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合集下载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累积损失量:是由于腹泻呕吐丢失量,据此判断脱水程度
约为总量的1/2;
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 补充生理和继续损失量
约为总量的1/2
三定原则“二”定补液种类
等渗:2 :3 :1溶液(1/2张)
累积损失量 脱水性质 低渗:4 :3 :2溶液(2/3张)
高渗:2 :6 :1溶液(1/3张)
继续损失量 腹泻 1/3-1/2张 生理需要量 1/4-1/5张溶液
3%氯化钠,12ml/kg可提高血钠10 mmol/L
缓慢静滴1h以上,将血钠提高>120mmol/L, 症状缓解后,病人出现大量利尿,可继续输入 2/3-等张含钠液,直至累积损失被纠正,脱水症 状消失
高渗性脱水纠正累积损失
不能用单纯葡萄糖液纠正,否则会引起脑细胞 水肿,诱发颅内高压,发生惊厥,甚至死亡
1/3~1/4张液于48h纠正累积损失 具体按每日1/2的累积损失量加当日生理需要量 补充
儿科几种液体的简易配置方法
2:1 2:3:1 4:3:2
5%GS(ml) 10%NaCl(ml)5%SB(ml)
100
6
10
100
3
5
100
4
7
新生儿液体疗法
1、新生儿脱水、酸中度临床表现不明显 2、第一日补液量不得超过200ml/kg 3、电解质浓度适当降低 4、生后10天不需补钾 5、纠正酸中毒不宜采用乳酸钠
第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 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
第三步:维持补液 同上
注意:
扩容一定要及时足量 特别是伴有休克的小儿
扩容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第一步不成功,补
液方案全盘皆输。 2:1溶液是经典扩容液 10~20ml/kg是标准量 20ml/kg.h是速度 0.5~1小时扩容成功是生命关键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5﹪
精神稍差 略烦躁 略干
弹性稍差 略干 稍凹 有泪 稍少 正常
中度
50~100ml/kg
5~10﹪
萎靡 烦躁 干燥苍白 弹性较差 干燥 明显凹陷 泪少 明显减少 四肢稍凉
重度
100~120ml/kg
>10﹪
极萎靡 淡漠、昏睡昏迷
发灰发花 干燥、弹性极差
极干 深度凹陷
无泪 极少或无 四肢厥冷、休克
水 细胞内 脑细胞脱水
不同性质脱水临床表现
项目 等渗 低渗
高渗
钠水丢失 Na≈H2O Na+> H2O
H2O>Na+
神志 嗜睡 嗜唾或昏迷 激惹、抽搐
尿量 减少 减少
减少
皮肤弹性 稍差 极差
尚可
血压 低 易休克 正常或稍低
血钠 130-150 <130 (mmol/L)
>150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 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进食少,脂肪氧化、酮体增多;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迟缓,
10-20ml/kg 2:1等张含钠液 情况改善
第二阶段: 纠正累丢 8~12小时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2/3张 1/2~2/3张
高渗性脱水 1/3 ~1/5张
第三阶段: 继续补液 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用1/3 ~1/5
12~16小时
定 速(注意事项)
补液速度
低渗性脱水补液速度可稍快 高渗性脱水补液速度要放慢,总量宜在
334
等张
2684
8.9张
常用不同张力液体配置
溶液种类 10%葡萄糖 NS ( 5% )
2:1
2
1.4%碳酸氢钠 渗透压 (mOsm/L)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 液体疗法 儿二科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体液平衡是维护生命的重要条件。
01
体液平衡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和渗透压的正常。
02
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肺、肾等器官的正常调节功能不断调节,使体液中水、电解质等各项指标维持动态的生理平衡。
水的交换率显著高于成人 婴儿水的交换率为成人的3-4倍。每日体内外水交换量相当于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为1/7。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若不能及时满足小儿机体对水的需求,易出现脱水。
01
不显性失水量易增加 消耗100Kcal(418KJ)能量,不显性失水量约45~55ml。小儿体表面积相对大,呼吸频率快,均易造成不显性失水。
(四)体液调节功能较差
每日排出的水量包括: 不显性失水; 汗液的排出; 大便中的水分; 尿液。
并与成熟程度、呼吸频率、体温(体温每升高1℃,则多0.5ml/Kg.h)、湿度变化和特殊治疗(如光疗15-20ml/Kg.d)有关;
二、小儿常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的紊乱
03
指患病后的累积体液损失量,即病前体重与诊时体重之差。
02
01
02
轻度脱水:为体重的5%
中度脱水:为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为体重的>10%
通常很少>12%,(此量已占细胞外液的一半) >15%基本不能存活
脱水的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占体重比例
5% (50ml/kg)
5%~10% (50~100ml/kg)
细胞内液 40%~45%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课件课件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课件课件
选择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补 液途径和补液配方,对于严重脱水或 无法进食的患儿,应优先考虑静脉补 液。
液体疗法的实施方法
01
02
03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 补液计划,包括补液量、 补液种类、补液速度等。
执行治疗
按照治疗方案实施液体疗 法,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 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案例二:呕吐患儿的液体疗法
总结词
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详细描述
呕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 水分和电解质溶液。在补充水分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 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可以选 择含有适当比例的钠、钾、氯离子的溶液进行补充。
总结词
注意饮食调整
详细描述
呕吐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延长喂奶时 间,逐步恢复饮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给予稀粥 、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案。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预防低钾血症
