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治疗崴脚
避免脚踝习惯性扭伤的几大要领,别说你不知道【医学养生常识】

避免脚踝习惯性扭伤的几大要领,别说你不知道文章导读崴脚,医学上称此为“足踝扭伤”,虽然不是跑步创伤中最常见的伤病,但它却是跑步运动中的头号劲敌,很多跑友都有着崴脚的经历,那么脚崴后该怎么办呢?崴脚后,跑还是不跑一旦发生崴脚,我们需要首先停下脚步,通过自检判断是否发生骨折,若踝部淤肿疼痛,内外踝部压痛明显,可闻及骨擦音,出现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畸形,那踝关节骨折的概率就非常高,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如果排除了骨折,则需要对扭伤的程度做出判断,临床医学上,将踝关节扭伤分为三级:一级扭伤、二级扭伤及三级扭伤,三级扭伤即韧带完全撕裂,二级扭伤即韧带部分撕裂,一级扭伤程度最轻,只是韧带出现轻微受损。
即使是一级扭伤,我们也建议选择降低速度与减少运动量,如非特别重要的赛事,我们一般也不建议发生崴脚后,仍继续比赛。
当然,一旦出现崴脚,跑友们也不必惊慌,让伤处得以休息、对伤处施以冰敷、加压及高置,都能在第一时间保护上脚踝,避免或抑制伤情的恶化。
多久恢复跑步?如果只是一级扭伤,那么一般来说2-3周即能完全恢复。
二级扭伤则需要6周进行恢复,三级扭伤,通常需要6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这里,我们也注意到,很多跑友都有习惯性崴脚,大部分原因即是首次受伤时,未及时处理,仍继续跑步。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使得踝关节损伤,最终无法进行系统跑步。
正确对待注意保护我们都知道,在奔跑的过程中,足和踝是最先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而踝关节更是足部与小腿之间的枢纽,承担着稳定人体、保持平衡的重要任务。
由此可见,保护脚踝对于奔跑的重要性。
事实上,防止脚踝损伤的办法有很多,最关键的是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平衡力,加强足部在跑步过程中的脚感,使整个脚踝更加稳定、灵活、有利。
崴脚的正确处理方法

崴脚的正确处理方法崴脚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特别是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不规范运动时容易发生。
崴脚通常是由于脚踝过度伸展或扭曲造成的,会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正确处理崴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崴脚的正确处理方法,帮助受伤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伤害。
1. 立即停止运动。
当你崴脚时,立即停止运动并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
继续运动可能会加重伤势,增加疼痛和肿胀。
2. 冰敷。
冰敷是处理崴脚的关键步骤之一。
冰袋或冰块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内部出血。
将冰袋或冰块裹在干净的毛巾中,每次敷在受伤部位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3. 静养。
在崴脚后,应该尽量减少站立和行走,给予受伤部位充分的休息。
可以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受伤脚的负担,避免加重伤势。
4. 提高受伤脚部。
将受伤的脚部抬高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
建议将受伤脚部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每天多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
5. 使用压缩绷带。
使用弹性绷带或压缩绷带固定受伤脚部,可以帮助减轻肿胀、提供支撑,并减少活动时的不适。
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疼痛管理。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但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
7. 适度活动。
在疼痛减轻后,可以适度进行一些活动来帮助恢复受伤脚部的功能。
例如进行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旋转脚踝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荷。
8. 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崴脚严重,伴随剧烈疼痛、不能承重、肿胀严重或出现异常变形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没有严重的骨折或韧带撕裂等情况,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之,正确处理崴脚对于减轻疼痛、减少肿胀、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在处理崴脚时,要及时停止运动,冰敷、静养、提高受伤脚部、使用压缩绷带、疼痛管理、适度活动以及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崴脚的处理措施

崴脚的处理措施
崴脚是指踝关节扭伤。
一般情况下,踝关节扭伤后,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瘀滞而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物理治疗:在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对患处进行冰敷,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从而缓解肿痛症状。
待肿痛症状缓解后进行热敷、加压包扎等物理治疗方式减轻肿胀。
日常应注意休息,尽量抬高踝关节。
2、药物治疗:若患者在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局部疼痛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萘普生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同时还可以应用利伐沙班片或阿哌沙班片等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手术治疗:对于踝关节扭伤严重的患者,可就医进行关节镜下踝关节韧带修复术或踝关节切开韧带修复术治疗。
脚扭伤脚要注意什么

