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合集下载

古希腊三圣社会治理的思想轨迹

古希腊三圣社会治理的思想轨迹

古希腊三圣社会治理的思想轨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的三圣,作为师生关系,他们坚守“吾爱吾师,但吾尤爱真理”的原则,在关于社会治理的认识上,有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过程。

回忆一下这个思想进步的轨迹,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民主建设,不无启迪意义。

众所周知,雅典素以民主政治而被历史以大书特书的方式记载传至今日。

然而,作为当时位于思想巅峰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却是这种民主制度的竭力反对者。

他深以为,管理社会是智者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必须懂得社会的所有事情。

可是,在一个社会里,真正的智者是极少数,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庸俗的,品行生来就具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因此,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度,由大多数人来决定社会的走向,必然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品位,将整个城邦引入黑暗的深渊。

故而,他公然攻击、嘲笑雅典传统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大会以及通过抽签选举各级官吏等民主制度。

他主张,应当由神的使者——智者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自然,如此公然地与政治制度和当局进行挑战,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终于,苏格拉底的反对者的代表,诗人迈雷托士、修辞学家赖垦和政客安匿托士罗织了两个罪名:渎神和腐蚀青年,把他告到了法庭。

一个由500人的庞大法庭,第一次以280票对220票,裁定罪名成立。

于是,苏格拉底对这种根据民主原则选任出来的法庭,进行了无情地批判,甚至是辛辣的嘲讽。

代表民主的法官们被激怒了,第二次投票以360票对140票,判处他死刑。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民主制度,确实是值得斟酌和反思的。

哲学家的批判,是不无道理的。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思想无疑是对先师观点的承袭。

关于对社会如何治理的问题,不仅老师反对多数人统治的看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并且,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审判,也使得柏拉图对雅典民主产生了巨大的反感。

他在自己设想的“理想国”中,统治权必须是哲学王所拥有的。

因为,他以为,作为民主制的难题在于不能把人民大众的权力和明智的行政管理结合起来。

古希腊三贤的师承关系

古希腊三贤的师承关系

不要专注于
对身外之物的追求, 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 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 真正的人 。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 “雅典人啊! 我尊敬你们, 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
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 ,,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
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
想着人身和财产, 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 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
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要点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学,特别是在批判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
中得出了目的论,在批判智者学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则,而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内
容是关于建立道德原则的普遍方法。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
出身贫寒, 但崇尚知识, 多方求学, 逐渐成为具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 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 “善” 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 这些思想对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孔子与柏拉图对于“道德教育”都是很推崇的,他们都认为 道德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要重视对道德的教育。
他的其他早、 中期的
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 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此外, 和苏格拉底同时的诗人阿
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云》中,将苏格拉底描写为一个智者,以诡辩和谎言欺骗青年。但一 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要点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学,特别是在批判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 中得出了目的论,在批判智者学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则,而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内 容是关于建立道德原则的普遍方法。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西方哲学史-浅谈希腊三贤

西方哲学史-浅谈希腊三贤

浅谈希腊三贤思想的海洋广袤而深邃,我愿假手于西方哲学史这只航船,承载着我年轻有激情的心,拨开迷雾,戳穿假象,给自己的思想境界寻找一个足够的高度。

回首远望,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思想大师们的人数虽然很少,却与人类命运和时代文明息息相关。

他们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构造了一座座美丽的花园,徜徉其间,我们心旷神怡,掩卷长思,痴醉其中。

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是科学的传播者。

他们以其光芒四射的智慧改变着人类的前进方向,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有人曾说:“希腊哲学理性思想与希伯来基督宗教信仰构成西方文化的经和纬。

”这足以认识到希腊哲学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古希腊文明灿烂辉煌,在古希腊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三位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他们不但哲学贡献显赫,更以其师徒关系而举世闻名,并且后者总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不可不谓是哲学界历史上的一大盛况。

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有声望、最有声誉的人物。

他的地位和影响,几乎堪比中国的孔子。

苏是个地道的雅典人,父亲是石匠,母亲是接生婆。

苏仿其母亲职业的名称,称自己的对话式推论方法为助产术。

苏好学多思,身体强壮,话语幽默。

晚年被控以多项罪名而判处死刑,他拒绝了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饮鸩而死。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做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

苏有很多学生,包括著名的柏拉图、色诺芬等等。

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著作,但他的一些口头谈话却通过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我们所知。

