准后方可使用或停用。

A.集中供气

B.

综合管理处

C.检验单位

63.

________ 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维修和拆卸集中供气设施,如发现集中供

气系统异常,应及时与集中供气单位联系进行处理。

A.使用集中供气部门

B. 综合管理处

C. 供气单位

持有电工证件 不得放置电源配电箱(盘)下,并与气瓶、药品柜、

由综合管理处协助研究组完成,产品到所后,使用部

门应在 ____ 天内通知综合管理处进行现场检查并提交放射源备案材料, 案。 A.

10

B.15

C.20

67. 实验室应严格控制实验尾气的排放,有毒有害尾气必须经过 _____________ ,达到安全状态后 方可排放。

A. 12% —19%

B. 5.0% --15.0% 59. 作业场所氧含量低于

C. 6.0% — 36%

D. 4.0%

—74%

时,严禁进入以免造成窒息事故。

64.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拆除等应由 __________ 的专业人员进行。 A.使用部门 B. 监管部门 C. 65. 电热设备的摆放应考虑周围的安

全,

木柜等至少应保持 ______ 米的间距。 A.3

B.5

C. 8

由综合管理处办理备

A.吸收处理

B.非吸收处理

C. 布袋收集

68. 发生人员受伤的事故单位应在_______ 个工作日内填写《职工工伤申报申请表》,并提供大连市工伤认定部门要求的相关资料,综合管理处负责组织工伤申报工作。

A. 2

B. 5

C.10

69.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________ 级事故:

(1 )直接经济损失在1.0 — 5.0万元范围内的;

(2)仪器设备受到损坏影响工作31-60个工作日内的;

(3 )污染环境受到所外举报或投诉,经核查属实的;

(4)事故造成1人轻伤,误工日在30天以内的。

A. I

B. n

C. 川

70. 发生______ 级事故,对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研究组负责人分别给予2000元、500元和1000元的经济处罚。

A. I

B. n

C. 川

71. 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等标志。

A.通行、禁止通行、提示和警告

B. 禁止、警告、指令和通行

C.禁止、警告、通行和提示

D. 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

72. 我所规定的每周两次集中回收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时间为:

A.每周二、四下午

B. 每周一、三下午13: 00—15: 00

C.每周二、四下午(山上14: 00---14 : 50; 山下14: 55---15:30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中所称的安全包括 ______________ 等与我所安全相关的各项事宜。

A.技术安全

B.危险化学品安全

C.防火安全

D.特种设备

E. 机械设备

F.电气安全

G.辐射安全

H.生物安全

I. 职业安全J 环境保护K.安全保卫

2. 安全制度汇编适用于大连化物所 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所区内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A.所有部门

B.科研园区内的参(控)股公司

C.外来施工队和协作单位

D.所内工作人员

3.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________________ 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

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A. 毒害

B. 腐蚀

C. 爆炸

D. 燃烧

E. 助燃

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说明书(MSD$是 _______________ 。

A. 是关于危险化学品爆炸、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

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性文件;

B. 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流通的指导性文件;

C. 是应急人员进行应急作业时的技术指南;

D. 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E. 是单位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5. 剧毒化学品需建立______________ 的“五双”管理制度。严禁将剧毒化学品转借、赠送、

卖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A.双人保管

B.双人领取

C.双人使用

D.双人把锁

E.双本帐

F.双岗操作

6. 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

A.反应速度极快

B. 放岀大量的热

C. 产生大量的气体

7.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是 ____________ 。

A压缩性B. 膨胀性C.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D.有毒性E 窒息性

8.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 。

A易挥发性 B.易流动扩散性 C.带电性E. 毒害性

9. 毒物通过__________ 进入人体。

A.呼吸道

B. 皮肤

C. 眼睛

D. 消化道

10.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________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因素

B. 自然因素

C.生物因素

D. 物理因素

11. 危险化学品要害部位是指需满足下列__________ 条件之一的库房或实验场所:

A. 爆炸品、剧毒品总量大于或等于1公斤

B. 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液化气体)在同一区域内大于或等于10瓶(40L)

C. 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液体(固体)总量大于或等于1吨

D. 惰性气体在同一区域内小于或等于10瓶(40L)

12. 防火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做到“四懂”是_________________ 。

A.懂得火灾的危险性

B. 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

C. 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

D.懂得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E. 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

13?任何盛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或系统在必要时或动火前都必须_____ 。

A.符合安全条件的用清水清洗

B. 用空气置换彻底

C. 用惰性气体置换彻底

D.用抽真空方法处理

E. 用氧气置换彻底

14. 火灾逃生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

A.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B. 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C. 寻找避难处所

D.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E. 多层楼房可以采用绳索(或床单撕条),雨水管逃生

15. 对于氧气瓶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A.氧气瓶冻结时可以用温水解冻

B. 氧气瓶应远离高温场所和明火

C.为保证氧气的纯度,氧气瓶再次充装时,应将氧气全部用尽

D.氧气瓶严禁接触油脂

16. 承压设备初次使用或停用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使用部门应采取安全措施对设备进行

和_____ 检验,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使用。

A.耐压性

B. 气密性

C.超声波E.射线探伤

17. 马弗炉、管式电炉、电热烘箱、电炉、电加热管等电热设备的配电应满足负荷要求,应

设有可靠的_______________ ,设备外壳应安装可靠保护接地(零)线。

A.温度控制器

B. 超温断电器

C.监控摄像

18. 用电装置电源裸露或超负荷用电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 事故

A.触电

B. 火灾

C. 机械伤害

19. 放射工作防护三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

A.时间

B. 限量品种

C. 屏蔽

D. 间距

20. 使用部门应对购入的放射源进行登记,放射性同位素要进行单独存放在安全可靠的装置

内使用或保险柜内保管,不得与__________________ 等物品一起存放。

A.易燃易爆

B. 腐蚀性

C.电气元件

21. 涉及到生物安全的实验需在专门实验室或区域内进行,所产生污染物应有_______ 做好现场清理和消毒工作。

A.专人负责

B. 存入专用容器

C. 专人使用

22. 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