脚扭伤脚要注意什么脚扭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运动损伤,通常是由于突然的外力作用或不正常的踩踏动作造成的。
脚扭伤的治疗与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以帮助恢复和预防进一步的伤害。
1. 休息:在受伤后,首先要立即停止活动,并尽可能避免用受伤的脚踏地。
轻微的扭伤伤害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和限制活动来治愈,但是如果疼痛和肿胀持续或加剧,应立即找医生寻求进一步治疗。
2. 冰敷:用冷包或冰袋在受伤区域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冰敷有助于缩小血管,减少炎症反应和肿胀。
3. 紧缩带:适用于轻微的扭伤,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或紧缩带包扎受伤的脚踝,以提供支撑和稳定。
但要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抬高脚部:尽量将受伤的脚抬高,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脚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5. 疼痛管理:对于轻度的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
但是对于严重的疼痛,应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强效的药物。
6. 温水浸泡:一些人发现温水浸泡对于缓解肌肉疼痛和放松紧张的肌肉非常有效。
但需要确保水温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
7. 康复运动: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进行康复运动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和强化练习,如小腿伸展、脚趾灵活性练习以及平衡练习。
但是需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并避免过度用力。
8. 医生咨询:如果疼痛和肿胀持续或加剧,或者怀疑可能有更严重的伤害,应该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医生可以通过体检、X光或MRI等检查来判断是否有骨折或其他严重的损伤,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9. 预防再次受伤:一旦恢复,重要的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这包括穿合适的鞋子,避免不稳定的地形和动作,始终做热身运动和伸展,以增强肌肉和脚踝的稳定性。
总之,脚扭伤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很好地恢复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关键是休息、冰敷、包扎、疼痛管理、康复运动以及及时咨询医生的指导。
崴脚了怎么办

崴脚了怎么办一、崴脚的急救方法:冰矿泉水压敷伤处可能造成的运动伤害有擦伤、扭伤、肌肉拉伤、挫伤等,这些小伤情况如果不严重,一般无需药物,可以先利用身边的物品如冰冻矿泉水、冰棒等简易处理。
肌肉拉伤:冰矿泉水压敷伤处运动前热身不足,久未运动或运动过度,都容易出现肌肉拉伤。
它的症状是伤处的肌肉疼痛、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摸摸发硬的感觉。
可根据疼痛的程度推断受伤的轻重,疼痛越重表示受伤越重。
建议: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
没有冰块和冷毛巾,就地取材,让同伴到附近小卖部买支冰冻矿泉水(越冰越好)或者冰棒,用力按压在疼痛部位5-10分钟后拿开片刻,再压敷上去,免得伤者太过疼痛,这样不断持续保持30分钟。
这样做以减少局部充血、水肿,能减少第二天皮肤的肿胀程度。
肌肉拉伤早期不建议立即用药,经过以上冰块压敷处理后,回到家可在疼痛处涂搽抗炎镇痛药物毕斯福凝胶,或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二、崴脚的急救措施急救时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外敷局部,48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外敷(皮肤破损不严重),首先是要制动休息,用枕头把小腿垫高,促进静脉回流,瘀血消散。
另外可用茶水、黄酒、蛋清等调敷云南白药、七厘散等,2~3次/日敷伤处,外加包扎,促进瘀血消散,有较好的效果。
一、防止崴脚:加强肌肉韧带锻炼平常时候要自己多跳跳,让脚部的肌肉和韧带都可以得到锻炼。
可以学习蛙跳和跳绳,弹跳的时候注意要用脚尖用力,才可以锻炼脚踝部位。
二、防止崴脚少穿高跟鞋高跟鞋漂亮,能够让女性身姿挺拔、更有气质,但是因为鞋跟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小,人的重心不稳,稍不留神鞋子就容易向内侧或外侧歪斜,导致脚扭伤。
三、防止崴脚高帮鞋比较安全高帮鞋的帮很长,几乎能够抱住整个脚踝的部分,这样就等于是给脚脖子加了一层防护。
唯一的确定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在某些跑跳运动中会比较笨重、不灵便。
四、防止崴脚运动前要热身以前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会要求我们先在一旁做做热身运动,把身体各个关节都尽可能地活动开,然后再进行正课的内容。
预防脚扭伤的注意事项

