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合集下载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节“生物圈”。

详细内容将包括生物圈的概念、构成、特点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构成和特点。

2. 掌握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地球仪、生态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展示地球图片,提问:“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呢?”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基本概念学习:讲解生物圈的概念、构成和特点。

教师活动:讲解生物圈的相关知识,通过PPT展示生物圈的构成图。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生态瓶,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生态瓶,进行小组讨论。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的相关例题。

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跟随教师思路。

5.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发放随堂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小组内交流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构成、特点。

2. 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 课后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了解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圈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课件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课件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化能合成细菌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 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 中属于分解者。
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他所有构 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土壤、 温度、湿度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 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种类最丰富、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所 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最强的,最容易保持生态平衡。人工生态系 统中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
草原上生活的动物与草原环境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 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如图为草原鼠),它们几乎都过 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有利于逃避敌害, 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
DDT对人的危害:可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轻度中毒可出现头晕、 无力、失眠、恶心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随发高烧、呕吐、上下 肢抽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时失明。 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使得鸟的数量 减少。DDT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 检测到DDT。鱼、贝类对DDT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例如牡蛎能将 其体内的DDT含量提高到周围海水水体中含量的7万倍。
(6)星湖湿地公园——天人合一之美; (7)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8)额尔古纳湿地——上天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 (9)巴音布鲁克湿地——天鹅之乡; (10)若尔盖湿地——中国最大的湿地。
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是由自 然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 等)和人类(包括生活和生产活动)三部分组成的网络结构。人类在系 统中既是消费者又是主宰者,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 规律和经济规律,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
思考:
非生物因素对 其他生物的影响?
小麦生长的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 七星瓢虫、蚜虫、蛇、杂草......
(2)生物因素: 老鼠、蚯蚓、七星瓢虫、蚜虫、蛇、 杂草 思考: 生物因素对 其他生物的影响?
思考狮子、老虎、羊这三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
种内:合作--一群狮子合作围捕一只羊 竞争--两只老虎竞争吃一只羊 种间:捕食--狮子或者老虎吃羊 竞争--狮子和老虎竞争吃一只羊 寄生--狮子、老虎或者羊身上都寄 生着各种细菌
归纳总结: 1、生物圈、环境、生态因素的概念 2、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受到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间关系: 种内:合作、竞争 种间:捕食、竞争、寄生
1、生存空间:生活 在麦田里 2、周围影响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 壤、老鼠、蚯蚓、七 星瓢虫、蚜虫、蛇、 杂草......
三、生态因素
1、概念: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 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2、分类: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小麦生长的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 七星瓢虫、蚜虫、蛇、杂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通过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 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思考: 熊猫的生 活环境是 怎样的?
二、环境的概念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 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观察书本13页图1-12,思考小麦 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

了解生物圈知识梳理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实验探究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舒服的分布吗?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计划: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骆驼失水少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莲的茎叶中的气腔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是对单侧风的适应;避役的体色随环境改变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葵花朵朵向太阳有利于接受阳光。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方法步骤:1.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在每只底部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湿土,每层约为烧杯高的1|4.每铺一层,稍加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

