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娄彤

合集下载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娄彤;方晓东;陆明智;许仁发【摘要】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1 000 MW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3和Hg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PM2.、SO3和Hg等排放问题.试验工况条件下,烟尘、PM10、PM2.5及PM1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脱除效率均高于99.3%(<5mg/m3,drynormal);当氢氧化钙为吸附剂、Ca/SO3为1时,SO3的脱除效果为88.78% (0.77 mg/m3,dry normal)、Hg的脱除效率为94.272%,其中气态汞的脱除效率为75.883%.【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8(024)005【总页数】5页(P132-135,141)【关键词】吸附转化;协同治理;污染物;深度脱除【作者】娄彤;方晓东;陆明智;许仁发【作者单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福建龙岩364000;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232000;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232000;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2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0 引言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决定了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发电格局,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5%左右,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左右,且长期难以改变[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燃煤污染物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电力科技进步的主题,通过关停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加快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燃煤发电效率得到较大提高;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如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2-3]、湿法脱硫[4]、SNCR\SCR\低氮燃烧技术[5]、烟气再循环[6]、静电除尘/布袋除尘[7]等的应用,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得到了有效脱除,且与国外水平基本相当。

烟气催化剂、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

烟气催化剂、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560611.4(22)申请日 2019.06.26(71)申请人 山东大学地址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72)发明人 程星星 王志强 马春元 孙培亮 付加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代理人 张晓鹏(51)Int.Cl.B01J 23/755(2006.01)B01J 20/20(2006.01)B01J 20/30(2006.01)B01D 53/86(2006.01)B01D 53/56(2006.01)B01D 53/62(2006.01)B01D 53/64(2006.01)B01D 53/44(2006.01)(54)发明名称烟气催化剂、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烟气催化剂、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将烟气通入填充有烟气催化剂的吸附区,当吸附区流出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汞、挥发性有机物或一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将烟气催化剂转移至还原解吸区;向还原解吸区中通入还原气体进行还原再生,此时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尚未被氧化的挥发性有机物与未被还原的氮氧化物在还原气的吹扫作用下脱附下来,当从还原解吸区流出的还原气中的氮氧化物、汞或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将烟气催化剂转移至吸附区;烟气催化由铁盐、钴盐和其他金属盐负载至活性碳基材料经过煅烧、碱处理、煅烧获得。

本公开可以实现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VOCs、汞及CO等多种污染物的同时脱除。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CN 110420640 A 2019.11.08C N 110420640A1.一种烟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铁盐、钴盐和其他金属盐溶解于水中获得混合盐溶液;将活性碳基材料加入至混合盐溶液中,使活性碳基材料负载金属离子;将负载金属离子的活性碳基材料在惰性气氛下煅烧获得负载金属的活性碳基材料;将负载金属的活性碳基材料浸渍至碱性溶液中,将浸渍后的负载金属的活性碳基材料在惰性气氛下煅烧获得烟气催化剂,所述其他金属盐为镍盐、锰盐、铬盐、钛盐、铜盐、锌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燃煤电厂多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超低排放分析

燃煤电厂多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超低排放分析
( 上 海交通 大学机械 与动 力工程 学 院 ,上海 [ 摘 2 0 0 2 4 0 )
要 ]针 对 我 国严 峻 的 大气污 染形 势 , 要 求执 行 《 煤 电节 能减 排升 级 与改造 行动 计划 f 2 0 1 4 _ _ 2 0 2 0 年) 》,以期 缓解 煤 电发展 与环 境保护 之 间的 矛盾 。本文分 析 了 国内外现有 燃煤 电厂污 染物 排放 控 制技 术的现 状 及存在 的 问题 ,重点 分析 了以低 低 温 电除 尘技 术和 湿 式电除 尘技 术 为 代 表的燃 煤 火 电厂烟 气污提 出需要 对 目前正 在 示 范的燃煤 烟 气污 染物超 低排 放技 术工 艺进 行 长时 间运 行 的技术 性 能考核 、运行 优 化和 技术 经济环境性 能评价 ,在此基础 上积极稳妥地 推 广燃煤 火 电厂 烟 气污 染物超 低排放 技术 。 [ 关 键 词 ]燃煤 电厂 ;烟 气污染物 ; 一体 化脱 除 ;超 低排 放 :低低 温 电除 尘 :湿 式 电除 尘 [ 中图分 类号 ]X7 0 1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2 . 3 3 6 4 ( 2 0 1 7 ) 0 4 0 0 1 0 . 0 6