预防脚扭伤的注意事项
《预防脚扭伤的注意事项》
脚扭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如果不注意预防,容易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以下是一些预防脚扭伤的注意事项:
1. 穿合适的鞋子:选择合适的鞋子对于预防脚扭伤至关重要。
鞋子应该有足够的支撑、舒适的鞋底和合适的尺寸,从而保护我们的脚踝和脚部。
2. 走路小心:走路的时候要注意脚下的路面情况,尤其是不平整的地面、湿滑的地面或者有障碍物的地面。
不要匆忙行走,以免造成意外。
3. 做足部伸展运动:在进行体育活动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做一些足部的伸展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脚扭伤。
可以通过脚踝转圈、脚跟抬高等动作来放松和活动我们的脚部肌肉。
4. 注意体重:体重对脚部的负担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过重的体重容易导致脚部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增加扭伤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预防脚扭伤至关重要。
5. 强化脚踝肌肉:做一些针对脚踝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降低扭伤的风险。
例如,踮起脚跟、单脚站立等练习都可以帮助强化脚踝肌肉。
预防脚扭伤需要我们注意细节,保持警惕。
希望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脚扭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安全。
崴脚防范措施

崴脚防范措施崴脚是指扭伤脚部或踝关节的情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无论是在运动中、进行户外活动还是在家中行走,崴脚都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伤害。
为了防范崴脚,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穿合适的鞋子: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防范崴脚的首要步骤。
鞋子应该是合适的尺寸,不要过大或过小,以确保脚部有足够的空间以及稳定性。
鞋子的后跟应该固定住脚部,帮助防止脚部滑动。
此外,鞋子的鞋底应具有较好的抓地力,以减少滑倒的风险。
2. 锻炼脚部肌肉:强化和锻炼脚部肌肉可以提高脚部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崴脚的风险。
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如脚踝的伸展和屈曲、脚趾的抓地练习等,可以增强脚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3. 注意行走和跑步姿势:正确的姿势在行走和跑步时非常重要。
保持直立的姿势,将重心集中在脚跟和前脚掌之间,减少脚部受力不平衡的风险。
尽量避免大步迈出,以减少脚部在着地时的冲击力。
4. 温暖和拉伸:在运动前应注意预热和拉伸。
通过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提高脚部的弹性和柔韧性。
当肌肉温暖和拉伸后,其受伤的风险明显降低。
5. 温和锻炼:在开始或恢复体育活动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给脚部带来过大的压力和负担,造成崴脚。
6. 居家安全:在家中尽量保持整洁和安全的环境。
清理地面上的杂物、电线和迎宾地毯等,以减少行走时绊倒的风险。
在踏上不平坦的地面时要特别小心。
7. 使用支持性器具:如果您已经经历过崴脚的经历,可以考虑使用踝关节支撑或舒适的鞋垫等器具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
8. 注意维持身体平衡:均衡的身体是减少崴脚风险的关键。
通过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平衡板练习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总之,崴脚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但通过选择合适的鞋子、锻炼脚部肌肉、注意行走姿势、温暖和拉伸、温和锻炼、居家安全、使用支持性器具和维持身体平衡等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明显降低崴脚的风险。
长时间站立工作者的脚踝扭伤预防及保健

