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效性检验发展研究.

一、引言李学、刘建民和靳云汇(2001)对市场有效性做了充分的综述性定义.指出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充分反映全部可获得的信息.投资者的交易是公平博弈.个别投资者有正的或负的非正常收益率是一种随机的结果.长期的平均的超常收益率为零,价格等于价值,超常收益率不可预测,信息无用。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国内外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足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实证检验现实市场是否有效率,但由于实证检验可靠的前提是关于期望收益率的事前理论模型和事后统计模型的正确性.即“只有在价格模型定义了什么是正确之后.我们才能检验信息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价格”。(Fama,1991),因此,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投资者预测的准确性和股票价格反映预测的准确度的检验。也就是说,选择和设定合适的市场有效性检验模型尤其重要。本文基于过去几十年国外学者对市场有效性检验的研究发展,指出学者们正在转向使用条件的多因子的定价模型检验市场有效性和解释异常报酬。因此进一步对条件定价模型与无条件定价模型的关系做出理论分析。二、基于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的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综述

Sharpe( 1964),Lintner( 1965)和Black(1972)建立了简捷、完美的线性资产定价模型(经典的CAPM或SLB模型)。模型假定投资者能够以无风险收益率借贷,从Markowitz( 1959)投资组合意义上理论说明了财富投资的市场组合是均方有效的,此时,市场组合的有效性意味:证券的期望收益是它们的市场B (beta)正线性函数,其中市场B测度资产的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已经在分散化中相互冲消掉了),B也充分描述r横截面预期收益。因此对CAPM的检验实际是验证p是否具有对收益的完全解释能力。Black.Jensen和

Scholes(1972,BJS)利用时间序列方法检验了CAPM.结果基本接受CAPM;Fama.MacBeth(1973,FM)第一个以横截面回归的思路检验了CAPM.其实证结论也支持CAPM。但由于CAPM在理论上的非常严格,其基于有效市场的一组假设条件远离市场实际,实证研究中出现了对其大量的偏离和质疑证据。

Basu(1977,1983)和Ba11(1978)证实盈余与股票市值之比(E/P,市盈率倒数)有助于解释股票平均报酬;Banz(1981)发现小市值公司较大公司有更高的平均报酬(规模效应.TheSize Effect),其用市场权益(ME,股票价格乘以股本)描述公司规模,证实:小ME的股票平均有太高的B估计,大ME股票有太小的B估计;Bhandari( 1988)在ME和B因子的CAPM检验中证实了杠杆(Leverage,负债与股票市值之比)和平均收益之间的正向关系,杠杆有助于解释股票的平均收益。而在SLB模型中,杠杆风险应该被市场B所捕捉;Stattman (1980)和Rosenberg,Reid和Lanstein (1985)发现美国股票的平均收益和公司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对市场价值的比率(B/M,净资产/市值)是正相关的;Chan,Hamao,Lakonishok(1991)也发现B/M对日本的股票的横截面平均收益有很强的解释能力:1991年后.最初对市场有效性作出“证券价格能充分反映各种现有信息”定义的Fama.又重新对市场的有效性做了审视,Fama和French( 1992,1993,1996)的论文表明:当B与规模无关时,p与平均报酬无关;B/M能反映平均报酬中的市场杠杠与账面杠杆的相反作用:E/P与平均报酬可由规模和B/M组合吸纳:Fama和French认为:能解释平均报酬的因素组合起来解释平均报酬,有些可能是多余的,在FF(1992)的基础上构建了解释平均报酬的3因素模型(FF),Fama和French(1993,1996)实证认为三因素联合作用的FF模型成立并且模型也能解释一些平均报酬的异常性。显然,Fama此时认为实证结果不支持经典的单因素CAPM。三、基于条件或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的

