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生物中考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8中考生物复习课件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共28张PPT

广东省2018中考生物复习课件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共28张PPT

10
第一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
例题讲解
教辅出版 培训教育 在线教育
“为什么总是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的唯一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湿度等。 因此应该设置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两种环境进行对照。故选B。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教辅出版 培训教育 在线教育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第一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
教辅出版 培训教育 在线教育
课前预习梳理
考2.点1.1 职一业:生涯环规划境的起中源的历史生态因素以及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各种影响因素 。 2.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生__活____和__分__布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生态因素的种类
生物因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 _____提__出__问__题___、__作__出__假__设___、__制__定__计___划__、__实__施__计___划__、__得__出___结__论__、__表__达___交__流_____。
答案:A
9
第一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
教辅出版 培训教育 在线教育
例题讲解
“为什么总是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 【例2】(2016·阜阳)向阳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
返回
生物
1.(教材母题:北师七上P20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竞争关 系 B.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主要说明了环境对植物 的影响 C.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造成 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和阳光 D.“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
②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 物能够生存;在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动植 物种类繁多
返回
生物
__阳__光____
①海洋植物的垂直分布 长短的影响(春兰秋菊)
②植物开花主要受光照
__温__度____
①苹果树适宜在北方种植 布
②高山植被的垂直分
___空__气___ 草履虫喜欢聚集在培养液的上层生活
2021广东中考生物
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返回
生物
目录
01 命题分析 02 考点突破 03 易错题突破 04 考点分层练
返回
生物
命题分析
广东省近七年中考生物命题分析
考点 生物与环境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题31,1 分
题6,2分 题6,2分 题6,2分
返回
生物
【解析】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合作关系也有斗争关系,B 错误;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C错误;生物的生存环 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土壤、水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还包括 生物因素,D错误。故选A。
返回
生物
4.(2017 广东)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 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阳光 B.温度和水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

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2章《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2章《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 角度二 (2021广东模拟)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 会造成水质污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 质的影响及其防治”,选择7号废旧电池、满江红、同种且 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
知识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1)生态因素类型____非__生__生__物__物__因__因__素__素_____:_:影光响、某温种度生、物水生、活空的气其、他土生壤物等
• (2)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具体实例
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复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特征。 2、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和功能。 4、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点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
生物能进行 呼吸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新利用
非生物 阳光、水、空 部分 气等
为生物部分提供物质和能量
• (3)生态系统各 组成成分之间的关 系(如图):生态系 统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生产者、消费 者和分解者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的关系,
三者缺一不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 2.食物链和食物网 • (1)食物链
• 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____吃_与__被__吃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一、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 推理法、实验法、测量法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例】(2015,鞍山) 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干燥 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_____ 潮湿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_____ 的土壤( 对照组)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 ,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潮湿 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___ 水 。 鼠妇向_______
(3)制订计划:围绕假设的问题 ,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 提出的问题 和___________ 作出的假设 来进行。通常实验设计只探 设计要紧紧围绕___________ 究其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因素 ,也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控制实验变量。同时 ,实验设计还应考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的 可操作性。 严谨 (4)实施计划:按照计划严格进行探究,并得到结果。实施计划要______ 准确 。另外,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应多次_______ 重复 实验。 ,记录要______ (5)得出结论:反复分析实验结论,看其与________ 假设 是否相符。 (6)表达和交流:与他人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 建议,保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性。
【例2】(2015,武威)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3 条食物链组成。 (1)该食物网由____ 生产 者,可通过_______ 光合 作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______ 合成有机物。 竞争 。 (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的关系是________ 降低 。 (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_______ 【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 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 机物。(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同时以水稻为食,所以蝗虫和田鼠 的关系是竞争关系。(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田鼠和麻雀的数量增 加,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降低。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为了保护黑尾鹿,1906年,美国开展了一场捕狼行动。

