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烟气污染物脱除技术

合集下载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使煤炭资源紧张程度加剧,且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更多,因而有必要加大控制力度,对脱硫脱硝与烟气防尘技术进行优化与改善,使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得以降低,全面优化能源的利用效果。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与烟气除尘技术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引言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物质实现由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烟气污染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围绕电厂实际运行情况落实完善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于烟气污染的治理能力,确保可以在发电过程中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1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各国从脱硫技术的要求出发,已经开发了很多燃煤锅炉控制SO2排量技术,并应用于工程中。

这些技术总结起来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脱去煤中硫被称为燃烧前脱硫,因其工艺成本高,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燃烧过程中对煤进行脱硫称为燃烧中脱硫,主要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技术和炉内喷钙技术。

燃烧后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硫,主要有海水法、石灰石—石膏法、氨吸收法和双碱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规模最大的脱硫技术。

西安某火电厂1#、2#机组(2×300MW)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工艺上将其研磨成细粉与水混合制成吸收浆,吸收浆与烟气在吸收塔内混合接触,浆液中的碳酸钙与烟气中SO2、空气混合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水石膏。

脱硫后的烟气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排入空气,余下的石膏浆经脱水处理后回收并循环利用。

燃煤过程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综述李玉宇

燃煤过程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综述李玉宇

燃煤过程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综述李玉宇发布时间:2021-08-31T05:39:31.94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李玉宇[导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治理政策。

重点介绍了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治理技术。

通过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的介绍,得到适用于燃煤电厂的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治理政策。

重点介绍了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治理技术。

通过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的介绍,得到适用于燃煤电厂的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脱除;吸附控制技术;催化氧化技术;协同脱除技术;燃烧技术;吸收技术一、概述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长期内都不会改变。

燃煤电站锅炉是煤炭资源的主要消费大户,在电力热力生产中燃煤过程会生成排放大量污染物,如颗粒物、重金属、NOx、SO2、有机污染物等。

目前,对于燃煤电厂烟气中的PM、SO2、NOX等污染物的处理与控制已有数十年的相关研究,且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污染物控制技术体系。

但是,由于我国燃煤电厂数量众多且早期燃煤烟气处理未考虑到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国内外有关燃煤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生成机理认识严重不足,更缺乏相应控制手段。

因此,深入开展有关燃煤电厂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技术研究,是当前我国燃煤行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也是我国作为燃煤大国应有的担当。

VOCs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大部分有机物污染物可能会导致人体产生例如头疼、恶心、神志不清、昏迷、脑损伤等不良症状甚至是人体死亡,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作用。

VOCs对环境亦会造成不利影响,部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以在高空大气中参与光化学氧化反应从而产生有害的二次气溶胶导致二次污染,引发灰霾、光化学烟雾等空气污染现象频繁发生,所以VOCs被公认为是需要高度优先处理的大气污染物[1-3]。

燃煤发电短期内依旧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这预示着在煤炭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依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4]。

燃煤锅炉烟尘治理方法及脱硫技术的选择比较

燃煤锅炉烟尘治理方法及脱硫技术的选择比较

燃煤锅炉烟尘治理方法及脱硫技术的选择比较燃煤锅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但它们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人们的健康。

燃煤锅炉烟尘治理和脱硫技术的选择比较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烟尘治理方法和脱硫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方案。

一、烟尘治理方法1. 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力将烟尘颗粒从烟气中除去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不需要化学药剂,对烟气中的烟尘去除效果很好。

但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湿气,容易导致电除尘器的性能下降,需要配合脱湿设备进行使用。

袋式除尘技术是利用滤料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截留的方法。

袋式除尘器的滤袋采用高温耐磨的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但袋式除尘器需要定期更换滤袋,而且对烟气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维护成本较高。

湿式电除尘技术是将烟气通过水雾冷却后,再通过电除尘器的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将烟气中的烟尘和微粒物完全去除,同时还可以降低烟气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对冷凝板和烟囱的腐蚀。