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进展上述谈及的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基本上是基于无条件(静态)CAPM检验市场是否有效率,即是:验证B是否具有对预期收益的完全解释能力,是否发现有其他的显著的能解释预期收益的因子。在对无条件CAPM的验证中,反对CAPM的证据(市场无效)占据主导地位。就连有效市场的提出者Fama(1992, 1993)也实证指出经典CAPM不成立,得出了困惑的结果。但持有反对CAPM证据的学者找不到一个理论来解释它。究竟信任数据证据呢?还是相信理论上完美的CAPM?学者们开始寻求折中的理论和解释.把线性的单因子的经典CAPM扩展到条件的或多因子的情形,或者既是条件的又是多因子的情形。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有许多种假设情形的条件或多因子框架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并且可以用统计上的方法来解决模型的选择问题.Ferson和Schadt( 1996)较早使用公共信息变量解释时变的B,提出条件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投资组合的报酬。Ferson和Harvey (1999)使用了Fama和French (1993,1995,1996)的三因素模型基础上的一个条件形式,允许定价误差(alpha)和因子风险B是时变的,实证表明B的时变部分是显著的。一些经典模型都是Ferson和Harvey(FH)模型的特例,如无条件的CAPM、无条件的FF模型和条件单因子CAPM。Bamer和Hughes (2000)对Ferson和Harvey的FH模型做了扩展,在时变B中加入T-个随机组分,使用面板数据及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并和FF的三因素模型、FH模型比较。结果表明:较好的预测模型是那些带有同质截距和时变组分的定价误差与B、以及那些带有同质截距和时变组分的定价误差及带有既时变又随机组分B的条件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上,即使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对股票做出错误的定价,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也依时期完全成立(Jensen,1968;Dybvig和Ross,1985;Jagannathan和Wang,1996)。如果证券的B是时变的并且和证券的报酬或市场波动率相关.那么此时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的定价误差一定不为零.而条件资产定价模型的定价误差可能为零。也就是说.市场组合可能在每个时期是条件均方有效的,但市场组合没有处在无条件均方有效前沿上(Hansen和Richard,1987)。几个最近的研究证实时变的B有助于解释规模和B/M效应。2hang(2005)建立了一个条件资产定价模型,实证表明高B/M股票B最大并且风险溢酬也高,相比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给出了价值溢酬。Jagannathan和Wang(1996),Lettau和Ludvigson (2001),Santos和Veronesi (2006)和Lustig和Van Nieuwerburgh (2005)指出小公司、高B/M股票的B以某种方式随商业周期的变化主要解释了这些股票有一个正的无条件定价误差。总之,条件资产定价模型相比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提高了对收益的解释能力.并且通过加入市场B以外的因子或对B做适当的变化设定也能解释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的收益异常现象。四、条件资产定价模型和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之间的关系资产定价检验常常假定风险值不随时间变动。在这种假设下.即使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依时期的成立,无条件检验也可能拒绝资产定价模型。在此我们依据Lewellen和Nagel(2006)的论文,分析一只股票在预期报酬、波动率和协方差都随时间变动下的无条件定价误差和因子风险表达,目的是从理论上清楚:由时变的各阶矩产生的无条件定价误差是可能足够大以拒绝资产定价模型,无条件资产定价模型是条件情形的特例。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美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差异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美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差异 1.投资者的特征及结构 投资者,即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由证券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以及各类基金等组成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二是企业和事业单位投资者;三是个人投资者;四是外国投资者。 金融机构投资者往往资金雄厚,信息渠道较多,掌握信息迅速和广泛,其各类行为对投资市场影响较大;企业和事业单位投资者实力悬殊较大,同其本身实力、影响力大小成正比;个人投资者往往资金实力较小,以短期投资为主,且个人投资者流动性、波动性大;外国投资者数量少,对投资市场影响不是太大,以投资市场较发达的国家为主。 (1)中国投资者的特征与结构 1.中国投资者结构(按主体性质划分) (1)个人投资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投资市场进行各项投资活动的个人,即狭义上的“股民”,散户也多数指个人投资者。 (2)机构投资者:指拥有合法自有资金或合法筹集资金,利用投资市场各类投资工具进行各类投资活动的团体机构,这类机构往往拥有法人身份。主要由以下几类组成: ①证券投资基金 ②证券公司 ③保险类机构 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3)各类企业法人:在中国企业法人既非散户也非机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既包括企业营业资金也可能包括银行贷款,还包括企业人员个人资金等。 2.中国投资者特征 (1)中青年是市场主力军,呈现年轻化趋势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07年的调查报告,33-44岁,45-54岁的投资较多,分别占到投资者总数的25.9%和22.9%,可见中青年投资者已成为主要投资主体。 (2)投资者整体素质较好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07年的调查报告,投资者受教育程度呈现中间集中,两头较少的情况,即受初等教育水平和特高教育水平的较少,均在5%以下,可见中国投资者整体素质较好。 (3)散户成绝对主体,中低收入者占7成左右,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2)美国投资者特征与结构 1.美国国投资者结构 (1)美国股票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 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养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险公司由3.3%上升到7.3%。 (2)养老基金是美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截止2001年三季度末,养老基金持股规模为26916亿美元,为美国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中,私人养老基金持股15913亿美元,政府养老基金持股11003亿美元。从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养老基金持股规模增长了2.1倍。 (3)共同基金持股规模增长速度最快 截至2001年三季度末,美国共同基金持股24420亿美元,仅次于养老基金,为美国第

