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章末总结
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实验探究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舒服的分布吗?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计划: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骆驼失水少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莲的茎叶中的气腔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是对单侧风的适应;避役的体色随环境改变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葵花朵朵向太阳有利于接受阳光。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方法步骤:1.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在每只底部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湿土,每层约为烧杯高的1|4.每铺一层,稍加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
2.向甲烧杯中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烧杯中不放蚯蚓。
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喷洒适量的水,并投放数片菜叶作为蚯蚓的饲料。
烧杯口盖上玻璃板,注意应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空气的交换。
3.将甲、乙两装置放置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
为什么要设置两套装置?乙装置有什么作用?两套装置可形成对照;乙装置起对照作用。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例】(2015,鞍山) 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干燥 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_____ 潮湿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_____ 的土壤( 对照组)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 ,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潮湿 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___ 水 。 鼠妇向_______
(3)制订计划:围绕假设的问题 ,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 提出的问题 和___________ 作出的假设 来进行。通常实验设计只探 设计要紧紧围绕___________ 究其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因素 ,也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控制实验变量。同时 ,实验设计还应考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的 可操作性。 严谨 (4)实施计划:按照计划严格进行探究,并得到结果。实施计划要______ 准确 。另外,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应多次_______ 重复 实验。 ,记录要______ (5)得出结论:反复分析实验结论,看其与________ 假设 是否相符。 (6)表达和交流:与他人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 建议,保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性。
【例2】(2015,武威)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3 条食物链组成。 (1)该食物网由____ 生产 者,可通过_______ 光合 作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______ 合成有机物。 竞争 。 (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的关系是________ 降低 。 (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_______ 【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 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 机物。(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同时以水稻为食,所以蝗虫和田鼠 的关系是竞争关系。(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田鼠和麻雀的数量增 加,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降低。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水是影响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1 热带雨林: 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多
2 沙漠: 仅少数动植物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一、提出问题: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 二、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 四、实施计划: 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 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可以减小误差 4、为什么装置要一边遮光、一边不遮光? 设置对照。一组光照、一组阴暗。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最常见的)
2、竞争关系
3、合作关系 4、寄生关系(寄生虫)
寄生关系(寄生虫)
从一个12岁男孩脑中取出的绦虫
显微镜下的体表寄生虫
捕食关系
狮子在捕食斑马
狐狸追捕老鼠
竞争关系
狮子和大象争夺有限的水
竞争关系
水稻和杂草竞争阳光、水、肥等
合作关系
蚂蚁合力搬食物
合作关系
蜜蜂合作筑巢
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界,生物受到很多生物的影响, 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 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 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阴暗(纸板)
明亮(玻璃板)
实施计划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放入5只鼠 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2.对照实验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 (1)概念: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我们要探究的这个条件 就叫做这个实验的变量。 (2)设计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时,一定要遵循__单__一__变_量___原则,即有且 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不同时, 我们可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实验也不能称为__对__照___实验。
开花,菊花在秋季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阳光造成的。
1.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一项属于生 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考点一二 生态系统
【特别提醒】1.生态系统具有相对平衡的特性,而不是绝对平衡,任 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10.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图 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C)
11.(2015,乐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12.(2015,聊城)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 链正常流动( A )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草→食虫鸟→鼠→青蛙 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 D.狐→兔→蜘蛛→草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生态系统

下发学生课堂学案,组织学生做课前检测部分。
过渡语: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巩固和强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态系统专题的知识点;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
教师利用PPT展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图片。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三、课程内容和目标
1、课程内容:
若食虫鸟也吃禾谷类,那么昆虫和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图片上的信息,回忆起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式板书归纳
学生进行“学案2”练习中考真题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报答案
基础好的学生做学案模块三的内容
基础弱的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一步梳理思路,强化巩固
提问:
1、同学们,这张图片你们熟悉吗?
2、聪明的你,能根据这张图上的信息回忆起生态系统有关知识点吗?
过渡语:
明确了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态系统识框架后,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如果你是中考命题专家/老师,请你将知识点融入这幅图片中出相应考题
教师示意学生应举手提问,并组织维护好课堂的秩序和纪律。
过渡语:
“练真题”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之后及时熟悉真正的中考命题方式,熟悉中考题型。巩固和强化
(三)知识小结
“微课”形式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
“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了解生物圈》章末复习课件

