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和混凝沉淀

合集下载

酒厂厌氧出水混凝沉淀与气浮试验研究

酒厂厌氧出水混凝沉淀与气浮试验研究
各种参数。
中 图分 类号 : 7 2 X 9 文献标识码 : A

关 键 词 : 厂 厌 气 出水 ; 凝 沉 淀 法 ; 浮 ;O 除 率 酒 混 气 CD去
Ex e i e t lRe e r he n t e Tr a m e to p rm n a s a c so h e t n fAna r b c e o i
黄 贞岚 , 龚媛媛 , 王 歆 , 王贺礼
(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江西 南 昌 30 2 ) 30 9
摘要: 本试验研 究对 象为酒厂厌氧 出水 , 用混凝沉淀和 气浮处理方 法进行对 比试验 , 用聚合硫 酸铁和聚合 采 选
硫 酸铝 为混凝剂 , 实验结果表明 , 厌氧 出水加入 聚合 硫酸铁 混凝沉淀 处理后 , O 除率最高可达到 9 % , C D去 1 气浮实验 中加入聚合硫 酸铝作为絮凝 剂, O 去除率为 8 % ~8 % , CD 5 9 试验 中确定 了混凝 沉淀和 气浮 工艺的
轻 后续处 理 的负担 。
l ai h rc s i g meh d t c ry o o t t x e f tt n t e p o e sn t o a r n t ec n r s e p rme t re d y S lcst e p lmei e — o o o h a i n n l . ee t o y r fr f i h c r u f t a d t ep l au r l s l t st ec a u a t t e e p r n a e u t n i ae a e n i s l e n h oy l mi i m u f e i h o g l n ,h x e me tl s l i d c td, f ra — c a ll a i r t

气浮法

气浮法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混凝剂
浮选剂
助凝剂 抑制剂
浮选剂使亲水性物质转化为疏水性物质, 从而能使其与微细气泡相粘附。 浮选剂的种类有松香油、石油、表面活 性剂、硬脂酸盐等。
原因有二



气泡本身具有自动降低表面自由能的倾向,即气 泡合并, ΔE变小,这种合并趋势的存在,使气 泡很难做到极细的分散度(微气泡)。 纯气泡上升到水表面时,由于气泡表面水分子层 薄,会很快破灭而得不到稳定的水表“气浮泡沫 层”,致使污染物脱落而重新返回水中。 一定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气泡表面带同种电荷, 不易合并。同时,一定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水 面气泡表面有一定厚度的水膜而不易破灭,从而 有利于收集除去。
一定温度下,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
加 压 溶 气 的 两 种 方 式
存在问题: 填料长膜; 压缩气含油; 调节不便; 时而需放气。
存在问题: 设备较复杂; 造价偏高。
部分溶气加压气浮法
全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部分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即部分气浮池出水进行 回流溶气,实际上属于部分溶气流程。 特点:可避免废水中的高浓度悬浮物堵塞溶 气罐填料。
调节剂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混凝剂
浮选剂
助凝剂 抑制剂 作用是提高悬浮颗粒表面的水密性,以 提高颗粒的可浮性,如聚丙烯酰胺。
调节剂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实验九混凝沉淀实验气浮实验

实验九混凝沉淀实验气浮实验

实验九混凝沉淀实验混凝沉淀实验是给水处理的基础实验之一,被广泛地用于科研、教学和生产中。

通过混凝沉淀实验,不仅可以选择投加药剂种类、数量,还可确定其它混凝最佳条件。

一、目的1、通过本实验,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投药量。

2、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效果。

二、原理天然水中存在大量胶体颗粒,是使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除去的。

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黏土颗粒。

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及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得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ξ电位降低,静电斥力减小。

因此,布朗运动由稳定因素转变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

水化膜中的水分子与胶粒有固定的联系,具有弹性和较高的黏度,把这些水分子排挤出去需要克服特殊的阻力,阻碍胶粒直接接触。

有些水化膜的存在决定于双电层状态,投加混凝剂降低ξ电位,有可能使水化作用减弱。

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间起吸附架桥作用,即使ξ电位没有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胶粒,也能形成絮凝体。