促销活动控制与效果评估

惠天下决胜2012雪津啤酒促销活动 方案 组别:第一组 小组成员:黄永兵刘德雷黄樟光 江伟伟陈平娥 2012年5月4日

一、雪津啤酒促销活动的实施与控制方案 (一)促销活动的前期管理 1、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明确企业分管领导、促销管理部门、促销实施部门和促销辅助部门的各自职责范围,对其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在前面已谈到,在这不做具体介绍了。 2、制定促销执行手册 促销执行手册通常涉及促销活动计划书、商品指南、店头装饰指南和接待指南等内容。 3、培训相关人员 4、进行促销活动的准备工作 (二)促销活动期间的监督与控制 1、促销过程中的调查 (1)消费者的反应 调查目标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看法、意见、倾向和态度,目标消费者的相应行为、购买情况和其他表现,以及目标消费者对潜在市场的影响趋势等。 (2)社会公众的反应 调查广大公众的意见,行为和态度,消费者社团的反应等。 (3)竞争者的反应 2、促销过程中的监督 (1)促销方案执行情况 (2)促销实施现场情况 (3)促销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 3、促销过程中的纠偏 如果发现实施过程同计划方案有较大偏差,促销管理者应立即对促销活动进行调整,改进促销活动的组织方式。 4、促销过程中的问题协调 当企业内部发现管理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合理、方案存在漏洞、资金使用尺度理解不一、各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与合作障碍、奖品或赠品管理有漏洞等问题时,一方面需要企业分管领导及时统一协调,按照既定原则妥善处理,另一方面促销管理部门则应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意见,共决策者采用。 (三)促销活动结束后的分析、评估与总结 1、财务分析 在促销活动结束后应统计促销期间的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 2、市场分析 应对促销的市场指标进行调查。 3、促销活动的总结 促销报告应包括:一是促销前企业销售状况;二是促销后企业销售状况动态分析;三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的发展历史 1990年我国在上海、深圳创建证券交易所,时至今日已有30年。伴随着30余年的发展和创新,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发展(王国刚,2019)。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强势的经济力量成功占据了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显著扩大(王年咏,2005)。主要表现为境外投资者转移资金到中国,并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资金投资(王叙华,2006)。另外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同样也在国外设立了投资机构(皮六一,2013),特别是我国已执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下,不少企业试图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宋承国,2010)。 以港股为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股累计成交25.06万亿港元;2018年平均日成交1,014.3亿港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上升27%(郭田勇,2018)。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共2315家,总市值299,094 亿港元(巴曙松,2014);主板标的1947只,总市值297,232.17亿港元,创业板391只,总市值1861.83亿港元(赵新江,2014)。中资股1146只,占上市公司数量49.5%,占港股总市值67.5%。 H 股267 只,总市值59,420.1亿港元;红筹股164 只,总市值53,772.2 亿港元;中资民营股715只。中资股总市值占比约为67.5%,中资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79.1%(李蒲贤,2007)。截止目前,港股总市值位列全球第六,国际化程度高交易品种多样,中资股占比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董毅,2004)。 恒生指数于1964年由恒生银行创制,该指数通过前一个收盘指数经流通市值加权后得到,反应了香港股市重要行情(BM Ho,2001)。该年指数设100点为基点,并选出33 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1985年,恒生指数以板块进行划分统计,衍生出恒生金融、恒生公用事业、恒生地产、以及恒生工商业指数。截至目前,恒生指数成分股共有50只,其中地产板块有10只标的进入恒指成分股的计算中,为11 大板块之首(Correspondent,2020)。恒生指数的特点在于,指数包含在香港本地上市的市值最大以及成交量最活跃的标的(包含红筹及H股),同时所有成分股均设有10%的比重上限(刘明彦,2008)。 然而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市场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到位、退市规则和企业诚信问题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中出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便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2019年底由于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导致所有机构对权益市场预期悲观,活跃度回落,券商盈利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板块跑输市场,2020年1-5月整体业绩+14%。但是随着证词红利的叠加和新冠肺炎后经济的复苏,券商即将引来边际改善(吴涵,2016)。 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市场情绪整体悲观,上半年泸深300最大跌幅7.9%,交易额持续回落,券商盈利前景不确定增大,流动性持续宽松,1-4月债市上涨明显,政策整体超预算,未能对冲主要矛盾。相比2019年同期,券商板块1季度固执处于相对相对高位。 1.面对疫情,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展加快 2020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加速落地,涉及再融资、创业板IPO、财富管理、