Z HE NG T i n g t i n g , Z HO U Y u e g u i , J I N Qi y e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0 , C h i n a )
第4 6卷 第 4期 2 0 1 7年 4月

试析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及有效应用

试析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及有效应用

试析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及有效应用发布时间:2022-03-10T07:13:27.28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期作者:方成伟[导读] 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中,超低排放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在超低排放技术中,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推动燃煤电厂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

在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中,要考虑到除尘系统和脱硫脱硝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实现污染物治理以及节能降耗的多赢目标。

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摘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中,超低排放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在超低排放技术中,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推动燃煤电厂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

在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中,要考虑到除尘系统和脱硫脱硝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实现污染物治理以及节能降耗的多赢目标。

关键词:燃煤电厂;多污染物;烟气治理;协同治理;治理技术1引言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原因中,工业废气排放是重要的元凶。

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重视,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治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国家环保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探索科学高效的燃煤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十分必要。

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因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成为燃煤电厂在污染物治理中的重要选择。

2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概述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是遵循协同治理的理念,在同一设备内对多种烟气污染物进行脱除或净化,或者在前面的环节为后面的环节创造对治理污染物更有利的条件,从而提高烟气治理的整体效率,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

3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要点在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中,通过综合考虑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使前后工序能够配合高效。

协同治理的工艺系统主要包括烟气脱硝、烟气冷却、低温电除尘、湿法脱硫几个环节。

工艺系统对烟气中的各个污染物组分进行综合考虑,在实现除尘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余热利用率,精简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减少烟气降温后的阻力,降低能耗,实现减排和节能的双赢目标。

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及应用

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及应用
图分 类 号 ]X7 0 1 [ 文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2 . 3 3 6 4 ( 2 0 1 7 ) 1 1 - 0 1 0 3 — 0 5 I DO l 编 号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2 — 3 3 6 4 . 2 0 1 7 . 1 1 . 1 0 3 Sy ne r g i s t i c r e mo va l t e c hno l og i e s f o r lue f g a s po l l u t a nt s a nd t he i r e ng i ne e r i ng a ppl i c a t i o ns i n c o a l - ir f e d un i t s
第4 6卷 第 1 1期 2 0 1 7年 1 1月
热 力 发 电
TH ERM A L POW ER G EN ERATI O N
、 , 01 . 46 N O. 1 1 NO V. 2 O1 7
燃 煤 机 组 烟 气 污 染 物 协 同脱 除 技 术及 应 用
武 宝 会 ,李 帅英 ,牛 国平 ・ ,常 昌辉 2 ,李 刚 1 ,成 新 兴 , 吕晨 峰
r e n o v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 T h e u 1 仃 a 。 l o w e mi s s i o n s y n e r g i s t i c r e mo v a l s r t a t e g y a n d he t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 1 . 西安 热工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2 . 华 能铜 川照 金 发 电有限公 司, 陕西 铜 川 7 2 7 1 9 9 )