但湿式电除尘技术的能耗较高,处理成本也较高。

以上几种烟尘治理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选择合适的烟尘治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烟气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人们的健康。

二、脱硫技术的选择比较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是一种成熟的脱硫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石灰石反应生成石膏,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技术成熟,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对石灰石质量要求较高,石膏的处理也需要专门的设备。

2. 浆液喷射脱硫技术浆液喷射脱硫技术是将石灰石浆液喷射到烟气中进行喷淋和吸收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操作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但浆液喷射脱硫技术需要密切控制浆液的比例和喷射方式,以保证脱硫效果。

氨法脱硫技术是利用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气-液相反应,生成硫酸铵,将二氧化硫从烟气中去除。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环保政策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继出台,对烟气排放的要求越发严格。

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降低燃煤烟气中的硫含量排放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燃煤烟气脱硫工艺迅速发展,也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脱硫技术并实现了本土化。

常见的脱硫技术以燃烧阶段为基础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

目前,燃烧后脱硫技术以其成熟的技术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内更是占有最高的市场比例,取得的效果显著。

1 燃烧前脱硫在煤炭燃烧前将硫分从煤炭中脱离出来,以减少最终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技术称为燃烧前脱硫。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煤炭自身的燃烧效率,使煤炭充分燃烧,还可以将硫元素对后续存在的工艺设备造成的伤害和影响降至最低。

根据脱硫基本原理燃烧前脱硫可分为物理法脱硫、化学法脱硫和微生物法脱硫。

1.1 物理法脱硫物理法脱硫利用煤中硫分和煤基体的密度、导电性、悬浮性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而在洗选煤过程中脱除存在于煤中的无机硫,是我国目前较为常用的燃烧前脱硫方法。

该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只能脱除煤中的无机硫,对于煤中的有机硫没有脱除效果,并且脱硫效率也不高。

目前常用的工艺有: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

重选法常用的脱硫设备有水力旋流机、摇床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处理量大、污染小,但局限性也比较大,几乎不能脱除有机硫,对颗粒较细的煤炭脱除效果也不好。

浮选法利用矿物的疏水性,通过较多气泡黏附在其表面而上浮在浮选液之上,形成一种矿化泡沫层,刮除该层泡沫层从而实现煤炭与矿物杂质的分离。

磁选法首先将煤与含硫矿物经过强磁场,然后进入磁选,利用它们磁性的差异来分离煤中的含硫矿物。

但该方法只能脱除部分无机硫,对有机硫无脱除作用。

1.2 化学法脱硫化学法脱硫是在高温、高压、氧化剂等作用下,将煤中的硫氧化或者置换,最终实现脱硫目的。

该法的优点是能够脱除无机硫和大部分有机硫,但所用设备复杂,能耗大,成本较高,并且脱硫试剂对设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破坏煤炭结构,难以工业化利用。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对人体的危害。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广和应用烟气净化技术有助于 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 的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02 燃煤烟气的组成与危害
烟气的组成
二氧化碳
燃烧过程的产物,约占烟气总 体积的8-12%。
硫氧化物
包括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主 要来源于煤中的含硫化合物燃 烧。
氮气
约占烟气总体积的70-80%。
氧气
燃烧过程中未完全燃烧的部分, 约占烟气总体积的1-2%。
颗粒物
包括飞灰、未燃尽的碳粒和各 种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烟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燃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
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 物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酸雨,对水体造 成严重污染。
活性炭吸附法
原理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烟气 中的SO2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再 通过加热或惰性气体吹脱,实现
SO2的脱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点
工艺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不 产生废水。
缺点
活性炭再生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且再生后活性炭吸附能力下降,需 要定期更换。
电子束照射法
原理
利用高能电子束照射烟气,使烟气中的SO2和O2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硫酸和硫酸盐,再通过收集装置收集。
支持。
资源回收与利用
研究如何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区域性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探讨烟气净化技术如何解决区域性和 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与政策推动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3、燃煤烟气净化技术3.1 颗粒物脱除技术通常采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3.1.1 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力(库仑力)将气体中的粉尘或液滴分离出来的一种净化设备,也叫电除尘器或电收尘器。