长时间站立工作者的脚踝扭伤预防及保健1.脚踝扭伤在恢复期应该注意些什么2.脚踝扭伤如何处理方法3.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4.跑步时如何避免脚踝扭伤?5.脚踝扭伤早期处理方法6.经常站立工作者怎么保健?脚踝扭伤在恢复期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1、自重提踵要点:找一处台阶,双脚脚掌触地脚跟悬空,将健侧脚抬起,置于患侧小腿后方。
此时患侧小腿肌肉发力将足跟抬起,然后缓慢复原。
10个一组,每天4~6组。
2、脚跟走路要点:双脚脚尖用力向上勾起,脚后跟触地,双脚交替进行移动。
移动10米一组,每天4~6组。
3、单腿站立要点:单腿站立,要求身体保持正直,不能有剧烈晃动,保持10秒。
进阶训练可以闭上眼睛,保持10秒。
每天4~6组。
扩展资料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可进行以下简单处理:1、原地休息及适当制动:当踝关节发生急性扭伤后,应当马上休息,减少踩地和行走,以减少对损伤部位的进一步损伤。
2、疼痛、肿胀部位的压迫:踝关节急性扭伤后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通常会发生损伤部位周围的肿胀。
用手或绷带适当压迫开始肿胀的部位或者疼痛的部位,可以减少内部出血或继发性组织水肿的发生。
3、冷敷或冰敷:可以采用冷水(如自来水)或者冰棒等温度较低的东西进行局部冷敷。
最好是找一些冰块,加入适量的水,用双层塑料袋包好后做成自制冰袋,这样的冰敷效果是最佳的。
人民网-做好康复功能训练防止脚踝再扭伤脚踝扭伤如何处理方法扭伤脚踝怎样处理扭伤脚踝怎样处理,“崴脚”是关节损伤类型肿痛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篮球、羽毛球等此类需要迅速反应的运动,都容易导致脚踝扭伤。
那么扭伤脚踝怎样处理呢?扭伤脚踝怎样处理11.R(rest):休息制动踝关节刚刚扭伤之后,不要考虑试着去活动,最先要想的是安静下来,让脚处于休息的位置,不要随意扭动。
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踝关节支具,如果没有,也可以考虑用木板来代替,可以用绷带或者绳子把脚踝和木板缠住,起到固定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和治疗崴脚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相比于一些皮外伤,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对身体造成的伤痛往往是长期甚至不可恢复的。
对于崴脚,相信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经历,回想自己当时的处理方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对伤脚的恢复造成影响?为了让大家在崴脚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便更好的促进损伤的恢复和避免后遗症的产生,以下内容必读!一、崴脚是什么?
崴脚,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
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是人在不平道路上行走、奔跑,或下坡、下楼时,足部突然内翻或外翻、旋转,重力失衡所致。
二、关于崴脚有哪些错误认识?
1、不当回事,第一时间活动踝关节。
有些人不把崴脚当回事,甚至在崴脚之后自行掰弄脚骨甚至刻意剧烈活动,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活动活动筋骨就顺了。
但恰恰相反,这样做是错误的,容易出现新的损伤,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制动处理。
2、立即局部热敷。
这是非常错误的!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速局部出血和肿胀。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冷敷。
3、早期局部外用红花油、活络油、云南白药等药油涂抹。
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类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在扭伤的早期,可能会加重出血,导致淤血扩张、组织水肿加重。
正确做法是立即冷敷就足够了。
4、脚踝扭伤,没必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踝关节一旦发生扭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当时没什么事。
等到几周甚至一个月后肿胀、疼痛症状仍没有好转才去看医生,若此时拍X线片发现骨折对位不好、关节不稳以及韧带损伤,使骨折和韧带损伤,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期,很难再对骨折进行完全解剖复位。
脚踝扭伤后正确的做法是,及时请专科医生检查诊治。
5、因为能够活动,所以不可能骨折。
事实上,有时即使有骨折,你也可以行走。
例如,较常见的内外踝的撕脱骨折,和一些当时没有移位的骨折,都容易被忽视。
由于上述这种想法的存在,使很多损伤得不到及时救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有些患者还因最初的治疗不恰当而耽误病情,给后来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甚至留下残疾。
三、崴脚后应该如何应对?
1、分辨伤势很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尝试轻微活动足踝时不是剧烈疼痛,还可以勉强持重站立,勉强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头上而是筋肉上的话,大多是扭伤,可以自己处置。
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头上,或扭伤时感觉脚里面发出声音,伤后迅速出现肿胀,尤其是压痛点在外踝或外脚面中间高突的骨头上,那是伤重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去诊治。
2、正确冷敷与热敷
伤后24小时内一定做冷敷,伤后24小时后才能做热敷。
3、适当活动
4、在伤后肿胀和疼痛进行性发展的时候,不要支撑体重站立或走动,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动。
待病情趋于稳定时,可抬高患肢进行足踝部的主动活动,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剧痛方向的活动。
等到肿胀和疼痛逐渐减轻时,再下地走动,时间宜先短一些,待适应以后慢慢增加。
4、合理用药
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内服或外敷活血药物。
出血停止以后,则宜外敷五虎丹,内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
后期可用中草药熏洗。
如果手边没有中成药,也可以把面粉炒黄,用米醋调和敷在患处,来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较理想。
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盐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药效果也不错。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崴脚?
1、加强肌肉韧带锻炼。
平时要有意识地多弹跳,让脚踝部位的肌肉韧带都能够得到锻炼。
可以学蛙跳,或者是跳绳,注意用脚尖使力,这样可以活动脚踝部。
2、少穿高跟鞋。
高鞋跟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小,使人的重心不稳,稍不留神鞋子就容易向内侧或外侧歪斜,导致脚扭伤。
3、高帮鞋比较安全。
这类鞋的鞋帮很长,几乎能够抱住整个脚踝的部分,这样就等于是给脚脖子加了一层防护。
4、运动前要热身。
运动前把脚踝活动开,只有将紧绷的肌肉柔软化,才能够有效预防崴脚的发生;球鞋的鞋带一定要系紧,鞋要合脚,最好是有保护脚踝的设计的。
还有就是一旦落地时踩到什么东西别硬撑着,要顺势摔倒,屁股摔疼点总比崴脚强。
5、要集中注意力。
有时候你穿着平底鞋,也有可能会扭伤脚踝,很大的原因是你走路的时候心不在焉,没有留意脚下,一脚踏空或是踩在了圆滑的物体上。
尤其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千万不能开小差,不要忙着发短信或是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