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
质量 浓 度分 别 在 2 0 0 m g / m 以 内 、 3 0 0 m g / m ,以 内 、 5 0 0 mg / m 以内, 然 后再 通 过 S C R烟气 脱 硝技 术将 氮 氧 化 物 质量 浓 度控 制 在 5 0 0 m g / m , 以内 。最后 , 也 可 以通
术和增加气液传质等措施再将 s O 浓度控制在 3 5 m g / m 以内; 若S O 的浓 度 控制 在 4 0 0 0 mg / m。 以上 , 则 采 用
《 资 源节约 与环 保》 2 0 1 7年第 1 期
燃煤 电厂烟气 多污染物 协 同治理技术
袁 秀新 ( 国电科学 技术 研究 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4 6 )
褐煤 、 烟煤 或者 贫煤 锅 炉 中 , 可 以综 合使 用 低氮 燃烧 技 术和 S C R烟 气脱 硝 技 术 , 当 使用 低 氮燃 烧 技 术 是 可 以 有效 控 制褐 煤 、 烟煤 、 贫 煤锅 炉 炉膛 出 口烟气 氮 氧化 物
硫 装 置 已无法 满 足 当前 的脱硫 要 求 , 可 以取 消该 装 置 , 对 其 进 行 湿 烟 囱 防腐 改 造 ,或 者 使 用 无 泄 漏 水 媒 式 G G H进行 替换 。若燃 煤发 电机 组使 用石 灰石 石膏 湿法 工艺 , 当s 0 的浓 度 控制 在 4 0 0 0 mg / m 以 内时 , 在 对该 丁艺 的脱 硫 吸收 塔进 行设 计 优化 ,通 过 单塔 单 循 环技
在燃 煤发 电厂 中燃 煤发 电机 组 都应 当使 用 先 进 的 低氮燃烧技术 , 首先 , 在无烟煤锅炉中 , 可 以使 用低 氮 燃 烧 技术 和 掺烧 技术 来 有效 控制 炉 膛 出 口氮 氧化 物 的 质量浓度 , 一 般 可 以控 制 到 8 0 0 mg / m 左右 , 然 后 在 使 用炉膛型 S N C R烟 气脱 硝 技术 来 将 氮氧 化 物 的质 量浓 度控 制在 5 0 0 mg / m 。 以内 , 最后 通 过 S C R烟气 脱硝 技术 将 氮 氧化 物 的质量 浓度 控制 在 5 0 mg / m。 以 内。其 次 , 在

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作者:金璞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9期摘要:伴随着人类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但是,工业经济的兴起,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各类污染物被排放到空气中。

其中,我国污染物排放比占据世界前几,由此可见,我国工业生产中对于环境保护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尤其是燃煤电厂中烟气污染物的排放,在很大程度提升了环境污染指数。

鉴于此,文中对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旨在降低我国环境污染指数,还国民一个洁净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DOI:10.16640/ki.37-1222/t.2018.09.0780 前言在我国,燃煤火电行业一直都是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随着国家对于环保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对于包括火电在内的六个重大型污染行业进行进行排放值限制,燃煤电厂的烟尘排放值进行了诸如20mg/m3,二氧化硫排放值为50mg/m3,的单独限制,目的在于改善国内现有的环境污染情况。

但是,在污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方向上,通常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并未有效的将相关污染物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利用。

基于此,针对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概述在进行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的协同治理过程中,协同治理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燃煤和污染物的脱除、低氮燃烧与烟气脱硝等方面。

其一,是指控制燃煤和污染物的协同脱除处理,此类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成本控制,即将使用劣质煤源所投入的环保成本与优质煤源所投入的环保成本进行综合比对,计算出妹煤源质量的浮动上下限,得出最佳处理方案[1]。

其二是指将低氮燃烧处理技术与烟气脱硝处理技术的协同使用,使用的重点内容在于从燃烧的根源上进行有效管控氮氧化物的产生,计算出具体的技术运用成本,继而进行技术的协同优化。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大型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深度脱除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大型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深度脱除关键技术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项目简介我国电煤的消耗约占煤炭消耗总量的一半,在雾霾天气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实现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的深度脱除,进而引领其他行业节能减排,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意义重大。

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攻克了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多项核心装备,并进行工程示范和技术推广。

形成如下科技成果:(1)创新性提出了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路线;(2)发明了适合大型燃煤电站烟气的脱硫除尘净化技术,脱硫效率99%以上,协同除尘效率80%以上;(3)形成了细颗粒物和重金属脱除技术,实现细颗粒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的深度净化。