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补充 钾离子,预防低钾血症的 发生。
预防低钙血症
对于缺钙的患儿,应注意 补充钙离子,预防低钙血 症。
处理并发症
如发现患儿出现并发症, 如心衰、肾衰等,应及时 处理,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和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和照顾患儿,提供 家庭护理建议。
向家长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其对小儿 液体疗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护理 能力。
总结词
注意饮食调整
详细描述
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食物对肠道的刺激。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延长喂奶时间 ,逐步恢复饮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给予稀粥、 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护理课件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护理课件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方法
口服补液
通过口服给予适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溶液,适用于轻症患儿。注意选择 适合患儿口味和需求的补液盐。
静脉输液
通过静脉注射给予适量的电解质溶液和营养物质,适用于重症患儿。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过快引起的并发症。
饮食调整
在患儿的日常饮食中,注意增加水分和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柑橘类 水果、香蕉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儿童的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对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和 排泄有较高的需求。同时,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 对水分的调节能力较弱。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的意义 对于患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儿童,液体疗法有助 于快速纠正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缓解病情,促进康 复。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原则
详细描述
高钠血症常见于高热、严重腹泻、肾性尿崩症等情况下。表现为口渴、尿少、烦 躁、嗜睡等症状。护理时应限制水分摄入,补充低渗溶液,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04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注意事 项
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是儿童液体疗法护理的重要 环节,需要根据病情和年龄特点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
对于严重脱水的患儿,需要采用静脉 输液等方式补充水分,同时饮食上也 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以便消化吸 收。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和液体疗法护理课 件
目 录
•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 • 儿童常见液体失衡疾病及护理 •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注意事项 •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案例分析
01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儿童体液分布
01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比例较 高,年龄越小,含水量越多。新 生儿体内的含水量可达80%左右, 而成人的含水量约为60%。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ppt课件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ppt课件

成比例丢失
130~150 280~320 细胞外液 一般脱水征
电解质>水
<130 <280 细胞外液 脱水征+循环衰竭
水>电解质
>150 >320 细胞内脱水 口渴烦躁高热惊厥
(二)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最为常见
1.原因
(1)呕吐、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2)摄入不足引起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3)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
2.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
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水与电解质等比例损失 血钠:130~150mmol/L 主要是细胞外液丢失 此类型脱水临床最多见
低渗性脱水:
失钠>失水
血钠<130mmol/L
细胞外 细胞内
渗透压

脑细胞水肿
易休克,脑细胞水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等
神经系统症状。 多见于营养不良儿伴腹泻。
高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
血清钠>150mmol/L
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 脑细胞脱水
口渴、烦躁、高热、 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渗透压 高
不同性质脱水鉴别要点
等渗性 主要原因 呕吐、腹泻 低渗性 营养不良伴腹泻 高渗性 腹泻时补含钠液过多
水、电丢失比例
血钠(mmol/L) 渗透压(mmol/L) 主要丧失液区 临床表现
发灰干燥、弹性极差
极度凹陷、眼闭不合
皮肤
前囟眼窝 口腔粘膜 眼泪 尿量 周围循环 失水量
稍干、弹性可
稍凹 稍干 有 稍减 好 <5%
干、弹性差
凹陷明显 干燥 少 明显减少 差、四肢稍凉 5~10%
干裂 无 几乎无尿 休克、四肢厥冷 >10%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记录出入量
在补液过程中,要记录小儿的出入量,包括每日的尿量、排便量等, 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注意事项
