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真题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效,不予评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

每⼩题2分,共40分) 1.⻄⽅古代以其雄辩和与⻘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多德 D.德谟克⾥特 2.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适当减少“主课”的课时,增加⾳、体、美等学科的容量,体现了新课程改⾰的(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基础性 D.选择性 3.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给我们的教学启⽰是教育必须要( )。

A.抓关键期 B.量⼒⽽⾏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4.“教学相⻓”“及时⽽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我国的( )。

A.《中庸》 B.《⼤学》 C.《论语》 D.《学记》 5.很多学⽣都认为只要他们有较⾼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好成绩。

但其实。

动机强度与⼯作效率之间是( )。

A.倒U型曲线关系 B.U型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W型曲线关系 6.能对观察资料进⾏定量分析和对⽐研究的是( )。

A.⾃然情景观察 B.实验室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把⾃⼰当成学⽣,把学⽣当成⾃⼰”这句话所体现的⼼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8.⼈们平时所说的“第⼀印象”是指(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因效应 D.近因效应 9.⺩⽼师观察到。

在若干次探究性⼩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格属于( )。

A.场独⽴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场依存型 10.“只要考出好成绩就不会挨骂”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1.熟悉了杯⼦是喝⽔⽤的,却看不到杯⼦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2.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一观点属于()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3.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钱学森历经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A.叙事型B.讨论型C.表演型D.体验型4.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6.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源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授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7.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A.教育论文B.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教育著作8.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地给自己点了个ZAN。

这种情感属于()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责任感9.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现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统一感10.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最喜欢的漂亮发夹。

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

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B.稳定、外在、可控归因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D.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12.在下列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

2016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2016年上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2016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国考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强调发现学习的人物是布鲁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

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这说明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了人发展的最终结果【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中公教师网提供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C。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答案:A孔子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答案:C夸美纽斯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一C.心理D.劳动起源论答案:C 心理起源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段性D.生产性答案:A永恒性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A.责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答案:B脱离社会生产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转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答案:A生产力发展水平7.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王寅学制B.葵卯C.壬子癸丑D.壬戌学制答案:C壬子癸丑学制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个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B经验课程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文法答案:D演示法10.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测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试题和答案(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和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C。

分析强调发现学习人物是布旨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

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这说明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A。

分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C.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年级至高中【答案】B。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题干】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选项】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C【解析】《教育过程》一书是由布鲁纳所写,被誉为“现代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考点】教育学发展到分化阶段的教育家以及著作2.【题干】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说明()。

【选项】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答案】A【解析】只有当一个人的遗传素质达到成熟之后,再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考点】教育与人的发展3.【题干】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选项】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答案】B【解析】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考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4.【题干】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

【选项】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A【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该种方式为双轨制。

【考点】欧洲现代学制5.【题干】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选项】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C【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答案:D2、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一观点属于()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B3、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的讲述了钱学森历经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A、叙事型B、讨论型C、表演型D、体验型答案:A4、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答案:D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答案:B6、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源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答案:A7、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A、教育论文B、教育年龄C、教育书D、教育著作答案:B8、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的给自己点了个赞,这种情感属于()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责任感答案:C9、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统一感答案:A10、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

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11、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 环境C. 个性差异D. 个人努力【答案】B。

2. 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 夸美纽斯和杜威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 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

3. 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中公教师网提供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

4. 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B。

5.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A。

6.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

7. 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 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中公教师网提供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B。

9.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案涂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时期,主“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答案: A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A. 柏拉图的《理想国》B.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答案:C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被称为A. 交往起源论B. 生物起源论C. 心理起源论D. 劳动起源论答案:C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这表明教育具有A. 永恒性B. 历史性C. 阶级性D. 生产性答案: A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容A. 具有灵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答案:B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A. 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 人口数量和质量D.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 A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答案:C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A. 学科课程B. 经验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答案:B9.在一堂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 实验法B. 练习法C. 作业法D. 演示法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 诊断性评价B. 绝对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答案:D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

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A. 实际锻炼法B. 情感冶法C.说服教育法D.个人修养法答案:B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超习俗水平答案:C13.小林诚实、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

这些描述的是A. 性格特征B. 能力特征C. 气质特征D. 认知特征答案: A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

这种现象属于A. 功能迁移B. 功能固着C. 功能转换D. 功能变通答案:D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

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A. 元认知知识B. 描绘性知识C. 情境性知识D. 程序性知识16、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时间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知识形式是A 发现学习B 接受学习C 合作学习D 互动学习答案:B17、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A 复述策略B 精加工策略C 监控策略D 组织策略答案:D18、再一次心里学测试的过程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一下四种,其中正确的是A 比特B 组块C 字节D 词组答案:B19、再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A 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B 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C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D 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答案: A20、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交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A 维持功能B 缓冲功能C 发展功能D 解释功能答案:C21、再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很热烈,共提出以下四种见解,正确的是A 生理自我阶段B 心理自我阶段C社会自我阶段D经验自我阶段答案:B二、辨析题(本大题公司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23、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第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第五,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能把它当成教学的唯一任务24、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

一些瞬时即逝的变化现象可以不经学习产生。

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25、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研究表明焦虑和学习结果中间呈现倒U 型关系。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过度的学习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 是否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直接关系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因此笼统认为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是不片面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答案: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1)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2)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

(3)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也存在着局限性,表现为课程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7、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 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28、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答案: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1) 要“一分为二” 地看待学生;(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2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为:认知发展产生于儿童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反应和积极操作。

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物体恒存(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以上)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田雨从一所师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老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

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视频。

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

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可为什么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8 分),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10 分)答案:(1)田雨老师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如下一、田雨老师违背了教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教育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田雨老师在学习优秀课程和请教老教师的同时,忽略了对本班学生的深入了解,没有基于本班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

二、田雨老师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能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田雨老师照搬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没能根据教学目的、容、学生特点来设计恰当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没有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性格特点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田雨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没能很好的建立平等和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

田老师没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

四、田雨老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

田老师在教学中没能经常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2)田雨老师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改进。

一、深入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基础、学习方式、学习态度。

了解班级群体特征。

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平等、教学相长。

四、坚持教学反思。

借助反思日记等方式,集体反思等方式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觉察和改进能力。

31、材料: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

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难集中。

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是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