市场有效性假说综述

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市场有效性假说综述学生姓名:李远光 学生学号:20111811765 专业班级:金融学2011级08班 学院名称:金融与统计学院 日期时间:2013年6月7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随机游走与有效市场 (1) 二、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1) (一)有效市场定义 (1) (二)前提假设 (2) (三)市场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2) (四)内涵和分类 (2) 1. 弱式有效市场 (4) 2. 半强式有效市场 (4) 3. 强式有效市场 (4) 三、投资决策选择 (4) 四、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与市场异象 (5) (一)来自行为金融市场学的质疑 (5) (二)市场中的经典异象 (6) 1.一月效应 (6) 2.小公司效应 (6) 3.周末效应 (6) 参考文献 (6)

摘要: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是一种建立在完全理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是传统主流金融学理论的奠基石。其核心是: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总是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反映所有相关信息。市场是否有效一直是投资者与学者一直避不开的论点。人们在纷纷找寻市场有效的证据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有效市场假说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在此,请允许本人以一学者的身份对市场有效性的有关理论与认识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场有效性 随机游走 投资者 投资策略 异象 一、随机游走与有效市场 随机游走模型(the random walkmodel)可以追溯到Bachelier1900年所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他在研究投机理论时指出,过去、现在、甚至“折现”后的将来事件,都会反映到市场价格中,但他却发现这些事件与价格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关系。Working(1934)以及Cowles 和Jones(1937)也发现美国的股票价格甚至一些其他经济数据序列也常常呈现出随机波动。 借用法玛1970年的说法,在随机游走模型下证券价格完全反映可得信息的意思是指相邻证券价格的变化(或收益率)相互独立。通常又假设它们是独立同分布的,则随机游走模型下,证券价格完全反映信息集t θ是指: ,1,1()()j t t j t f r f r θ++= (1) 其中,,1,1,,()/j t j t j t j t r p p p ++=-是证券j 在1+t 时刻的效率;f 是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1)的数学含意是独立随机变量的条件和边际概率分布相同,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数学公式就表达了“证券价格完全反映信息t θ”呢?首先要承认有用的信息会影响证券价格,即价格应该反映信息;但(1)式表明信息集t θ没有对证券j 在t+1的收益产生影响,而我们要承认有用的信息对价格有影响,那么两者的“矛盾冲突”就“只好”得到一个说法:信息集t θ已经“完全反映”在价格pt 中了,从而不能再对价格的走势产生影响;否则t θ就不是有用的信息,也就不用关注它了。随机游走模型常常对应于弱有效市场,即信息集Ht 表示包含在价格历史记录中的信息。在弱有效市场下,基于价格历史记录中所含信息的交易,不会获得超过均衡市场收益的所谓“超额收益”。证券价格走势没有规律可循,不可预测。 “随机游走”(random walk )是指基于过去的表现,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步骤和方向。这一术语应用到股市上,则意味着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不可预知,意味着投资咨询服务、收益预测和复杂的图表模型全无用处。 二、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一)有效市场定义 在新古典均衡理论中,有效率是指帕累托最优理论。而证券市场的有效率与此涵义大为不同。有效证券市场可定义为证券定价完全并正确地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的证券市场。从本质上讲,证券市场有效性问题探讨的是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和速度。1965年美国金融学家尤金·法码正式提出了一个被广为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九月上交所上市公司923家,总市值达16.2万亿。深交所上市公司1363家,总市值达到7.97万亿。 1、回顾中国证券市场二十一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刚开始,上海交易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试点作用,造就了国内证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由于股票供不应求,市场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加大股票供给,以发行股票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发行新股,沪深股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放开股价,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摘要:本文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现状,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及检验成果进行了总结评述,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欠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强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有效性;信息披露 !"#$%&’$:(&#)*+,$-)$-)+%.+/)//0’0),$1&%2)$3$-0#4&4)%#$5*0)#$-)4%)#),$#0$5&$0+,+/$-))//0’0),’.+/6-0,&7##)’5%0$.1&%2)$31&2)##511&%.’+11),$#+,$-))140%0’&8#$5*0)#&,*$-)%)8)9&,$):&10,)*&’-0)9)1),$#&"+5$0$3&,*&,&8.#)#$-)1&0,’&5#)#+/0$#5,#&$0#/&’$+%.4)%/+%1&,’);<0,&88.$-)4&4)%45$#/+%=&%*$-)#5>>)#$0+,#&,*1)%)#$-&$),-&,’)$-))//0’0),’.