研究项目共获得授权专利107项,发表论文140篇,出版专著1部,形成2项行业标准。

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院士专家鉴定会认为该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先进,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成果已在300台以上燃煤机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火电行业烟气污染物减排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环保法规的制定。

客观评价1.鉴定意见2016年4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大型燃煤电站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鉴定,鉴定委员会意见:“…该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先进,…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4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燃煤电厂烟气重金属排放特征研究》鉴定,鉴定委员会意见:“…该项目具有前瞻性,研究成果为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国内外获奖情况本项目成果于2014年6月和7月分别在神华国华舟山电厂、三河电厂进行工程示范并达到燃气轮机机组排放水平,随后开展了大规模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已在300多台燃煤机组进行推广应用。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摘自“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的部分内容,公示姓名、排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5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贡献:67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大型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深度脱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用合作团队共同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风量对烟尘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gas capacity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dust particles
风机流量( dry normal) / ( m3 ·h-1 )
项目
5 275
6 386
烟尘
PM10
PM2. 5
PM1
烟尘
PM10
PM2. 5
进口质量浓度( dry normal) / ( mg·m-3 ) 出口质量浓度( dry normal) / ( mg·m-3 )
脱除率 / %
12 161. 80 1 453. 33
4. 71
3. 28
99. 961 99. 774
560. 66 2. 21 99. 605
摘 要: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 1 000 MW 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 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3 和 Hg 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 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 PM2. 5 、SO3 和 Hg 等排放问题。 试验工 况条件下,烟尘、PM10 、PM2. 5 及 PM1 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脱除效率均高于 99. 3% ( <5 mg / m3 ,dry normal) ;当氢氧化钙为吸附剂、Ca / SO3 为 1 时,SO3 的脱除效果为 88. 78% (0. 77 mg / m3 ,dry normal) 、 Hg 的脱除效率为 94. 272% ,其中气态汞的脱除效率为 75. 883% 。 关键词:吸附转化;协同治理;污染物;深度脱除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772(2018)05-0132-04
LOU Tong,FANG Xiaodong,LU Mingzhi,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multi-pollutants from coal-fired flue gas[ J] . Clean Coal Technology,2018,24(5) :132-135,141.
Experimental study on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multi-pollutants from coal-fired flue gas
LOU Tong1 ,FANG Xiaodong2 ,LU Mingzhi2 ,XU Renfa2
(1.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enter for Power Industrial Dust Control,Fujian Longking Co. Ltd. , Longyan 364000,China;2. Anhui Huainan Pingwe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Huainan 232000,China)
206. 75 1. 37
99. 337
13 368. 20 3. 40 99. 975
1 597. 50 2. 15 99. 865
616. 27 1. 47
第 24 卷第 5 期
2018 年 9 月
洁净煤技术
Clean Coal Technology
Vol. 24 No. 5 Sep. 2018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娄 彤1 ,方晓东2 ,陆明智2 ,许仁发2
(1.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福建 龙岩 364000; 2. 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0)