在补液过程中,要保持小儿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因过度哭闹导致的心 脏负担加重。同时,要保持小儿的口腔和皮肤清洁卫生。
05
液体疗法案例分析
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
脱水程度评估
根据患儿脱水的程度,选择适当 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轻度脱水 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
04
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量计算
补液量计算
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病情等, 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补液量,以补 充因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的体
液丢失。
补液量计算公式
补液量(ml)=每日损失体液量 (ml)+每日正常需要量(ml)。其 中,每日损失体液量可以通过询 问病史、观察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等方式确定。
注意事项
治疗水肿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 留,液体疗法可以通过调节体液 平衡,治疗水肿。
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
预防感染
保持足够的体液摄入有助于维持正能作为治疗其他疾病的辅助手段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03
液体疗法的种类和选择
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中度脱水最常用 的补液方式,适用于大部分腹泻患儿。
限制水分摄入
根据水肿程度限制患儿的水分摄入量,减轻水肿 症状。
利尿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排出,缓解 水肿。
其他疾病患儿的液体疗法
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01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溶液,
同时治疗原发病。
肺炎患儿的液体疗法
02
肺炎患儿可能存在缺氧和酸中毒,需根据病情调整氧疗和酸碱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F 2.水的排出
– 肾、皮肤、肺、消化道排水。 – 新生儿成熟度低,体表面积大,不显性失水
多。 – 排泄水的速度较成人快,交换率比成人快3~4
倍。 – 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出现脱水。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F 3.水平衡的调节 F 肾:唯一能通过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与成分
的重要器官。 F 肾排水与ADH分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的反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
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高钾血症
F 2.原因
–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
–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 钾分布异常;
–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
高钾血症
F 3.临床表现
– 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
u 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 心搏停止;
u 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
– 血液稀释
–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低钙、低镁血症
F 治疗: F 出现抽搐
– 10% Calcium Gluconate 1~2ml/kg,最大< 10ml,+10% Glucose 10ml IV慢推
F 抽搐无好转 – 25% Mg.Sulfate 0.2~0.4ml/kg 深部 IM 2~3 次/日,至症状消失后停用。
应性有关。 F 水分排出多少主要靠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 F 小儿排泄同等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液体疗法时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 2.电解质溶液 3.混合溶液
.
2
非电解质溶液
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液 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液 主要用以补充水分和部分热量 不计其张力
.
3
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液 林格溶液,为等张液,其组成为:0.86%氯
化钠、0.03%氯化钾、0.03%氯化钙 碳酸氢钠、乳酸钠溶液 氯化钾溶液
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补液
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 1.5g,葡萄糖20.0g,临用前用温开水 1000ml溶解,碳酸氢钠可用枸橼酸钠2.9g 代替,为2/3张液,总钾浓度为0.15%
.
7
口服补液法
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呕吐、腹胀患儿
有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 症以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用于补充累积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
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 脱水80~100ml/kg,每5~10分钟喂1次, 每次10~20ml,在8~12小时内喂完
继续损失量按实际损失补给
.
8
静脉补液 液体疗法的定量、定性、定速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总量(ml/kg)
定量
轻度
(ml/kg) 中度
重度
定性
低渗性
定速
等渗性 高渗性
时间
30~50 50~100 100~120 2/3张
10~40 1/3~1/2张
60~80 1/4~1/5张
90~120 120~150 150~180
1/2张
1/3~1/5张
约每小时8~10 ml/kg,重度脱水伴有休克者应先扩容,以改善血 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 液20ml/kg,总量不超过 300ml,在30~60 分钟内快速输入。
新生儿体液特点
新生儿体液总量多,约占体重的80% 细胞外液相对多,心、肺功能差 肾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能力较差
.