到1930年累计猎杀了6000多只狼,狼在凯巴林区不见了踪影。

鹿失去了天敌,种群数量急剧增加。

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数量锐减,鹿群也陷入了疾病和缺少食物的困境中。

兴旺一时的鹿种群走向衰败。

为消除灭狼带来的恶果,美国政府制订了“引狼入室”计划,并在1995年实施。

随着狼的引入,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凯巴森林的兴衰说明了什么?学习目标导航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相关知识链接1.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水以及温度;生物因素包括影响其生活的各种生物,如动物、植物,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如草原上兔吃草、狼吃兔,草和狼的变化都会影响兔的生存。

教材内容全解想一想,议一议(见教材第19页)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鹰等动物捕食。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点一什么是生态系统(重点)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举例:生态系统的类型非常多,它们的范围有大有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多有少。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

注意生态系统要包括一定的空间范围及此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单纯的环境、单纯的生物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2.对照实验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 (1)概念: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我们要探究的这个条件 就叫做这个实验的变量。 (2)设计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时,一定要遵循__单__一__变_量___原则,即有且 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不同时, 我们可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实验也不能称为__对__照___实验。
开花,菊花在秋季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阳光造成的。
1.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一项属于生 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考点一二 生态系统
【特别提醒】1.生态系统具有相对平衡的特性,而不是绝对平衡,任 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10.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图 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C)
11.(2015,乐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12.(2015,聊城)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 链正常流动( A )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草→食虫鸟→鼠→青蛙 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 D.狐→兔→蜘蛛→草

广东省生物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解答题(含答案)

广东省生物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解答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和。

(3)图中共画出了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生态博物馆”“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其草木繁盛,生物种类丰富。

有伟岸的红松、美味的蘑菇(腐生)、机敏的梅花鹿、凶猛的东北虎,以及被誉为“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1)如果有毒物质进入河流生态系统,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水属于部分;短文中的红松属于者。

(3)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将会。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部分和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应有,缺少它们,地球上的动植物尸体将堆积如山。

(2)请据图完成食物链:→鼠→蛇。

该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由图可知,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沿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1988年在库布齐沙漠启动生态恢复项目,经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如今成片的胡杨林、沙柳、梭梭树给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衣。

除了鼠、蝗虫等原有动物,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也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2013年夏天,消失千年的丹顶鹤也出现在库布齐。

2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生__物__C__,数量最多的 消费者是___生__物__B___.
(3)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
_____生__物__D___.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仅由植物和动物构成 D.生物圈指生物活动所能达到的范 围,包括月球
四、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__物__与_环__境_ 所形成的_统__一__整_体__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 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生 生物 态 部分 系 统
动物
细菌、 真菌等