静电除尘器在收尘极和放电极之间形成直流高电压,它由变压器和整流器给出。

含尘气体从除尘器下部进入,并向上流动,通过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并使粉尘荷电。

荷电粉尘在电场的作用下向收尘极运动,并在收尘极上沉积,从而达到粉尘和气体的分离的效果。

当收尘极上粉尘达到一定的厚度时,通过清灰机构使粉尘落入灰斗并排出除尘器[1]。

静电除尘器的优点:①除尘效率高,可捕集粒径为0.1µm或更小的颗粒,效率可达99%以上;②静电除尘器的阻力小,通常在200-500Pa之间;③烟气处理量大,处理量一般可达到106m3/h;④能耗低,处理1000m3的烟气大约需要0.2-0.6kW·h;⑤耐高温,采用一般钢材可在350℃下运行[1]。

静电除尘器的缺点:①钢材耗量较大,占地面积大;②对制造、安装和运行的要求严格;③对粉尘的特性较为敏感,粉尘的比电阻宜在104-5×1010Ω·cm之间,如超出上述范围,应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1]。

3.1.2 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或称为布袋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通过滤布,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器,按其清灰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振打式清灰和脉冲喷吹式清灰两种。

含尘气体从滤袋外通过滤布进入滤袋内,粗颗粒主要靠重力和惯性碰撞作用落入灰斗,细颗粒主要靠过滤捕集。

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在滤袋内,净化后的气体向上流动,在上箱体内汇集后由引风机从出口引出。

随着滤袋外表面粉尘不断增加,滤袋的阻力也不断增加,当达到规定的上限时,即对滤袋清灰;滤袋的阻力达到下限时,即可停止清灰。

粉尘及颗粒通过灰斗放出。

清灰方式,可以采用脉冲喷吹方式,清灰时自动控制系统发出信号,脉冲阀立刻开启,压缩空气迅速释放,经过脉冲气缸送往喷嘴进行喷射,滤袋由于充气,从而迅速向外扩张。

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

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

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
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是通过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技术。

常见的烟气净化工艺包括:
1.烟气脱硫:
通过喷淋氧化剂和吸收剂(一般为铁盐或钙基物质)并进行反应,使SO2 在烟气中形成硫酸根离子,从而降低大气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

2.烟气脱氮:
利用催化剂使烟气中NOx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成N2 和H2 O ,降低大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3.烟气除尘:
通过静电除尘、重力沉降、差压控制、滤袋除尘等方式,将烟气中的灰尘、微粒子物等固体颗粒去除,从而降低大气颗粒物排放浓度。

4.烟气脱酸:
通过对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喷淋碱性溶液或固体氢氧化物吸收,将酸性物质中和并产生相应盐酸,从而降低大气酸雨的形成。

总的来说,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旨在通过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深度脱除燃煤烟气硫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

深度脱除燃煤烟气硫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

深度脱除燃煤烟气硫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燃煤已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电厂结构及烟气取样点示意图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电厂COG再燃、吸附剂喷射试验工况表
工况 1 2 3 4 5 6 7 8
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满负荷
煤种 纯烧大同煤 大同煤:神府煤=3:2 纯烧大同煤+COG再燃 大同煤:神府煤=3:1 纯烧大同煤+COG再燃,喷射吸附剂量为50kg/h 纯烧大同煤+COG再燃,喷射吸附剂量为100kg/h 大同煤:神府煤=3:1, 喷射吸附剂量为50kg/h 大同煤:神府煤=3:1, 喷射吸附剂量为100kg/h
3.1 NOx控制技术: 再燃技术
3.1 NOx控制技术: 选择性催化(SCR)技术
Econ
Bypass
Static
AIG
Mixer(s)
Catalyst
Future Catalyst
Aqueous NH3 System
NH3 Tank
Blower
Vaporizer HOT AIR FROM IDHX COLD AIR
火电厂排放的NOx占到40%左右
1.2 环境问题
图1 我国1980-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据美国环保总署研究估计,燃煤烟气汞是人为汞污染物 排放的最主要来源,约占三分之一。目前,中国年排放的汞 300多吨,其中燃煤电厂约100多吨。