+/6-0,&7##)’5%0$.1&%2)$; ?).=+%*#@A)’5%0$.B&%2)$;C//0’0),’.;D,/+%1&$0+,E0#’8+#5%)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 余希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FGHIHI ) 有效市场理论又称有效市场假说(C//0’0),’.B&%2)$J.4+$-)K #0#,CBJ )。它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石,很多著名的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L 6!MB N ,套利定价理论L !MO N 等等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之上。有效市场理论认为,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反映市场上所有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利用任何已知信息去获取超额收益。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通过关于能影响股价的未来事件的信息来判断证券现在的价格是否合理。信息的出现是随机和连续的,投资者不断地根据新的信息来修正各自的预期,导致证券价格也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信息能否迅速而准确地影响证券价格取决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如果信息能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及时地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那么该市场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市场有效意味着证券市场能够价格为指针引导资本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实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HPFQ 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教授法玛L <&1&N 提出了市场有效性假说,其核心思想是:在有效市场上,价格能完全、及时地反映所有可能影响其变动的信息,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价格随机波动恰好体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一、关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争论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尚未达到半强 式有效,但对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则存在较大争议。HPPR 年, 吴世农采用自相关分析检验上海股市的股价及股价指数时间序列,得出上海股市不具备弱式效率的结论。稍后,他又对深沪两市的GI 种股票的日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日收益率 时间序列不存在显著系统变动趋势。宋颂兴(HPPQ )对GP 种股票的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具有随机游走特征,因而认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股市已经达到弱式有效。杨朝军(HPPS )、李凯(GIII )等人用序列相关和游程检验等方法对深沪两市的研究结果亦得出同样结论。这些研究似乎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已逐步发展为弱式有效市场。但持相反观点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主要表现在: !技术分析。如果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有效,那么投资者无法通过技术分析获得超额收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技术分析在我国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青睐,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了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赵宏(HPPS )运用神经网络的非线形映射,选用TAD ,?EU ,EB!等常用技术指标作为系统状态指标,推出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深市进行了买入时机预测,收到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博弈分析。 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的坐庄行为在我国可以说是“阳光下的罪恶”,近年来虽有“中科系”、“银广厦”等大 案要案被查处,但证券监管的力度仍然不够。刘星(GIIH )通过博弈分析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在监管乏力条件下的有效性,认为在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股价见利好反而下跌,见利空反而上涨,主要是机构大户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操纵股价,诱使广大中小散户跟进,从中牟取暴利所致。在信息不对称和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机构大户哄抬股价,操纵市场,是谋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 “理性”行为,并且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庄家行为有其深刻的内在根源。 二、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分析 H;股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市场是筹集长期资金的市场,也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市 场。但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份转让来实现,在资金流动和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是由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R 部分构成,其中超过G V R 的国有股和法人股都不能通过二级市场流通,因此很难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真正的 HIG 特区经济!"#$%&’()*#+$)*),-GIIF 年F 月 股市众议园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