12
新生儿液体疗法
(1)控制输液总量 (2)生后头1天可不给电解质,以后用1/5张
液 (3)减慢输液速度 (4)酸中毒用1.4%碳酸氢钠 (5)生后10天内,一般不补钾,及时补钙镁
患儿1岁,大便次数增多2天入院。排蛋花汤样大便, 10余次/日,伴呕吐内容物。发热,昨天至今排尿3次, 量少。
T38℃,体重10kg。精神萎靡,哭无泪。前囟凹陷,唇 干燥,色樱桃红。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130 次/分,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稍胀,皮肤弹性差。 肠鸣音弱。四肢冷。
检查:粪常规:镜检:未见细胞. 血(mmol/L)Na125, HCO3- 11mmol/L, K3.0
.பைடு நூலகம்
13
婴幼儿肺炎体液特点
重症肺炎 病程长,进食少,多汗,发热,呼吸增快 伴有吐泻,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 易出现高渗性脱水和混合性酸中毒
.
14
婴幼儿肺炎的液体疗法
(1)尽量口服,静脉约为60~80ml/(kg·d) (2)浓度低,用1/3~1/5张液或生理维持液 (3)速度慢,控制在5ml/(kg·h) (4)伴心衰,液量和钠量减少,速度慢 (5)并腹泻,按腹泻补,总量及钠量减1/3,速度慢 (6)伴酸中毒,重点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换气功能,严重酸
8.0kg。 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呼吸深长,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双眼深陷,口唇
干燥,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50次/分,心音低钝,腹平软,肝肋 下1.5cm,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四肢凉,有花纹,脉细弱,无脑膜刺激 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6×109/L,N0.58,L0.42;大便常规:黄稀水 样,白细胞0~3个/HP,隐血(-),大便培养:正常菌群生长;血生化: K+4.0mmol/L,Na+135mmol/L,Cl-102 mmol/L;pH7.2,HCO3-
中毒酌情少量用碳酸氢钠,先给1/2,根据病情变化再调 整
.
15
营养不良伴腹泻体液特点
常并发贫血、水肿、腹泻 皮下脂肪少,易将脱水程度估计偏高 细胞外液相对较多,心、肾功能差 血钠、钾、钙、镁低 易发生低血糖
.
16
营养不良伴腹泻时的液体疗法
(1)总量比腹泻减少1/3,分2~3天完成 (2)多为低渗脱水,补液含钠量要高,用
2/3张 (3)速度慢,为3~5ml/(kg·h) (4)及时补钾、钙、镁 (5)补热量和蛋白质
.
17
【病史摘要】
患儿,男,9月,呕吐、腹泻3天,12小时无尿。三天前开始呕吐,非喷射 状,为胃内容物,并出现腹泻,每日15次以上,为黄色稀水样便,量多,无 腥臭味,无里急后重,伴有发热,体温38℃左右,昨日起患儿精神萎靡,尿 量减少,今日患儿烦躁,12小时无尿。 体格检查:T38.2℃,P150次/分,R50次/分,BP70/50mmHg,体
8~12小时内 (8~10ml/kg .h )
12~16h (5ml/kg.h)
24小时
.
9
静脉补液
纠正酸中毒 见本节酸碱平衡紊乱 纠正低钾血症 见本节钾平衡紊乱 纠正低钙、低镁血症
.
10
几种特殊情况的液体疗法原则
新生儿液体疗法 婴幼儿肺炎的液体疗法 营养不良伴腹泻时的液体疗法
.
11
含钠液
3:4:2液 3:4:2 500 3:2:1液 3:2:1 500 6:2:1液 6:2:1 500 9:2:1液 9:2:1 500
20
31 (18.5)
15
24 ( 14 )
10
16 ( 9 )
7.5 12 ( 7 )
.
5
液体疗法
目的: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的生理 功能,即补其所失,供其所需、纠其所偏
基本方法:三定即定量、定性、定速 原则:三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两补
(见尿补钾、防惊补钙)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补液的方法:口服补液法、静脉输液法
.
6
口服补液盐溶液
口服补液盐溶液(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 一种口服溶液
.
4
常用混合液的组成和配制
溶 液 溶液内容(份)
简易配制(ml)
名 称 糖:盐:碱 5~10%GS 10%NaCl 5%NaHCO 3
1:1液 1:1
500
22 11.2%乳酸钠
2:1液 2:1
500
15
3:1液 3:1
500
11
4:1液 4:1
500
9
2:1等张 2:1 500
30
47 ( 2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