Abstract:In order to reach deep removal of flue gas pollutants,a multi-function gas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was installed at the inlet of dust collector of a 1 000 MW scale power plant coal fired boil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function gas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on ad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perties of the pollutional dust,SO3 and Hg in flue ga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emission problems which can not be solved by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such as PM2. 5 ,SO3 and Hg.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dust,PM10 ,PM2. 5 and PM1 are remarkabl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and their removal efficiencies are higher than 99. 3% ( <5 mg / m3 ,dry normal) . When calcium hydroxide is chosen as the adsorbent with a Ca / S ratio of 1,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O3 is 88. 78% (0. 77 mg / m3 ,dry normal)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otal Hg and gaseous Hg are 94. 272% and 75. 883% ,respectively. Key words:ad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synergistic treatment;pollutant;deep removal
收稿日期:2018-04-19;责任编辑:张晓宁 DOI:10. 13226 / j. issn. 1006-6772. 180419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203703) 作者简介:娄 彤(1987—) ,男,河南漯河人,工程师,博士,从事燃煤电站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E-mail:13817851596@ 139. com 引用格式:娄彤,方晓东,陆明智,等.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J] . 洁净煤技术,2018,24(5) :132-135,141.
图 1 多功能烟气治理中试试验装置工艺流程 Fig. 1 Process flow chart of pilot test device for flue gas
treatment
为了对进出口烟气中各污染物组分含量进行测 试,分别采用 TH - 880F Ⅳ 型 微 电 脑 烟 尘 平 行 采 样 仪、DPI 细颗粒物 ( PM10 、PM2. 5 、PM1 ) 采样仪、 伴热 采样枪和烟气 SO3 采样系统,对烟气中烟尘、PM2. 5 和 SO3 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并采用崂应 3012H 型自 动烟尘测试仪、Testo 350 -Pro 烟气分析仪和铬酸钡 分光光度法对其浓度进行检测。 根据美国 EPA 30B 烟气汞采样方法,采用 OLM 30B 烟气 Hg 采样仪和 活性炭吸附管进行双路平行恒流采样, 采样流量 0. 4 L / min,采集样品利用 Lumex 汞分析仪分析两段 活性炭中吸附的 Hg 含量,并基于烟气体积计算烟 气中的 Hg 浓度。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 1 除尘特性 风机流量分别为 5 275(28. 2 Hz) 和 6 386 m3 / h
(32. 3 Hz) 时( dry normal) ,各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 见表 1。 可以看出,多功能烟气治理装置进口 PM10 占比小于 10% ,PM2. 5 占比小于 4. 5% ,PM1 占比约 为 1. 5% 。 电 袋 复 合 除 尘 对 烟 尘、 PM10 、 PM2. 5 及 PM1 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试验工况条件下,其脱除 效率均高于 99. 3% , 烟尘排放量 均 < 5 mg / m3 ( dry normal) ,实现烟尘的超低排放;此外,对比 2 种风机 负荷条件下烟尘的脱除效率可以看出,随风机流量
0 引 言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决定了以燃煤发电为 主的发电格局,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 75% 左右,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 80% 左右,且长期 难以改变[1] 。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 需求量不断增长,燃煤污染物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日趋严重。 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是电力科技进步的主题,通过关停效率低、污染严重 的小火电机组,加快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燃煤 发电效率得到较大提高;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如一 体化脱硫脱硝技术[2-3] 、湿法脱硫[4] 、SNCR \ SCR \ 低 氮燃烧 技 术[5] 、 烟 气 再 循 环[6] 、 静 电 除 尘 / 布 袋 除 尘[7] 等的应用,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得 到了有效脱除, 且与国外水平基本相当。 付振华 等[8] 在空气分级的基础上, 采用理试验研究
2018 年第 5 期
术,对锅炉正常运行及效率未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耦 合优化,脱硝效率约为 80% ,NOx 的排放浓度约为 165 mg / Nm3 ,达 到 了 国 家 限 排 环 保 要 求。 张 忠 梅 等[9] 研究了 KMnO4 / NaOH 氧化吸收 NO 和 SO2 过 程,结果表明,同时脱硫脱硝的脱硫效果与单独脱硫 的脱硫效果相当,脱硫率达 98% 以上,但脱硝效果 好于单独脱硝,脱硝率约 70% ;但由于污染物形态 差异大、粒径小及浓度低等原因,这些常规技术无法 解决 PM2. 5 [10] 、SO3 [11] 和 Hg[12] 等的排放问题,而其 是形 成 雾 霾、 酸 雨 和 影 响 人 体 健 康 的 主 要 污 染 物[13] 。 因 此, 迫 切 需 要 研 发 适 于 我 国 燃 煤 电 站 的 SO3 、PM2. 5 、Hg 等污染物深度协同脱除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