消除或减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

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

直径较大且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

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

混凝离不开投混凝剂。

混凝过程见下表表2-1 混凝过程由于布朗运动造成的颗粒碰撞絮凝,叫“异向絮凝”;由机械运动或液体流动造成的颗粒碰撞絮凝,叫“同向絮凝”。

异向絮凝只对微小颗粒起作用,当粒径大于1—5μm时,布朗运动基本消失。

从胶体颗粒变成较大的矾花是一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划分为混合和反应两个阶段。

混合阶段要求浑水和混凝剂快速均匀混合,一般说来,该阶段只能产生用眼睛难以看见的微絮凝体;反应阶段则要求将微絮凝体形成较密实的大粒径矾花。

污水处理及回用培训 第二节 沉淀、气浮、混凝

污水处理及回用培训 第二节  沉淀、气浮、混凝

城市污水中既含有分散颗粒又含有絮凝性颗粒。
设计初次沉淀池的容量时,有效容积是表面负荷(过 流率)和沉淀时间的函数。由于大多数沉淀池的池深 为3m 左右,虽然停留时间通常作为设计时的指标, 但表面负荷也是一个有用的标志。 用于生物处理前的沉淀池常采用2h 的沉淀时间。 当只采用初次沉淀处理时,常选用3h。我国对于前者 常采用1~1.5h,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为1.5~5h。
表4-5 常用的助凝剂
二、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与混凝剂的选择
(一)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过程中水力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 1.水质 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及含量随行业、工厂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而且通常情况下同一废水中往往含有多 种污染物。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化学组成、带电性能、亲水性能、吸咐性能等方面都可能不同,因此某一种 混凝剂对不同废水的混凝效果可能相关很大。另外有机物对于水中的憎水胶体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对于高 浓度有机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方法处理效果往往不好。有些废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或活性染料一类污染物质, 通常使用的混凝剂对它们的去除效果也大多不理想。
(二)混凝剂的选择 针对处理某种特定的废水选择适应的混凝剂时,通常由综合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来确定。 (1)处理效果好,对希望去除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时需要 两种或多种混凝剂及助凝剂同时配合使用。 (2)混凝剂及助凝剂的价格应适当便宜,需要的投加量应当适中,以防止由于价格昂贵造成处理运行费用 过高。 (3)混凝剂的来源应当可靠,产品性能比较稳定,并应宜于储存和投加方便。 (4)所有的混凝剂都不应对处理出水产生二次污染。当处理出水有回用要求时,要适当考虑出水中混凝残 余量所造成的轻微色度等影响(例如采用铁盐作混凝剂时)。 结合以上因素的考虑,通常采用实际废水水样由实验室烧杯试验,对宜于采用的混凝剂及投加量来进行 初步筛选确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般还应对初步确定的结果进行扩大的动态连续试验,以求取得可靠的 设计数据。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一.物理法: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二.化学法: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三.物理化学法: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重点介绍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点四.生物法1.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1SBR法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优点: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2CASS法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工艺流程图:3AO法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工艺流程图:优点:1系统简单,运行费低,占地小2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内源代谢产物为碳源,节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费用3好氧池在后,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4缺氧池在先,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机物,可减轻好氧池负荷5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4AAO法AAO法又称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艺流程图:优点: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5氧化沟法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最早的氧化沟渠不是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护坡处理的土沟渠,是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氧化沟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理污水的技术.工艺流程图:优点:除具有一般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外,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1流程简化,一般不需设初沉池.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有机物去除较为彻底,剩余污泥高度稳定,污泥一般不需厌氧消化.2氧化沟具有推流特性,因此沿池长方向具有溶解氧梯度,分别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区.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可使N和P得到较好地去除.3操控灵活,如曝气强度可以通过调节转速或通过出水溢流堰来改变曝气机的淹没深度;交替式氧化沟各沟间交替运行的动态控制等.4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2.生物膜法:利用固着在惰性材料表面的膜状生物群落处理污水或废气的方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法均属于此种方法.1生物滤池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内部填充有惰性过滤材料,材料表面生长生物群落,用以处理污染物.优点:1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各地最严格的环保要求.2不产生二次污染.3微生物能够依靠填料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因此停工后再使用启动快,且能迅速恢复最佳使用效果.4生物滤池缓冲容量大,能自动调节浓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终正常工作,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5运行采用全自动控制,非常稳定,无须人工操作.易损部件少,维护管理非常简单,基本可以实现无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视是否有机器发生故障.6生物滤池的池体采用组装式,便于运输和安装;在增加处理容量时只需添加组件,易于实施;也便于气源分散条件下的分别处理.7此类过滤形式的生物滤池能耗非常低,在运行半年之后滤池的压力损失也只有500Pa左右.2生物转盘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接触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得到净化.优点:1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2能耗低、处理效率高3管理方便、操作容易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畜禽加工厂污水处理3生物接触氧化池结构包括池体,,布水装置,.工作原理为:在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优点:1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2具有膜法的优点,剩余污泥量少3具有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辅以机械设备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龄短4能分解其它生物处理难分解的物质5容易管理,消除污泥上浮和膨胀等弊端3. :包括厌氧消化、池、UASB等.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分为酸性消化和碱性消化两个阶段.在酸性消化阶段.由产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有机酸和醇类、醛类氨、二氧化碳等;在碱性消化阶段,酸性消化的代谢产物在甲烷细菌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的生物气体.这种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粪便污水等处理.优点:1能耗低2可回收生物能源沼气3每去除单位质量底物产生的微生物污泥少4整个过程不需要氧气,因而不受传氧能力限制,对有机物具有很高的负载力4.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1稳定塘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优点:1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2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3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4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5污泥产量少.6能承受污水水量大范围的波动,其适应能力和抗冲击和能力强.2土地处理法用土壤和植物改善水质的方法的统称.同时利用废水的水分和养分滋养土地.土地处理法主要有灌溉、漫灌和高灌率渗透三个方法.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整个过程为通过粗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水污染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水污染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水污染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 水污染处理的背景和重要性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水污染处理成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水污染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介绍水污染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2. 水污染处理基本工艺流程概述水污染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环节的具体工艺和流程。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水污染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筛网过滤、沉淀和气浮等。