蚯蚓的排泄物使土壤 变得更肥沃。
知识小测
1. 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B )
A. 北方降雨少
B. 北方温度低
C. 土壤酸碱度不适
D. 光照强度不够
2. 有种太阳鱼,在生下过多的太阳鱼卵或幼鱼时,就会将它们吃掉,这种现象属于
( A)
A. 捕食
B. 共生
C. 种内斗争
D. 种间斗争
水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互助(合作)
种内关系
生
种内斗争
物
捕食
因
竞争
素 种间关系 寄生
种间互助(合作)
共生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如: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3)制定计划(设置两种不同的环境:明亮和黑暗,其他条件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6)表达和交流
二、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生__物___与 ___环_境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光合作用
生产者 腐生
无机物
阳光
空气
水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吃__与_被__吃_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 ①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__生__产__者_。例如:草→兔→狐。 ②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总是从生产者流向消费 者,从低级消费者流向高级消费者,流动方向用____箭__头_表 示。 ③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____积__累_,所以 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 ___越_多_。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2

鼠妇
①发现问题:鼠妇又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 门、是一种 甲壳动物。在 阴暗、潮湿 的环境 里可以找到它们。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设计探究方案:
对照实验:在研究某个条件(光)对研究对象(鼠 妇)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光照情况 即明亮、阴暗)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温度、湿度) 都要相同的几组实验叫对照实验。 该实验的变量:光。
思考,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 活呢?
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比如鱼,背面深、腹面浅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 四、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 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2、 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 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 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 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从一个12岁男孩脑中取出的绦虫
共生关系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
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在自然界,生物受到很多生物的影响,因此生 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 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在炎热缺水 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高 到46℃时才 出汗。(减 少水分的散 失)
在一个池塘里的鲤鱼,不同时期,水质的好坏、 水温的高低、食物的多少,等等,都影响鲤鱼的 生活。可见鲤鱼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什么是环境:生物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即环境影响生物)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特别提醒】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认: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应该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前者包括寄生,捕食,合作、共生,竞争等;后者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点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通过对题干的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温度影响了蝉的鸣叫。
【答案】选C【例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选C考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3】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条件的是()A. 明亮和潮湿B. 干燥和潮湿C. 空气和土壤D. 温度和水【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 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13. (2016海南)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该食物网中有 4 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
C. 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和有毒物质逐
级增多
D. 该食物网中的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
C. 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7. (2016永州)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 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B.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 C. “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 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A.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3. (2016湘潭)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D
)
A. 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 B.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C.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4. (2016厦门)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 适应的是(
B
)
A. 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
18. (2016宁波)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 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 持 D.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19. (2016茂名)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 兔、鼠、蛇、鹰等生物,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 分解者 B. 这些生物可构成3条食物链 C. 该生态系统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兔→鹰 →细菌 D. 蛇会冬眠,影响蛇冬眠的因素是温度
B. 同卵双生的孪生姐弟相貌相似——生物的遗传
C. 燕子低飞带雨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8. (2016泰安)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D ) A. 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 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6. (2016长沙)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
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
7. (2016永州)下列现象与来自生物所反映的特征匹配错 误的是( B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 量
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章末总结
思维导图
考纲要求
1. 了解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 理解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4. 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5. 了解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6.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 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8. 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生物的生活环境 (鼠妇、 蚯蚓)”实验。
系
14. (2016泉州)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 A A. 生产者 C. 分解者 B. 消费者 D. 非生物部分
)
15. (2016福州)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 ) A. 月季→蚜虫→瓢虫 B. 阳光→月季→蚜虫→瓢虫 C. 月季←蚜虫←瓢虫 D. 阳光←月季←蚜虫←瓢虫
16. (2016石家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B ) A.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D.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9. (2016淄博)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 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 A ) A.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10. (2016昆明)2016年初,春城昆明寒潮来袭,造成
小叶榕等部分行道树枝叶“枯死”。这一现象说明( C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D. 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11. (2016孝感)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 C )
A. 有水和无光
C. 干燥和潮湿
B. 高温和弱光
D. 强光和无氧
考点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2. (2016岳阳)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可以看做一 个生态系统的是( B ) A.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 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24. (2016湘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D ) A. 草原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25. (2016潍坊)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 小的是( C ) A. 森林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B. 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 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 D. 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
5.
(2016 海南 )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 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 生物影响环境 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非生物因素
20. (2016赤峰)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C A. 鱼缸内的一群金鱼 B. 麦田中的小麦 C. 坝上繁茂的草原 D. 街道旁的两排杨树
)
考点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1. (2016泉州)泉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 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A ) A. 有限的 B. 稳定的 C. 不变的 D. 增强的
考点精练
考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2016宿迁)右图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 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 是( C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2. (2016泉州)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
体现了(
B
)
B.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改变生物
22. (2016海南)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 是( B ) A. 海口的万绿园 B. 五指山的热带雨林 C. 琼海的万泉河 D. 昌江海尾的湿地公园 23. (2016广东)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