1.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或强式有效,但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包括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与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前者指市场本身的运作效率,包含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股价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价值;后者指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能力及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能力的大小。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是是股票和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在发行市场,股份公司和债券公司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迅速集中大量资金,证监会监督发行公司对自己股票的估价是否准确客观和监督债券公司发行债券的价格是否合理,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并不完善,发行公司的报价容易造假,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权容易出现问题,造成股票和债券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差值较大;在流通市场,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不高,债券汇率浮动的消息畅通程度和完整性也差强人意。这是由于我国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公司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大,数据也没有强有力和完善的监督规整机制,因此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达不到强式甚至是半强式有效。 而且,目前我国的股票价格变动呈随机游走,利用技术分析并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即使在经济形势趋利的情况下仍出现大规模跌幅,成分股指数的走向并不能够通过以往历史价格被预测。因此我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仅达到弱式有效。 2.基金是资金的一种组织形式。基金有多种类型: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证券投资和一些特殊基金。证券投资又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以及混合基金。选择基金需要通过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过往业绩表现、前景潜力、基金规模等等。购买基金前首先要考虑投资的目标和预期收益率,其次是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力,投资的期限,同时注意自己的收入与资产规模、地位、知识水平等因素。 当你要选择一种基金时,要分析每只基金的过往业绩,它的回报水平是否有吸引力,它的过往表现是否一贯;可承受的风险多大:一般来说,高风险投资的回报潜力也较高。然而,如果您对市场的短期波动较为敏感,便应该考虑投资一些风险较低及价格较为稳定的基金。假使您的投资取向较为进取,并不介意市场的短期波动,同时希望赚取较高回报,那么一些较高风险的基金或许符合您的需要;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值得信赖,基金经理对管理基金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基金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对象、风险水平是否与个人目标相符。比如说:投资目标,每个人因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投资目标。一般而言,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适合选择风险高些的基金,而即将退休的人适合选择风险较低的基金。 4.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简称,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这样投资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风险,比较适合进行长期投资。定投最大的好处在于分批进场、摊平投资成本,分散可能买高的风险,再利用相对高点获利了结,达到“低买高卖”的效果。由于基金“定额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所以它也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因此想要找高点离场,应当要选择波动幅度较大的股票型基金。 但同时,基金的定投方法需要的时间很长,收益比较慢,并且如果在牛市时定投,收益比一次性购买所得的收益要小。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EMH: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是西方主流金融市场理论,又称为有效市场假设,该理论是预期学说在金融学或证券定价中的应用,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重要基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期权定价模型(OPT)都是在有效市场假设之上建立起来的。 一、有效市场理论(EMH)的产生 第一篇讨论有效市场问题的论述可追溯到经济学家吉布森(Gibson)于1889年出版的《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股票市场》一书,该书对市场有效性的思想进行了描述并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真正研究市场有效性问题是法国经济学家和数学家路易斯·巴切利尔(Louis Bachelier)对随机游走的研究。1900年巴切利尔在其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对法国商品价格走势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呈随机游走,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当前价格是其未来价格的无偏估计值,投机是种“公平游戏”,即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并在该文中首先提出了“市场收益是独立同分布(IID)的随机变量”。但他并没有使用“随机游走”这一术语。而真正界定“随机游走”定义的是1905年美国《自然》杂志在关于醉汉游走的问题中提出的。 巴切利尔之后,虽然沃尔金(Working,1934)研究了随机游走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考尔斯和琼斯(Cowles & Jones,1937)对股票价格的序列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但对证券价格的行为的研究停滞了多年,直到计算机的出现。 1953年英国统计学家肯德尔(Kendall)在其《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价格以寻找其周期变化的规律时发现,令他惊奇的是找不到价格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广泛的序列相关分析后,他发现这些序列就象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的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一系列随机有序数字构成了与美国股票价格相同的时间序列,因而提出了股票价格遵循一种随机游走(Random Walk)模式。肯德尔的实证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市场有效假说的研究。 1959年罗伯茨(Harry Roberts)揭示了这些股票市场研究和金融分析的结论所隐含的意义,并最先提出了弱势和强势检验。尽管肯德尔、沃尔金和罗伯茨提出了投

证券专业调研报告

证券专业调研报告 篇一:证券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背景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培训,以带动我省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更新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共同探索构建适应岗位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进而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调研的本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目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协议中,很多情况下仍局限在短期利益和短期合作,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较多;长期共赢合作、企业家进课堂、教师与学生走进企业都没有深入的开展起来;顶岗实习、跟岗训练等有待进一步落实和深化。 2、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涵还应有所创新和突破。 3、面对资本市场的新工具、新形式对证券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反应较慢。