其中筛网过滤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拦截下来。

沉淀则是利用重力作用,将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到底部,以便于后续处理。

2.2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水污染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主要是利用混凝剂将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沉淀。

混凝剂常用的有聚合铝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在投加混凝剂的同时,还需要调整pH值和搅拌速度等条件,以提高混凝效果。

混凝后的水经过静态沉淀或快速沉淀,将沉淀下来的污泥从上部分离出。

2.3 过滤过滤是水污染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残余胶体。

常见的过滤方法有砂滤、活性炭滤、聚合物滤和陶瓷滤等。

其中砂滤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一定层次的石英砂滤料,将颗粒物截留下来,同时也可以去除一部分有机物。

活性炭滤则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聚合物滤则可有效去除胶体。

陶瓷滤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和长寿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污染处理中。

2.4 消毒消毒是水污染处理中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其通过投加适量的氯化剂,使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被氯化物氧化,达到消毒的效果。

臭氧消毒则通过投加臭氧氧化剂,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能去除水中的微生物。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水处理是指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胶体、泥沙等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筛选、沉淀、气浮等。

筛选是通过过滤器将较大的杂质去除,沉淀是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将悬浮物颗粒沉淀到底部,气浮则是运用气泡将悬浮物浮起,再进行去除。

接下来是混凝沉淀阶段。

混凝是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沉淀是指将混凝后的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来,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砂池等。

然后是过滤阶段。

过滤是指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陶瓷等。

过滤设备可以是压力过滤器、真空过滤器等。

过滤后的水质更为清澈,悬浮物和胶体基本被去除。

最后是消毒阶段。

消毒是指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确保水的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利用氯化物将游离氯释放出来,臭氧消毒则是利用臭氧氧化杀灭微生物,紫外线消毒则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

消毒后的水可安全饮用或用于生产。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杂质,使水达到安全、清洁的标准。

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处理,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水处理工艺将会更加高效、环保,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

十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十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十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和处理对象,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 传统混凝沉淀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会萃成团。

- 混凝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悬浮物沉淀到池底。

- 清水从池顶流出,沉淀物经过处理后进行处置。

2. 活性污泥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活性污泥池。

-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附着并分解,产生污泥。

- 污泥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的清水流出,污泥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3. 厌氧消化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厌氧消化池。

- 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 沼气可用于发电或者加热,消化后的污泥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4. 气浮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加入气体,使悬浮物浮起。

- 浮起的悬浮物通过气浮池表面的刮板采集。

- 清水从池底流出,浮起的悬浮物进行处理。

5. 膜分离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膜分离设备。

- 通过膜的微孔,将悬浮物、有机物和溶解物分离。

- 分离后的清水流出,被分离的物质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6. 化学氧化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加入氧化剂,使有机物氧化分解。

- 氧化后的物质进行沉淀或者过滤,清水流出。

- 沉淀或者过滤后的物质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7. 离子交换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器。

-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离子污染物。

- 去除后的清水流出,离子污染物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8. 超滤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超滤设备。

- 通过超滤膜,将悬浮物、有机物和溶解物分离。

- 分离后的清水流出,被分离的物质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9. 反渗透法:- 污水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反渗透设备。