二,烟气脱硫、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2.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问题
物理设计


我国燃煤烟气特点




燃煤电站运行特点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实验与测试系统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实验与测试系统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实验与测试系统
多功能吸附实验台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1.炉膛 2.屏式过热器 3.低温过热器 4.空气预热器 5.风机 6.取样点1 7.电除尘器 8.取样点2 9.脱硫塔 10.取样点3 11.烟囱
脱硫塔对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的影响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吸附剂喷射试验研究
吸附剂现场喷射系统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吸附剂喷射试验研究
纯烧大同煤+COG下吸附剂喷射量 大同煤:神府煤=3:1下吸附剂喷射量
对烟气汞脱除效率的影响
对烟气汞脱除效率的影响
四, 结 论
5,结论
1,我国能源结构中煤比例高和能效低,导致污染物排放严 重,减排形势严峻,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国家
世界总计 中国 美国
俄罗斯联邦 印度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韩国 巴西 法国 伊朗 英国
沙特阿拉伯 意大利 墨西哥 西班牙
印度尼西亚 南非
澳大利亚 乌克兰 土耳其 中国台湾 泰国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油当量)
120.02 24.32 22.86 6.91 5.24 5.01 3.19 3.17 2.55 2.54 2.52 2.13 2.09 2.01 1.72 1.69 1.49
50℃下石膏晶体电镜照片
电厂现场脱硫石膏
2.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化技术
不同混合杂质离子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比较
1- 0.01M MgCl2;2 –0.01M AlCl3; 3-0.01M FeCl3; 4- 0.01M MgCl2+0.01M AlCl3+0.01M FeCl3 不同杂质离子对石膏晶体粒度的影响
1.40 1.21 1.18 1.18 1.11 1.11 1.08
原油 33.56 17.62 37.19 21.36 29.66 40.25 36.03 32.3 41.41 46.04 33.04 40.47 35.25 62.44 42.5 51.69 49.77
42.57 20.93 36.04 9.83 25.88 41.81 46.52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再燃试验研究
工况1与工况3比较:在无气体再燃与有COG气体再燃的对比实 验中,NOX排放浓度从615mg/Nm3降低到196mg/Nm3,再燃脱硝效果 明显(达67%)。
静电除尘器进口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无气体再燃) 静电除尘器进口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COG再燃)
3.2 烟气汞控制技术:再燃试验研究
燃煤烟气污染物脱除技术.ppt
学科简介
上海电力学院电站污染物减排方向:
行业特色明显,所在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上海 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长期从事污染 物控制的研究。
承担许多与此相关的国家级“973”、“863”和省市 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的支持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建立 了良好合作关系
2.2 脱硫/脱硝协同脱除技术:氧化吸收技术
1. 质量流量计 2. 混气箱 3. 挡板 4. 搅拌器 5. pH计 6. 双搅拌釜反应器 7. 搅拌桨 8. 恒温水浴 9. 烟气分析仪
2.2 脱硫/脱硝协同脱除技术:氧化吸收技术
计算与实验结果
. 温度对反应焓变的影响
添加剂浓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
三,烟气脱硝、除汞技术
Airheater
Clean Gas To Stack
3.1 NOx控制技术: 选择性催化(SCR)技术
SCR烟气脱硝系统关键技术
反应温度、空间速度、流场特征等对脱硝效 率的影响规律
催化剂的关键技术 运行状态下对催化剂活性进行状态评估的技