2.向甲烧杯中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烧杯中不放蚯蚓。

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喷洒适量的水,并投放数片菜叶作为蚯蚓的饲料。

烧杯口盖上玻璃板,注意应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空气的交换。

3.将甲、乙两装置放置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

为什么要设置两套装置?乙装置有什么作用?两套装置可形成对照;乙装置起对照作用。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例】(2015,鞍山) 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干燥 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_____ 潮湿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_____ 的土壤( 对照组)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 ,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潮湿 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___ 水 。 鼠妇向_______
(3)制订计划:围绕假设的问题 ,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 提出的问题 和___________ 作出的假设 来进行。通常实验设计只探 设计要紧紧围绕___________ 究其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因素 ,也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控制实验变量。同时 ,实验设计还应考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的 可操作性。 严谨 (4)实施计划:按照计划严格进行探究,并得到结果。实施计划要______ 准确 。另外,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应多次_______ 重复 实验。 ,记录要______ (5)得出结论:反复分析实验结论,看其与________ 假设 是否相符。 (6)表达和交流:与他人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 建议,保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性。
【例2】(2015,武威)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3 条食物链组成。 (1)该食物网由____ 生产 者,可通过_______ 光合 作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______ 合成有机物。 竞争 。 (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的关系是________ 降低 。 (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_______ 【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 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 机物。(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同时以水稻为食,所以蝗虫和田鼠 的关系是竞争关系。(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田鼠和麻雀的数量增 加,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降低。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水是影响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1 热带雨林: 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多
2 沙漠: 仅少数动植物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一、提出问题: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 二、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 四、实施计划: 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 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可以减小误差 4、为什么装置要一边遮光、一边不遮光? 设置对照。一组光照、一组阴暗。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最常见的)
2、竞争关系
3、合作关系 4、寄生关系(寄生虫)
寄生关系(寄生虫)
从一个12岁男孩脑中取出的绦虫
显微镜下的体表寄生虫
捕食关系
狮子在捕食斑马
狐狸追捕老鼠
竞争关系
狮子和大象争夺有限的水
竞争关系
水稻和杂草竞争阳光、水、肥等
合作关系
蚂蚁合力搬食物
合作关系
蜜蜂合作筑巢
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界,生物受到很多生物的影响, 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 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 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阴暗(纸板)
明亮(玻璃板)
实施计划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放入5只鼠 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章_第三节_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章_第三节_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城市生态系统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 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
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 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园。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021/4/ 232021/4/23F riday, April 2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21/4/232021/ 4/2320 21/4/234/23/ 2021 8:14:31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4/232021/4 /2320 21/4/23Apr-2123-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4/232021/4/ 232021/4/23F riday, April 23,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4/ 232021/4/232021/4/ 232021/4/234/2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 21年4 月23日 星期五2021/4/ 232021/4/232021/4/ 2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2021/4/ 232021/4/232021/4/ 234/23/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4/232021/4/ 23April 2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4/232021/ 4/2320 21/4/232021/ 4/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末页
8.(2016•泉州)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9. (2015•广东)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 A. 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 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首页
末页
10. (2016•黄冈)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 源于太阳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 例是相对稳定的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 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
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C )
A. 甲→乙→丙→丁
B. 丙→丁→甲→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首页
末页
21. 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
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 况如下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B )
首页
末页
(2)人工生态系统: 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种类单 一)、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是主要消费者)。
考点二 生物和环境
1.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 生物 非生物 因素。
因素和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捕食关系、竞争 关
系、 合作 关系和 寄生 关系。
3.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 在生存发展中不断 适应
首页
末页
11.(2016•荆门)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
A.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
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12.(2016•泉州)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
首页
末页
2.(2016•广东)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 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首页
末页
3. (2016•茂名)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 鼠、蛇、鹰等生物,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C ) 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这些生物可构成3条食物链 C. 该生态系统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兔→鹰→细菌 D. 蛇会冬眠,影响蛇冬眠的因素是温度
影响 和 改变
影响 着生物,生物 环境,同时也 着环境。
首页
末页
考点三 生态系统概述
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 生物 与 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
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光、温度、水等
生产者 植物
物质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
真菌等

有机物 能量
二氧化碳
首页
末页
4. (2016•潮州)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 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 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首页
末页
5.(2015·广东)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 B. 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 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 D.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
16. 右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C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首页
末页
17.小郭自制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要使模拟的生态系
统维持更长时间,该生态瓶最好放在( B )
A. 床柜上
B. 阳台上
C. 冰箱里
D. 衣柜里
18.(2015•珠海)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首页
末页
9.(2016·泉州)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D )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
10.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借助蟹得以快速转移并得
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借附着在身上的海葵掩护自己。
它们之间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属于( C )
A. 寄生
B. 捕食
C. 共生
( A)
A. 一座山
B. 一条河里的所有鱼
C. 一个池塘中的荷花
D. 一块农田里的阳光、空气和水
首页
末页
考点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
看,缺少的成分是( B )
A. 非生物部分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20.右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
A. 丁→丙、乙→甲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甲→乙→丙→丁
首页
末页
考点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 描述中,错误的是( C A. B. C. D.
首页
末页
23.(2015•揭阳)具有下列哪种特点的生态系统较稳 定( C ) A. 生物种类较少 B. 食物链较长 C. 食物网中营养结构复杂 D. 食物链中的消费者较多 24.(2015•梅州)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 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 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D ) A. 浮游植物 B. 浮游动物 C. 肉食小型鱼 D. 肉食大型鱼
首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末页
25.(2016•泉州)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
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
。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A )
A. 有限的
B. 稳定的
C. 不变的
D. 增强的
首页
末页
1.(2016·广东)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二 生物和环境
4.(2016•长沙)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
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C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首页
末页
5.(2016·东昌)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
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
D. 竞争
首页
末页
1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 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 的是( D ) A. 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 B.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C. 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呈刺状 D. 荷花的叶子大而宽阔 12.(2016•亳州)“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 间的关系是( B ) A. 合作 B. 竞争 C. 共生 D. 捕食
首页
末页
7.(2016·日照)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 影响的是( C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一山不容二虎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8.(2016·潮阳)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 验,分析正确的是( C ) A. 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 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 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知识网络 过关训练 中考冲刺
首页
末页
考点一 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 和 岩石圈 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 营养物质 和水,还有适宜的 一定的 生存空间 。
空气 、 温度 和
首页
末页
3.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自然生态系统: a.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作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等,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b.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 肾”之称。 c. 草原生态系统:降雨少,植物较矮小,动物大多数 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d. 海洋生态系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繁 多,多能游水。 e. 河流生态系统:具纵向成带现象,浮游生物比较少, 自净能力强,受干扰后恢复速度较快。
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B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土壤
6.(2016·湘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
列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C )
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利于在沙漠中生存
B. 枯叶蝶的形状像枯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C.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 生在青草丛中的蝗虫,其体色呈绿色
首页
末页
2. (2016·汕头)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 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 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 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 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