- 通过反渗透膜,将溶解物和离子污染物去除。

- 去除后的清水流出,被去除的物质进行处理或者回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1
JMF集成射流气浮
a
12
应用范围 气浮作为水处理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
给排水工程。 本设备适用于:
1、造纸白水纸浆回收及清水回用 2、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3、炼油废水、油污分离 4、制革废水杂质去除 5、印染废水色度及杂质去除 6、各类生物处理后污泥、膜的固液分离 7、污泥浓缩(处理量为设备能力的20%~30%,专用设 备除外,可另行设计)
该设备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印染、制革、食品工业废 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领域。
a
6
JMF射流浅层气浮
特点:
有效水深400~550mm
水力停留时间3~5min
无级调速驱动装置,轻松调节
净化程度高,悬浮物去除率达90%以上
全部构件组装,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见效快
主要技术参数:
池深:600~900mm
水力表面负荷:5~8 m3/m2.h
a
13
a
14
1. 炼油厂含油 废水的处理
2. 造纸白水处理
a
15
a
5
JMF射流浅层气浮
JMF超效射流浅层气浮机是应用浅池原理和射流溶气理 论的快速气浮系统,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于一 体,能有效去除水中微小悬浮颗粒。该技术主要被用于工业 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废水悬浮物的去除,其中90%的废水可以 回收利用,悬浮物去除率达90%以上。企业实现了较低的成 本达到减排和达标排放的目的。
a
4
二 气浮法
(一)功能和原理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 的细小悬浮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 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 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意分离。
实现气浮分离必须具备基本条件: 1. 必须在水中产生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 2. 必须使气泡能够与污染物相黏附,并形成不溶性的固态 悬浮体。
回流比: 30%
溶气水压力:0.35~0.5Mpa
主机转速:(1/3)~(1/5)rpm
a
7
JMF射流浅层气浮
系统配置图
a
8
JMF集成射流气浮
一、概述
在给水排水处理工艺中,固液分离技术是关键 项目,对于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悬浮物的去除,气 浮分离技术是最有效的方法。
JMF型系列集成射流气浮,集中了我国各种气 浮设备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工程 。
一 絮凝沉淀
(一)功能和原理
废水中的胶体(1 ~ 100nm)和细微悬浮物(100 ~ 10000nm)能在水中长期保持稳定的悬浮状态,静止而不 沉,使废水产生混浊现象。混凝法就是向废水中投加混凝 药剂,使其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脱稳,并聚集为数百微 米以至数毫米的矾花,进而可以通过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 分离手段予以去除的废水处理技术。
(四)运行控制条件
1. pH 2. 水温 3.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 4. 水力条件
a
3
(六)混凝设备日常运行中需注意的问题
(1)经常检查溶药系统和投加系统的运行情况。 (2)当冬季水温较低,影响混凝效果时,除可采取增加投
药量的措施外,还可投加适量的铁盐混凝剂,经常检查加 药管的运行情况。 (3)根据混合池和反应池的絮体、出水水质等情况,及时 调整混凝剂的投加量。 (4)严格控制混合和反应的搅拌强度和时间。 (5)做好日常运行记录。
a
10
JMF集成射流气浮
清水经过射流吸气装置,在一定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 ,使空气最大限度地溶入水中,通过快速减压释放,形 成直径在30um~50um左右的小气泡。
在原水中加入絮凝剂PAC或PAM(PAC为400— 1000mg/l,PAM为PAC的1/5左右),经过3min~15min的 有效絮凝反应。其时间、药量和絮凝效果须由实验测定 ,原水经过絮凝反应,进入接触区。在接触区内,微气 泡与原水中絮体相互粘合,一起进入分离区,在气泡浮 力的作用下,絮体与气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 浮渣由刮沫机刮至污泥区。下层的清水通过集水管自流 至清水池。处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气系统使用 ,另一部分则排放。
JMF型系列集成射流气浮,电耗省,操作方便 ,管理简便。溶气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机电仪实 现了一体控制。
aLeabharlann 9JMF集成射流气浮
二、工作原理 气浮主要起固液分离作用(同时可以降低COD
、BOD、色度等)。 气浮主要利用溶气系统产生的溶气水中的微气
泡,与水中的悬浮物絮体粘合在一起,悬浮物随微 气泡一起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使水中的悬浮絮 体得到去除。
a
1
(二)常用混凝剂和助凝剂
1.无机盐类混凝剂 (a)三氯化铁 (b)硫酸亚铁 (c)硫酸铝 (d)聚合氯化铝 (e)聚合硫酸铁
2.有机高分子类混凝剂
3.助凝剂 (a)pH调整剂 (b)絮体结构改良剂 (c)氧化剂
a
2
(三)混凝工艺
1.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2. 混合 3. 反应 4. 矾花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