非生物部分 ___ 阳光 空气 水等
问题: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是一个生 态系统吗?(请分析说明)
C 田鼠→蛇→鹰
D 草→野兔→狼
3、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 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
终来源于(B )
A 阳光 B草 C羊 D狼
4、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 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被吃掉,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野兔数量又会 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C)
A 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 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C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草比原来长的快
生态系统中的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就是 沿着_食__物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流动的。
共5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形成网状
最长的食物链是: 草鼠蛇鹰
鹰 兔狐 草蛇数食物链时,应从生__产__者_开始,沿 着箭头向后一级数,直到最后一级 即最__高_级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茎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旗形树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体形: 流线型
体表: 光滑 身体结构:有适宜水中生活的呼吸、 觅食、运动等器官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夏天的雷鸟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冬天的雷鸟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 _________ 食物链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很多条_________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3)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 食物链 和_______ 食物网 进行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 _________
积累 。 _______
考点2
生态系统
例4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D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 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丙固定的太阳能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 非常少 根系 活的骆驼,尿液_______;荒漠中的骆驼刺,_____非 皮下脂肪 很厚。 常发达;寒冷海域中的海豹,_________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适于干旱环境,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散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5)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考点2
生态系统
例6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获取的能量最多 B.营养级越多,积聚的能量越多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捕食 其他关系
传播(蜜蜂传粉);腐生(分解者以死亡生物为食)
例1 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 间的关系,如果A表示的是一种狐的数量变化,那么B 表示的是哪种生物的数量变化( C ) A.捕食狐的一种生物 B.与狐有共生关系的一种生物 C.被狐捕食的一种生物 D.与狐有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生物和生物圈 了解生物圈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生存空间 ,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___________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各种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 2.影响生物生活的两大生态因素: 光、温度、水 等。 (1)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
举例说明: 1)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
考点2
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 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_ 干旱 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_______ 少,缺乏高大的植物; 湿地 生态系统,其中最 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_ 沼泽 ; 典型的是_______ 海洋 生态系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的是_______ 农田 生态系统; 以农作物为主体,人工建立的是_______ 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的是 城市 生态系统。 _______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例2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B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4.探究实验
阴暗
考点2
生态系统
食物链的书写: (1)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
(2)箭头指向捕食者。例如:草→兔,而不能写成草←兔。
(3)食物链中无分解者。例如:草→兔→细菌是错误的。
例5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D)
C.蝉→螳螂→黄雀
D.草→兔→鹰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源头(来源):太阳能。 (3)传递: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D)
D.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到20%
考点2
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 数量 和所占的_____ 比例 是相对稳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 自动调节 能力,但 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限度 的。 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_____
舟蛾
稚鸡
隐藏
利于避敌
利于捕食
北极熊 云豹
Hale Waihona Puke Go back考点1 生物与环境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
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警告
荔蝽(三龄若虫)
防止误伤
Go back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拟 态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迷惑
鹿蛾
枯叶蝶
枯叶螳螂
利于避敌、捕食
Go back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其他生物 。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 捕食 关系,还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_____ 竞争、合作、寄生 等关系。 有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生物关系
互利共生 寄生
特点
实例
共同生活、彼此有利;离开后彼此或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一方不能生存 共同生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离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细 开后寄生生物不能生存 菌;菟丝子与大豆
拟态
兰花螳螂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
非常少 ;荒漠中的骆驼刺,_____ 根系 非 活的骆驼,尿液_______
皮下脂肪 很厚。 常发达;寒冷海域中的海豹,_________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 土壤疏松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以使_________
光照
平均值
1.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其他因
素要保持一致且适宜鼠妇的生存。
2.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增加可信度,减少误差。
3.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 验结果更加准确。 4.静置2分钟后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让鼠妇先适应 环境。
5.实验结束后,要将鼠妇放归大自然。
例3 如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 意见正确的是 ( B )
竞争
生活环境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和平 共处,形成各自的生态位(生态灶)。 牛与羊;庄稼与杂草; 如果两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重 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 叠,会导致一种生存另一种死亡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消 猫与老鼠;牛与草;狼 长上呈现“跟随”现象 与羊 共栖(寄居蟹与海葵);抑制(青霉菌与细菌)
位置 纸盒左半部 纸盒右半部 鼠妇数量 10只 10只 光照 明亮 黑暗 土壤湿度 干燥 湿润
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 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
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黑暗的条件
考点2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 ___________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 2.组成: 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空气、水等


2)南方植物移到北方后容易死亡。
温度

3)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
阳光
考点1 生物与环境
生存空间 ,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___________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各种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 2.影响生物生活的两大生态因素: 光、温度、水 等。 (1)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
考点2
6.生物圈。
生态系统
环境 的总和。 (1)概念:地球上生物与_______ 水圈 的大部和______ 大气圈 的底部、_______ 岩石圈 (2)范围:_________ 的表面。 最大 的生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_______ 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考点2
生态系统
Ⅰ.动物并不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蜣螂(俗称“屎
壳郎”)属于分解者。 Ⅱ.细菌、真菌并不都属于分解者,有些能自养的细 菌,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有些营寄生生活的细菌, 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真菌中有的属于消费者,只有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属于分解者。
考点2
生态系统
3.食物链和食物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