4、师资队伍还需加强,教科研能力整体不高,教师的素质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研判市场趋势行情的反应、判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面对企业用人难、学生择业难的尴尬局面,目前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显得滞后,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因此,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具有一定开拓性的市场调研很有必要且迫在眉睫。 调研目的 调研的出发点是要立足学生实际、调整专业教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通过调研对徐州市证券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对未来3-5年的证券投资人才需求数量、规格、岗位群、培养方向、目标定位等进行预测,使证券投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具有市场针对性,同时拉近与企业间的距离,为学生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调研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完善证券投资专业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实用。学生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握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指导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调整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为后续工作奠定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论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了证券市场的运行特点和弱有效市场、次强有效市场和强有效市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明确了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中股价都具有随机漫走的特征。结合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程度不高的特点,提出应加强监管,保证证券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引进做市商机制,促进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实行投资组合,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一、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基本含义 市场的有效性是指根据某组已知的信息作出的决策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利润。显然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包括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efficiency run)与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efficiency allocation),前者指市场本身的运作效率,包含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股价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价值;后者指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能力及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能力的大小。 有效性的基本假设是证券存在一种客观的均衡价值,股价已反映所有已知的信息,且价格将趋向于均衡价值。这一假设意味着投资者是理性的,其购买和出售行为将使证券价格趋向其内在价值,且调整到均衡的速度,依赖于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市场的竞争性。

高度竞争且又有众多掌握完全信息的参与者的市场,将会相当快速地调整到均衡;相反只有很少参与者又只具有很不完全的信息流的市场,则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缓慢的调整过程。Maurice Kendall在1953年对一个时期股票价格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股价的发展似乎是随机的。1965年由芝加哥大学Eu-gene Fama在《商业杂志》“股票市场价格的行为”一文中提出了有效率市场的假说(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指出了市场的公平博奕,信息不能在市场上被用来获取利润。如果收益是随机的,市场则是有效率的,即“随机漫走”的市场一定是有效率的市场。 根据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反映程度,可将证券市场的信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类型:历史的信息(证券公司过去的价格和成交量)、已公开的信息(包括盈利报告、年度报告、财务分析人员公布的盈利预测和公司发布的新闻、公告等)、所有信息(包括所谓内幕信息)。Harry V.Robert(3)根据股票对相关信息反映的范围不同,相应将市场效率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弱有效率市场(Weak—formEffiency)、次强有效率市场(Semi—strong formEfficiency)、强有效率市场(Strong form Effi-ciency)。Eugene Fama进一步对这三种效率市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表明在三种市场中股票的价格都具有随机漫走的特征,如图1所示。 除股票价格反映各类信息外,交易成本也是判断证券市场金融效率的重要参数,包括直接的交易成本和间接的交易成本。直接的交易成本如交易佣金、税收等,间接的交易成本是投资者能否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有效的信息及投资者是否按自己的意愿买卖股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doc 10)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doc 10)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论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了证券市场的运行特点和弱有效市场、次强有效市场和强有效市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明确了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中股价都具有随机漫走的特征。结合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程度不高的特点,提出应加强监管,保证证券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引进做市商机制,促进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实行投资组合,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一、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基本含义 市场的有效性是指根据某组已知的信息作出的决策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利润。显然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包括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efficiency run)与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efficiency allocation),前者指市场本身的运作效率,包含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股价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价值;后者指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能力及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能力的大小。 有效性的基本假设是证券存在一种客观的均衡价值,股价已反映所有已知的信息,且价格将趋向于均衡价值。这一假设意味着投资者是理性的,其购买和出售行为将使证券价格趋向其内在价值,且调整到均衡的速度,依赖于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市场的竞争性。

票,实现理想的投资效率组合。此外,在证券市场上可供投资者选择的证券投资品种是否丰富,也会影响证券交易的连续性,从而影响市场的有效运作。因此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管制,保证证券交易的连续性,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 1、证券市场的运行 流动性、有效性、交易成本、稳定性和透明度构成了证券交易制度目标的五个方面(图2),它们有着既统一又矛盾的辨证关系。证券交易的本质在于证券的流动性,证券通过流动以反映市场化的资本关系,反映特定的财产权利的交易关系,静止不动的资本是无法满足其要求不断增值的本性的。以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为主线,证券交易制度划分为六方面内容:(1)交易委托方式;(2)价格形成机制;(3)委托匹配原则;(4)信息披露方式;(5)市场稳定措施;(6)其他选择性手段等。前三项内容是证券交易制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其中价格形成机制是证券交易制度的核心。 2、三个层次的效率市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