3.1 NOx控制技术: 选择性催化(SCR)技术
0
水力发电 6.46 6.71 2.57 5.51 4.81 3.85 1.35 26.18 0.31 35.29 5.67 1.04 0.38 0 6.51 4.91 6.41
1.86 0.25 2.88 2.46 10.55 0.81 1.11
再生能源 1.32 0.5 1.71 0.01 0.95 1.02 5.82 1.04 0.2 3.11 1.35 0.05 2.34 0 3.26 1.01 8.28
在节能和燃煤污染物的脱除方面,曾获得10余项省部 级科技进步奖。
发表与方向有关的论文近二百篇,申请专利50余项。
目录
1
能源与环境形势
2 烟气脱硫、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3
烟气脱硝、除汞技术
4


一, 能源与环境形势
1.1 能源形势
2010年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20.02亿吨油当量。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24.32亿吨油当量,其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0.45%。
2.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化技术
1. 硫酸钠溶液 2. 连续可调进样器 3. 搅拌器 4. 电导率仪 5. 结晶器 6. 恒温水浴
石膏结晶动力学试验台
2.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化技术
不同温度下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不同温度时石膏晶体的粒度分布
2.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化技术
30℃下石膏晶体电镜照片
3.1 NOx控制技术: 组合式空气分级技术
3.1 NOx控制技术: 组合式空气分级技术
强化着火煤粉喷嘴(WR) 一次风浓淡分离 紧凑燃尽风(CCOFA) 偏置二次风 燃尽风(SOFA)
3.1 NOx控制技术: 组合式空气分级技术
基于风粉闭环控制的低NOx燃烧 技术,其基本思路是:以锅炉污 染物NOx的排放和锅炉效率η 为 优化控制目标,通过闭环控制系 统确保锅炉在不同工况下各层一 次风风粉分配均匀和燃烧器区域 二次风量与SOFA 、CCOFA风量配 比优化。
不同石灰石/污泥掺混比例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2 脱硫/脱硝协同脱除技术:氧化吸收技术
利用NaClO2、KMnO4、H2O2、O3、 HClO3和自行开发的氧化剂将NO氧化为易 溶于水的NO2并利用现在广泛应用的石灰 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进行SO2和NOx 的同时脱除对于实现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 物排放的综合治理、降低污染物控制系统 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 7.97 4.97 5.54
28.14 73.37 36.72 30.85 31.02 36.47 13.72
核能 5.22 0.69 8.41 5.57 0.99 13.22 9.95 6.41 13.1 1.3 38.39
0 6.74
0 0 0.77 9.29
0 2.56
0 17.12
0 8.51
2,通过对湿法脱硫技术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硫系统的 经济性。城市中水污泥可有效地在脱硫系统的应用。
3,燃煤烟气脱硝是“十二五”电站环保的重点,除汞可能是“ 十三五”电站环保的重要方面之一。
4,利用已有的脱硫塔开展联合脱硫/脱硝/除汞技术的研究 是很有前景的技术路径。
SCR烟气脱硝反应器优化设计
目标
3 系统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计算 1
• 反应器设计 • 结构优化 • 优化设计软件
物理模型验证 2
3.1 NOx控制技术: 选择性催化(SCR)技术
SCR烟气脱硝催化剂研制
配方优化
目标
• 适合我国燃煤特点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 投资运行成本低








天然气 23.81 4.03 27.17 53.94 10.63 16.99 22.91 26.68 15.14 9.37 16.72 57.98 40.41 37.56 39.83 36.66 20.71
25.93 2.81 23.1 39.75 31.65 11.49 37.63
占能源的比重%
原煤 29.63 70.45 22.95 13.58 52.96 24.7 23.94 7.39 29.8 4.88 4.79 0.52 14.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