这些谈话奠定了苏格拉底哲学的基础。

在苏之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哲学”,讨论些“世界本源”、“宇宙构成”之类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问题。

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正是他针锋相对的提出应该研究“人类本身”的观点,即“心灵的转向”,所以人们常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关系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关系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得关系?
师承关系,苏格拉底(公元前469至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约公元前427至公元前347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至公元前322年)均是卉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合称“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苏格拉底是两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对哲学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即“爱智慧”,因而,哲学家应当是“爱智慧”之人,而非“拥有智慧”之人。

苏格拉底有雄辩之才,他经常在与人辩论的过程中,纠正对方错误的思想,并灌输以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一生并未留下著述,他的言行多见于学生的记载,这并不妨碍他留下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

连“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如此一句浪漫无比的话,都是出自苏格拉底之口。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虽然后世对他的基本定义是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但其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以及法学,早已经不囿于任何一门具体的学科。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苏格拉底希腊文:∑ωκρτη前469年—前399年是着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而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 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是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着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着作,他的着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苏格拉底名言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命运是机会的影子;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柏拉图名言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亚里士多德名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吠犬之用,胜于睡狮;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亚历山大名言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把世界当作自己的故乡;把财富分给别人,把希望留给自己,她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财富;当正义之剑挥出之时,听到作恶者的哭嚎是必然的狮子率领的羊群战斗力远胜由绵羊率领的狮子;战胜恐惧,就能战胜死亡;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那我宁愿是戴奥真尼斯;。

特别策划丨古希腊三贤

特别策划丨古希腊三贤

特别策划丨古希腊三贤提到“万世师表”这个词,身处华夏文明的我们自然会想到孔子。

而对于欧洲文明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万世师表”。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

”可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之地,而这种源泉的缔造者当属“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影响了欧洲数千年,可以算是欧洲文明的“万世师表”。

虽然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他们实际上是两代师生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几位欧洲先哲的生平故事吧。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士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手工艺家庭,父亲是雕刻师,母亲是助产士。

他先是跟随父亲学习过雕刻技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以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为了一名大学问家。

苏格拉底坚持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无论是天资聪颖的人,还是生性愚钝,想要有所建树,都必须下定决心,勤学苦练。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传道授业为己任的人,却并没有创办学校,而是选择在广场、街头、市场这样的公共场所与各式各样的人探讨问题。

他跟孔子一样认为“有教无类”,无论男女老少,是穷是富,只要向他请教问题,他都会热情回答,一概不收报酬。

苏格拉底一生都过得十分清苦,他不讲究衣食住行,全身心都投入到做学问上。

他的施教方式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而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答案并不正确,他也不会立刻否决,而是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种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的教学方式,至今仍然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曾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士,我要追随她的脚步,做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圣人,其地位堪比中国的孔子。

虽然苏格拉底一生未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和事迹多见于学生们的著作(如柏拉图和色诺芬所著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但他的哲学思想带给了柏拉图等学生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着后世的西方哲学,他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可谓是真正的“精神助产士”了。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

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

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

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

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

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

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

“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

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师徒关系脉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第一哲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用语,即后来所说的哲学。

他把知识分成理论科学、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及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

在<形而上学>第4、第6卷中,他探讨了第一哲学的对象和范围,认为其他各门具体科学都是以“存在”的某一方面为对象的,例如数学只研究“存在”的量的属性;而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凭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的科学,称之为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它的研究范围包括:①实体及其属性;②事物存在的根源,即“四因”;③各门科学共同遵循的原理,即思维的基本规律;④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四因说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

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学界公认,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其著名的“四因说”便是集大成的产物。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

关于“四因”的来源,亚里士多德本人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实际上有所提及。

首先,“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显然,从泰勒斯不定型的“水”到德谟克利特抽象的“原子”,作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都是“质料”的始基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希腊文:∑ωκρ?τη?(前469年—前399年)是着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而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

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

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

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是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

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着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 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着作,他的着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

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

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

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名言
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柏拉图名言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亚里士多德名言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亚历山大名言
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

把世界当作自己的故乡。

把财富分给别人,把希望留给自己,她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财富。

当正义之剑挥出之时,听到作恶者的哭嚎是必然的!
狮子率领的羊群战斗力远胜由绵羊率领的狮子。

战胜恐惧,就能战胜死亡。

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那我宁愿是戴奥真尼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