中国证券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证券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于1991年,历经短短的十年发展,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已达到1100多家,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近9000亿元人民币。通过股票市场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仅2000年印花税收入就达486亿元,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日益加重。 国内券商的IT设备应用及系统建设状况 中国证券市场从成立以来,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千百万投资者的参与,发展十分迅速。其间,证券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发行、交易、清算、信息披露、技术监控、信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IT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扩展。各证券经营机构已全部建立了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支撑各项证券业务运转的关键设施。 由于目前国内券商大都以分散式交易模式为主,证券营业部是券商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表现在IT投入方面,就是对营业部的IT投入占券商IT总投入的绝大部分。因此,本报告以证券营业部为主考察了国内证券行业的IT应用和系统建设状况,兼顾证券公司总部的IT应用,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全面反映国内证券行业IT应用的实际水平。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0年1月到2001年10月期间,按照变动幅度计算,西北地区证券营业部的数量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8.6%,数量增加了18家。华北地区增长了11.7%,数量增加了32家。华南地区虽然增长幅度只有8.8%,但增长的数量却是最多的,达到39家。而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因为证券交易开展较早,营业网点分布密集,竞争激烈; 所以在这些地区新开设的证券营业部数量很少,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营业部数量仅增加了9家。 国内营业部的地域分布状况决定了证券行业的IT投入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即华东地区的IT投入最多,西北地区最少。 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7月到2001年1月证券营业部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是买卖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使资金从金融资产的买方流向卖方的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含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金融市场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1)家庭。家庭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应者。 (2)企业。企业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上重要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 (4)金融机构。 存款性金融机构从资金供给方吸纳资金,并通过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将其提供给资金需求方。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等。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不直接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是从存款以外的渠道获取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金融中介的角色。 (5)中央银行。 2.金融市场客体 (1)金融工具的分类。①按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②按性质不同,分为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 ③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 ①期限性 ②流动性主要通过买卖、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等交易来实现。 ③收益性包含:金融工具定期的股息和利息收益和投资者出售金融工具时获得的价差 ④风险性包含:信用风险,一方不能履行责任而导致另一方发生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指金融工具的价值因汇率、理论或股价变化而发生变动的风险。 3.金融市场中介 4.金融市场价格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 (三)按交易程序划分发行市场、流通市场 (四)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大部分的金融交易是在无形市场上进行的。 (五)按本原和从属关系划分传统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 传统金融市场又称基础性金融市场,指一切基础性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从基础性金融市场中派生出来的,从事以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 (六)按地域范围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数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属于无形市场。 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有效性包括:市场活动的有效性、市场定价的有效性及市场分配的有效性。市场有效性的标志可从四个方面来考察: ①交易成本低廉,市场管理和市场秩序良好,能够吸引众多的交易者; ②由于有众多的交易者参加市场活动,所以市场很有深度,即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一旦市场价格稍有变动就会引起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大幅度变动,致使价格迅速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因而能够保持市场价格的持续性; ③市场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所有公的信息; ④资金能够根据价格信号迅速、合理地流动,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分配。 从市场的产生到形成有效市场,其间要有一个调整修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真实、可靠”两个原则而运作,是能否形成有效市场的关键所在。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内外两种相联系的条件。从内部而言就是要有合理的市场结构;从外部而言要有良好的监管。 狭义的金融市场有效性是指金融市场定价的有效性,即金融产品的市价对各种信息能够做出充分反映。狭义金融市场有效性分析一般是针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 根据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反映程度,可将证券市场的信息分为三种类型: ①历史的信息(证券公司过去的价格和成交量)、 ②已公开的信息(包括盈利报告、年度报告、财务分析人员公布的盈利预测和公司发布的新闻、公告等)、 ③所有信息(包括所谓内幕信息)。 根据股票对相关信息反映的范围不同,将有效市场分为: ①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股价已经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得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过去的股价、交易量、空头的利益等。该假定认为市场的价格趋势分析是徒劳的,过去的股价资料是公开的且几乎毫不费力就可以获得。如果这样的数据曾经传达了未来业绩的可靠信号,那所有投资者肯定已经学会如何运用这些信号了。 ②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与公司前景有关的全部公开的已知信息一定已经在股价中反映出来了。除了过去的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